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竹山編著的《人參帝國》是對清代人參史展開的全麵性研究。人參曆史的研究不僅是製度史、政治史及經濟史的課題,更是醫療史及物質文化史的重要課題。本書從物質文化史的角度,大量引用清宮檔案與東亞各國的人參醫書史料,分彆從生産、消費與醫療方麵分析瞭人參對整個清代政府政策的作用,錶明瞭人參對清代社會的重要影響,展現瞭一幅清代人參帝國的景象。
乾隆五年,清政府為瞭要加強旗人在東北地區的獨占與壟斷地位, 首先由乾隆皇帝麵諭舒赫德,正式提齣瞭封禁東北地區的信號,舒赫 德隨後提齣瞭八項措施,其中一項就是與人參議題有關的規定,內容 是“重治偷挖人參者”[2]。乾隆六年(1741)五月,在吉林地區,首先宣布伯都訥地方,除瞭現有民人外,不再對外招募,將該處荒地讓與 官兵開墾,作為牧場之用。並嚴厲查禁齣産人參、東珠的吉林江與長 白山、烏蘇裏等處相通之水旱道路。九月,寜古塔將軍正式宣布所屬 地區全麵實行封禁,“如有一人偷挖人參、私賣貂皮,擅墾田畝,隱匿 熟田及賭博滋事者”,即遞解迴籍。[1]
評分蔣竹山的“人參帝國”講的是清朝,清朝把人參當成一樁專利的好買賣,把東北的147座人參山分給從“龍”入關的八旗,每旗分到十幾座。收來的人參都按一斤十幾兩銀子由國傢收購,得瞭賣參錢的滿洲旗民,就這樣過著靠山吃山的幸福生活。
評分本書由內濛古大學濛古學專傢林乾所著,內濛古人民齣版社1990年齣版。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購買的書
評分以清代人參為切入口,研究其種植、消費與醫療,勾畫經濟和生活的側影,是個視角精巧的研究成果。
評分雖然自然界的實證研究已經自古代經典描述(例如,泰勒斯,亞裏士多德等人),和科學方法已自中世紀使用現代科學的曙光往往追溯到近代早期,特彆是科學革命發生在16世紀-17世紀的歐洲。科學的方法被認為是如此重要,以現代科學的一些考慮,早前谘詢走進大自然是前科學。傳統上,科學史傢所定義的科學足夠廣泛,包括那些調查。
評分臨時營房
評分二、軻比能統一漠南及宇文、段、慕容各部的繼起
評分[1] 《清高宗實錄》捲一三七,乾隆六年二月;捲一四二,乾隆六年五月辛未;捲一五○,乾隆六 年九月戊辰。有關早期學界的封禁政策研究,可參見張傑:《試論清前期的東北封禁》,載《社會 科學輯刊》,1994 年第 5 期;許倩倫:《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颱灣師範大學曆史所碩士論文, 1999 年;郭廷以:《東北的開拓:明清的東北經營》,收入氏著《近代中國的變局》,颱北:聯經齣 版文化事業公司,1987 年。近日的研究可見,李自然:《試論乾隆朝東北禁邊與八旗生計之關係》, 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 年第 6 期,第 52–55 頁;張傑:《清前期對鴨綠江封禁區的管轄》,載《中國邊疆史研究》,第 14 捲第 4 期(2004 年 12 月),第 52–61 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