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小書
評分書店裏的精裝書,雖然也有製作精良的,但因皆是公開售賣,所以難稱稀奇和珍貴。我以為珍貴的精裝本起碼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種:作者定製用於贈送朋友的;年代久遠堪做印刷文化史標本的;編號限量本;特印本或紀念本;作者譯者或插圖畫傢簽名本;毛邊本;工藝精良用料考究的豪華本。收藏這樣的書,明顯不是為瞭閱讀,隻是為瞭欣賞,外加有趣好玩。比如,鬍風的文學評論我是沒有興趣讀的,可是那年在南京一傢舊書店遇到兩種他的泥土社版精裝文評集,我還是動瞭心:《論現實主義的路》和《劍•文藝•人民》,一九五○年代初齣版,黑色布麵精裝,書脊書名燙金;書名頁有“文之藏書”篆章;書紙在那個年代也一定算是考究的,到今天都不黃不脆。這樣的書我搜集瞭百馀種,實在不成氣候,況且個中樂趣近似於“獨樂樂”,真所謂不足為外人道也。【○九、十、二十七】
評分1958年5月,長期擔任文化部齣版局副局長的金燦然,在部裏耽不下去瞭,調到中華書局擔任總經理兼總編輯。這倒成瞭中華書局齣版工作的一個轉摺點。金燦然真是個有氣度、潛心學殖的總編輯。開初,在上麵,他在工作上還能得到當副部長的齊燕銘的支持;在學術界,他得到吳晗、鄧拓、翦伯贊、鄭天挺以及許多專傢學者的支持。金燦然誠摯地聯係他們,他們都熱忱地贊助中華書局的工作。吳晗是中華書局最熱心的支持者。他主編的《中國曆史小叢書》,和當時由中華書局齣版的內部發行的《文史資料選輯》,被後來齣任“中央文革顧問”的那位陰謀傢稱為“兩大奇書”,逢人贊不絕口。狂熱的所謂“大躍進”之後,便齣現人為的三年“自然災害”。米珠薪桂,食品緊張,中華書局為瞭開展工作,推動學術事業,常常約請學者專傢聚會,工作午餐的費用,往往由吳晗以領取審閱費名義支付。吳晗又是當時各項政策的虔誠支持和執行者,1959年鞦季,他提齣一個倡議,要求有誌於寫作者來響應黨的號召,鼓足乾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寫一點東西。他說:“這一年,全民大躍進的一年。我寫瞭十萬字左右的雜文,預備齣一本雜文集。編瞭解放前寫的一部分雜文,題名《投槍集》,不久可以齣版;整理瞭二十多年前抄的《朝鮮李朝實錄中之中國史料》,約三百萬字。”確是如此,為瞭嚮國慶十周年獻禮,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他在妻子袁震的協助下,校閱瞭這三百多萬字史料,加瞭標點,定名為《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送請金燦然考慮齣版。十分重視學術資料整理輯集工作的中華書局,立即欣然接受瞭。
評分這集中關於“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點校始末的記敘令人印象深刻!
評分歲月書香,不錯,一定要看!
評分印刷質量非常好,書也好,慢慢看
評分毛澤東與章士釗《柳文指要》的齣版郭沫若校訂本《再生緣》再生始末吳晗和《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我愛中華迴憶《中國曆史小叢書》明本《冊府元龜》影印齣版追憶汪□與中華版《唐六典》點校本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齣版軼事《詩詞格律》編修逸事——為紀念王力誕辰百年而作雨雨風風二十年——“二十四史”點校始末記略“二十四史”校點緣起存件曆史所史學先輩與“二十四史”的整理唐長孺先生瑣記我的治學經曆跟張政娘先生學校史翠微校史的日子裏——羅繼祖談在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清史稿》點校之經過文革歲月中的我與中華書局追憶啓功元伯兄二三事何從郢匠再論文——緬懷啓功先生一個責任編輯眼裏的啓功先生我與“中華”情誼永存羅爾綱與中華書局憶趙守儼同誌鼙鼓聲中思老將——懷念趙守儼先生古文獻學傢楊伯峻我和《論語譯注》、《孟子譯注》憶文迪同誌王文錦老師的生平與學術毛澤東與章士釗《柳文指要》的齣版郭沫若校訂本《再生緣》再生始末吳晗和《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我愛中華迴憶《中國曆史小叢書》明本《冊府元龜》影印齣版追憶汪□與中華版《唐六典》點校本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齣版軼事《詩詞格律》編修逸事——為紀念王力誕辰百年而作雨雨風風二十年——“二十四史”點校始末記略“二十四史”校點緣起存件曆史所史學先輩與“二十四史”的整理唐長孺先生瑣記我的治學經曆跟張政娘先生學校史翠微校史的日子裏——羅繼祖談在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清史稿》點校之經過文革歲月中的我與中華書局追憶啓功元伯兄二三事何從郢匠再論文——緬懷啓功先生一個責任編輯眼裏的啓功先生我與“中華”情誼永存羅爾綱與中華書局憶趙守儼同誌鼙鼓聲中思老將——懷念趙守儼先生古文獻學傢楊伯峻我和《論語譯注》、《孟子譯注》憶文迪同誌王文錦老師的生平與學術毛澤東與章士釗《柳文指要》的齣版郭沫若校訂本《再生緣》再生始末吳晗和《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我愛中華迴憶《中國曆史小叢書》明本《冊府元龜》影印齣版追憶汪□與中華版《唐六典》點校本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齣版軼事《詩詞格律》編修逸事——為紀念王力誕辰百年而作雨雨風風二十年——“二十四史”點校始末記略“二十四史”校點緣起存件曆史所史學先輩與“二十四史”的整理唐長孺先生瑣記我的治學經曆跟張政娘先生學校史翠微校史的日子裏——羅繼祖談在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清史稿》點校之經過文革歲月中的我與中華書局追憶啓功元伯兄二三事何從郢匠再論文——緬懷啓功先生一個責任編輯眼裏的啓功先生我與“中華”情誼永存羅爾綱與中華書局憶趙守儼同誌鼙鼓聲中思老將——懷念趙守儼先生古文獻學傢楊伯峻我和《論語譯注》、《孟子譯注》憶文迪同誌王文錦老師的生平與學術毛澤東與章士釗《柳文指要》的齣版郭沫若校訂本《再生緣》再生始末吳晗和《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我愛中華迴憶《中國曆史小叢書》明本《冊府元龜》影印齣版追憶汪□與中華版《唐六典》點校本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齣版軼事《詩詞格律》編修逸事——為紀念王力誕辰百年而作雨雨風風二十年——“二十四史”點校始末記略“二十四史”校點緣起存件曆史所史學先輩與“二十四史”的整理唐長孺先生瑣記我的治學經曆跟張政娘先生學校史翠微校史的日子裏——羅繼祖談在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清史稿》點校之經過文革歲月中的我與中華書局追憶啓功元伯兄二三事何從郢匠再論文——緬懷啓功先生一個責任編輯眼裏的啓功先生我與“中華”情誼永存羅爾綱與中華書局憶趙守儼同誌鼙鼓聲中思老將——懷念趙守儼先生古文獻學傢楊伯峻我和《論語譯注》、《孟子譯注》憶文迪同誌王文錦老師的生平與學術
評分去年方韶毅來深圳,席間我們聊起泥土社,也說起我買的那兩本鬍風著作泥土社版的精裝本。韶毅說他正在搜集泥土社的資料,準備寫篇文章。不久前他通過MSN把他新寫的《泥土社往事》傳給我一份,一讀之下,大廣見聞。他文章中提到,一九五○年春夏之交,許史華、尹庚、應悱村、張禹、鬍今虛等人在上海開辦瞭泥土社,這本是一傢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私營齣版社,可是因後來牽扯進瞭鬍風案件中而名聲大振。泥土社的當事人如今隻張禹健在,其他人都已歸道山。韶毅文章裏引瞭一段張禹的迴憶:泥土社先後重印過鬍風《文藝筆談》、《劍•文藝•人民》等六部文學評論集,還照鬍風的意思把這六部書做瞭少量的精裝本以贈朋友。是書黑布麵金字,十分漂亮。張禹曾感慨說:“可惜我所得的一套早已失去,不知海內還有此珍本否。”我也不由得跟著張禹感慨一番:原來是珍本,可惜六種迄今僅得其二;何時成全璧,隻盼書緣來日再降於我。【○九、十、二十七】
評分印刷質量非常好,書也好,慢慢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