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日记(珍藏版)》的特点是:
1.本书是继《吴宓日记》、《顾颉刚日记》之后,又一本优秀的当代知识分子日记,具有极高的原始史料文献价值与收藏价值。
2.本书经过多年整理、编辑,为我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奠基者谭其骧生前一本日记,书中记录的点滴既是一份精神档案,更是一张风云时代的学术谱系。
3.本书编者为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学者葛剑雄教授,拥有超凡的号召力。
重见天日的传奇“黑色日记”,媲美《吴宓日记》《顾颉刚日记》的“变天账”,再现风云时代精神密档。
坚持记日记,并且不记假话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他们的日记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当然弥足珍贵了。这样的日记不仅可以作为史料,而且本身就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留下的日记就是如此。
……本着他一贯倡导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精神,我认为这些日记不能只供我一人使用,而应该加以整理发表,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以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理解这段历史,研究这段历史。
——葛剑雄
谭师为人耿直,敢说真话,在学术上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学术界某些弄虚作假,见风使舵,浮夸不实的学风,深痛恶绝。他常常教导我们做学问在于求真,不求闻达。并身体力行,成为我们的楷模。
——邹逸麟
他(谭其骧)的一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在做学问上自始至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为人上一辈子与人为善,不谋私利,……他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正途。
——朱永嘉
很给力的书,值得珍藏的。
评分名人推荐
评分? 内容划分
评分坚持记日记,并且不记假话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他们的日记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当然弥足珍贵了。这样的日记不仅可以作为史料,而且本身就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留下的日记就是如此。
评分jdjdbsbsjsjjznznzjzjJnJjzjsshshjsjs
评分去年第一本书出版后,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的扉页上送给别人,一开始很不好意思,但看见对方高兴,我也高兴;比如在一个月之内,往返四五个城市,和不同的读者见面,说真的,那样匆匆忙忙的感觉,倒也不错,好像生活紧锣密鼓,热热烈烈的。
评分今天,通过历史学家对史实的基本还原,我们了解到:1950年代初发动的那场土改运动,其主旨并不在于均分土地,而是在于借此一则使参与其间的土改工作队成员(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逐渐熟悉、认同并服从当局把控和运行权力的方式,巩固其政权;再则是力图打击乡村中存在了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乡绅治理传统,将农村社会的权威和权力统归至新生政权名下。从这一点来说,这部日记就是一个明证。作者在土改队的工作始于1951 年10月27日,仅仅五天以后他便抱怨说:“连日工作困难,群众对地主仇恨心不高……贫雇中农间闹小纠纷,诉苦对象多非地主。”隔不多日又说,开会有如儿戏,“而群众举手与否又以陶(土改队同事)之意见为转移。”此外作者在日记中还写道:“学申好人,现家中仅有薄田十四亩……生活不及贫雇农,斗争中群众皆发笑,余亦为之莞尔。”一叶可知秋,由此便知,惯常对于土改运动所下的定义完全不能为事实所佐证,而在厘清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时,我们所期待的恰是这类较少受到宏大历史叙述污染的私人记录。
评分起初以为是平装,今天收到是软精装,还好。看了再版前言,不错。七二年以后得过些年才会出版吧。
评分《谭其骧日记(珍藏版)》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创始人、奠基者谭其骧先生在1951年—1972年间写下的个人日记。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包括“土改日记”、“京华日记”、“‘文革’日记”和“虔诚的忏悔——思想改造手记”。作者以片断式的叙述,如实反映了自己在中国历史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个人生活与见闻。作为一个历史样本,《谭其骧日记(珍藏版)》对探讨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具有着极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