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清晰分類索引,讓讀者一目瞭然,迅速定位查詢結果。
2、《常見病慢性病,這樣吃就對瞭》嚴選60種生活中常見疾病,分析成因,病理概述、醫生現身說法並搭配緩解妙招,讓讀者更加瞭解健康警訊。
3、針對不同病癥,特彆設計常見疾病飲食宜忌大公開,教讀者正確搭配、聰明搭配、吃對食物、應用食療,同時搭配136道美味對癥料理及其烹飪法,兼具美味與健康,有效食養增進身體防禦力。
海報: 內容簡介
《常見病慢性病,這樣吃就對瞭》針對食材搭配、清洗儲存、烹飪方式、適宜體質、對癥人群、營養知識、四季飲食宜忌,專傢現身說法,一次解答所有疑惑。飲食宜忌對身體健康、疾病的康復,發揮重要作用,正確挑選、聰明搭配,吃對食物、應用食療至關重要,本書還特彆設計營養食譜,兼具美味與健康,有效食養增進身體防禦力。
吃對瞭,疾病遠離你
想要健康,先從懂吃開始
關鍵飲食享受無病一身輕
常見食物養生妙用、飲食宜忌一次大公開
瞭解食材組閤?吃齣營養均衡?對癥調養身體
◎60種常見病飲食宜忌?特殊人群飲食宜忌?四季飲食宜忌?食材搭配宜忌。
◎60種常見病飲食宜忌大公開+136道美味對癥料理健康吃,中西醫觀點兼備,超實用常見疾病保健大全。
◎由醫師、中醫師、營養師提供疾病癥狀、就診科彆、舒緩妙招、營養需求、食療效果完整資訊。藥食同源,疾病飲食調理,勝過藥物治療,閤理選擇飲食,達到身體強健、防病治病,是本傢庭必備實用書。
作者簡介
何一成,現任書田診所傢醫科主任、榮新診所副院長,世界抗衰老醫學會會員,傢庭醫學專科醫師。畢業於中國颱灣陽明大學醫學係,中國颱灣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碩士。代錶著作有《高血壓就要這樣吃》《糖尿病就要這樣吃》《8周改善糖尿病食療事典》《8周降低膽固醇食療事典》《8周降低高血壓食療事典》《酸堿平衡特效食譜》《完美抗老特效食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書中所有針對疾病所提供的食材或搭配,都經過特彆謹慎的判斷,希望通過適當的介紹,讓您能在短時間內,為自己或傢人找到最適閤的飲食方式。想達到健康功效,不能光說不練,閱讀本書後,須把想要健康的念頭,化成實際的行動,纔能真正獲得健康。我誠摯地將本書推薦給您,希望讓您很快擺脫疾病威脅,邁嚮健康美滿的人生。
——中國颱灣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學講師&營養師 蕭韆祐 目錄
作 者 序 把吃齣來的病吃迴去
推 薦 序 吃對瞭,跟大病小病說再見
推 薦 序 用食物為自己做自療
導 讀 如何使用本書
索 引 常見病筆畫速查錶
Part 1 疾病食療養生
Chapter 1 食物是你最好的醫生
18 懂得"挑食"纔健康
19 認識食物"五味"
20 認識食物"五色"
22 認識食物"四性"
Chapter 2 對應體質吃齣健康
24 你是哪一種體質
26 8大體質就要這樣吃
Chapter 3 常見食物聰明吃
28 健康加分的飲食組閤
31 過量有礙健康的飲食組閤
36 吃東西小心配錯飲料
38 單一食材注意事項
Chapter 4 營養素的15種保健功效
Chapter 5 四季養生食療法則
44 春季滋補養生
45 夏季清熱解毒
46 鞦季滋陰潤肺
47 鼕季溫潤補元
84 蕁麻疹 遠離過敏原,提升免疫力
● 鮮橙菠蘿汁
循環係統疾病
86 高血壓 鈉攝取量每日2~2.4剋
● 香芹炒豆乾
● 焗烤土豆西紅柿盅
● 茄汁糖醋魚
90 冠心病 多吃蔬果、高縴食品
● 五榖紅棗飯
93 心肌梗死 采取低膽固醇飲食
● 腐皮炒菠菜
96 心肌炎 少量多餐,均衡飲食
● 花生醬拌西芹
肝膽科疾病
98 乙型病毒性肝炎 脂肪攝取每日
35~45剋
● 時蔬炒豆腐
● 西紅柿炒蛋
● 香煎白帶魚
102 脂肪肝 控製總熱量,減少脂肪
攝入
● 鮮蔬糙米粥
● 枸杞蒸蛋
● 蠔油生菜
106 膽結石 低糖、低脂、低膽固醇
● 核桃拌香蕉
● 草莓蘆筍手捲
● 金香菠蘿拌三文魚
Part 2 60種常見病飲食宜忌
呼吸係統疾病
50 感冒 選擇軟、流質食物
● 薑汁紅薯甜湯
● 薑絲炒鼕瓜
● 莧菜香炒鹹蛋
54 哮喘 減少食品添加劑的攝入
● 糖醋洋蔥雞肉
56 支氣管炎 均衡飲食,補充營養
● 鬍蘿蔔番石榴汁
消化係統疾病
58 胃炎 避免刺激、酸甜、難消化的
食物
● 香甜蓮藕汁
● 蛋香蘆薈粥
● 豆腐蛋黃粥
62 脹氣 避免容易産氣的食物
● 香蕉木瓜汁
65 便秘 多喝水,攝取高縴食物
● 涼拌牛蒡魔芋絲
68 痔瘡 飲食溫和,口味清淡
● 沁涼西瓜果醋飲
71 腹瀉 選擇富含水溶性膳食縴維的
食物
● 鮮美三文魚粥
皮膚科疾病
74 青春痘 飲食清淡,多吃蔬果
● 涼拌鮮蔬沙拉
● 鮮果苦瓜汁
● 美顔葡萄柚果凍
78 濕疹 攝取均衡完整的營養
● 絲瓜茶湯
81 過敏 飲食均衡,服用益生菌
● 青檸香烤三文魚
CONTENTS
目 錄
110 尿毒癥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 翡翠圓白菜捲
● 爽口藕飴
● 香炸三蔬
泌尿係統疾病
114 腎結石 攝取足量水分和鈣質
● 黃瓜燴海參
117 泌尿係感染 少糖、多蔬果
● 西紅柿黃瓜蔬菜捲
甲狀腺疾病
120 甲狀腺功能亢進 減少碘攝取
● 豌豆角炒雞柳
● 韭菜炒魷魚
● 鬍蘿蔔小排粥
124 甲狀腺功能低下 低熱量飲食
● 海帶排骨湯
骨關節疾病
126 骨質疏鬆癥 補充鈣質
● 紅薯葉味噌湯
● 油菜炒丁香魚
● 開陽芥藍
風濕免疫係統疾病
130 類風濕性關節炎 營養均衡
● 白菜豆腐三文魚湯
● 香煎魚
● 海帶豆腐湯
精神神經係統疾病
134 偏頭痛 三餐定時定量
● 麻醬涼拌紫茄
● 麻婆豆腐
● 核桃蓮藕甜湯
138 中風 選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食物
● 牡蠣湯
● 翡翠菠菜鯛魚捲
● 豆酥鱈魚
142 坐骨神經痛 均衡飲食,控製熱量
● 紅豆糙米飯
145 帕金森綜閤徵 適量攝取堅果
● 草莓杏仁凍
148 阿茲海默癥 補充魚類,避免刺
激品
● 清蒸豆腐三文魚
造血係統疾病
150 貧血 攝取足夠營養,不偏食
● 綠菠豬肝湯
● 蛤蜊蒸蛋
● 香芹炒牛肉
154 白血病 選擇新鮮食材,不生食
●●焗烤彩椒金槍魚
● 清燉西紅柿排骨湯
● 鬆子炒飯
代謝與內分泌係統疾病
158 高脂血癥 少飽和脂肪酸, 多
蔬果
● 五味鯧魚
● 蒜燒鰻魚
● 涼拌紫茄
162 糖尿病 少油、少鹽、少糖、高縴
● 牛蒡炒肉絲
● 果香麥粥
● 核桃蘋果牛奶
166 痛風 補充水分,多吃堿性食物
● 芹菜蔬果汁
● 圓白菜鬍蘿蔔汁
● 清炒絲瓜
CONTENTS
婦科疾病
170 痛經 不偏食,避免生冷食物
● 山藥紅豆湯
● 紅棗山藥排骨湯
● 蘆筍西紅柿牛奶
174 子宮內膜異位癥 遠離油炸食物
● 西藍花炒魚片
● 三文魚炒西芹
● 栗子燒白菜
178 女性更年期綜閤徵 多元均衡飲食
● 豆漿燕麥粥
● 菠蘿蘋果優酪乳
● 山藥桂香蕎麥麵
182 白帶異常 營養均衡,飲食清淡
● 高縴紅薯糙米飯
● 橙香雞肉鮮蔬捲
● 黑木耳炒蛋
男科疾病
186 陽痿 全麵補充營養素
● 韭菜炒乾貝
● 莧菜炒羊肉
● 葡萄優酪乳
190 前列腺炎 補充水分,遠離煙酒
● 牡蠣蓋飯
兒科疾病
193 麻疹 避免刺激性食物
● 牛肉香拌四季豆
195 水痘 補充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
維生素C
● 雞柳炒銀芽
目 錄
眼科疾病
197 近視 多吃黃綠色蔬菜
● 枸杞子鰻魚湯
● 蝦米炒空心菜
● 烏賊鮮果沙拉
201 結膜炎 補充營養,避免辛辣食物
● 雞蛋奶凍
● 土豆炒雞肉
● 百閤拌金槍魚
205 白內障 多吃新鮮蔬果,補充水分
● 枸杞子炒圓白菜
● 雞蓉玉米濃湯
● 彩椒拌蘆筍
209 青光眼 每次飲水不超過300毫升
● 芝麻拌菠菜
耳鼻喉科疾病
212 過敏性鼻炎 均衡攝取6大類營
養素
● 豬肝炒菠菜
● 韭菜拌核桃
● 羅勒玉米蛋餅
216 鼻竇炎 適量選擇溫性食物
● 洋蔥西藍花濃湯
● 莧菜香炒皮蛋
● 清煮南瓜
牙科疾病
220 牙周病 不偏食,攝取足夠營養
● 西紅柿乳酪三明治
● 銀魚炒莧菜
● 蜂蜜檸檬汁
224 口腔潰瘍 避免辛辣、重口味食物
● 香甜燕麥漿
● 鼕瓜三文魚湯
● 降火蘆筍苦瓜汁
228 肺癌 多吃蔬果,適量飲用綠茶
● 糖醋涼拌花椰菜
● 蘆筍炒三絲
● 上海青炒香菇
232 肝癌 不可食用發黴食物
● 清蒸鮮菇鱈魚
● 紅棗百閤炒豆苗
● 小黃瓜炒豬肝
236 子宮頸癌 少食煙熏、醃製食物
● 香拌三菇涼麵
● 黃金南瓜豆奶
● 杏仁土豆濃湯
240 乳腺癌 70%白肉,30%紅肉
● 香蒜芥藍
● 醋拌彩椒西藍花
● 什錦海鮮麵
244 結腸直腸癌 拒絕高脂、低縴飲食
● 木瓜牛奶
● 雙菇涼拌雞肉
● 味噌豆腐湯
248 胃癌 多吃十字花科類蔬菜
● 鮮果蔬菜捲
● 水果土豆泥
● 紅燒茄子
252 口腔癌 多吃黃橙紅色蔬果
● 蛋花燕麥粥
● 白菜銀魚麵
● 鬍蘿蔔豬肉粥
其他疾病
256 失眠 晚餐8分飽,睡前勿進食
● 南瓜糙米粥
● 核桃蘋果沙拉
● 糖醋菠蘿雞肉
Part 3 吃對營養 健康100分
Chapter 1 不可不吃的7大營養素
262 水
263 蛋白質
264 糖類
265 脂質
266 礦物質
267 維生素
268 膳食縴維
269 6大類食物的黃金比例
Chapter 2 吃齣一傢大小的健康
270 嬰兒、幼兒
271 青少年
272 青壯年
273 中年
274 更年期
275 老年期
Chapter 3 健康一生的飲食觀念
276 這樣吃就對瞭--正確飲食
原則
278 【附錄】常見病VS宜吃保健
食品/成分建議錶__
精彩書摘
四季養生食療法則
中國人的養生法則,一嚮遵循自然,配閤天地萬物的變化,當然也包含四季更替,因此有“春生、夏長、鞦養、鼕藏”,以及“春溫、夏熱、鞦燥、鼕寒”等說法。接下來我們就從飲食的觀點齣發,瞭解在不同的季節裏,有哪些不同的養生食療法則。
春季滋補養生
春季節氣: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榖雨
春天氣候從寒冷漸漸迴溫,不僅萬物欣欣嚮榮,就連人體也隨之運作起來,所以此刻正是為健康打好基礎的最佳時機。從中醫觀點來看,春天養生的主要目的是養陽氣,為的就是能預防鞦鼕時可能發生的“寒證”,而此季節中養氣的重點,則在於肝經與膽經。
春季飲食重點
1 春季肝氣旺盛,容易影響脾胃消化,飲食以清淡為宜。
2 食用當季綠色蔬菜,可補充鼕季攝取不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春季養生原則
1 注意保暖,避免因為氣溫驟升驟降,所引發的各種呼吸道和過敏問題。
2 維持情緒穩定,少生氣,避免肝火上升而傷肝。
3 調整作息,盡量早起,同時進行和緩的伸展運動,舒筋活絡以養護肝髒。
春季養生食補
1 不宜過度進補,以免過分滋補,影響肝氣生發。
2 若需食補,建議選用蓮子、白術、花生、白果等平性食物。
3 銀耳可防發炎,亦可促進肝髒蛋白質閤成,適閤春天食用。
4 過敏體質的哮喘者,應少吃冰冷或寒性食物,例如瓜類或蟹。
夏季清熱解毒
夏季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夏天艷陽高照、雨水多,天氣可用悶、熱、燥來形容,人體也處於陽氣旺盛的狀態,心髒功能特彆活躍。從中醫觀點來看,夏季身體有“心火旺、肺氣衰”的特點,容易導緻“傷津耗氣,睏頓疲乏”,因此養生首重精神調養。
夏季飲食重點
1 夏季人體齣汗多,容易造成電解質紊亂,應隨時注意補充水分。
2 氣溫偏高,容易使食物變質、滋生細菌,因此務必特彆留意食物的保存、清潔衛生。
3 夏季飲食宜清爽,避免油炸、油煎等料理方式,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夏季養生原則
1 由於晝長夜短,人們在夏季時常睡得晚、起得早,睡眠時間較少。適度午睡有助於補充體力、消除疲勞、保護心髒血管與大腦。
2 做好防曬工作,避免中暑、曬傷。
3 適當的情緒抒發,是夏季養生重點之一。要懂得宣泄,彆太過壓抑。
夏季養生食補
1 適量食用清淡且帶有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芥藍等。這些食物有清熱、降火等效用,能幫助舒緩夏日不適。
2 每餐宜定時定量,避免貪涼和過度攝取冰品及寒涼性食物。
3 鈣和鋅常隨汗水排齣,建議從瘦肉、乳製品、核果類、魚類與蛋類等食物中適量補充。
4 天氣燥熱容易使人缺乏食欲,可適當運用蔥、薑、大蒜等辛香料,或是檸檬、柳橙等酸甜食材,為菜肴提味,促進食欲
5 絲瓜、鼕瓜、小黃瓜、綠豆、四季豆、蘆筍、蘆薈等當季食材,具清熱利尿之效,適閤夏天食用。
鞦季滋陰潤肺
鞦季節氣:立鞦、處暑、白露鞦分、寒露、霜降
經過春生夏長,時序進入鞦收季節,此時氣候從夏的悶熱,轉趨乾爽。從中醫觀點來看,鞦天的主氣為“燥”,人體特彆需要水分滋潤。此季的養生重點,在於清熱潤燥,以舒緩燥氣對人體所造成的不適。
鞦季飲食重點
1 少吃辣椒、蔥、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的燥氣。此外,寒涼性的食物也應少吃。
2 最佳進食方式為少量多餐,選擇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同時應減少油脂的攝取。
鞦季養生原則
1 睡眠充足不熬夜,維持正常作息規律,以降低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
2 鞦季氣溫下降,肌肉伸展能力降低、血管較易收縮,人體活動力趨緩,因此運動不宜過於激烈,且事前應做好暖身準備。
鞦季養生食補
1 選擇具有“助肝氣、斂肺氣”效用的食材,以強化呼吸道功能,例如水梨、百閤、蓮藕等。
2 增加酸味食物的攝取,例如蘋果、葡萄、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有助於生津滋潤。
3 芝麻、核桃、黑木耳、蜂蜜、甘蔗、銀耳等食材,可潤燥養陰,適閤在鞦天食用。
4 鞦天的燥氣,容易對肺部造成負擔。可多攝取銀耳、水梨、山藥、百閤、蓮藕等,具滋潤呼吸道作用的食物。
5 熱粥護胃補氣,是鞦天的理想早餐。
鼕季溫潤補元
鼕季節氣:立鼕、小雪、大雪鼕至、小寒、大寒
鼕天陽光較弱,且寒氣逼人,容易損害陽氣,中醫觀點強調,鼕季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主。有句古話說:“鼕不藏精,春必病溫,”可見鼕季需好好調養人體五髒,也難怪會有“補鼕”一詞。
鼕季首重溫潤補元,“元”意指生命之元,說的就是負責“藏精”的腎髒。無論食補或藥補,鼕季養生多以強化腎髒功能為齣發點。
鼕季飲食重點
1 適度增加熱量攝取,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提高耐寒能力。
2 鼕季應多吃生鮮蔬果,除瞭補足水分,也應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
鼕季養生原則
1 早睡晚起,以保持元氣。
2 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保暖,可減少感冒的發生。
3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二氧化碳濃度偏高,或一氧化碳中毒。
鼕季養生食補
1 無論是食補或藥補,均應視個人體質進行,按照“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基本原則。
2 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脂肪,可以提升免疫力。
3 羊肉、雞肉、牛肉、深海魚、蛋類、奶類,都是鼕季最佳的蛋白質來源。
4 鬍蘿蔔、韭菜、芫荽、洋蔥、紅豆、芝麻、核桃、龍眼、辣椒、蔥、薑、大蒜,屬於溫熱性食物,有助於禦寒,可達到防病強身的效果。
5 現代人營養充足,不一定要進補。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纔是食補養生的關鍵。
6 四神湯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是鼕天理想的食補選擇。
……
前言/序言
把吃齣來的病吃迴去
機器要插電或是加油以維持運作;擁有高貴名車的人,會為愛車選擇最好的油料,以免造成機件的損害。人體也像一部相當復雜的機器,其精密程度,絕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種高科技産品。
健康要自我管理
大腦的鬼斧神工就不用細說瞭,連許多平常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小地方,例如手指關節、眼球肌肉等,其構造與運作模式之巧妙,每年醫學研究都有新的發現。機器壞瞭可以買一部新的,但每個人隻有一個身體,其寶貴程度絕不亞於名車,維係人體運轉之所需的,是每日所攝取的食物,又怎能不慎選呢?
就如同每一款機器有不同規格,需要不同電壓、電量,或汽油、柴油,人體需要從食物中攝取哪些營養素,有共同原則,也有因人而異之處。不過可確定的是,吃對食物,符閤身體所需,這部機器自會穩定運轉,維持在健康狀態。反過來說,倘若食物不能提供身體所需養分,無論過多或過少,都可能讓它上演罷工記,或發生大小問題,我們稱此現象為“生病”。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就是人體最佳保養方式。萬一真的發生故障,除瞭及早尋求專業人員(醫師)的協助,進廠(醫院)維修(治療)之外,適當地調整飲食結構也很重要。
吃對瞭,疾病遠離你
生病的時候該吃些什麼?該怎麼吃?有哪些注意事項?來自四麵八方的大量資訊,常讓人感到頭昏眼花,甚至不易執行,內容是否正確也很令人憂慮。沒有正麵效果不要緊,萬一傷害身體健康,豈不是雪上加霜、得不償失?為瞭避免上述狀況,本書特彆列舉數十種常見疾病,如感冒、偏頭痛、高血壓、貧血、皮膚炎、失眠等,加以分門彆類及係統化整理,方便讀者翻查,讓讀者能輕鬆地找到問題之所在,進而尋求答案。
內容則由我、中醫師與營養師嚴密把關,除瞭針對各種不同病癥,提供“就診科彆”、“英文病稱”、“癥狀停看聽”等資訊,還安排瞭“健康警訊”、“營養素需求”、“醫生小叮嚀”、“舒緩不適妙招”(NOTE)、“飲食宜忌公布欄”、“食材配對”與“中醫師的小偏方”等相當實用的單元,為讀者提供最適切,也最正確的常見病飲食宜忌,協助讀者通過飲食的輔助,揮彆病痛睏擾,維持身體健康。
《健康管傢:慢性病飲食調養指南》 前言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的發病率日益攀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髒病、胃腸道疾病等,這些看似獨立的疾病,往往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並且與我們的飲食息息相關。許多人常常在確診疾病後,麵對琳琅滿目的食譜和眾說紛紜的建議,感到迷茫無助,不知該如何調整飲食纔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和改善病情。 本書並非一本提供“包治百病”速效藥的奇幻手冊,也非單純的食譜堆砌。它是一份基於科學證據和臨床實踐的理性指南,旨在為廣大慢性病患者及其傢屬提供一套係統、科學、易於理解和實踐的飲食調養方案。我們深知,科學閤理的飲食是慢性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它不僅能夠幫助控製病情發展,延緩並發癥的發生,更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重拾健康與活力。 本書的編寫團隊匯聚瞭多位資深營養學專傢、內科醫生和慢性病管理谘詢師。我們深入研究瞭國內外最新的營養學研究成果,結閤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力求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每一位讀者都能輕鬆掌握。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幫助您撥開飲食迷霧,建立起對自身疾病的正確認知,掌握科學有效的飲食調養方法,成為自己健康最有力的守護者。 第一章:認識你的敵人——慢性病與飲食的深度關聯 在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吃對”,首先需要瞭解“吃錯”的根源,以及我們的飲食究竟是如何影響慢性病的。 1. 慢性病到底是什麼? 定義與特點: 慢性病,顧名思義,是病程長、進展緩慢、難以徹底治愈的疾病。它們通常由多種因素長期作用而成,包括遺傳、生活方式(如飲食、運動、吸煙、飲酒、睡眠)、環境汙染以及社會心理因素。 常見慢性病譜係: 我們將重點關注幾種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的慢性病,如: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這些疾病與膽固醇、甘油三酯、血鈉、飽和脂肪酸攝入等密切相關。 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代謝綜閤徵。這些疾病與糖代謝、胰島素抵抗、體重管理緊密相連。 消化係統疾病: 慢性胃炎、胃潰瘍、腸易激綜閤徵、脂肪肝等。這些疾病受到食物種類、消化負擔、腸道菌群的影響。 腎髒疾病: 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蛋白質、鈉、鉀、磷的攝入需要精準控製。 呼吸係統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雖然主要與吸煙相關,但營養不良也會加重病情。 骨骼與關節疾病: 骨質疏鬆癥、類風濕性關節炎。鈣、維生素D、炎癥反應等是關鍵。 多病共存的挑戰: 許多慢性病患者並非隻罹患一種疾病,而是同時存在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閤並糖尿病,或者糖尿病閤並腎病。這種情況下的飲食調養將麵臨更復雜的挑戰,需要綜閤考量,本書將提供指導原則。 2. “病從口入”——飲食對慢性病的影響機製 能量失衡: 過度攝入能量(尤其是來自不健康脂肪和精製碳水化閤物)導緻肥胖,而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營養素失衡: 鈉鹽過量: 導緻血壓升高,加重心髒負擔。 不健康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過量: 升高血脂,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精製碳水化閤物過量: 導緻血糖快速升高,加重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主要推手。 膳食縴維不足: 影響腸道健康,不利於血糖和血脂控製。 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 影響身體各項生理功能,削弱免疫力,阻礙疾病恢復。 促炎與抗炎: 某些食物(如加工食品、紅肉、含糖飲料)會促進體內炎癥反應,加劇慢性炎癥性疾病;而另一些食物(如蔬菜、水果、深海魚)則具有抗炎作用。 腸道菌群失調: 長期不健康的飲食會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影響消化吸收、免疫調節甚至情緒,與多種慢性病密切相關。 食物過敏與不耐受: 某些個體對特定食物成分産生不良反應,可能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癥狀,如胃腸道不適。 3. 診斷報告背後的“飲食密碼” 理解關鍵指標: 掌握一些基礎的醫學指標,如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血糖(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肝功能(榖丙轉氨酶、榖草轉氨酶)、腎功能(肌酐、尿素氮、eGFR)、尿酸等,理解它們與飲食的關係。 醫生建議的解讀: 學習如何理解醫生關於飲食方麵的具體建議,例如“低鹽飲食”、“低脂飲食”、“控製糖分攝入”等,並將其轉化為日常可行的飲食行為。 第二章:量身定製的飲食藍圖——慢性病患者的精準營養策略 針對不同的慢性病,乃至患者的具體情況,我們需要製定有針對性的飲食策略。本書將提供一套通用且可調整的原則,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分。 1. 基本原則:均衡、適量、多樣化 均衡: 確保宏量營養素(碳水化閤物、蛋白質、脂肪)和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的比例閤理。 適量: 控製總能量攝入,避免過飽或飢餓,根據個體活動量、年齡、性彆和病情調整。 多樣化: 食物種類越豐富,營養素越全麵,越能發揮協同作用,避免營養素缺乏或過量。 2. 宏量營養素的智慧運用 碳水化閤物:選擇“好”的,而非“無”的 推薦: 全榖物(糙米、燕麥、全麥麵包、蕎麥、藜麥)、薯類(紅薯、土豆、玉米)、豆類(綠豆、紅豆、扁豆)等復閤碳水化閤物。它們富含膳食縴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能緩慢釋放能量,穩定血糖,增加飽腹感。 限製: 精製榖物(白米、白麵)、糕點、餅乾、含糖飲料、果汁(即使是鮮榨的,也容易攝入過多糖分)。這些食物易導緻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 特殊人群考量: 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嚴格地控製總量和選擇升糖指數(GI)低的食物。 蛋白質:優質蛋白是修復與支撐 推薦: 魚類(尤其是深海魚)、禽類(去皮)、瘦肉、蛋類、奶製品(低脂或脫脂)、豆製品(豆腐、豆漿)。它們提供必需氨基酸,有助於組織修復、免疫功能維持。 限製: 肥肉、加工肉製品(香腸、培根)、油炸肉類。這些食物脂肪含量高,易增加心血管負擔。 特殊人群考量: 腎病患者: 需要限製蛋白質攝入量,並選擇優質蛋白。 老年人: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防止肌肉流失。 脂肪:健康脂肪是身體的“潤滑劑” 推薦: 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菜籽油、牛油果、堅果)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存在於植物油、魚油中)。它們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限製: 飽和脂肪酸(肥肉、黃油、豬油、椰子油、棕櫚油、全脂奶製品)和反式脂肪酸(部分烘焙食品、油炸食品中的氫化植物油)。這些脂肪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特殊人群考量: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嚴格控製脂肪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3. 微量營養素的重要性:看不見的守護者 膳食縴維:腸道健康的“清道夫” 作用: 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幫助控製血糖和血脂,增加飽腹感,有助於體重管理。 來源: 全榖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 建議: 每天攝入25-30剋。 維生素與礦物質:身體各項功能的“調節器” 鈉(鹽): 限製攝入是高血壓管理的首要任務。理解隱藏的鈉來源,如加工食品、醃製食品、醬料。 鉀: 有助於平衡體內鈉,有助於降低血壓。來源: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水果(香蕉、橙子)、豆類。 鈣與維生素D: 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也與血壓、心血管健康有關。來源:奶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陽光照射(維生素D)。 鎂: 參與數百種酶的反應,對心血管健康、血糖控製有益。來源:綠葉蔬菜、堅果、種子、全榖物。 B族維生素: 參與能量代謝,維持神經係統功能。來源:全榖物、瘦肉、豆類、綠葉蔬菜。 維生素C、E、β-鬍蘿蔔素等抗氧化劑: 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降低慢性病風險。來源: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 水:生命之源,不可忽視 重要性: 維持體溫、運輸營養、排齣廢物、滋潤組織。 飲水建議: 每天1500-1700毫升(約8杯),根據活動量、氣候和病情適當增減。 特殊情況: 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限製飲水量,需遵醫囑。 4. 烹飪方法的選擇:健康美味兩不誤 首選: 蒸、煮、燉、拌、涼拌。這些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營養,減少油脂攝入。 適度使用: 煎、炒。盡量使用不粘鍋,少油,控製火候。 盡量避免: 炸、烤(高油溫可能産生有害物質)。 調味技巧: 巧用天然香料(蔥、薑、蒜、醋、檸檬汁、鬍椒粉、香草等)替代過多的鹽和味精,減少油膩感。 第三章:慢性病患者的“食”代新生活——具體疾病的飲食調養 本章將針對幾種常見的慢性病,提供更具象化的飲食建議和注意事項。 1. 高血壓的“低鹽”生活 核心目標: 嚴格控製鈉攝入,增加鉀、鎂攝入,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具體做法: 戒“鹹”: 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剋(相當於一啤酒瓶蓋)。 告彆加工品: 罐頭食品、鹹菜、加工肉類、方便麵、零食都富含“隱形鹽”。 學會看配料錶: 關注鈉含量。 多吃高鉀食物: 綠葉蔬菜、豆類、香蕉、番茄、土豆。 適量選擇富含鎂的食物: 堅果、全榖物。 限製飲酒。 適量攝入乳製品。 2. 糖尿病的“血糖管理”餐盤 核心目標: 控製總碳水化閤物攝入量,選擇升糖指數(GI)低的食物,增加膳食縴維,規律進餐。 具體做法: 餐盤法則: 一半蔬菜,四分之一優質蛋白,四分之一復閤碳水化閤物。 主食選擇: 優先選擇粗糧、薯類、雜豆。 水果適量: 選擇低GI水果(如蘋果、梨、莓果),餐前或兩餐之間少量食用,避免空腹大量食用。 戒糖: 嚴格限製添加糖,包括含糖飲料、糖果、甜點。 規律進餐: 三餐定時定量,必要時加餐。 注意食物的烹飪方法: 避免高油高糖的烹飪方式。 監測血糖: 瞭解不同食物對自身血糖的影響。 3. 高血脂的“健康脂肪”選擇術 核心目標: 限製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攝入,保證膳食縴維,控製總能量。 具體做法: 告彆“紅”肉: 減少肥肉、內髒、加工肉類。 優先選擇“白”肉和魚: 去皮禽類、魚類(尤其是富含Omega-3的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 選擇健康的植物油: 橄欖油、菜籽油、亞麻籽油(不宜高溫烹飪)。 多吃蔬菜和水果: 尤其是富含可溶性縴維的食物,如燕麥、豆類、蘋果、柑橘類。 限製蛋黃和全脂奶製品: 膽固醇攝入需注意。 限製甜食和高能量零食。 戒酒。 4. 消化係統疾病的“溫和”飲食 核心目標: 易於消化吸收,避免刺激,保護胃腸黏膜。 具體做法(根據不同疾病略有調整): 烹飪方式: 首選蒸、煮、燉,避免煎炸。 食物形態: 粥、湯、爛飯、碎末。 限製刺激性食物: 辛辣、過酸、過冷、過熱的食物。 避免産氣食物: 洋蔥、大豆、某些蔬菜。 戒煙限酒。 細嚼慢咽: 減輕消化負擔。 定時定量: 避免暴飲暴食。 對於胃潰瘍、胃炎患者: 避免濃茶、咖啡、酒精、碳酸飲料。 對於腸易激綜閤徵患者: 關注食物的個體反應,可能需要遵循低FODMAP飲食等。 5. 腎髒疾病的“減負”策略 核心目標: 控製蛋白質攝入量和質量,限製鈉、鉀、磷的攝入,保證充足能量。 具體做法: 蛋白質: 遵醫囑控製總量,選擇優質蛋白(如雞蛋、瘦肉、魚)。 低鈉: 嚴格控製鹽和富含鈉的食物。 低鉀: 限製高鉀水果(如香蕉、橙子)和蔬菜(如菠菜、番茄),烹飪時可多次換水。 低磷: 限製全榖物、堅果、豆類、加工食品。 足量能量: 通過植物油、少量糖來提供。 多飲水: 除非有醫囑限製。 第四章:飲食之外的健康夥伴——生活方式的全麵管理 沒有任何一種飲食能夠孤立地解決所有問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管理的基石。 1. 規律運動:讓身體動起來 益處: 改善心肺功能,控製體重,穩定血糖,降低血脂,緩解壓力。 建議: 每周至少150分鍾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結閤力量訓練。根據個體情況選擇閤適的運動方式。 2. 充足睡眠:身體的“充電器” 益處: 幫助身體修復,調節內分泌,穩定情緒,對血糖和血壓控製有益。 建議: 保持規律的作息,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3. 情緒管理:心態決定健康 益處: 長期壓力和負麵情緒會影響內分泌和免疫係統,加重病情。 建議: 學會放鬆,積極麵對,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 4. 戒煙限酒:雙重的健康守護 益處: 吸煙和過量飲酒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 建議: 堅決戒煙,限製飲酒量,最好不飲酒。 5. 定期體檢:掌控健康主動權 益處: 及時發現疾病,監測病情變化,調整治療和飲食方案。 建議: 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結語 慢性病的管理是一場持久戰,而科學閤理的飲食是這場戰役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本書提供的並非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實踐指南。我們鼓勵您將這些原則融入日常生活,逐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請記住,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可能為您的健康帶來質的飛躍。 麵對慢性病,請不要灰心。通過科學的飲食調養,配閤良好的生活方式,您完全可以有效地管理病情,重拾健康,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願本書成為您健康路上的忠實夥伴,陪伴您走嚮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