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普通生物学》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实用性所吸引。我一直觉得,生物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着巨大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健康生活、如何预防疾病的科学指导。比如,关于营养学的知识,不同食物对人体的影响,或者是一些关于运动和健康习惯的建议。我还想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养护知识,比如家庭园艺中的病虫害防治,或者是有害生物的识别和处理。另外,我也对环境问题和生物学之间的联系很感兴趣,比如,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何利用生物的方法来净化水源或者处理垃圾。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将生物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并且为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评分《普通生物学》这本书,嗯,怎么说呢,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挺期待的,毕竟生物学这东西,听起来就充满了生命力和神秘感。我一直觉得,我们人类自己,还有身边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甚至是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这些都是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这一切,比如细胞的奥秘,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奇妙过程,还有动物们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性。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有些生物能适应极端环境,它们有什么样的生存策略?另外,我也很好奇,进化论究竟是如何解释生命的多样性的,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它们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方的,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我翻开目录的时候,看到里面涵盖的内容也很丰富,从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似乎都能找到答案。我最期待的是,它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不是一味地堆砌专业术语,让我能真正理解生物学的美妙之处,并且从中获得启发,更深刻地认识生命。
评分这本《普通生物学》,坦白讲,我拿到之后,主要被它的排版和插图给吸引了。很多时候,学习一本厚厚的科学书籍,如果内容枯燥乏味,图片又少,那就真的很难坚持下去。但是这本书,我翻着翻着,就觉得心情舒畅。它的页面设计很清晰,留白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拥挤。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插图和图表做得非常精美,而且关键是,它们都是真正有助于理解内容的。比如,讲解某个细胞器的时候,配上的三维立体图就非常直观,一下子就能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还有,在介绍一些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路时,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清晰明了,比我之前看的任何教材都要容易理解。有时候,我会因为一张特别棒的图片,而对某个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主动去深入研究。不得不说,好的插图设计,真的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确实很出色,值得称赞。
评分我刚开始接触《普通生物学》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有特别高的期望,毕竟“普通”两个字,总让人觉得会是那种非常基础、泛泛而谈的内容。我一直以来对生物学,特别是那些和人类自身相关的领域,比如生理学、遗传学,还有一些前沿的生物技术,都非常有兴趣。我渴望了解我们身体是如何运作的,各种疾病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基因技术在治疗和改良方面的潜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生命科学最新发展的信息,比如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研究,或者是在癌症治疗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我也对微生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究竟有多大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更加深入、更加前沿的视角来探讨这些问题,而不是停留在高中课本的水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上看,它似乎也包含了一些这些内容,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令我眼前一亮的知识点。
评分对于《普通生物学》这本书,我的看法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我一直觉得,地球上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起源、演化并形成今天这样复杂而和谐的生态系统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了解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的哺乳动物,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又是如何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变化的。我特别好奇,那些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已经灭绝的物种,比如恐龙,它们是如何生活的,为什么会消失?还有,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比如深海热泉或者极地冰川中的微生物,它们又是如何适应恶劣条件的?这本书如果能详细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且能用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案例来展现,那就太棒了。我期待它能让我对生命的奇迹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激发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评分2、将羊骨架放不锈钢桶中,掺入清水约60千克,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姜、大葱,倒入料酒,用中火煮约2小时后,放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压住),续煮约1小时至香味溢出时,放入羊肉块,改用小火煮约5小时,至羊肉软时,调入精 盐,将羊肉捞出晾凉,另将汤面上的浮油撇净(留用),即成羊肉汤(此时桶中汤汁约剩45千克)。熬羊肉汤时亦可在汤中加入鸡骨架,以增加汤的鲜味。
评分书不是彩版的,有插图,看着一般吧,希望京东以后介绍详细点,免得有些想买彩版的朋友买错
评分制作面坯
评分高筋面粉10千克 精盐200克 色拉油适量
评分熬羊肉汤
评分制作面坯
评分话说最近京东物流很快或者很慢,这次很快。书是给妹妹买的,马上要去参加生物奥赛了,祝她顺利吧。
评分食材准备
评分在70-80年代,课程的学时较多,达150-200学时,以后逐渐减少为120学时、100学时、90学时、80学时等,在教学内容上多而细,包括形态解剖、系统分类和生态学等内容。1993年,《植物学》课程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997年,植物实验室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合格评估,受到专家组好评。在1998年以前,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植物生产类专业如农学、林学、茶学、园艺等开设《植物学》,在动物生产类专业如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则开设《动物学》,在经、管、工等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则未开设生物学类课程。1996-1999年,我校文心田校长主持了国家的教改项目“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择,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该研究成果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根据该成果的要求,按照“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从1999年新生入学开始,将《植物学》和《动物学》整合为一门课程——《普通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植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生产类专业)开设,其目标是夯实生物学基础;而在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生物学基础》,其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文理渗透。 生物学课程的改革辐度很大,课程内容和深度很难界定,各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时数都不完全相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不够,而后续课程又没有开设植物学和动物学。对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基础》,内容太广、太难,学生不易接受,同时,由一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难度较大。鉴于这些问题,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农大和南京农大等的课程体系,我校于2004年9月对生物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又进行了调整。对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从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这个基本点出发,选择了9个专题,由8位教师分别讲授。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普通生物学》,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遗传和变异、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等,后续课程在植物生产类专业开设《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选修),在动物生产类专业开设《动物学》,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同时开设《植物学》和《动物学》。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2004级实施后,效果较之以前版本稍有改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