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孫佩蒼

尋找孫佩蒼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孫元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9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512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438244
品牌:理想國(imaginist)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1.陳丹青作序推薦。1978年,陳丹青在中央美院倉庫參觀瞭三十餘件19世紀歐洲油畫的原典。這些油畫開拓瞭陳丹青的視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陳丹青後來的繪畫,而這批畫的收藏者,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孫佩蒼。本書中所講故事,如陳丹青所說,“實在是民國的傳奇,是畫界的美談,是一份迄未明瞭的傢族疑案,更是中國近代史屢見不鮮的糊塗賬”。
  2.獨門史料揭秘被遮蔽的曆史。孫佩蒼是民國第1大收藏傢,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2年在成都舉辦畫展期間離奇猝死,從此在曆史中消失,大量藏品也不知下落。六十餘年後,孫佩蒼的後代孫元開始尋找祖父的曆史,遠赴颱灣、日本找到瞭大量第一手曆史資料,這些首次公開的資料對於美術史,甚至對於民國史,都是重要的補充。

內容簡介

  

  孫佩蒼曾任東北大學教授、裏昂中法大學校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民國第1收藏傢。旅歐期間憑一己之力搜購瞭包括庫爾貝、德拉剋洛瓦、蘇裏科夫作品在內的大師原典,徐悲鴻是其至交好友,呂斯百王臨乙以師相稱,於1942年在成都舉辦畫展期間離奇猝死,從此在曆史中消失,大量藏品也不知下落。六十餘年後,孫佩蒼的孫子孫元開始尋找祖父的蹤跡,寫成此書,這是湮滅的傢族史,也是美術史上一段終見天日的傳奇。

作者簡介

  孫元,1946年生,籍貫遼寜,退休工程師,現居北京。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這故事,實在是民國的傳奇,是畫界的美談,是一份迄未明瞭的傢族疑案,更是中國近代史屢見不鮮的糊塗賬。今世,中國民間已有若乾心存抱負的買傢,齣手驚人,藏購二十世紀歐美著名藝術傢作品,若論這輩藏傢的先驅,無疑,是孫佩蒼;若論目下中國人藏有十九世紀大師作品者,則唯孫佩蒼一人而已。所幸孫佩蒼留有這批珍藏,而他的孫子,正以手中撰寫的這本書,走在找尋父祖的路途中。我在三十多年前得緣親見那批真跡,三十多年後,得識孫元先生,在我心中,二者於是閤一,成為傳奇。
  ——陳丹青

目錄

代序:隻有一位孫佩蒼 陳丹青
自序
一、立誌尋找
二、東北大學
三、中法大學
四、大海撈針
五、兩個畫展
六、颱灣之旅
七、明尼蘇達文件
八、留學和從政
九、國民參政會
十、離奇猝死
十一、遺失的珍藏
十二、褫奪後的封殺
後記
曆史在耐心等待忠實的讀者
附錄

前言/序言

  ◎ 陳丹青序
  代序:隻有一位孫佩蒼
  陳丹青
  美院兩年學業期間,有一項經曆至關重要:1978年鞦,某日,全班同學被領進陳列館倉庫,觀看三十餘件19世紀歐洲油畫的原典,除瞭歐美常見的沙龍作品,其中竟有一件早期的庫爾貝—“文革”十年,所有國外來華展覽中止。運動甫歇,羅馬尼亞畫展、加拿大畫展、法國鄉村畫展,相繼來華,是為“文革”一代畫傢首次得見歐洲油畫真跡,而能在美院居然親見中國收藏的歐洲繪畫,委實大齣意料:此前,我們從未聽說國內哪傢美術館或學院藏有歐洲油畫真跡。
  真跡從哪兒來呢?不記得哪位老師告訴我們:並非老院長徐悲鴻留法期間所購,而是一位軍閥時代齣使法國的官員在巴黎自費買下,攜來中國。此後的故事不難推想:1949年之後,洋畫不得展示,到瞭1969年鞦,即進入“文革”動亂的第三年,形勢更其無情,那位官員的遺屬被迫將私藏移交中央美院,封塵九年,延至1978年底政治管製解除,方始見光,我們正是頭一批得以親見的幸運者。
  那年代,我們對油畫的購藏、民國的曆史,統統無知。十年荒廢,眾人隻顧湊近畫幅仔細探看色調、筆觸、肌理,誰也不曾介意畫的來路。以慣有的政治概念,既是“軍閥時代”的財物,理該歸屬國傢,存在中央美院,更是天經地義。我記得那天沒人追問這些畫的來曆,更未起念詢問藏傢的名姓。
  真跡可貴,這是誰都知道的;中國全境沒有西畫真跡,這也是誰都知道的,亦且不以為怪。中央美院享譽國中,這份收藏卻是罕有人知,豈不可怪?然而我們確鑿看見瞭,不但看見,每幅畫依次靠牆放著,容我們親手拿起,捧著,好生端詳。我不禁想:做一個中央美院的學生,到底不同啊。
  那天,眾生還有幸目睹五十年代第一批留蘇學生臨摹的歐洲與俄羅斯經典。
  然而奇怪:此後各屆教學,就我所知,不再循例安排學生入庫觀看真跡,知曉美院有此收藏的學生,也很少,便是知情者,大緻淡然說起—名校的師生,大抵是不肯錯過可資炫耀的一切的—正式講課、私下閑聊,鮮少有人談及這批包括庫爾貝早期作品的珍藏。尤可怪者,當年“文革”甫過,條件寒磣,日後,美院與國傢眼看一年年發達富裕,百業更新,既有這等寶藏,早該專闢一館,長期陳列,給曆屆學子匡正眼界,提升教養,便是僅僅為瞭顯示“中央”的優越,也擬定期掛齣來,以便觀瞻,畢竟,全國還有哪傢美術院校亮得齣這麼一份西畫的原典?!
  三十六年過去瞭,沒有這迴事。其間,中央美院被迫兩易其址,怨聲不斷,而也不聽人說起那批收藏的下落。當我八十年代初遠去紐約,目擊域外美術館無邊無際的典藏,常會念及母校那可憐的、從未展示的獨一份。偶或問起院內來人,十九漠然,年深月久,我也淡忘瞭。
  但我從未忘記那位“軍閥時代的官員”:舊社會,戰亂中,居然有過這麼一位愛繪畫而好興緻的中國人,親自收購洋畫!上百年瞭,哪位國共大員做過這風雅而積德的事?齣洋藝術傢,自是不一樣的,早年留歐畫傢帶迴不少寶貝:劉海粟、顔文樑,買瞭歐洲雕刻的翻製石膏像和精美畫冊,供在上海美專和蘇州藝專,“文革”間砸瞭、毀瞭、流散瞭。徐悲鴻買過不少中國古典真跡,但未聞藏購歐洲油畫。民國年間私人收藏歐洲繪畫的個案,另有一例,是經美院老校友萬青力先生撰文披露:上世紀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遊學德國期間,值立體派盛行,他曾購藏十餘件立體派版畫,當然,如多數民國遺事中的遺物,早已不知所終,無從追覓:那是我十多年前讀到的文章,就中詳細,記憶不確瞭。
  總之,近百年,中國境內,我所聞知而親見的歐洲油畫真跡收藏,便是在美院陳列館倉庫內的那幾十件。
  三年前,2010年鼕,楊飛雲主掌的中國油畫院美術館舉辦大展“麵對原典”,搜攏民國留歐一代、共和國留蘇一代,及我輩齣洋麵對歐陸經典的臨摹品,凡百十餘件,允為近百年來是類作品的首次展示。其中最可珍貴者,當然是徐悲鴻、吳作人、顔文樑的手筆,雖說是臨摹,因臨者的資望,距今也近九十年瞭,望之形同古籍,直可視為“原典”吧。吳先生的幾份臨摹早先見過,而徐悲鴻臨摹倫勃朗的名篇《參孫與大莉拉》,卻是初識,全篇畫藝工整,氣息端凝,保存狀況亦極良好。我問飛雲如何得到這寶貝,他便介紹站在畫側的孫元先生,說,此畫就是孫先生傢裏慷慨齣藉的。
  我上前握手,纔幾句話,竟恍然得知:原來孫先生的祖父孫佩蒼,正是那位“軍閥時代的官員”,而當年在美院庫藏親見的三十餘件真跡,全部是孫傢的私産。
  是夜傾談,我粗粗得知瞭這批藏品的由來,又兩年,孫先生苦心寫成此書,我一字字閱讀,總算得知瞭這份收藏背後的故事—這故事,實在是民國的傳奇,是畫界的美談,是一份迄未明瞭的傢族疑案,更是中國近代史屢見不鮮的糊塗賬。為什麼呢?請諸位讀孫先生的書。而這跡近湮滅的故事,我的感慨,卻是好不難說,今受孫先生之托,試著說說看—
  說是曆史的糊塗賬,單看孫先生書名便知。序言頭一句:
  孫佩蒼是我去世七十一年的祖父,尋找他的曆史痕跡始於2007年,那年我已經六十一歲。
  一個孫兒,逾花甲之年,猶不清楚祖父是為何人,做瞭何事:這是無數民國隔代晚輩的普遍真實。而祖孫之間的那位父親,如韆韆萬萬“解放後”的父母,為避禍端,不敢、也不願嚮下一代告知祖輩的身世:
  他們諱莫如深的做法還是有效的……父親生前單位辦我與爺爺的親屬證明時,發現他檔案的履曆錶沒有寫上爺爺。
  刻意抹去上一代,刻意隱瞞下一代:六十多年來,無數傢庭三代之間的關係,便是如此。然而,“血濃於水”,孫元先生在這部書中詳細交代瞭自己往來兩岸檔案館及東京、京都國立國會圖書館苦苦追尋祖父的漫長旅程。祖父的收藏,孫元先生倒是在三十九歲那年,豁然見到瞭:
  隨著撥亂反正形勢的發展,經數年周摺,在尊敬的習仲勛先生的批示下,這批畫終於在1986年得以落實政策。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歸還藏品現場,一件件美術品包括油畫、國畫、銅器、石膏像、瓷雕夢幻般地展現在我眼前。
  其時距我在美院目擊真跡,已過七年。換言之:當時孫元先生也在北京,卻是既不知詳細,更未親見。即便孫元先生同在現場,他也和我們一樣,完全不瞭解這位神秘的藏傢,更彆說藏品的由來與命運—中國收藏傳統講究“流傳有序”,歐美收藏傢族的譜係則如軍事檔案般,保有精密準確的産權與記錄,可是現代中國唯一擁有洋畫真跡的收藏傢族,其孫輩晚年的誌業,竟是尋找祖父:這不是一筆不摺不扣的糊塗賬麼?
  為什麼糊塗?誰使之糊塗?這是孫傢迄今難安的疑案。在追尋過程中,經反復求證,孫先生逐漸拼湊瞭祖父的生平:原來這位“官員”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類橫霸四方的“軍閥”,而是:
  北洋師範優級博物科畢業生、東北某段鐵路局秘書、公派赴法考察教育六年、畢業於巴黎美術學校、與徐悲鴻林風眠等是為摯友,曾任裏昂中法大學校長,曾接待旅法訪問的程硯鞦,歸國後曾任東北大學教授、抗戰時期東北黨務辦事處主委、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聯(聯閤國前身)宗旨教育青年委員會中國委員、教育青年專傢委員會的東方委員。1942年,在陪都公開展示這份收藏,而在展示期間,這位收藏傢竟離奇猝死……
  在艱難尋獲的曆史碎片中,仍有重要的空白,其中,或以下麵兩點最令後輩疑惑:其一,祖父的死因。其二,藏品散佚。其間,一次經孫佩蒼生前至友過手,若乾藏品下落不明,一次,是經兩次程序曖昧的交公,歸還後,又遺失若乾,包括我們那天尚未見到的名傢作品—普桑、德拉剋洛瓦、列賓,以及一幅庫爾貝的風景畫。
  孫佩蒼的名字,在民國史早已消失;五十年代,他在四川的墓園因建設之名,夷為平地。
  以上疑點、盲點,憑孫元先生一己之力而能水落石齣,意恐渺茫。說句殘忍的話:相較六十年來無可計數的冤案,南北各省更其麯摺慘淡,以至渺無人知的例,委實太多太多。曆史無情,人於是變得無情,無知於曆史,則人也無知:當年外人看畫,如我輩,不過聽進“軍閥時代齣洋官員所購”這一句,便再不追詰,可在孫傢後代,此書每一問,非僅是討還血肉至親的傢族史,也是為撿迴起碼的真相與自尊。可告慰者,是孫傢葆有的這份遺産,雖經掠劫缺失而安然俱在,也算中國現代收藏史足可驕傲的一份孤本。
  念及此,我曾信告一位研究國學的長者牛隴菲先生。隴菲先生迴信中寫道:
  一九四九年以來,私有財産一直不得保護,公私檔案要麼篡改,要麼損毀殆盡,曆史成瞭殘片斷環,幾乎無可補綴。中國嚮來有曆史書記傳統,正史、野史、方誌、傢譜、傳說、演義,成一完整係統,可相互參照,證實證僞。就連周邊國傢、民族曆史,也要靠中國史書恢復。如此有典有冊的中國,到瞭現在,則隻有謊言和遺忘,隻有匆忙與速朽。當代中國人,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僅僅苟活在現在。
  ……


尋找孫佩蒼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尋找孫佩蒼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尋找孫佩蒼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尋找孫佩蒼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特彆的好!!

評分

  真跡可貴,這是誰都知道的;中國全境沒有西畫真跡,這也是誰都知道的,亦且不以為怪。中央美院享譽國中,這份收藏卻是罕有人知,豈不可怪?然而我們確鑿看見瞭,不但看見,每幅畫依次靠牆放著,容我們親手拿起,捧著,好生端詳。我不禁想:做一個中央美院的學生,到底不同啊。

評分

裝 幀

評分

評分

孫元,1946年生,籍貫遼寜,退休工程師,現居北京。

評分

  陳丹青先生序裏寫道:“相較六十年來無可計數的冤案,南北各省更其麯摺慘淡,以至渺無人知的例,委實太多太多。曆史無情,人於是變得無情,無知於曆史,則人也無知:當年外人看畫,如我輩,不過聽進‘軍閥時代齣洋官員所購’這一句,便再不追詰,可在孫傢後代,此書每一問,非僅是討還血肉至親的傢族史,也是為撿迴起碼的真相與自尊。”是的,倘若能解開其中那些撲朔迷離的秘密,倘若能完整呈現那個對中國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有著如此重量的孫佩蒼,那麼不僅還給曆史一個真相,更給瞭我們所有人一個尊嚴,因為每一個人都不該這樣不明不白地淹沒在無聲的沉默裏,正如意大利曆史學傢貝奈戴托·剋羅齊說言:“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轉載文非原創)

評分

甘寜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而且有時不完全聽孫權的命令。但他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纔,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孫權善於用人,“不求備於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長”。在孫權手下,甘寜發揚瞭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鬥將”。

評分

很好的,喜歡。再來。

評分

美院兩年學業期間,有一項經曆至關重要:1978年鞦,某日,全班同學被領進陳列館倉庫,觀看三十餘件19世紀歐洲油畫的原典,除瞭歐美常見的沙龍作品,其中竟有一件早期的庫爾貝—“文革”十年,所有國外來華展覽中止。運動甫歇,羅馬尼亞畫展、加拿大畫展、法國鄉村畫展,相繼來華,是為“文革”一代畫傢首次得見歐洲油畫真跡,而能在美院居然親見中國收藏的歐洲繪畫,委實大齣意料:此前,我們從未聽說國內哪傢美術館或學院藏有歐洲油畫真跡。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尋找孫佩蒼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