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思想學術文選

杜維明思想學術文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孔祥來,陳佩鈺 編,孔祥來,陳佩鈺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728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0762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 57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杜維明教授為當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學者,被視為當代新儒學的代錶人物,長期以來,杜教授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自覺,孜孜於中國人文傳統的復興與中國文化價值的重建,並提齣"文化"中國作為其世界文明秩序構想的一個重要概念。鑒於杜教授的等身著作及其學術思想所涉及學科領域的廣泛,這部由作者本人核定的文選集,為讀者認識與把握杜教授的學術思想之精要提供瞭方便。
  
  《杜維明思想學術文選》由三大部分組成,大體勾勒齣瞭杜教授的學思理路。第一部分"價值探索",著重提挈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與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第二部分"士的自覺",通過對儒傢傳統士的德性與知性特點的揭示,對接現代社會對知識分子的期許,著重強調現代知識分子所應承擔的義務與責任,並進而開啓一條具有典範意義的嚮上一著的道德實踐的自我完善之路。第三部分"創造性轉化"體現杜教授廣闊的學術視野與深切的人文關懷。如"文化中國"這一概念的提齣,對世界文明秩序的構想,對多元文化與全球倫理之間張力的分析等,無不見解獨到,精義迭齣。
  
  《杜維明學術思想文選》的齣版,不僅具有學術意義,而且有助於中國學術、思想進一步走嚮世界,進而對當今中國文化強國的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目錄

儒學第三期:探索,自覺與創造性轉化(自序)
一、價值探索
“仁”與“禮”之間的創造性張力
作為人性化過程的“禮”
儒傢心性之學——論中國哲學和宗教的途徑問題
內在體驗:宋明儒學思想中的創造性基礎
儒傢的成人觀
宋明儒學本體論初探
從?意”到“言”
孔子仁學中的道、學、政
仁:《論語》中一個充滿活力的隱喻
存有的連續性:中國人的自然觀
從身、心、靈、神四層次看儒傢的人學
自我與他者:儒傢思想中的父子關係
論儒傢的“體知”——德性之知的涵義
郭店楚簡與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
修身:體現人性的教育
儒傢人文精神與宗教研究
儒傢視域之創造力
仁的反思:麵嚮2018年的儒傢哲學
二、士的自覺
儒傢自我修養中的痛與苦
中國古代儒傢知識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孔子:人的反思
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觀念:中國美學探討
孟子:士的自覺
魏晉玄學中的體驗思想——試論王弼“聖人體無”觀念的哲學意義
論陸象山的實學
劉因儒傢隱逸主義解
日本天理大學藏“王陽明講學答問並尺牘”捲初探
主體性與存有論實在——王陽明思維模式的詮釋
王陽明“四句教”探究
劉宗周哲學人類學的主體性
顔元:從內在體驗到實踐的具體性
劉智的天方聖學及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
早期清代思想中“學”的觀念
熊十力對真實存在的探索
人心與天道:儒傢的終極關懷——如何迴應錢穆先生的“徹悟”
為往聖繼絕學
徐復觀先生的胸懷——為紀念一位體現瞭憂患意識的儒學思想傢而作
三、創造性轉化
東亞思想觀念中的“道德共範”
邁嚮儒傢人文主義第三期
反傳統、整體觀、耐心謹慎:關於當代中國學術思想的反思
宗教學:從神學到人文學——哈佛大學的宗教研究
儒傢人文主義與民主
文化中國:以外緣為中心
超越啓濛心態
對全球社群之核心價值的儒學透視
傢庭、國傢與世界:全球倫理的儒學探索
全球倫理的儒傢詮釋
儒傢東亞興起的涵義
新儒傢人文主義的生態轉嚮:對中國和世界的啓發
全球化與多元化中的文明對話
個人、社群與道——古代群體批判的自我意識的齣現
編後記




用戶評價

評分

4、絕句

評分

文學的發展是受文學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一般說,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文學的社會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麵: 一是認識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種作用同時發生,構成瞭文學的社會功能。

評分

,給人以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好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

評分

西漢馬王堆《帛書》

評分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格和要求。全詩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評分

杜維明,男,1940年生於中國昆明,祖籍廣東南海。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傢學派代錶人物,當代研究和傳播儒傢文化的重要思想傢。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閤會副會長,國際哲學學會名譽院士(代錶中國)。杜維明15歲起便研習儒傢文化,曾師從唐君毅、徐復觀;1961年畢業於颱灣東海大學中文係,翌年獲哈佛燕京學社奬學金前往美國深造,1968年獲哈佛大學曆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剋萊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和哲學教授,並曾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係主任。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6-2008年齣任哈佛燕京社社長,2008、2013年分彆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2010年起,任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

評分

問題。這樣,你又可以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結實的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

評分

越做越好。

評分

4、絕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