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你来看此花时
【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
雨儿
十七岁
爱情
山路
寂寞
(不)相信
1964
明白
什么
共老
如果
跌倒——寄K
牵挂
胭脂
寒色
散步
为谁
俱乐部
回家
五百里
菊花
母亲节
两本存折
幸福
最后的下午茶
【Ⅱ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寻找
忧郁
我村
海伦
火警
薄扶林
黑帮
金黄
杜甫
舞池
手镯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首尔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星夜
卡夫卡
常识
淇淇
狼来了
新移民
蔚蓝
花树
乱离
时间
距离
苏麦
莲花
慢看
【Ⅲ 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幽冥
缴械
年轻过
女人
假牙
同学会
关山难越
老子
走路
眼睛
语言
注视
关机
冬,一九一八
魂归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桠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你来看此花时》——龙应台
〔1〕
整理卧房抽屉的时候,突然发现最里头的角落里有个东西,摸出来一看,是个红色的盒子。
这一只抽屉,塞满了细软的内衣、手绢、丝袜,在看不见的地方却躲着一个盒子,显然是有心的密藏,当然是自己放的,但是,藏着什么呢?
打开盒盖,里头裹着一方黑色缎巾,缎巾密密包着的,是两条黄金项链,放在手心里沉沉的;一个黄金戒指、一对黄金耳环,一只黄金打出的雕花胸针。黄澄澄的亮彩,落在黑色缎面上,像秋天的一撮桂花。
我记得了。
她是个一辈子爱美、爱首饰的女人。那一天晚上,父亲在医院里,她把我叫到卧房里,拿出这一个盒子,把首饰一件一件小心地放进去,说:“给你。”
我笑着推开她的手:“妈,你知道我不戴首饰的。你留着用。”
她停下来,看着我,一时安静下来。
我倒是看了看她和父亲的大床,空着——父亲不知还回不回得来。床头墙上挂着从老家给他们带来的湘绣。四幅并排,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淡淡的绯红黛青压在月白色的丝绸上,俯视着一张铺着凉席的双人床。天花板垂下来的电扇微微吹着,发出清风的声音。这房间,仍旧一派岁月绵长、人间静好的气氛。
她幽幽地说话了:“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地交给你吧。”
她把盒子放在我手心,然后用两只手,一上一下含着我的手,眼睛却望向灰淡的窗外,不再说话。
把盒子重新盖上,放回抽屉里层,我匆匆走到客厅,拿起电话,拨她的号码;接通了,铃声响起,我持着听筒走到面海的阳台,夕阳正在下沉,海水如万片碎金动荡闪烁。直直看出去,越过海洋越过山屿越过云层,一重一重飞越的话,应该是澳门,是越南,是缅甸,再超越就是印度,就是非洲了。台湾在日出的那头,其实是我站在阳台怎么都看不见的另一边。我握紧听筒,对着金色的渺茫,仿佛隔海呼喊:“是我,小晶,你的女儿——你记得吗?”
〔2〕
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我看见早晨浅浅的阳光里,一个老婆婆弓着腰走下石阶,上百层的宽阔石阶气派万千,像山一样高,她的身影柔弱如稻草。
我看见一只花猫斜躺在一截颓唐废弃的断墙下,牵牛花开出一片浓青艳紫缤纷,花猫无所谓地伸了伸懒腰。
夜色朦胧里,我看见路灯,把人行道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射在一面工地白墙上,跟路树婆娑的枝影虚实交错掩映,看起来就像罗密欧对着朱丽叶低唱情歌的那个阳台。
我看见诗人周梦蝶的脸,在我挥手送他的时候,刚好嵌在一扇开动的公交车的小窗格里,好像一整辆车,无比隆重地,在为他作相框。
我看见停在凤凰树枝上的蓝鹊,它身体的重量压低了缀满凤凰花的枝桠。我看见一只鞋般大小的渔船,不声不响出现在我左边的窗户。
我是个摄影的幼儿园大班生,不懂得理论也没学过操作,但是跟风景约会的时间长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注解,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3〕
在台湾、香港,新、马和美国,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很多人说,邮箱里起码收到十次以上不同的朋友转来这篇文章。在大陆,点击率和流传率最高的,却是另一篇,叫做《(不)相信》。
是不是因为,对于台湾和海外的人,“相信”或“不相信”已经不是切肤的问题,反倒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是不是因为,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很难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
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最近沉迷于龙应台的《目送(插图新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捧着一杯热茶,看着窗外飘落的叶子,回忆过往的点滴。书中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都击中人心。她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那些最动人的瞬间,无论是与父母相处的点滴,还是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远行的不舍,都充满了深沉的爱与无奈。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告别”的描写所打动,那是一种无法避免,却又不得不学的课题。龙应台的笔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轻柔地抚摸着你内心的伤口,告诉你,即使是离别,也自有其生命的美丽与意义。插画的设计也相当到位,它们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字的情感,让原本就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更添几分艺术的韵味。每次读到某段文字,总能找到一幅与之契合的插图,仿佛是作者和画者一起为你精心打造的精神盛宴。这本书,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在那些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关于人生无常的叙述中,我找到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影子,也得到了很多关于如何面对生活挑战的启示。
评分《目送(插图新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场情感的洗礼。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目送”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和一种隐隐的伤感。翻开书,我并没有立刻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因为这本书没有所谓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它更像是一系列人生片段的集合,有的是温暖的阳光,有的是绵绵的细雨,有的是淡淡的忧伤,却无一不带着真挚的情感。作者龙应台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轻易地让你放下戒备,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她写父母,写孩子,写自己,写那些在生命中匆匆而过的人,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得如同在你身边。书中的插画,更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它们不是简单的点缀,而是与文字相互辉映,共同构建起一种更加立体的阅读体验。我常常在读完一段文字后,反复品味插图,然后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完整的故事画面。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意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恰恰是构成了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回忆。它教会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珍惜身边的人,去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告别。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目送(插图新版)》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觉得可能又是那种煽情的鸡汤文。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刻意去渲染情绪,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却真实得令人心疼。龙应台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她仿佛是一位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者,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将那些关于亲情的复杂情感,用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离开”这件事的描写,那种不舍,那种无奈,那种祝福,都写得那么到位,让我感同身受。插画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它们以一种艺术化的语言,为文字增添了更多层次的情感表达,让原本就动人的文字,变得更加触动人心。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些章节时,看着那些唯美的插画,眼眶不自觉地湿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时刻。
评分这本《目送(插图新版)》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雅致的封面吸引了。一直对龙应台的文字有着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觉得她的文字里有一种温暖而深刻的力量,能够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翻开书页,精美的插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们和文字相得益彰,仿佛将那些细腻的情感瞬间具象化,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仿佛置身于那些温情或伤感的画面之中。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留白设计,让文字和插图有了呼吸的空间,也让读者可以有自己的想象和解读。这本书就像一个老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伴着你,用她过来人的智慧和情感,为你讲述关于人生、亲情、和告别的种种,没有说教,只有满满的共鸣。读她的文字,总会让我停下来,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审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去珍惜那些看似平淡却无比珍贵的瞬间。那些看似简单的字句,背后蕴含的却是对生命最深沉的理解和体悟,让人在感动之余,也充满了力量,去继续前行,去好好生活。
评分《目送(插图新版)》这本书,可以说是近期我读过最让我心绪起伏的一本书了。它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跌宕的冲突,却有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龙应台的文字,总是能以一种非常平静的姿态,诉说着生命中最深刻的道理。我反复阅读书中的某些段落,每次都能有新的感悟。她关于亲情的描写,尤其是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牵挂,那种深沉的、不易言说的情感,被她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放手”的章节,那种看着孩子远去,却又必须学会祝福和放手的复杂心情,真的能引起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共鸣。插画的设计,更是让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延伸,是文字情感的视觉化呈现,为整个阅读体验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温暖。我常常会在阅读完一段文字后,看着相应的插图,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目送的旅程,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遇见,而每一次目送,都充满了爱与不舍。它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
评分书很好,趁着读书节买的便宜了一半,物流很快包装很好没有破损,该是选京东。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
评分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
评分书纸质很好!内容也不错!孩子很喜欢看!希望给他能从书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评分收到了,翻了一下,书的质量很好,绝对正版
评分悦享好书,赞赞赞!
评分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
评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看书丰富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看书丰富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看书丰富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