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珠宝设计(全彩)
定价:98.00元
作者:Anastasia Young(阿纳斯塔西娅·扬),崔静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1259319
字数:320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珠宝设计(全彩)》中囊括了一些制作、设计珠宝首饰的技巧和方法,我认为这些内容对学生会很有用,能够激励初出茅庐的珠宝匠,让专业人士多些实践练习,我也希望能够尽己所能,提供更多有关构造宝石工艺的有用信息。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代实践的一个概述,所以,还包括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部分。珠宝设计、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虽然许多设计者、加工者对传统技艺青睐有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与传统工艺相比,也有独到的地方,能够在各种加工过程中节约时间,还能提供许多看似不可能的设计方案。
目录
关于本书 8
第1章何谓“设计” 11
宝石珠宝的历史 12
当代宝石珠宝 14
宝石切割 16
设计灵感 18
从宝石开始 20
设计考虑 22
使用购得的镶嵌底座 25
定制 26
资源外取 28
第2章宝石宝典 31
第3章技巧宝典 53
准备就绪 54
有用的小窍门和疑难解答 56
手工工具 58
宝石镶嵌工具 64
工具形状 66
基础加工工艺 68
高级别的加工工艺 74
蜡刻和铸型 78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80
包镶 86
基础包镶 88
管镶 92
顶镶 94
锥镶 96
棱角各异的镶座 100
平镶 102
卡镶 104
爪镶 106
冠镶 108
篮镶 112
背部闭合式爪镶 114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爪镶 116
附着式爪镶座 118
粒状镶嵌 120
纹镶 122
五颗式镶嵌 126
方形纹理镶嵌 128
密镶 130
微型密镶 132
“幻想”镶嵌 134
综合镶嵌 136
杂式镶嵌和簇式镶嵌 138
压镶 142
笼镶 144
晃动着的宝石 146
能旋转的镶座 148
顶起式镶嵌 150
保护式镶嵌 152
从后面进行镶嵌 154
上下倒置式镶嵌 156
盖式镶嵌 157
贵金属黏土 158
铸型 160
将宝石焊接到位 162
镶嵌造型奇特的宝石 164
打造可互换宝石的镶座 166
景观式镶嵌 168
包裹式镶嵌 170
作为功能性装置的镶嵌 172
混合型的材质和其他类型的金属 174
珍珠和宝石珠子 180
用珍珠制作作品 182
将珍珠和宝石穿连起来 184
用金属丝串起珠子 188
第4章参考 191
宝石的形状 194
镶嵌模板 198
作者介绍
作者Anastasia Young是一位职业设计师,珠宝商和艺术家,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其著作有《The Workbench Guide to Jewelry Techniques》。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技术手册类的书籍,毕竟涉及到“设计”和“工艺”的领域,总免不了枯燥的图纸和复杂的步骤分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自然,仿佛是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心得。我特别喜欢那些插图,它们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更像是精心编排的微型剧场,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感。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反复研究其中关于“光影”在珠宝中的运用,那种如何利用切割面和金属抛光来捕捉和折射光线的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读完这部分,我立刻拿起手边的任何小物件,都开始用设计师的眼光去审视它,试图去解构其中的光影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后续的观察和思考方式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变。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张通往高级珠宝设计殿堂的邀请函,而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成功地架设了一条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桥梁。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原创性”的执着追求,她不断强调设计不应该只是对经典的模仿,而必须注入新的生命和个人哲学。这种对自我表达的鼓励,是任何技术指南都无法给予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合上书本时,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感。它让我更加坚信,好的设计,最终体现的是设计者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温柔的介入。这本书无疑是我收藏中极具价值的一本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厚实的纸张和精良的印刷,让那些彩色的宝石和金属光泽得以完美呈现,这对于一本视觉导向的专业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试着比较了一下在屏幕上看和在纸质书上阅读的体验,后者带来的触感和沉浸感是无可替代的。特别是关于“色彩理论”的那几页,作者对冷暖色调在珠宝搭配中的平衡拿捏得极为精准。她不仅仅教你哪些颜色可以搭配,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搭配会产生特定的情绪和视觉冲击力。我曾陷入过对某种宝石颜色的偏执,但通过书中的系统分析,我学会了如何跳出既有的框架,尝试一些看似冲突却又和谐的色彩组合,这对我个人审美系统的构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面对浩如烟海的设计资料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这本画册(如果我用这个词来形容它更贴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它没有将所有知识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材料特性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结构设计。我尤其赞赏作者在“灵感来源”这个部分的处理方式。她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自然元素,而是将建筑结构、抽象艺术甚至是音乐的节奏感都纳入了灵感的范畴,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去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记得书中提到过一个设计案例,其灵感来源于某个废弃工厂的锈蚀金属纹理,这种将“粗粝”与“精致”结合的碰撞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意往往源于意想不到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搭配和巧妙的构图,瞬间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珠宝世界。我一直对艺术和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需要精湛工艺和独特创意的领域。当我翻开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令人惊叹的宝石镶嵌和金属塑形细节。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冰冷的材料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设计理念的阐述,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制作珠宝,更是在引导你思考“美”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故事。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珠宝风格的演变,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它拓宽了我对珠宝设计的理解边界,让我意识到这门艺术远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和广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