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文先后受教于美国社会学家F.H.吉丁斯、R.E.帕克、W.F.奥格本等人,深受心理学派和文化学派的影响。他侧重于社会文化因素与心理因素的研究,着力阐释文化与态度的交互作用,运用文化与态度二因素(积极活动的要素)剖析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他以“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个人行为所受的社会影响和个人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认为人类心理特质是在文化环境中陶冶而成的,是文化的一种反映,文化达何种程度,心理即生何种变化。强调无文化即无社会,欲改造社会即在改造文化,并力主用文化社会学的观点来具体解释人口现象。认为文化是人口现象的基本因素,人口发展的状况,须视文化的状况而定。他综合国内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综合学派的社会学体系,即从社会整体的观点、结合的观点、有机的观点、演进的观点综合观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认为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社会学体系的出发点。社会行为大致包括:①人与人之间性质最单纯的社会行为,即基本的社会行为,如交互行为、集体行为;②人与人之间性质复杂的社会行为,即复合的社会行为,如团体行为、社区行为。他认为,从社会行为出发,可引发出有关社会行为的 5类重要的问题,即:①社会行为的因素问题(或社会因素问题);②社会行为表现的过程问题(或社会过程问题);③社会行为表现的机构问题(或社会组织问题);④社会行为表现的功能或控制问题(或社会控制问题);⑤社会行为变迁的内容与方向问题(或社会变迁问题)。前4类为静的问题,最后一类为动的问题。从上述5类问题出发,可展开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他借鉴社会学创始人的分类法,依各种科学的性质,分一切科学为物质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每类科学又各分具体与抽象两类。具体科学中又分为普通、特殊、叙述、应用4小类。他把社会科学分为普通的与特殊的两类,认为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共通现象与共同原理,所以是一种普通的科学,而研究社会的特殊方面的则为特殊的科学。后来学术界把这种分类称为折衷的科学分类。孙本文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曾提出过8亿人口是中国“适度人口”的主张。
评分图书馆里的书很多,但真正的好书却很少啊!强烈推荐的好书啊!
评分 评分第一,它强调了当代中国社会学是一门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这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称。要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区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包含的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根本观点”就是那种今后的实践只能进一步证明它而不能推翻它的一般原理。这主要涉及世界观、社会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基本原理。“具体论断”则是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事物、现象、过程作出的判断、提出的命题。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除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和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还有实践的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辨证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阶级阶层分析的观点等。根本观点要坚持和丰富,具体论断要校正和前进。忽视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评分第二,它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有着内在的深厚历史联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自己16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历了两种功能形态和三种历史形式。两种功能形态就是:它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以革命批判性为主的形态,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一种以建设维护性为主的形态。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形态,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转变为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提供了逻辑和历史一致的理论说明。这一观点,笔者在20多年前,即1985年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加以论述。当时的表达是:革命批判性形态和建设维护性形态。它与现在的表达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的表述更严密一些。三种历史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观中创立的历史唯物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奠基形式;列宁在批判“主观社会学”中命名的“科学社会学”,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获名形式;而邓小平主持下恢复重建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化形式。这个观点是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社会学概论》教材过程中新形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就功能形态来说,是一种以建设维护性为主的形态,而从历史形式来说,则实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化形式。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主线。
评分书还可以 就是包装马虎 价格优惠一般
评分早期中国社会学的经典
评分“确认指导”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
评分这个丛书都还不错,感觉那个时代才是真正出大学问家的时代。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于学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科技再发达,传播媒介再广泛也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每当需要查阅某个知识而求诸网络的时候,各种内容充斥其间而无一权威的界说,不得不转向书籍,而苦于存书不足。幼时正为学习之大好阶段,苦于无书可读,无益书可读,知道到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才接触到书店,那是我是新华书店的常客,囊中羞涩,靠节衣缩食才能购得喜爱之书,在高考压制之下,买的书大多都是辅导书,毕业之后整理了下,有五十多本,当然还有其他书籍与此不相上下,现在看来当时买的许多书都不合需要,也没有通读,纯属浪费金钱,逛书店成为我的嗜好,哪怕不买书仅仅是逛逛也能使心理得到满足,现在买书的人越来越少,我所在的城市的新华书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偌大的店面中只有一个营业员,偶尔有三五个顾客在选书,但真正购书的寥寥无几,买书的人少了,书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了,薄薄的一本不足30万字的书竟然可以定价五十余元,致吾心有余而钱不足了。偏居祖国西陲的小城市,年逾而立,薪水刚刚能给个税事业做点贡献,幸而京东提供了个好平台,赶上活动,价格甚好,于是开始屯书,然不免好高骛远,为了买而买,留待以后有时间慢慢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