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學,選瞭這本書,纔準備使用,應該不錯吧。
評分滬江教材 配閤視頻 應該不錯
評分買來還沒有時間看呢,聽說是本好書。
評分沒啥說的,各種完美~XD
評分沒撒用,配閤課程買的。
評分編寫還算用心,但是有些粗糙
評分很喜歡
評分值得收藏 價廉物美 推薦
評分概說 一.互禽戲的曆史及影響 二.互禽對應五行 三.互禽載的健身實證 四.互禽歡與生命美掌 第二章 五禽戲預備練習 一.五禽戲的習練特點 (一)功法特點 (二)習練要領 (三)注意事項 二.基本手型、步型與平衡 (一)基本手型 (二)基本步型 (三)平衡 三.預備勢 第三章 五禽戲課堂 第一戲:虎戲:雄渾有力,剛柔兼濟 1.虎舉——疏通三焦改善循環 2.虎撲——壯腰柔脊舒經活絡 第二戲:鹿戲:舒展輕盈,靜謐恰人 1.鹿抵——強筋練骨壯腰健腎 2.鹿奔——摺疊伸展,振陽提氣 第三戲:熊戲:沉穩憝直,厚實安詳 1.熊運——壯腰固本強胃健脾 2.熊晃——養肝調脾綜閤平衡 第四戲:猿戲:靈巧敏捷,活潑輕快 1.猿提——靈敏肌肉按摩心髒 2.猿摘——健腦補血提神養元 第五戲:鳥戲:昂首拍翅,活經疏絡 1.鳥伸——吐故納新疏通任督 2.鳥飛——強心提肺靈活肢體 收功:引氣歸元 查看全部 前言 五禽戲是中華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它由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而成,是傢喻戶曉的中華導引術。 所謂“導引術”,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閤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 關於五禽戲的起源,最廣泛的說法是其為名醫華佗所創。華佗創五禽戲,模仿熊、虎、猿、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創編而成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同時,五禽戲和中華少林功夫的淵源也頗深。 五禽戲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它巧妙地把動物的肢體運動與人體的呼吸吐納予以有機結閤。 五禽戲是少林五形拳的古老祖先,少林功夫五形拳(龍形、虎形、豹形、蛇形、鶴形)以少林達摩祖師所創的“羅漢十八手”為雛形,“取法之華佗五禽戲,略為變通”。少林五形拳是少林各路拳法中最為卓絕的功法套路,具有拳禪一體、內外閤一、神形兼備的特點,同樣也是集導引之法及技擊術於一體的武功,與五禽戲一樣都是強身健體的優良功法。 本書中五禽戲的五套動作,強度可大可小,動作可收可放,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伸筋拔骨,動諸關節。動作舒展,柔和勻稱,協調美觀,內外結閤,形意相隨。 精彩書摘 1.概述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導引術,是由模仿5種動物的動作而形成的強身功法。“導引”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閤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源於上古的舞蹈動作。春鞦戰國時期,導引術獲得長足的發展,齣現瞭“熊經”“鳥伸”等術勢。馬王堆三號漢墓齣土《導引圖》的40多種姿勢,便是先秦導引術的總結。五禽戲本名為“五禽之戲”,後世簡稱“五禽戲”,也有彆名“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五禽戲模仿的5種動物分彆為虎、鹿、熊、猿、鳥。傳統中醫學認為五禽戲有助於調理經脈運行,是中國古代預防醫學與復健醫學的總結運動法 五禽戲可以說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至今大約1800年)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傢體委發齣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國傢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嚮全國推廣。 2.五禽戲:道傢傳統養生功法之 最早記載瞭“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但也有人認為相傳是由東漢名醫華佗模仿熊、虎、猿、鹿、鳥5種動物的動作創編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五禽戲巧妙地把動物的肢體運動與人體的呼吸吐納予以有機結閤,使道傢的“熊經鳥伸”之術(《莊子》)發展為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傳統保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