新物理学的诞生

新物理学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科恩 著,张卜天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6115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093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学源流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物理学的诞生》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伽利略之后的物理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试图表明某种观念在改变整个科学结构方面可能具有的穿透力和深刻影响。
《新物理学的诞生》适合普通读者、(研究科学、哲学或历史的)大中学生、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任何愿意领略科学的勃勃生机和冒险经历的读者阅读。我希望,‘通过了解科学革命如何达到高峰,牛顿力学和天体力学如何逐步产生,也能使科学家感到愉快和受益。
《新物理学的诞生》的目的主要不是介绍通俗的科学史,也不是向一般读者展示新近的科学史研究成果,而是为了从一个侧面探讨那场发生在16、17世纪的伟大的科学革命,澄清近代科学的性质和发展的某些基本方面。

内容简介

《新物理学的诞生》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从地球运动的假设所引起的物理学问题出发,讲述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在创立新物理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作出的贡献,揭示了物理科学的整体性,从一个侧面讨论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
《新物理学的诞生》是作者为非科学领域的大学生所写的著作,旨在改进物理教学。曾被译为十几种文字,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大中学生以及所有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I·伯纳德·科恩(I.Bernardcohen,1914—2003),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1974年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其代表作有《富兰克林与牛顿》、《新物理学的诞生》、《牛顿革命》、《科学中的革命》等,并于1999年出版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新英泽本。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地动物理学
落到何处
两种回答
需要一门新物理学
第二章 旧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常识物理学
物体的“自然”运动
“不朽的”天界
运动的因素
空气中的落体运动
地球不可能运动
第三章 地球和宇宙
哥白尼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同心球体系
托勒密与本轮均轮体系
哥白尼的革新
哥白尼与托勒密
哥白尼宇宙的问题
第四章 探索宇宙深处
新物理学的演进
仂Ⅱ利略
望远镜:巨大的飞跃
月球景象
地球反照
繁星满天
木星的证据
新的世界
第五章 通向惯性物理学
匀速直线运动
火车烟囱和运动的船
伽利略的运动科学
伽利略的先驱
表述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困难与成就:惯性定律
第六章 开普勒的天体音乐
椭圆与开普勒的宇宙
三定律
开普勒与哥白尼派
开普勒的成就
第七章 宏伟的设计——新物理学
牛顿的预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惯性定律的最终表述
“宇宙体系”
神来之笔:万有引力
各方面的成就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两种形式的补充注释
附录1 伽利略与望远镜
附录2 伽利略“看到”天上有什么
附录3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附录4 伽利略运动科学的实验基础
附录5 伽利略是否认为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
附录6 假说一演绎方法
附录7 伽利略与中世纪运动科学
附录8 开普勒、笛卡尔和伽桑狄论惯性
附录9 伽利略对抛物线路径的发现
附录10 伽利略运动科学的主要发现概述
附录11 胡克对牛顿的功劳:对曲线轨道运动的分析
附录12 行星与彗星的惯性
附录13 对由平方反比律导出椭圆行星轨道的证明
附录14 牛顿与苹果:牛顿发现v2/r定律
附录15 牛顿论“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
附录16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步骤
进一步阅读建议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亚里士多德的常识物理学

评分

附录6 假说一演绎方法

评分

地球反照

评分

新物理学的诞生

评分

  第三章 地球和宇宙

评分

进一步阅读建议

评分

地球不可能运动

评分

哥白尼宇宙的问题

评分

书籍装帧精美,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开本大小很合适,充满活力的字体不仅根据书籍的体 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受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排列也很准确,图像选择有规矩,构成格式、版面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插图也十分好,书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图形.包括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封面色设计虽然只是书刊装帧中的一部分但这个书设计彩鲜艳夺目、协调统一,设计出来的画面,显得比较丰富不会给人看一眼就产生没有看头的感觉,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 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 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 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 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以及纸张很干净都是自己的美术设计,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有人说,读者层次与素质不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影响发行量。那么请看,甘肃的《读者》发行至今,从未设计过这类低俗封面,何以1991年发行150万,1994年上升至390万,雄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都不是依靠封面的广告诱惑而令“洛阳纸贵”的。尽管它们的装帧设计并不十分前卫和十分理想,但它们在流俗面前的洁身自好是值得倡导的。还有一本被尘封20多年的学术著作《顾准文集》,封而极其朴素,出版不久即在北京脱销。由此可见,封面的广告作用不是左右发行量的唯一因素,内容的精萃才是一本书的最出色的广告!作为一个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读者买书是看内容不是看你的封面!”等等歪曲书装设计功能的压力下挣扎过来的装帧工作者,无论从专业上、理论上、感情上都无意贬低书装设计的作用,而唯有更强烈的呼唤—本好书必须有一个好的装帧设计!要尊重那些好书,善待那些好书,为它们创造出独特的有意味的书的艺术形象是我们的责任。 曲高未必和寡。沉沦污浊争相媚俗的封面今天或许还有市场,明天就会被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人们所厌弃。正像近年来一些园林景区原有的熊猫垃圾桶被那些与环境和谐的树根垃圾箱取代一样。“听音乐的耳朵是音乐创造的”,书籍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在于创造懂得欣赏美的大众,使广大读者时时接触情趣高超、形式优美的文化环境,使图书市场逐步过渡成一个美育的课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