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學的良心 廢墟文學的代錶作傢 1972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海因裏希·伯爾 短篇精品閤集
《不中用的狗》中的11個短篇,是從伯爾遺著中精選齣的珍品,均創作於1949年前,從納粹上颱、二次大戰、戰後飢荒到經濟重建,每個時期的社會現實都在作品中打下瞭深深的烙印。閱讀這些作品,既可以感受到時代跳動的脈搏,也可以窺視到作者思想發展的軌跡。
海因裏希·伯爾(Heinrich Boll,1917—1985),德國當代享有世界聲譽的著名作傢,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奬,被認為:“兼具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振興瞭德國文學。”他的作品堅持鮮明的道德立場和對正義的籲求,風格獨特,技巧高超,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國內曾經翻譯齣版過他的多部小說,如《列車正點到達》、《與一位女士的閤影》、《喪失瞭名譽的卡塔琳娜》等,深受讀者的歡迎。
心急如焚的人 逃亡者 巴黎“被俘”記 不中用的狗 幽會 以掃宗族 貝爾科沃大橋的故事 死者不聽話 失去的天堂 美國 德國奇跡
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你的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方法。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
評分對於坎坷麯摺的人生道路而言,讀書便是最佳的潤滑劑。麵對苦難,我們苦悶、彷徨、悲傷、絕望,甚至我們低下瞭曾經高貴驕傲的頭。然而我們可否想到過書籍可以給予我們希望和勇氣,將慰藉緩緩注入我們乾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現光芒?讀羅曼?羅蘭創作、傅雷先生翻譯的《名人傳》,讓我們從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更讓我們明白:唯有真實的苦難,纔能驅除羅曼諦剋式幻想的苦難;唯有剋服苦難的悲劇,纔能幫助我們擔當起命運的磨難。讀海倫?凱勒一個個真實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濟命運的人所具備的自強不息和從容豁達,從而讓我們在並非一帆風順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運真正的主宰者。在書籍的帶領下,我們不斷磨煉自己的意誌,而我們的心靈也將漸漸充實成熟。 讀書能夠蕩滌浮躁的塵埃汙穢,過濾齣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齣一種超凡脫俗的嫻靜氛圍。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後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讀世界經典名著《巴黎聖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醜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摺射齣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讀王濛的《寬容的哲學》、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以及古人流傳於世的名言警句,這些都能使我們擁有誠實捨棄虛僞,擁有充實捨棄空虛,擁有踏實捨棄浮躁,平靜而坦然地度過每一個晨曦每一個黃昏。
評分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
評分囤瞭一批又囤一批,慢慢看慢慢看
評分海因裏希·伯爾(1917-1985),德國當代小說傢,1972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是戰後德國最重要、最多産的作傢之一。他齣生於科隆的一個天主教傢庭,父親是雕刻匠。中學畢業後,他在波恩一傢書店當學徒,1939年入科隆大學學習日耳曼文學和古典哲學,不久即被徵召入伍,經曆瞭六年的戰爭生活。伯爾在戰爭中多次負傷,並被關入美軍戰俘營數月,這些經曆深刻地影響瞭他日後的創作。戰後,他一邊當木匠和統計員,一邊繼續在科隆大學深造,並開始發錶作品。
評分短經典的書,又來瞭一本,收瞭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的書,質量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還好
評分伯爾的成就見證瞭德國文學的復興,並構成其重要組成部分。而德語文學的復興,並非形式上的實驗,而是覆滅後的重生,湮沒後的復活,是一個曆經無數寒夜、被宣判滅絕的文化,重新發齣新芽、開齣花朵。我們所有人均為之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