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胡其鼎,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代表性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
章国锋,1940年生于湖南。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国际广播电视台德语播音员14年后,于1978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20世纪西方文论》等专著4部,论文60余篇,译作10余种。
译者
潘子立,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教授授。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5年厦门市集美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60年毕业。教学之余,从事文学翻译。主要译著有《伽利略传》、《轮下》、《格林童话全集》、《海涅全集》(三、四卷)等。近年从事《浮士德》与歌德诗歌研究与翻译。
赵蓉恒,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81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耳曼语文学院、西柏林自由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进修。1983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德语系,现已退休。主要从事专业基础一基本德语的教学工作。编著《德语?高级教程》、《富贵梦》。向国外译介了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和《如歌的行板》。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作品提要》、《外国长篇小说名著赏析》等书撰写条目。
孙坤荣,1932年12月生,江苏太仓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曾任西语系副系主任、系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主要成果:长期从事德语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60年代初参加《欧洲文学史》编写工作,该书获全国优秀教材奖;80年代初又参加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编写工作,该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国内“*”后*早介绍西方现代派文学和卡夫卡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
赵登荣,男,汉族,1939年出生,德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金海民(1942— ),原籍浙江省定海县,生于上海,无锡市第一中学毕业,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本科毕业并留校,德国特里尔大学日耳曼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德国历史与现状、德国与欧洲文化。曾任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翻译家协会社科委员会理事。著有:《施蒂纳及其主要著作
田守玉,女,汉族,1941年出生,德文,北京周报社,副译审。
我一直认为,阅读的乐趣在于不断地发现新的世界,而这套《海涅全集》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19世纪德国文学殿堂的大门。这套书的精装设计,12册的完整呈现,都充满了诚意。海涅的作品,最让我着迷的是他那种游走于浪漫与现实之间的独特气质。他的诗歌,既有如歌如诉的浪漫情怀,又有直刺现实的辛辣讽刺。我常常被他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比喻和意象所震撼,他能够将最平凡的事物描绘得充满诗意,也能将最宏大的主题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尤其欣赏他那些关于民族、关于自由的呐喊,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声音显得尤为可贵。这套书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海涅原文的神韵,读起来流畅而富有感染力。我特别喜欢海涅的幽默感,即使在描写悲伤的事情时,也常常能让人感受到一丝苦涩的笑意。这套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触及到人类最共通的情感和思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阅读下去,去探索海涅思想的更多维度。
评分老实说,刚开始接触这套“海涅全集”,我的内心是有些许忐忑的。毕竟“全集”二字,总让人感觉篇幅浩瀚,内容晦涩。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才发现海涅的魅力远超我的想象。这套书的编纂者,章国峰等人,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不仅翻译流畅自然,许多晦涩的典故和背景都有详细的注释,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让阅读过程少了许多障碍。我尤其被海涅诗歌中那种独特的“冷眼看世界”的姿态所打动。他不像某些诗人那样一味抒情,而是总能在优美的词句中藏着一把尖锐的手术刀,解剖现实的弊病,嘲弄权贵的虚荣。我反复阅读他那些关于流亡、关于故乡的诗篇,你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割舍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同时,他的爱情诗,那种既浪漫又带着一丝戏谑的笔调,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仿佛能看到一个多情而又清醒的灵魂在跳动。这套书带来的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生活,审视自己。我尤其期待后面的几卷,因为我听说海涅在晚年创作了更多具有政治批判色彩的作品,想必更能引发我的共鸣。
评分说实话,之前对海涅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片段,对他的作品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这套“世界文豪书系”的《海涅全集》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作为一套精装版的12册巨著,它的出版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先,我被海涅诗歌中那种独特的“德国忧郁”所吸引,那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却又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让人感到压抑,反而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能够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巧妙地结合,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绘,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我尤其喜欢他那些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作品,他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各种丑陋的现象,读来让人既感到痛快,又不禁深思。同时,他的诗歌中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那种对爱情的讴歌,对自由的向往,至今读来依然能打动人心。这套书不仅让我认识了海涅,也让我对德国近代的文学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计划接下来仔细研究他那些散文和评论,因为我相信那里蕴含着更丰富的思想和更深刻的洞见。
评分我购买这套《海涅全集》纯粹是出于对德国近代文学的好奇。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欧洲思想潮流颇感兴趣,而海涅无疑是其中绕不开的人物。这套书的装帧确实很精美,12册的体量,摆在书架上很有分量,也显示出编者和出版社的用心。我尤其欣赏海涅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自由不羁的精神。他敢于挑战传统,敢于质疑权威,他的诗歌充满了活力和反叛精神。我喜欢他那些对社会不公的尖锐批评,以及他对普通民众命运的深切同情。读他的作品,我常常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他能够触及到人性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情感。而且,我发现海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即使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也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澎湃的热情和澎湃的思绪。他将讽刺、幽默、浪漫、悲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我特别喜欢他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那些意象生动,画面感极强,仿佛能够将我带入到那个遥远的时代,亲身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这套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
评分这套《海涅全集》简直就是我阅读旅途中的一座金矿!我一直对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而海涅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星辰之一。拿到这套共12册的精装本,首先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典雅的外观所吸引,作为“世界文豪书系”的一员,它的出版质量确实毋庸置疑。翻开书页,字迹清晰,纸张也相当不错,阅读体验非常棒。我最喜欢的是海涅那些充满讽刺和幽默的诗歌,他用辛辣的笔触揭露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弱点,却又常常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陷入深刻的思考。比如他那些关于爱情的诗,既有热烈的激情,又有清醒的自嘲,简直把爱情的复杂性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他那些散文和评论,更是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无论是对政治的批判,还是对艺术的评论,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这套书不仅仅是海涅作品的集合,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到19世纪德国社会的脉搏,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呐喊与挣扎。我特别期待接下来能深入品读他那些长篇的诗歌叙事,据说其中蕴含着更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对于所有热爱文学,特别是对德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套《海涅全集》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宝藏。
评分古国浩瀚文化中,流传不少经典读书名句,激励世代人发奋图强。如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评分很好很强大。。。。。
评分价格不低,书是好书。争取退休后再看。
评分海涅离开这个世界已有二百年,他曾热切地进入尘世,无论他是否激烈地讽刺过这个不洁的丑陋世界,是否矛盾痛苦于如何面对他者对这个世界的筹划及践踏,是否浪漫地期冀过对这个世界的理想建构,无论如何,他热切地眷顾着这尘世的一切。
评分很好
评分前几天网上再度谣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死讯,随后又是辟谣,我还在心中暗笑,可能作家本人都已习惯这种“事先张扬的死亡”游戏。但却没想到真实的死亡旋即到来,不是马孔多之父,而是他的莫逆之交,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这可能是西语世界近年来最意味深长的文化事件。西班牙《世界报》网站的纪念专辑里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标题“MueresinelNobel”(可直译为:“无诺奖而死”)。点开文章一看,原来后面还有个修饰语“…tanmerecido”(如此配得)。
评分购于双十一,,质量很好。。。。。。。
评分很多,这个月有得看了
评分购于双十一,,质量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