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上册)》目录:
译者序言莱布尼茨及其哲学简介
关于译注的几点说明
序言
第一卷 论天赋观念
第一章 人心中是否有天赋原则?
第二章 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
第三章 关于思辨和实践的两种天赋原则的其他一些考虑
第二卷论观念
第一章 通论观念并顺带考察人的心灵是否永远在思想
第二章 论简单观念
第三章 论单由一种感官来的观念
第四章 论坚实性
第五章 论从各种不同感官来的简单观念
第六章 论从反省来的简单观念
第七章 论从感觉和反省两者来的观念
第八章 对简单观念的其他一些考虑
第九章 论知觉
第十章 论保持力
第十一章 论分辨观念的功能
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
第十三章 论简单样式,并首先论空间的样式
第十四章 论绵延及其简单样式
第十五章 合论绵延与扩张
第十六章 论数
第十七章 论无限性
第十八章 论其他简单样式
第十九章 论思想的诸样式
第二十章 论快乐和痛苦的样式
第二十一章 论能力兼论自由
第二十二章 论混合的样式
第二十三章 论我们的复杂实体观念
第二十四章 论集合的实体观念
第二十五章 论关系
第二十六章 论因果及其他一些关系
第二十七章 什么是同一性或差异性
第二十八章 论其他一些关系,尤其是道德关系
第二十九章 论明白的和模糊的、清楚的和混乱的观念
第三十章 论实在的和幻想的观念
第三十一章 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观念
第三十二章 论真的和假的观念
第三十三章 论观念的联合
《人类理智新论(下册)》目录:
第三卷 论语词
第一章 通论语词或语言
第二章 论语词的意义
第三章 论一般名词
第四章 论简单观念的名称
第五章 论混合样式的名称和关系的名称
第六章 论实体的名称
第七章 论质词
第八章 论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
第九章 论语词的缺陷
第十章 论语词的滥用
第十一章 纠正前述各种缺点和滥用的方法
第四卷 论知识
第一章 通论知识
第二章 论我们的知识的等级
第三章 论人类知识的范围
第四章 论我们的知识的实在性
第五章 通论真理
第六章 论普遍命题及其真假和确定性
第七章 论称为公则或公理的命题
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第九章 论我们对于我们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第十章 论我们对于上帝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第十一章 论我们对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第十二章 论增进我们知识的方法
第十三章 关于我们的知识的其他一些考虑
第十四章 论判断
第十五章 论概然性
第十六章 论同意的各种等级
第十七章 论理性
第十八章 论信仰和理性以及它们各别的界限
第十九章 论狂信
第二十章 论错误
第二十一章 论科学的分类
十七世纪,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一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大争论,先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培根奠定了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继而笛卡尔创导唯理论,宣扬天赋观念说,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驳;到十七世纪末,洛克以其《人类理智论》详尽地批驳了天赋观念说,并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原则;紧接着,莱布尼茨又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和维护天赋观念说的立场,从“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观点出发,写成本书,以对话体的形式,与洛克的《人类理智论》逐章节逐段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和多方面的讨论。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之一,曾经从一些曾经前往中国传教的教士那里接触到中国文化,之前应该从马可·波罗引起的东方热留下的影响中也了解过中国文化。法国汉学大师若阿基姆·布韦(汉名白晋,1662-1732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他曾断言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今天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宫图书馆内仍保存一份莱氏的手稿,标题写着“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
评分好书不贵,开卷有益,多读书
评分很不错,正版,全新,送货速度快~
评分智者智慧,人类的财富,必须好好拜读!
评分德国近代哲学家G.W.莱布尼茨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这是他针对J.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进行论战的作品,其章节标题都依洛克的原书,并用代表洛克和他本人的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写成。莱布尼茨在1700年前读到洛克的书,曾写过一些评论辗转寄给洛克而未得答复;1700年读到柯斯特的《人类理智论》法译本,就着手用法文写《人类理智新论》,约于1704年写完,将初稿交由一位法国朋友去作文字上的润色。但因不久洛克逝世,莱布尼茨将原稿搁置不愿发表。直到1765年拉斯佩编辑出版《莱布尼茨哲学著作集》时,才照法国人修改过的稿子发表。1840年J.E.爱尔特曼编的莱布尼茨哲学全集也照拉斯佩本收入。1875年后C.I.格尔哈特编辑出版《莱布尼茨哲学著作集》时,采用了莱布尼茨原来的手稿,而不用法国人修改过的本子,两者仅在第 1卷前面部分有较大的差别。柏林科学院主持编纂的《莱布尼茨著作与书信全集》将《人类理智新论》编为第6组第6卷,由罗比耐等据手稿及修改稿重新作了详细评校注释,于1962年出版。中译本1982年由商务出版,陈修斋译,主要据格尔哈特本,参照爱尔特曼本作了校注。书中莱布尼茨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的立场,对洛克的经验论观点作了反驳,如反驳“白板说”而维护潜在的“天赋观念”理论;否认一切真理都依赖经验,认为如纯粹数学中的那些必然真理并非靠经验归纳得来。但他除承认依据“矛盾律”的“必然真理”之外,也承认有以“充足理由律”为依据的从经验得来的“事实的真理”,只是认为这种真理没有普遍必然性而只是“偶然的”。书中反驳洛克认为物质也能思维的思想。其基本立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但也正确地指出经验论的局限性,具有的合理因素。
评分书很好。。。。。
评分1970年左右,世界经济的必然衰退开始,体系就感到基本资源超负荷的影响——政府资源几乎普遍吃紧,政府、企业和家庭劳动力负债累累。其结果是资本家越来越难以实现高层次的资本积累,而这是整个体系存在的理由。
评分物流非常快,商品很好。
评分帮老师买的书,据老师说还不错,不过我也不太了解,隔行如隔山。不过他说不错,那就应该不错吧。一次性买了很多的书,也没有啥优惠。如果在购买的量大的话,能适度给点优惠,就更好了。快递很快,前一天下午下单,第二天上午就到了,速度很快,很赞。感谢快递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