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的書。《濛文通中國古代民族史講義》收錄瞭先君子文通公的講義二種:一、《周秦民族史》,二、《巴蜀史的問題》。《周秦民族史》是一部老講義,講用在十年以上,曾經多次修改。本次重印是以川大講義作為底本,而保留瞭河北女子師範學院講義的第一章,增加瞭為龍門書局齣版《周秦少數民族研究》時所寫的《序》和另三篇附錄。《巴蜀史的問題》是1959年所寫的一篇論文,後經多次修改補充。1961年在川大曆史係講授“巴蜀史”專題課時,曾作為講義印發。後將兩種修改本整閤為一,收入先君《巴蜀古史論述》(巴蜀書社1981年齣版),今據此重印。茲為便於讀者,竊不自嫌淺陋撮取其鄙意以為綱要大旨者,略綴贅語,置於簡端,至於能否有裨高明,則非所敢知也。
評分大師之書,質量自不待言。
評分評分
又便宜,每個人都該備一本。
評分不錯的一次購物
評分濛文通治佛學,發源於中國20年代初期的今古文的大論戰。1918年濛文通從四川存古學堂畢業後,返迴傢鄉鹽亭以辦私塾為生,繼續在破廟裏從事經史研究,長達三年之久。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掀起一場新興的文化革命。以魯迅、陳獨秀等為代錶的新文化乾將與吳宓、章士釗等學衡派發生激烈論戰。在這場莫衷一是的爭論中濛文通難以取捨,便辭去重慶府聯中和重慶省立二女子師範學校的職務,“遊學於吳越之間,訪學於各大經史傢門下,與章太炎論古今之流變,與歐陽竟無論佛典之影響”。在長期的遊學過程中,濛文通仍難以在二者之間取捨.卻悟及佛學在中國思想中的深層的潛意識影響,濛文通便停留在歐陽竟無所辦的“支那內學院”內,潛心研究佛學,從1923年到1927年,長達四年之久。此期,濛文通與湯用彤、熊十力、呂澄等朝夕相處,互相爭論,雖各論不一,相異甚大,甚至針鋒相對者亦有之,但這對濛文通佛學研究益發登堂入室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評分大師之作,開捲有益。。。。。。。。
評分以現代民族的觀念看待先秦時代的人不免有失偏頗偏頗,然濛先生對古集考據整理的水平今世無人可及瞭
評分大師之書,質量自不待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