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去过日本的中国人不在少数,然而许多人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真正深入了解日本的并不多。本书将带你领略日本的各种风情,关于日本的足球、神社、黑帮、相扑和休学旅行等,都是和中国不同而人们又很想了解的方面。和中国一样,日本也会有许多社会问题,如手机依赖、啃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等。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日本人是怎样处理和解决的,和中国人有什么不同,本书将给出一个答案。
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动漫、汽车、电子产品、料理……,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实,在多数国人借助媒体、村上春树、宫崎骏建构的日本印象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更真实的日本,为什么在日本各具特色的神社共有8万多家?为什么日本国粹相扑渐失民心?为什么猫会成为日本人最喜欢的宠物……读完这本书,将会使你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蒋丰,1959年出生于北京。1983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曾担任《东方时报》总编辑。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和多家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等。著译有《日本国会议员看中国》、《十九世纪的英国和亚洲》、《日本开国小史》、《横滨今昔》、《万条微博说民国》等。
信仰与习俗
神社里的“悄悄话”/002
美臀也能成神/005
《足球小将》刮起夺冠旋风/008
猜一道谜,解一处人间世态/011
祈福求安的“裸”与“祭”/014
吃西瓜,加点盐/020
日本的“皇室英语”/022
一个名包引发的皇室骚动/024
独家特色
回不了家的春画展/028
“坐”与“不坐”的女仆咖啡厅/031
各县都有“县”病/034
东京冷淡VS大阪热情/037
穷途末路的日本黑帮/040
日本也“打黑”/043
在日朝鲜人的“朝鲜心”/045
“掉粉”的相扑/050
美味佳酿
舌尖上的日本/054
首相的一顿饭多少钱/056
壮阳的鳗鱼盖浇饭/059
处女专酿日本酒/061
日本的调料之王——味噌/064
吃樱花——爱到浓重情深时/066
传承与变迁
“日本”的国名——“Japan”还是“Nippon”/070
和服与浴衣/072
美少女文化旋风/074
“乡土仇恨”延绵不绝/078
“秘书力”等级考试/081
大行其道的日本奶爸/083
“拖油瓶”的女高管/085
神保町——东京的书店街/087
读书从娃娃抓起/089
神秘禁书知多少/092
反思与借鉴
银发经济/096
勤劳的日本人——周末企业家/098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100
捡还是不捡?/102
JR折尾站之生死存亡/104
艺伎的“回暖”之途/106
“紧急按钮”怎么按?/108
趣味杂谈
如厕也讲究——日本的青花瓷便器/112
足球“不感症”/114
《甄嬛传》走红日本/116
“汪星人”和“喵星人”/118
“阿喵”变身“招财猫”/120
公交“痴汉”,冤比窦娥/122
日本特色之天气预报/124
日本“厕神”/126
躲地震区分中国人与日本人/129
差距在哪里
防患于未然——学生安全教育/132
让人头疼的手机依赖症/134
我的中国心——海外华文教育/137
大学“做饭塾”/140
理财,从娃娃抓起/143
大学排名,别样风景/146
也是焦点——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49
爱情、两性
绘马——日本特色的“许愿牌”/152
可怜天下父母心——代子相亲/154
AV那些事儿/157
大叔“捕”萝莉/163
“无婚族”和“啃老族”/166
好聚好散的离婚典礼/168
大龄剩女,婚姻难民/170
拜神社求姻缘的恨嫁女/173
“性爱地图”凸显地域性格差/176
成人用品——产在中国红在扶桑/179
旅游、心情
带上父母玩——孝心旅游/182
学生时代的特色游——修学旅行/184
日本长假综合症/187
“青春18”之旅/190
“日籍”杨贵妃/192
奥飞騨——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中/195
64岁的驴友——藤濑信行/197
单凭“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这个书名,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它不落俗套,充满了意境,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又似乎蕴含着一种人生哲理。樱花之绚烂,转瞬即逝;“落尘泥”,则是一种回归本真的朴实与坦然。这种意象的结合,让我对书中可能展现的日本社会生活充满了期待。“当代风俗志”这几个字,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深入其人民的日常生活,去观察他们的细微之处,去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日本人的日常,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光鲜表面下的真实生活。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当代日本人是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他们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他们的社交方式有何特别之处,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的视角,去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东方国度,去感受那些在“风吹樱花落尘泥”的意象中,依然流淌着的生命的力量与文化底蕴。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初读便觉一股淡雅的诗意扑面而来。“风吹樱花落尘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它仿佛凝练了一种对日本文化深层理解的意象。樱花的绚烂短暂,恰如生命中的美好;落尘泥,则是一种回归本真的朴实,一种对自然循环的顺应,也暗示着那些被忽略的、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真实生活。这让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描绘那些不为人知的日本民间生活,那些在喧嚣都市之外,依然保留着古老韵味的角落?“日本当代风俗志”这个副标题,更是将我的期待引向了当下。我一直对日本社会中那种独特的“物哀”情怀,以及日本人对待日常细节的极致追求感到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日本人的生活,去感受他们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能够享受茶道的宁静,如何看待季节的变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日本人的社交礼仪,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的家庭观念,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韧性与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在科技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如何演变,又有哪些是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的文化基因。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这本书的名字如同一个温柔的呼唤,瞬间勾起了我对日本文化深藏已久的向往。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宁静,一种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而“日本当代风俗志”则为这份诗意注入了现实的土壤。我一直认为,风俗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它藏着历史的痕迹,也透露着未来的走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真实的日本,去观察那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鲜活的传统,去感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声流淌的文化基因。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日本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们的社交礼仪,他们的家庭观念,以及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观。我尤其好奇,那些曾经辉煌的传统,在当代日本社会中是如何被传承,又如何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的。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日本的窗户,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触动人心的日本,一个在“风吹樱花落尘泥”的意境中,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国度。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这几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意味的场景。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着迷于它那种表面光鲜下的深沉内敛,以及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微妙的平衡。这本书的书名,正是这种意境的绝佳体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用笔触去描绘那些“落尘泥”般的真实日本风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当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那些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镁光灯下的生活,而是那些更为贴近普通人,更为接地气的细节。我希望能够读到关于日本家庭的温馨与矛盾,关于年轻一代的迷茫与追求,关于老一代的智慧与传承。我更想了解,在看似高度秩序化的日本社会中,普通人是如何处理情感,如何面对压力,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在樱花盛开的短暂辉煌之后,日本人是如何安然地接受万物凋零,如何在平凡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如何在点滴之中展现出生命的韧性与尊严。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这名字本身就像一首无声的诗,充满了东方哲学的美学意境,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有一种莫名的情结,那种既精致又内敛,既现代又怀旧的气质,总能深深吸引我。而“当代风俗志”这个副标题,则精准地指向了我最想了解的方面——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肌理,那些构成其独特文化基因的日常细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捕捉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日本社会百态。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描绘出一些我从未了解过的民间习俗,或许是那些在城市角落里依然坚守的传统手艺,或者是那些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的新兴节日;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他们的育儿观念,他们的养老方式,以及他们在家庭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让我着迷的是,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背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处理内心的孤独与焦虑,如何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日本,一个在“风吹樱花落尘泥”的意象中,依然展现出生命顽强与独特魅力的国度。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光是书名,就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樱花,日本的国花,象征着短暂的美丽与生命的轮回;“落尘泥”则带着一种对繁华落尽、归于平淡的坦然,以及一种对寻常生活的热爱。这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哲学,一种深邃的思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意境融入对日本当代风俗的描绘中的。我一直对日本社会中那种看似矛盾的特质感到好奇:一方面是高度发达的科技与经济,另一方面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与礼仪;一方面是都市的喧嚣与快速,另一方面又是静谧的庭院与茶道。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揭示这些表象下的联系与张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读到关于当代日本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仅仅是那些在旅游指南上能看到的景点,而是他们是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我希望它能描绘出那些在地铁里默默看书的上班族,在居酒屋里畅谈的朋友,在社区活动中忙碌的老人,以及那些在网络世界里寻找归属感的年轻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日本文化的韧性与活力,看到在时代的洪流中,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如何演变,又有哪些是他们始终坚守的。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那沉静而富有诗意的书名所吸引:“风吹樱花落尘泥”。这几个字仿佛自带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一种无声的叙事感,瞬间就勾起了我对日本文化深层次的探究欲。我一直觉得,日本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些举世闻名的寺庙神社、富士山美景,更在于它那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习惯,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感。这本书的副标题“日本当代风俗志”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对“风俗”这两个字情有独钟,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行为规范、精神寄托,是理解一个文化最直接的窗口。而“当代”则意味着它会关注当下,关注那些正在经历变革的日本社会,关注那些新旧交替中涌现出的各种现象。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细腻、深入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当代日本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社交方式,甚至是他们对于生死、对于命运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烦恼与喜悦,他们的坚持与妥协,他们的传承与创新。也许会有关于一些我不太了解的流行文化,比如动漫、游戏、偶像崇拜背后的社会心理;又或者是关于一些传统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和意义。总之,我期待着一场关于日本当代生活的思想漫游,一次对文化肌理的深度探索。
评分一看到“风吹樱花落尘泥”,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种既绚烂又略带伤感的画面。这名字太有感染力了,仿佛诉说着一种生命的哲学,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叹,以及对回归本真、融入日常的某种释然。我一直对日本的社会文化充满兴趣,总觉得那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保留着古老根基的神秘感。这本书的副标题“日本当代风俗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最真实的日常生活,那些不被镁光灯照耀的细节,那些构成普通人生命底色的元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日本人的家庭,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习惯,去了解他们的家庭观念;去观察他们在工作场所的表现,去体会他们的职业精神;去参与他们的社交活动,去感受他们的沟通方式。我期待能够读到一些关于当代日本人在城市与乡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的故事;关于他们如何看待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他们是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我尤其好奇,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风俗,在今天又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承载着怎样的意义。
评分书名“风吹樱花落尘泥”,首先就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日式美学感受。它不是那种直白的、告诉你“这是什么”的书名,而是充满了暗示和想象空间。樱花的短暂绚烂,和“落尘泥”的平凡归宿,这种对比本身就带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让我立刻对书中可能探讨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深入其人民的日常生活,去观察他们的习俗,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日本当代风俗志”这个副标题,更是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以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视角,去捕捉那些在时代变迁中依然存在的、或者正在悄然改变的日本社会风貌。我希望能读到一些关于日本人的生活细节,比如他们在节假日是如何庆祝的,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独特之处,他们是如何看待家庭和社区的。我也很好奇,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背后,日本人是如何保持他们特有的礼仪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东方国度。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风吹樱花落尘泥”。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很着迷,总觉得那里的很多细节,无论是古代的遗韵还是现代的变迁,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想象一下,樱花绚烂盛开,然后被一阵风吹落,花瓣纷飞,最终归于尘土,这个过程本身就带着一种日本人特有的侘寂美学,一种对短暂美好和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种“落尘泥”的意象,是会将它比喻成现代日本社会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小人物,还是会深入探讨那些在繁华都市背后,不为人知的民间习俗和生活智慧?书名里“当代风俗志”几个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兴趣,这意味着它不会是那种陈旧的、停留于过去的日本描绘,而是聚焦于当下,用文字去捕捉那些正在发生、正在改变的生活图景。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带领我们走进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文化密码。也许是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节日庆典,或者是那些在小巷深处流传的手艺;又或许是一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坚守的礼仪,亦或是新兴的亚文化现象。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日本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鲜活的日本。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
评分学习学习,不错的书籍
评分还是很不错的,推荐了。
评分在三天时间里,我两次登上东京塔,然后看着同一个路口的白昼和黑夜轮番上演。记得小时候看动画片《机器猫》。有一回大雄得到了一个宝贝,怕被胖虎发现,便埋在了后山,并画了一张藏宝图。然而他在藏宝图上标记的是天上漂浮的云彩,还有地上打盹儿的小狗……,于是当大雄再去后山的时候,就找不到自己的宝藏。其实记忆中的东京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一场流动的盛宴。印象里温润的形象终究敌不过现实里的变迁,好在这场盛宴里有着一座始终闪闪发亮的东京塔,相对于纸醉金迷的新宿或者是人潮涌动的涩谷,东京塔在我的记忆里像是一株永远不败的铁树银花。
评分读完,写了日本的方方面面,有有所耳闻的,也有第一次听的,其中有很多选题都比较有意思,不过就觉得讲解分析的不够深入,读完意犹未尽。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质量很好的质量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图片精美,已经看完。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