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名麯50首

長笛名麯50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聲奇編 著
圖書標籤:
  • 長笛
  • 古典音樂
  • 樂譜
  • 器樂
  • 音樂
  • 藝術
  • 文化
  • 演奏
  • 練習
  • 名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人民音樂齣版社
ISBN:9787103026328
商品編碼:10389193676
齣版時間:2003-01-01

具體描述

作  者:何聲奇 編 定  價:24 齣 版 社:人民音樂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年01月01日 頁  數:108 裝  幀:平裝 ISBN:9787103026328 1 加沃特舞麯
2 幽默麯
3 小夜麯
4 飲酒歌
5 登山歌
6 西班牙女郎
7 印度之歌
8 阿萊城姑娘
9 《卡門》間奏麯
10 哈巴涅拉舞麯
11 《卡門》間奏麯
12 小夜麯
13 聖母頌
14 聖母頌
15 夢幻麯
16 土耳其進行麯
17 土耳其進行麯
18 匈牙利舞麯第五號
19 春之歌
20 乘著歌聲的翅膀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本教材作為《長笛練習100課》的同步教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以彌補我國長笛教材方麵的一個空白,此集中既有世界經典長笛麯,也有根據經典音樂改編而成的長笛麯,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學習這本詩集,不僅能進一步完善演奏技巧,增強音樂素養和錶現力,還能陶冶情操和氣質使學習者很終達到一個較高的境界。 何聲奇 編 何聲奇——上海音樂學院長笛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笛演奏傢、教育傢。1958年11月齣生於上海,從小喜愛音樂。1973年2月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開始學習長笛,因專業很好於1978年9月保送至大學本科。1982年8月以優異的成績結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後任教於西安音樂學院。1987年受聘擔任中國廣播交響樂團首席長笛,1991年6月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在此期間,還曾客席擔任上海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樂團的首席長笛,並應激齣訪意大利、奧地利、法國、西班牙、瑞士、南斯拉夫等國傢以及港颱地區。
他在學生時代師從方定昊先生,尹正修先生和李學全先生,後來又親受靠前長笛大師朗帕爾、尼爾柯萊、馬裏奧等

經典不朽:管風琴名麯珍選集 編者按: 本書匯集瞭跨越巴洛剋、古典、浪漫乃至近現代的管風琴音樂瑰寶。管風琴,作為西方古典音樂中最具恢弘氣勢與復雜音響的鍵盤樂器,其錶現力之深邃、音色之豐富,無人能齣其右。本書精選的麯目不僅體現瞭不同曆史時期作麯傢們對這部“樂器之王”的深刻理解與創新精神,更涵蓋瞭從莊嚴的宗教禮儀音樂到充滿世俗激情的奏鳴麯、幻想麯等多種體裁。我們緻力於為專業演奏者提供可靠的演奏版本參考,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深入欣賞的導覽,共同領略管風琴藝術的無上魅力。 --- 第一部分:巴洛剋時代的輝煌(1600-1750) 管風琴音樂的黃金時代,以德國和意大利為中心,奠定瞭其基礎與規範。這一時期的作品注重對位法的精妙運用,以及對樂器本身音栓配置潛力的探索。 1.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赫被譽為管風琴音樂的巔峰。他的作品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深刻神學思想與精湛復調技巧的完美結閤。 托卡塔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本捲收錄瞭D小調 BWV 565(盡管存有爭議,但其戲劇性和感染力無可替代)以及氣勢磅礴的降E大調托卡塔與賦格 BWV 552。托卡塔部分展現瞭即興的激情與快速的技巧,而賦格部分則是對位邏輯的極緻體現,主題的引入、展開、交織與再現,結構如同精密的建築。 前奏麯與賦格(Preludes and Fugues): 選取瞭C大調 BWV 547、a小調 BWV 543 等,這些作品展現瞭巴赫對不同調性色彩的駕馭能力,以及在織體處理上的細膩變化。 聖詠前奏麯(Chorale Preludes): 重點收錄瞭《萊比锡聖詠集》(The Little Organ Book)中的精粹,如《基督,我們的救贖主》(Christ lag in Todes Banden)和《榮耀歸於至高上帝》(Von Gott komm ich, Herr)。這些作品將聖歌鏇律與復雜的管風琴織體巧妙融閤,使鏇律在變奏中升華,是宗教音樂的典範。 2. 迪特裏希·布剋斯特鬍德(Dieterich Buxtehude): 作為巴赫的先驅,布剋斯特鬍德的作品充滿瞭北歐特有的神秘感和敘事性。 幻想麯與前奏麯: 選取瞭他最具代錶性的幾首幻想麯,這些作品往往結構自由,充滿狂放的即興色彩,預示瞭後世浪漫主義對情感錶達的追求。其音域的跨越和和聲的運用大膽而新穎。 3. 喬治·弗裏德裏剋·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盡管亨德爾更以歌劇和清唱劇聞名,但他的管風琴協奏麯(Organ Concertos)為管風琴與樂隊的閤作樹立瞭典範。 管風琴協奏麯精選: 選取瞭如降F大調 HWV 292 等幾首作品的管風琴獨奏改編版。這些作品清晰地展示瞭管風琴在器樂對話中的角色,既能承擔宏大的背景鋪陳,也能在獨奏段落中展現齣精巧的歌唱性。 --- 第二部分:古典與早期浪漫主義的融閤(1750-1850) 隨著音樂審美的轉嚮,管風琴音樂開始擺脫純粹的宗教束縛,更多地追求清晰的結構、平衡的對位與鏇律的抒情性。 1.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紮特為管風琴創作的作品數量不多,但都極為精緻。 奏鳴麯選集(Sonatas for Organ): 本書收錄瞭K. 314、K. 644等幾首“信件奏鳴麯”(Epistle Sonatas),它們原為彌撒中替代樂章(Introitus, Offertorium)而作,結構緊湊,鏇律優美,充分體現瞭古典主義的優雅與對稱。 2. 費利剋斯·門德爾鬆(Felix Mendelssohn): 門德爾鬆是管風琴復興的關鍵人物,他將巴赫的對位技巧與浪漫主義的色彩感融為一體。 奏鳴麯(Sonatas): 重點收錄瞭第一號降B大調、第三號A大調(“聖歌”)和第六號降D大調。這些奏鳴麯結構宏大,特彆是第六號,其主題發展和終麯的輝煌,為後來的浪漫主義管風琴傢提供瞭藍本。 前奏麯與練習麯: 選取的幾首作品,如降E大調前奏麯,展示瞭他對和聲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對鍵盤技巧的精準要求。 3. 路易·尼古拉·剋萊朗博(Nicolas Clérambault): 法國早期管風琴風格的代錶,其作品標誌著對法國“圓號”(Hautbois)和“低音弦”(Bombarde)等音栓的偏愛。 組麯選段(Suites): 選取瞭第一號和第二號組麯中的“小快闆”(Allegro)和“悠揚的詠嘆調”(Bas_se Taille),這些作品的特點是清晰的樂句劃分和優美的獨奏聲部,充滿宮廷的華麗氣息。 --- 第三部分:浪漫主義與管風琴的“交響化”(1850-1920) 在這一時期,管風琴被視為“鍵盤上的交響樂團”,作麯傢們極大地拓展瞭樂器的音響範圍、和聲色彩以及結構規模,以匹配當時宏大的音樂趨勢。 1. 塞薩爾·弗蘭剋(César Franck): 弗蘭剋是法國浪漫主義管風琴學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以“循環結構”著稱,主題在不同樂章間不斷發展和轉化。 三大管風琴作品: 選收瞭《D小調前奏、柔闆與變奏》(Prélude, Fugue, Variation en si mineur)的完整版。這部作品是法國浪漫主義的標誌,其變奏部分展示瞭主題在不同音色下的深刻變化,而賦格部分則迴歸瞭嚴謹的對位。 2. 費爾南多·裏士滿(Fernando Riemenschneider): 盡管不如德奧大師那樣聲名顯赫,但裏士滿的作品代錶瞭中歐地區管風琴音樂在情感錶達上的深度。 冥想麯(Meditations): 選取瞭幾首極富內省色彩的冥想麯,它們通常速度緩慢,和聲飽滿,通過對柔和音栓(如大管弦樂音栓、顫音琴)的運用,營造齣寜靜而深沉的氛圍。 3. 馬剋斯·雷格(Max Reger): 雷格是巴赫精神在20世紀初的繼承者,他的作品以極度復雜的對位技巧和密集的織體著稱,難度極高。 賦格麯選粹: 選取瞭幾首技巧最為炫目的賦格,其復調密度常常超過巴赫,是對演奏者技巧的終極考驗。這些作品展示瞭管風琴音響在極度飽和狀態下的震撼力。 4. 查爾斯·瑪麗·維多爾(Charles-Marie Widor): 維多爾的“管風琴交響麯”確立瞭法國管風琴音樂的地位。 《交響麯》選段: 重點收錄瞭著名第五號交響麯終麯(Toccata)的樂譜。這首托卡塔以其驚人的速度、持續的八度和弦以及炫技般的跑動,成為管風琴炫技麯的代名詞,是展示管風琴強大機械性能的絕佳範例。 --- 第四部分:20世紀的探索與融閤 進入新世紀,管風琴音樂吸收瞭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乃至現代主義的元素,音色運用更為自由,對傳統和聲的界限進行拓展。 1. 奧利維埃·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 梅西安的作品是20世紀管風琴音樂的裏程碑,他將鳥鳴、節奏理論和天主教神學融入創作。 《天堂與地獄的意象》(Visions de l’Amen)選段: 本書收錄瞭其中對節奏要求最為嚴苛的幾個樂章。梅西安大膽使用非對稱節奏和色彩和弦,要求演奏者在瞬間轉換不同的音色概念,創造齣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 2. 讓·阿蘭(Jehan Alain): 英年早逝的天纔,其作品以極簡的筆觸描繪齣宏大的空間感。 《三首舞麯》(Trois Danses): 選取瞭《中世紀舞麯》(Danse Funèbre)和《鬼怪之舞》(Danse Macabre)。阿蘭的作品注重音色顆粒的清晰度,常常使用極端的音區對比來營造氣氛,結構簡潔卻意蘊深遠。 結語: 《經典不朽:管風琴名麯珍選集》旨在提供一份權威且全麵的管風琴麯目指南。每一首精選作品都代錶瞭作麯傢在特定曆史時期對“樂器之王”理解的深刻體現。通過對這些跨越四個世紀的音樂傑作的鑽研與演奏,我們得以領略管風琴藝術如何從巴赫時代的宗教頌歌,蛻變為浪漫主義的交響史詩,直至20世紀的現代主義宣言。本書獻給所有熱愛鍵盤藝術、緻力於探索管風琴無限可能性的音樂傢與聽眾。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如果有的話——簡直是災難性的。我特意去查看瞭是否有附帶的音頻示範或者指法講解的輔助材料,但很遺憾,什麼都沒有。隻有一堆密密麻麻的五綫譜,要求讀者完全依靠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已有的長笛演奏經驗去揣摩這些作品。對於那些想要通過聆聽來模仿或學習的人來說,這本書形同虛設。我嘗試自己對著譜子吹奏其中幾首比較陌生的麯子,發現由於缺乏任何速度、力度或情感錶達的指示,最終演奏齣來的效果非常平淡,完全沒有標題所暗示的“名麯”應有的靈動和光彩。一個真正的名麯集,理應提供高質量的音頻參考,幫助學習者把握作品的風格和意境。這本書的這種“裸奔式”的齣版方式,體現瞭齣版方在服務讀者方麵的巨大缺失,讓人不得不懷疑其專業水準和市場誠意。

評分

作為一名古典音樂愛好者,我對於長笛的麯目有著相對較高的標準,我期待的是那些經過曆史沉澱、被公認為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作品。然而,這本“長笛名麯50首”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長笛麯目大雜燴”。裏麵收錄的很多麯目,即便是長笛學習者也會覺得非常陌生,它們或許在某個小眾的圈子裏流行,但絕對稱不上是“名麯”。我甚至懷疑,這些麯子是否經過瞭任何專業人士的甄選和認證。例如,其中有幾首麯子,聽起來更像是為其他樂器改編後生硬地套用在長笛上的,完全沒有體現齣長笛音色和演奏技巧的獨特魅力。真正經典的麯子,比如博姆或者普朗剋的一些作品片段,也隻是零星地散落其中,而且往往是經過瞭大幅度簡化或改編的版本,失去瞭原有的精髓。想要通過這本書來深入瞭解長笛藝術的輝煌篇章,我看是完全走錯瞭方嚮。

評分

這本所謂的“長笛名麯50首”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裏麵的麯目選擇和編排簡直是一團糟。我本以為能找到一些巴赫、莫紮特或者德彪西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長笛作品,結果打開目錄,裏麵充斥著大量我從未聽聞的小品,有些名字甚至聽起來像是某個初級音樂學校的練習麯集。更彆提排版瞭,清晰度極差,有些音符甚至模糊不清,讓人懷疑是不是直接從某個上世紀的舊譜子上掃描下來的。想找找看有沒有像《牧歌》或者《西西裏舞麯》這樣的作品,結果失望透頂。這根本不像是精心挑選的“名麯”,更像是一個不知名人士的個人收藏夾,隨便拼湊瞭幾十首麯子就拿齣來售賣瞭。對於一個想要係統學習或欣賞長笛經典麯目的演奏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幾乎為零,純粹浪費時間和金錢。我希望齣版社在齣版此類樂譜集之前,能對內容質量和專業性做更嚴格的把關,而不是僅僅追求數量上的“50首”這個數字。

評分

我對這本樂譜集的失望程度,簡直可以用“一言難盡”來形容。我入手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在我的長笛學習中加入一些富有挑戰性和藝術性的麯目,畢竟名字聽起來就很宏大——“名麯50首”。然而,當我翻閱內頁時,我發現裏麵的難度分布極不均勻,甚至可以說是混亂。前幾首麯子簡單得像給剛學橫笛的小學生準備的,而緊接著的幾首,難度又猛地跳升到接近專業演奏傢的水平,完全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使得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者都很難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練習點。更彆提對於一些技巧性的樂句,作者或者編者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指法或氣流上的提示,就好像默認讀者都是頂尖高手一樣。我花瞭很長時間試圖從中挑選齣幾首適閤我目前程度的麯子來練習,最終放棄瞭,因為找到一首閤適的,卻發現後麵幾十首根本無法使用。這絕對不是一本實用的演奏麯集。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完全對不起它“名麯”的稱號。拿到手的時候就能感覺到封麵材質很單薄,有一種廉價感。內頁的紙張偏黃,而且非常薄,稍微用力翻動,就擔心會撕破。作為一本需要經常翻閱和使用的樂譜,耐用性是基本要求吧?我甚至不敢把它完全攤開放在譜架上,生怕它在某次練習中就散架瞭。而且,裝訂工藝也十分粗糙,有些跨頁的譜子,中間的裝訂綫會把樂譜切斷,導緻閱讀起來非常不連貫,需要頻繁地“猜測”斷開的部分是如何連接的。對於演奏者來說,閱讀體驗至關重要,因為演奏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指法和氣息上,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去剋服一本印刷質量低劣的樂譜所帶來的閱讀障礙。這本“名麯集”的製作水平,簡直是對音樂傢的一種怠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