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怎么办?

80后,怎么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庆祥 著
图书标签:
  • 80后
  • 青春
  • 成长
  • 怀旧
  • 社会
  • 文化
  • 时代
  • 小说
  • 都市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49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048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3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从大时代到小时代;从绝望中找希望
  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80后青年评论家杨庆祥,关于80后一代人最深刻的呼喊与追问。
  80后以为一切似乎都应该如此,忘记了起源同时也切断了未来,80后由此变成了悬浮的一代,上不接天,下不接地,在历史的真空中羽毛一样轻飘。
  一代人对于这个时代的思考和体验。
  在无路之处找出一条路来,我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路。

海报:


  

内容简介

《80后,怎么办?》80后青年作家杨庆祥最新完成的一部深入探讨80后一代人有关个人与时代的随笔集。这本书里,有作家在近年来有关80后一代人的文学评论,也有他深入生活里和与几个年轻人面对面的访谈,主要关注的是80后一代各行各业年轻人目前的思想和生活情况,从中可以一窥当下年轻人的生存状况。

作者简介

杨庆祥:
80后,文学博士,居北京,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身在学院,心在四野。沉溺自我,关切社会。以阅读、思考、写作为志业。

精彩书评

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把社会现实、作品分析和批评家的个人经验融合在一个整体性的批评实践当中——这是一种实验性的写作。
——北岛

80后作为代际意识,今天终于等到了对这一文化层面最为集中、深刻和独有的叙述与思考。杨庆祥有了这册《80后,怎么办?》,他将不再仅仅是最有才华也最为风华的青年批评家,而是已经成为一代人最有力的代表者和思考者。阅读这样的书,让我知道青年作家的宽阔和深邃,而我自己,又是怎样的才衰又该怎样去退场。
——阎连科

一本最真诚、痛切的反思之书;一本振聋发聩的追问之作。80后一代人直面自己的困境、脆弱和迷茫,是时候重新出发了!
——张悦然




目录

80后,怎么办?

一、失败的“实感”/003
二、历史虚无主义/017
三、抵抗的假面/033
四、沉默的“复数”/047
五、从小资产阶级梦中惊醒/068
六、怎么办?/101


80后,面对面

一、我们这一代没有真正的青春/123
二、我依然属于弱势群体/159
三、能够受到一些公平的待遇就可以了/177
四、现在做不起梦了/198
五、我们是比50后、60后和70后更幸福的一代人/218

精彩书摘

  另外一个是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描述的:“这种大规模的集结,250万人口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人们是以后才能看清楚的。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时的那种可怕的冷漠,那种不关心他人的独来独往就愈让人难受,愈使人受到伤害。”   必须承认这仅仅是东莞的一种色调,这一色调往往从下半夜开始,而当霓虹褪尽,东莞恢复了它作为中国最具戏剧性现代化城市的底色,这一底色就是所有的男男女女回到各自的生产流水线旁边,开始其有秩序的机械运作。在东莞的两个多月,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多次进入到那些生产流水线的附近。  ……

前言/序言


《80后,怎么办?》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解答,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集体反思与情感共鸣的邀请。它并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也非对某个特定群体贴上标签式的“诊断书”。相反,它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笔触,试图勾勒出八十年代出生那一批人,在时代洪流中,如何从少年走向成年,如何面对生活赋予的种种考量,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 书名中的“怎么办?”并非带有绝望或无助的质问,而更像是一种集体性的思考起点。它指向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于如何继续前行,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定义自身价值的探讨。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怎么办”,而是和你一起,去探索“我们能怎么办”。 第一层:时代烙印下的集体记忆 这本书首先会带领读者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八十年代,一个承载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希望与变革,同时又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阵痛的时代。我们是第一批在商品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见证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感受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童年时期,街角的零食、动画片的短暂播放,似乎是许多人共同的记忆底色。而青年时期,升学压力、就业竞争、住房问题,这些词汇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演变成绕不开的话题。 这本书会尝试还原那种集体性的成长体验。比如,对于许多人而言,童年时期的“贫穷”与成年后的“房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艰苦朴素的年代,但我们却要面对比他们更复杂、更具压迫感的经济现实。这种对比,会引发一种身份的困惑,一种价值的再衡量。我们究竟是谁?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 此外,书中还会触及到家庭观念的变迁。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肩负着赡养两代甚至四位老人的责任,这种“421”或“422”的家庭结构,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他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代际沟通的障碍,思想观念的差异,都是书中会深入探讨的维度。我们既要理解父辈的辛劳,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第二层:个体困境的深度解析 抛开宏大的时代背景,《80后,怎么办?》更着重于挖掘个体层面的困境与挣扎。这本书深知,每一个“80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经历、性格和追求。因此,它不会用单一的视角去审视,而是会从多个角度切入,触及当下普遍存在的个体焦虑。 职业发展与中年危机: 许多“80后”如今已步入中年,开始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曾经的朝气蓬勃,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开始显露出疲态。是选择安稳还是冒险?是继续深耕还是跨界转型?书中会探讨不同职业路径的利弊,分析中年职业危机的成因,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应对策略,但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婚恋观的重塑与现实考量: 婚恋,是人生绕不开的议题。“80后”的婚恋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西方思潮的冲击后,与父辈的传统观念有了显著差异。我们追求情感的契合,也更加注重现实的考量。这本书会剖析现代社会中,婚姻的定义、两性关系的相处之道,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下,如何维系亲密关系。它也会讨论,面对高企的房价、沉重的彩礼,爱情的重量是否会被物质压垮。 自我认知与价值实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各种“成功学”和“鸡汤文”中,不断与他人比较,焦虑着自己的“不够好”。这本书会引导读者审视自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价值的实现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它会鼓励读者去寻找内心的声音,去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去追求那些真正能让自己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 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心灵慰藉: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未能完全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许多“80后”在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寻找内心的平静。这本书会触及到一些关于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的议题。它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健康的心态,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以及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思路。 第三层: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非教条式) 《80后,怎么办?》并非止步于对现状的剖析,它更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些积极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向。但请注意,这种“指南”并非是生硬的教条,而是一种激发和启迪。 关于“内卷”的思考: “内卷”是当下社会的热门词汇,它反映了许多“80后”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的无力感。这本书会从更深层次去探讨“内卷”的本质,它是否真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是否可以跳出“内卷”的怪圈,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它会鼓励读者去思考,如何将注意力从外部的竞争转向内部的成长,如何发掘自己的独特价值。 关于“躺平”的辩证看待: “躺平”作为一种反抗姿态,在“80后”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共鸣。这本书会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躺平”。它并非鼓励消极避世,而是尝试理解这种心态背后,是对不合理规则的某种反思,是对过度追求功利的某种警示。它会探讨,如何在“躺平”与“奋斗”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实现一种更具自我主张的生活方式。 关于“社群”与“连接”的力量: 在个体主义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显得尤为重要。“80后”是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群体,我们既享受着虚拟社交的便利,也面临着现实连接的疏离。这本书会强调,重新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构建支持性的社群,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至关重要。它会探讨,如何走出舒适圈,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何从社群中汲取力量和温暖。 关于“持续学习”与“拥抱变化”: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80后”面临着如何持续学习,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挑战。这本书会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结语:一次关于“活出自我”的探索之旅 《80后,怎么办?》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生存手册”,不如说是一次“生活实验”。它邀请我们一起,去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去剖析我们内心的困惑,去探索我们未来的可能性。它不是要给我们提供一个万能的答案,而是要点燃我们思考的火花,激发我们行动的勇气。 在这本书中,你可能找不到直接的“解决方案”,但你或许能找到理解,找到共鸣,找到那些让你豁然开朗的瞬间。它鼓励我们,不再被标签所定义,不再被他人所裹挟,而是勇敢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去活出那个独一无二的、充满生命力的自我。这,或许才是“80后”最值得思考的“怎么办”。

用户评价

评分

“80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追问。我们这一代,生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初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也目睹了社会结构的重塑。我们是第一批接触到互联网的幸运儿,也是第一批背负着沉重房贷、育儿压力的成年人。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种双重性?我想象中,作者可能会描绘我们如何在信息化的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如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寻找精神的寄托。会不会有关于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的情感?比如,那种纯粹的友谊,那种对生活的热爱,那种在平凡日子里发现小确幸的能力。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展现80后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和创造力。我们或许会焦虑,会迷茫,但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和改变。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们80后的一次集体反思,一次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一次对未来的温和劝诫。

评分

读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80后,一个承载了太多期望和标签的群体,从小被誉为“垮掉的一代”,又被寄予“民族的希望”。仿佛我们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使命,却又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呐喊?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我们这一代人精神内核的深刻剖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更包括精神上的孤独和情感上的困惑。比如,我们如何在消费主义浪潮中保持清醒?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声音?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家庭结构中维系亲情?我尤其关注书中会不会探讨我们与父辈之间的代沟,以及这种代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成长和决策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怎么办”的答案,即使这些答案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创造的。

评分

“80后,怎么办?” 这个问句,像一声时代的叹息,又像是一次自我诊断。我们是幸运的,生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年代,却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关于职场竞争、婚姻危机、育儿焦虑的讨论,但我也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我期待作者能挖掘出我们80后精神世界的深度。比如,我们如何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又如何在看似无解的困境中,找到自我实现的路径?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我们这一代人在面对“内卷”和“躺平”两种极端选择时的挣扎与思考。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真正理解80后的书,它能捕捉到我们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也能看到我们面对现实时的无奈,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潜能,让我们知道,即使面对重重困难,我们依然有能力去“办”好自己的生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那时候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充满了未知。80后,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被推着前进的群体,我们见证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瞬间。同时,我也想看看作者是如何解读我们如今的困境的。是不是书中会分享一些80后创业的艰辛与辉煌?是不是会探讨我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那些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的珍贵回忆,以及我们在这些关系中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老朋友,与我分享那些只有我们80后才懂的梗,那些只有我们才经历过的挑战,以及最终,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安宁。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总让我联想到一种集体性的焦虑,又带着点自嘲式的无奈。“80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无所适从的迷茫感,仿佛我们这代人突然被推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面对着无数的选择,却又似乎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又该如何才能真正地“办”好。我猜这本书里应该会触及到很多我们共同的经历和困境吧,比如在职场上的挣扎,面对家庭的压力,以及在个人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摇摆。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我们这一代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疏离感和不确定性。是不是会有一些让我们会心一笑,又忍不住叹息的故事?是不是会探讨我们曾经的热血与梦想,以及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它们是如何被消磨,又或者如何被坚守?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够捕捉到那种独特的时代印记,那种我们经历过的青春、奋斗、迷茫,以及最终在生活洪流中摸索前行的姿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抱怨,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挖掘,一种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智慧。

评分

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评分

还没看完。现在的压力貌似超越了这本书

评分

刚开始看,很期待它能给我有一定启发,就是书有点小了。

评分

不要买,直男癌作者

评分

深刻反思了当今社会现象的一本书,生活的再无奈,也得继续前行

评分

还没有看呢,包装还不错,很严实

评分

提出了一些问题,其实,谁都不知道怎么办……

评分

确实名字很值得延伸阅读。书虽小,看起来很有意思作者所写确能代表80后的思想

评分

书的纸质很好。内容更精彩。是我们这代人精神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