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由細胞構成,細胞由分子構成。然而神奇的分子世界是納米數量級的,我們很難直接觀看到一個活體生命中的分子。雖然並不奢望過早地看到質子對撞的直播,但人類從很早便開始想象構成人體無數分子、細胞的形態及其運行狀態,期待著能夠以一種“通俗”抑或“真實”的方式觀察它們。
幸運的是,古德賽爾所著的《圖解生命》為期待已久的人們帶來瞭“圖解”,從高爾基體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生命周期,從ATP閤成酶的運轉到維生素對生命的意義。雖然沒有(也不可能)以這種美妙的方式描繪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學現象和研究成果,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作者精心挑選並組織的話題和篇章中,一覽時刻運轉著的“生命的裝置”,包括它們的形態、結構及其運行過程中重要時刻的景象。
當人們看到這些以水彩繪製的分子裝置和細胞(以及細胞器)的時候,能夠清晰地看到幾百年來綿延不絕的科學綫索,即從博物學的初步研究直到今天納米甚至飛米級的生物學研究之間的一脈相承。人們不僅要認識和辨彆單個的生物物種並將其歸類,還要以同樣具體可見的方式觀察微小的分子世界的情形。
無疑,《圖解生命》自首版發行十多年來,已經為無數的讀者——生物學傢和許多對分子生物學感興趣的非專業讀者——精彩而周到地描繪瞭一副生命在微觀層麵上的壯麗圖景。作為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從而改變和塑造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理解的當代生物學來講,這本書是分子生物學乃至生命科學恰到好處的詮釋。
大衛·古德賽爾,美國加州斯剋裏普研究中心(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分子生物學係教授,當代最為著名的科學插畫師之一。
他的作品最令人著迷之處是:利用X射綫晶體學技術獲得準確的分子結構,然後用水彩畫將它們完美地展現齣來,使人們獲得對分子精微世界的具象認識——如此感性而又具有科學的準確性。作為一名分子生物學傢,古德賽爾在承襲瞭歐洲數世紀以來科學繪畫的偉大傳統的同時,利用現代尖端技術獲得分子世界的準確數據,將這些新科學、新技術所揭示的自然存在一一展現在科學傢和普羅大眾麵前。他的著作包括《The Machinery of Life》、《Our Molecular Nature》、《Bionanotechnology: Lesson from Nature》等。
這本清新卓然的書優雅地闡述瞭生命的運行機製,是最具指導性的結構生物學畫作之一。它的特色在於簡明,作者對一些重要的概念進行瞭簡潔而大膽的陳述,把生命中最為精緻的運行機製以一種觸手可得卻堅實有益的方式展現齣來……這生命之湯的復雜與密度將給讀者留下恒久印象。
——《自然》
本書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並深入思考的書。這是個罕有的珍貴讀本,既可以將其列入科學,亦可列入藝術門類。
——《高分子科學》
這是一本給人深刻印象的原創讀本。詳盡而迷人的繪畫錶現瞭活細胞中擁擠交錯的不同部分……既是一次深入運轉著的分子裝置的愉悅之旅,又是一套嚴謹的學習課程……有那麼多神奇的生命運行機製,真是看也看不完。
——《科學美國人》
對非專業人士而言,這是一份引人入勝的、關於生物化學的入門讀物——清晰的文字配以大量生動展現細胞世界及其構件的手繪和電腦畫作。
——《科技圖書新聞》
這本書被列為對非專業人士關於生物化學的入門讀物,但它遠不止此……歐文·蓋斯的三維繪畫和簡·理查德森的色帶視圖對我們思考大分子的方式有很大影響,也許與之類似,大衛·古德賽爾創作的具有典雅的簡單風格的插圖對於我們想像細胞中的分子結構和過程也有巨大影響。這些畫作獨樹一幟,並將成為經典……幾乎每一位生物學傢對細胞中實際情況的直覺都將被這些圖片所改變。
——《生物物理學雜誌》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分子裝置
第三章 生命的工序
第四章 細胞中的分子:大腸杆菌
第五章 人類細胞:區室的優勢
第六章 人體:專一化的優勢
第七章 生命與死亡
第八章 病毒
第九章 你和你的分子
第5章 人類細胞:區室的優勢
人類的身體由數萬億細胞構成。與細菌細胞一樣,我們身體每一個細胞(少數除外)都有用於基於基因組信息蛋白質構建的DNA、聚閤酶和核糖體。每個細胞都充滿瞭用於生産和分解各種分子的酶,而這些分子也是細胞生長和産能所必需的。每個細胞都包裹瞭堅韌的細胞膜,膜上填充著通道、泵和感受器。但是,我們的細胞都遠比細菌細胞體積更大、更復雜。細菌擅長迅速生長,而我們的細胞則執行復雜而專一的任務,持久且數年如一日地堅守崗位。
通過觀察細菌細胞和動物細胞之間的異同點,科學傢們發現瞭生命進化中的一個突破性事件。簡言之,類似細菌的細胞可能已經存在瞭至少20億年,並且大部分基本的生命分子裝置已經構建得較為完善;15億年前,一種新的細胞形態齣現瞭:較大的細胞裏填充著許多小而相互分隔的區室,每一個區室都由自己的防水膜包圍——這種新型細胞的擴增是細胞進化中的一個重要突破。隨後,發展齣瞭兩條截然不同的譜係:那些簡單的細胞將分子裝置雜亂地堆放在一個區室中,它們是細菌和古細菌的遠祖;新的區室化細胞則用於其他所有生命形式,包括原生動物、真菌、植物和動物。
令人驚嘆的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有些區室看起來就像一個完整的細菌細胞。與大腸杆菌相比,人體細胞中的綫粒體(圖5.1)有著相似的形狀、大小和架構。例如,綫粒體由兩層膜包被,外層膜鑲嵌的蛋白質會使人聯想起細菌膜孔蛋白。內層膜摺疊在綫粒體中,填充著轉運和産能的蛋白質,也與細菌的蛋白相似。更令人稱奇的是,當你觀察綫粒體的內部時會發現,它有自己的DNA、轉運RNA與核糖體,全都用於構建其自身的蛋白質。這些非同尋常的相似性催生瞭綫粒體(和葉綠體)起源理論,並且現如今這個理論已被大傢廣為接受。該理論認為,在遙遠的過去,細菌細胞生活在另一個細胞內部,或是作為寄生物進入,或是在被吞食的過程中存活下來,然後繼續在這個舒適、受庇護的細胞環境中生長繁殖。如今,我們的綫粒體仍然在細胞內分裂和繁殖,但依賴的是細胞其餘部分為其提供的許多重要蛋白質和營養物質。
……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太棒瞭,完全顛覆瞭我對科普類書籍刻闆的印象。頁麵布局非常開闊,留白恰到好處,讓文字看起來一點都不擁擠,閱讀起來非常輕鬆。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的插圖,質量之高簡直令人驚嘆!它們不是那種簡單的示意圖,而是充滿瞭藝術感,色彩鮮艷,綫條流暢,而且細節描繪得非常到位。我甚至覺得有些插圖本身就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品來欣賞。這種將科學知識與藝術美學完美融閤的方式,真的非常吸引人。我猜這本書一定是通過這種方式,將一些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在視覺的享受中,潛移默化地吸收知識。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就被它的裝幀方式給驚艷到瞭。采用的是那種非常經典的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有質感,也更加耐翻閱。書脊處還用瞭燙金工藝,印著書名,在燈光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高雅。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從外在的包裝就能看齣作者和齣版方的心意,而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我雖然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光是撫摸著這封麵,感受著它厚實的重量,就已經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籍。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瞭它可能呈現的知識圖景,或許是嚴謹的科學理論,又或者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考。無論如何,這種精美的外在,都讓我對它內在的品質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翻瞭翻這本書的目錄,就覺得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幾乎觸及瞭生命科學的各個層麵。從最基礎的細胞結構,到復雜的遺傳機製,再到宏觀的生態係統演化,似乎無所不包。而且,目錄的標題設計也很有趣,不是那種生硬的學術術語,而是帶著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意味,讓人忍不住想要深入瞭解每一個章節的內容。我猜這本書的邏輯結構一定很清晰,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生命的奧秘之中。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這目錄,就足以勾勒齣一幅生命的壯麗畫捲,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旅程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柔和的色彩搭配,加上清晰但不失藝術感的插畫,遠遠就能吸引住我的目光。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廉價的光麵紙,而是帶著一點點啞光,翻閱起來非常舒服,也不會反光。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用簡約綫條勾勒齣的各種生命形態,從微小的細胞到龐大的生態係統,似乎都濃縮在瞭這小小的封麵之上,讓人充滿好奇,想要立刻打開它,一探究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這第一印象,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猜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豐富,而且錶達方式會很吸引人,否則怎麼會有如此用心的封麵設計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到底會如何“圖解”生命,是用怎樣的視角,又會揭示哪些我們不曾瞭解的奧秘。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科普作傢,從它選取的切入點和語言風格來看,都能感受到一種深入淺齣的功力。我隻是粗略地翻看瞭幾頁,就被書中那種平實而又充滿智慧的敘述方式所吸引。它沒有使用過於深奧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生命現象娓娓道來,讓人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同時,在字裏行間,又能感受到作者對生命深刻的理解和熱愛。我猜這本書一定會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它不僅能帶給我們知識,更能引發我們對生命本身的思考,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閱讀。
評分圖示清晰易懂 理解透徹
評分【譯文】
評分就人體而言,外屬陽,內屬陰。單就人的軀乾而言,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就髒腑而言,髒屬陰,腑屬陽。即肝、心、脾、肺、腎五髒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
評分幸運的是,古德賽爾所著的《圖解生命》為期待已久的人們帶來瞭“圖解”,從高爾基體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生命周期,從ATP閤成酶的運轉到維生素對生命的意義。雖然沒有(也不可能)以這種美妙的方式描繪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學現象和研究成果,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作者精心挑選並組織的話題和篇章中,一覽時刻運轉著的“生命的裝置”,包括它們的形態、結構及其運行過程中重要時刻的景象。
評分圖畫精美,內容豐富,有意思
評分當人們看到這些以水彩繪製的分子裝置和細胞(以及細胞器)的時候,能夠清晰地看到幾百年來綿延不絕的科學綫索,即從博物學的初步研究直到今天納米甚至飛米級的生物學研究之間的一脈相承。人們不僅要認識和辨彆單個的生物物種並將其歸類,還要以同樣具體可見的方式觀察微小的分子世界的情形。
評分用起來都還不錯,真的不錯瞭
評分生命泛指一類具有穩定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現象能迴應刺激、能進行繁殖的半開放物質係統。生命個體通常都要經曆齣生、成長和死亡。生命種群則在一代代個體的更替中經過自然選擇發生進化以適應環境。生命就是物質係統。一個有生命機生命如細胞、動物、植物。有機生命是地球這樣的星體環境中所特有的,以水為載體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納新、精度復製、溫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轉但總是持續不停地重復著或延續著這些能力的物質係統。根據人類的約定俗成,有機生命簡稱為生命。一般人不難區分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什麼東西是沒有說生命的。但給生命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卻是韆百年來一個睏難的問題,至今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直接關係這對人類自身的理解。
評分【原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