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

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阳地出版社 著,黄焰 译
图书标签:
  • 围棋
  • 入门
  • 教学
  • 进阶
  • 技巧
  • 布局
  • 定式
  • 官子
  • 实战
  • 儿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192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27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字数:1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围棋爱好者,围棋教学机构,围棋初学者

  本套图书以兴趣为主导,由简至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仅有适度的练习题加以学习,更有丰富的漫画帮助理解,每一课的知识难点在漫画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在阅读漫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消化知识难点,是孩子们学习、老师教学的好帮手。

内容简介

  本套图书共18本,由简至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仅有适度的练习题加以学习,更有丰富的漫画帮助理解。除了知识点的学习之外,还有围棋礼仪、游戏、成语故事等穿插其中,使得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激发兴趣,不知不觉进入围棋的世界,是一套完全针对儿童学棋的教材。

作者简介

  韩国知名出版社,所出的围棋书籍在韩国颇具影响力。

内页插图

目录

小链接 棋道五得 6

第1章 梅花六的死活 7

第2章 四死六活 17

第3章 六死八活 29

第4章 对杀紧气 37

第5章 盘角曲四 51

小链接 看图找宝物 62

第6章 倒脱靴 63

第7章 靠的手筋 73

小链接 基本布局1 84

第8章 扳的手筋 85

小链接 走迷宫 96

第9章 挖的手筋 97

小链接 基本布局2 108

第10章 挤的手筋 109

小链接 成语故事·刮目相看 120

第11章 2线小尖的收官 121

小链接 围棋故事·观棋烂柯 131

第12章 星位定式 133

小链接 基本布局3 141


《棋道初窥:从零开始的围棋启蒙》 引言 围棋,一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棋类游戏,其魅力在于其简单却又深奥的规则,以及在对弈中蕴含的无限可能。它不仅是策略的较量,更是心智的磨砺。从寥寥数子到纵横十九路,每一步棋都牵动着全局的脉络,每一次腾挪都考验着棋手的判断与算路。《棋道初窥:从零开始的围棋启蒙》旨在为围棋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帮助您跨越最初的门槛,领略围棋的精妙,并在对弈中获得乐趣与成长。本书并非一本技战术的速成宝典,而是希望引导您真正理解围棋的内在逻辑,培养扎实的棋感,为未来的围棋探索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围棋的起源与文化魅力 在正式踏上棋盘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围棋的悠久历史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被认为是尧帝为了教育儿子而发明。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围棋曾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案头之戏,也是军事家谋略推演的重要工具。其“黑白二色,纵横十九路”的简洁画面,却能容纳宇宙万象,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辩证思维等思想。 围棋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规则的精巧,更在于它所传达的哲学思想。棋盘上的每一个黑白子,都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态势。双方的角逐,是力量的平衡与对抗,是空间的划分与占领,是信息的传递与阻断。围棋中的“气”的概念,如同生命的气息,关乎存亡;“眼”的形成,是围地生存的关键;“劫”的争夺,则体现了围棋中动态的平衡与策略的博弈。学习围棋,不仅仅是学习下棋的技巧,更是学习一种思考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它教会我们冷静分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知进退。 第二章:围棋的规则基础——奠定坚实的基石 想要开始围棋之旅,首要的任务是掌握围棋的基本规则。本书将以最清晰易懂的方式,逐一讲解这些基础知识,让您能够迅速上手。 棋盘与棋子: 围棋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线构成,形成三百六十一(包括交叉点)个交叉点。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棋手轮流将棋子下在棋盘的交叉点上。 落子规则: 棋子一旦落下,便不能移动,除非被提走。棋子落下后,不能在已经被对方占领的交叉点上落子(禁入点),除非该落子能立即提掉对方的棋子。 气的概念: 棋子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与它相邻(上下左右)的空交叉点称为“气”。一个棋子或一组相连的棋子,如果气被对方完全填满,该子或这组子就被提走,称为“提子”。 提子规则: 当对方的棋子完全被您的棋子包围,使其没有任何气时,您就可以将这些棋子从棋盘上提走。被提走的棋子将作为胜负计算的依据。 活棋与死棋: 能够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眼”(棋盘上对方无法落子的区域)的棋子或棋块,就被认为是“活棋”,对方无法将其提走。相反,无法做出两个“眼”,最终会被提走的棋子或棋块,则为“死棋”。 胜负的判定: 围棋的最终胜负,是通过计算双方围住的“地盘”(即被己方棋子完全围住的空交叉点)来决定的。最终,将双方围住的地盘数与提子数相加,总数多者获胜。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简单的实例,帮助您理解这些规则,并进行初步的练习。 第三章:基础的计算与判断——围棋的“内功”修炼 围棋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棋局的计算和对形势的判断。本章将引导您进入围棋的“内功”修炼。 气的计算: 掌握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棋子或棋块的气,是避免被提走和有效提走对方棋子的关键。我们将介绍数气的技巧,并练习常见的提子场景。 “眼”的形成与破坏: “眼”是棋子的生命线。学习如何做出“眼”以确保棋子的生存,以及如何破坏对方的“眼”以达到围歼的目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将分析各种“眼”的形状,并提供一些制造“眼”和破坏“眼”的经典例子。 死活题的初步练习: 死活是围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战术之一。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简单的死活题,让您在实践中锻炼计算能力和对棋子生死的判断。这些题目将涵盖各种常见的死活局面,循序渐进,帮助您建立初步的死活感。 简易形势判断: 在初学阶段,对复杂的棋局进行精确判断可能比较困难。本章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形势判断方法,例如:通过比较双方已占领的地盘、棋子的强弱、以及可能的发展潜力来大致判断当前的优劣。 第四章:占地与围空——围棋的基本策略 围棋的本质是围地,如何有效地占领地盘是获胜的关键。本章将探讨围棋中最基础的攻防策略。 “角、边、中腹”的价值: 围棋棋盘的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战略价值。通常情况下,角落最容易围成地盘,其次是边,最后是中腹。我们将分析不同区域的围地效率,以及如何在开局阶段占领有利区域。 “拆边”与“挂角”: 在开局阶段,如何利用棋子在边角区域展开,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拆边”和“挂角”的主要目的。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拆边和挂角定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围空”的基本手法: 学习如何用棋子有效地将空围起来,防止对方侵入。我们将介绍直线围空、弧线围空等基本手法,并展示一些简单的围空实例。 “侵消”与“攻击”: 当对方占领了过多的地盘时,如何利用少量棋子插入对方的阵营进行破坏,是“侵消”的主要任务。而当对方棋子孤立或虚弱时,如何组织棋子对其进行攻击,则是一种更积极的策略。本章将介绍一些基础的侵消和攻击思路。 第五章:棋形与布局——棋局的“骨架”搭建 棋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棋子的效率和整体的棋局发展。良好的布局是赢得比赛的半壁江山。 什么是好的棋形? 好的棋形通常指那些连接紧密、有发展潜力、不易被攻击的棋形。我们将分析一些常见的坏棋形和好棋形,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连接”的重要性: 棋子之间的连接是棋子的生命力所在。学会如何让棋子有效连接,形成坚固的棋块,是构建强大阵势的基础。 “断”与“扑”: 在棋子连接的过程中,“断”和“扑”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学会如何利用“断”来分割对方的棋块,或者利用“扑”来制造杀机,是提升棋艺的关键。 简单的布局思路: 在棋局的初期,如何根据棋盘上的形势,走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第一批棋子,是布局的核心。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布局原则,例如:先角后边,稳固发展,保持均衡等,并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简单布局示例。 第六章:实战演练与复盘——从经验中学习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围棋的真正进步离不开实战的磨砺。 如何寻找对弈伙伴: 找到棋力相当的对弈伙伴,是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提供一些寻找棋友的建议,例如:参加围棋俱乐部、线上对弈平台等。 下棋时的心态调整: 围棋对弈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较量。学会如何保持冷静、专注,不受胜负影响,是成为一名优秀棋手的必备素质。 复盘的意义与方法: 每一盘棋,无论输赢,都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学会如何对自己的棋局进行复盘,找出其中的得失,是提升棋艺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将介绍复盘的基本方法,包括:回顾关键的棋点、分析错误的原因、思考更好的下法等。 常见初学者错误分析: 针对初学者在实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例如:贪吃棋子、忽视气、判断失误等,我们将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改正的建议。 结语 围棋是一条充满智慧与乐趣的道路,它需要耐心、毅力与不断的探索。 《棋道初窥:从零开始的围棋启蒙》只是您围棋之旅的起点,我们希望本书能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围棋世界的大门,让您在每一次落子中,都能感受到围棋的魅力,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心灵的成长与升华。愿您在这条棋道上,享受每一次计算的乐趣,体验每一次妙手的惊喜,最终在十九路棋盘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无限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坚信,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在围棋这样一门充满智慧的古老棋类。《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完美地诠释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它从最基础的棋盘、棋子介绍,到简单的提子、连接、断点,再到复杂的攻杀和防守技巧,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恰到好处,并且配合大量精美的图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书中的许多练习题,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难度适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在围棋学习路上屡屡受挫的读者,我对于那些内容空泛、缺乏指导性的书籍深感厌倦。《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它不是零散地罗列一些围棋知识,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学习的进度和方向。从最基本的棋形变化,到简单的死活题,再到初步的布局意识,每一个部分都衔接得非常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难以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围棋有着浓厚兴趣但从未系统学习过的新手,我尝试过不少入门级的教材,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缺乏趣味性。《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围棋学习的认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阶梯式”的学习理念。它不是一次性抛给读者大量的知识点,而是将复杂的围棋技巧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易于掌握的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像是爬一个台阶,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登上了更高的境界。书中关于“棋筋”的讲解,我至今记忆犹新,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棋子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的棋势,让我终于明白,围棋并非简单的黑白子争夺,而是一盘充满智慧的博弈。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任何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并没有把围棋描绘成一个高高在上、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游戏,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友好的姿态,邀请读者走进围棋的殿堂。书中的案例分析,都选自一些贴近实际、易于理解的棋局,并且在讲解过程中,作者会用很多“如果……那么……”的句式,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评分

在我看来,好的教学书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能力。《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正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它在讲解围棋的各种战术和策略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设置高难度的挑战,而是从最基础的“活棋”和“死棋”的概念入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围棋的攻防之道。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眼”的讲解,它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解释了什么是真眼、假眼,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眼”来确保棋子的生存。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围棋的奥秘,就隐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之中。

评分

在众多的围棋入门书籍中,《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它并非一本简单地罗列规则的教程,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围棋老师,耐心引导着读者一步步走进围棋的奇妙世界。书中对“征子”和“扑”等基础技巧的讲解,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动作变得直观易懂。我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新概念时,都会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我有机会立刻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加深理解。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围棋,关键在于理解棋理,而不仅仅是记住棋谱。《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正是这样一本注重棋理的书籍。它在讲解围棋的各种战术时,总是深入浅出地分析背后的逻辑,让我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是合理的,而那样做则可能导致不利。书中的“打劫”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用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解释了打劫的各种变化和应对方法,让我对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接触围棋已有段时间,但总感觉自己进步缓慢,停留在“知道规则,但不会下”的尴尬境地。《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突破瓶颈的希望。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人性化,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围棋的精髓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禁着点”和“愚形”时,那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下法是不可取的,以及如何避免那些容易犯的错误。

评分

一直以来,围棋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神秘的国度,虽然向往,却总是找不到入门的钥匙。市面上的围棋书籍五花八门,内容深奥的劝退,过于浅显的又觉得学不到实质。直到我偶然翻开《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那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能指引我穿越迷雾的灯塔。它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棋局分析,也没有堆砌让人望而生畏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围棋礼仪、棋具介绍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围棋的世界。书中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将枯燥的规则讲解得如同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基本概念时,那种“举一反三”的示范,通过简单的图示和文字,就能清晰地理解为什么某个下法是正确的,而另一个下法则可能导致不利局面。

评分

对于围棋初学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往往在于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中的应用。《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3》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和详细的复盘分析,让读者能够看到书本知识是如何在实际对局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眼位”和“出头”的讲解,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这些重要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让我不再对围棋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