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在不同存在者中所發現的本質”和“作為在偶性中所發現的本質”,突齣強調瞭上帝的本質特徵在於“單純性”:A,上帝既沒有質料也沒有偶性;B,上帝的本質即存在。由於A,上帝的本質區彆於物質實體;由於B,上帝的本質區彆於精神實體。並且,既然無論物質實體還是精神實體,其存在都是“由他存在”而非“自己存在”,從而也就通過對本質學說的討論深層次地論證瞭存在即活動或創造活動這一重大的存在主義哲學公式,而且也為基督宗教神學的創世學說作瞭理論鋪墊。
評分第四章“作為在脫離質料的實體中所發現的本質”討論瞭區彆於物質實體的精神實體(如天使等)的本質不是由質料與形式復閤而成的,而是單單由形式構成的。進一步強調瞭在受造物中存在與本質相區彆的原則。(這是阿奎那對西方哲學史是一項基本貢獻,至現代為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作瞭鋪墊。)
評分個人不是哲學齣身,不敢妄論一二。就翻譯而言,段先生的翻譯是按照大陸哲學語匯而來,包括種相、屬相、實體、偶性等等,尤其將DEUS譯為上帝。
評分《神學大全》作者的又一經典論著,價格適宜,喜歡!
評分書前72頁是翻譯,後麵200頁都是翻譯者的闡釋,比例有點不協調,而且闡釋得也不怎麼樣,主要看前麵翻譯的部分就可以瞭。如果要依靠上帝的超越性,那麼即便像奧古斯丁用自由意誌對惡的存在作瞭如此精妙的辯解,但我依舊可以問:為什麼上帝不能創造一個既有自由意誌又無惡的世界?如果有人要說這邏輯上自相矛盾,我也可以推說對人而言不可想象,但對上帝為什麼不能呢?還是按維特根斯坦說的:即便是上帝也不得不遵守邏輯法則。
評分該著是阿奎那哲學和神學著作中最具形而上學意蘊的著作,在西方哲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正因為如此,該著曆來受到學術界和齣版界的高度重視。
評分在這些年裏阿奎納每天不停的進行傳教,並且寫下許多的訓誡、問答集、以及授課筆記。他也開始撰寫他的大作《神學大全》。教會曾提供他那不勒斯的大主教和卡西諾山修道院院長的職位,但都被他婉拒瞭。
評分還不錯,正版,迅速
評分傳世著作,建議細讀,細嚼慢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