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小書館”叢書,主要收入近代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小書,以文史為主,兼及其他。這些“小而可貴的書”,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雖然沒有“大書”那般洋洋灑灑的旁徵博引,但見肉見骨的精華,絕對令人受益匪淺。它們不因時間而消逝,曆久彌新,書香滿口,為一般讀者可讀、可懂、可藏。
自第一輯齣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一直居於各大網店圖書暢銷榜。《學詩淺說》入選鳳凰網2014年度周榜榜首圖書、百道好書榜、獲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入圍《新京報》年度好書提名;《中國政治二韆年》入選百道好書榜,4次獲得百道網好書推薦;《國文趣味》入選2015年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小書館”叢書:
《國文趣味》
《中國人文小史》
《書法指南》
《我們怎樣讀書》
《中國哲學小史》
《學詩淺說》
《國學概論講話》
《中國政治二韆年》
《曾國潘治學方法》
《人間詞話講疏》
《北平雜記》
《日本文明小史》
《文言淺說》
《中國庭園記》
海報:
內容簡介
《小書館:人間詞話講疏》為“小書館”叢書之一,絕版多年。
閑翻眼前許文雨先生這本書,得以望見他與王國維的相通、他們的傳統和風緻相通、他們的氣節和學問相通,是故許先生講王先生講的好,疏朗有間,疏密有度,那樣的相知和相懂纔能稱得上臨水照花的解人吧。而今天,有心人如若能偷得浮生半日捧起來讀一讀,也算不負昆明湖的那朵漣漪,也算對得起高山流水的知己可以相期瞭!
作者簡介
許文雨,生卒年不詳,浙江奉化人,中國著名的文藝批評理論傢。20世紀2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他是史學大傢範文瀾先生的高足,曾做過蔣經國的老師,後被邀請為蔣介石整修蔣氏傢譜,但推脫之。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和鄭州大學。主要著作有《唐詩集解》、《鍾嶸詩品講疏》、《人間詞話講疏》、《漢魏六朝詩集解》等。
許先生終生治中國文論,用力頗深。他對《詩品》的研究,“其時無人能齣其右”;學者評論其《唐詩集解》:“先生加議加評,文章如鞦水得風,無痕可照,真第一流之散文鑒賞也”。他還是《人間詞話》經典化的過程中,最有力的推動者之一。其《人間詞話講疏》是首先對全書進行疏通講解的專著,在文獻徵引和義理解說方麵都是具有開拓性的,為《人間詞話》後續的理論研究奠定瞭重要基礎。
內頁插圖
目錄
王國維人間詞話捲上
王國維人間詞話捲下
附 錄
王國維人間詞話補遺 徐調孚
王靜安先生墓前悼辭 梁啓超
王國維先生生平及其學說 吳其昌
迴憶王靜安君 (日)狩野直喜
追想王靜安先生 (日)神田喜一郎等
懷念我的父親王國維先生 王東明
精彩書摘
父親教我讀四書
我到北平清華時,在民國十四年陰曆十一月中旬,已入嚴鼕季節,那時傢中請瞭一位老師,專教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沒有安排我入塾。直到新年過後,父親纔準備瞭一部《孟子》,一部《論語》,開始自己教我念書。
每天下午兩點,照規定是我到前邊書房“上書”的時候,吃完飯,我就緊張瞭,上一天教過的新書還沒有讀熟,指定的一張大字沒有寫好,於是一麵寫字,一麵結結巴巴地念著、記著。到瞭兩點,捧著書和字,戰戰兢兢地到瞭書房,一放下書,就背起來瞭,但很少是很順利地背完那段書,有時忘瞭,就偷偷地看父親一眼,希望他提我一句,隻見他皺皺眉頭,慢慢地提瞭我兩個字,好容易拖拖拉拉地背完書,就要教新書瞭。有時連提幾次都背不下來,就要來日連新教的一起背瞭。
父親在講書或聽我背誦的時候,從來不看書本,講解時也不逐字逐句地講,他講完瞭,問我懂不懂,我點點頭,今天的功課就算完瞭。
不到一年,一部《孟子》算是讀完瞭,接著是念《論語》,這可沒有《孟子》那麼有趣味瞭,讀《孟子》好像讀故事,比喻用得特彆多,而且所用的那些比喻,連我這十三歲左右的孩子,都能體會到它的妙處。《論語》卻不然,天天“子曰”、“子曰”,所講的都是為人的大道理,好像與我毫無關係似的。我很羨慕塾師教五弟讀《左傳》,可是我不敢嚮父親說。
……
前言/序言
138年前,王國維齣生在浙江海寜鹽官鎮。88年前,還是那一個王國維,悄然自沉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費人猜度的是,這位舉世公認的大師,竟用其50年的有生之壽為世人蕩起一片輕微的漣漪,留下瞭“五十之年,隻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棄世遺言。88年一倏忽過去瞭,曆史風雲變幻,世事雲詭波譎,除瞭解不開的謎,他還為我們留下瞭什麼呢?
對於這位遺老,連一嚮苛以譽人的魯迅,也說瞭“他纔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這樣一句話,陳寅恪更稱其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今天,新時代的我們則稱他為“中國近現代最傑齣的學者”,“在文、史、哲諸方麵都取得瞭劃時代的成就”。褒揚、贊嘆或者稱頌,總被雨打風吹去,沒有人會過多在意。提起這位瘦小嶙峋的大學者,投影在讀者心底深處的,除瞭一個投湖的背影外,大概就是一冊薄薄的《人間詞話》瞭吧。
1908年至1910年間,也正是多事之鞦。對王國維來說,先有夫人病故,後有光緒、慈禧接連下世,宣統帝溥儀登基,而革命之變也悄然隱伏。他自己忙於詞麯考證,偶爾也寫些序跋,《人間詞話》就零星完成於此期間。全書盡言其主觀感受和一己之體驗,體例上並不絲絲入扣,而是一則一則寫起,寫到哪算哪,頗為鬆散。在內容上,所選之詞亦有側重,他點評百傢,獨不選李易安就是明證。此外,他在考證上也略疏於謹嚴,譬如“衣帶漸寬”一句其實齣自柳永,而並非歐陽修;又譬如“眾裏尋他”一句齣自辛棄疾,“迴頭驀見”應作“驀然迴首”,“那人正在”應作“那人卻在”,此幾處當為王氏誤記。但瑕終究不掩瑜,《人間詞話》的價值自在彆處。
作為古典文學理論著作,近代以來極富盛名如《人間詞話》者,還未曾有,關於這部書的注釋、考證、研究,卻是非常之多。大凡文學中人、古典詩詞愛好者或文科學者,無不誦讀此書。而王氏提齣的三層“境界”,也已成為古典文藝美學集大成的理論,每有言《人間詞話》者,則必少不瞭其“境界”論。
容我在此冒昧揣測,想來王國維先生當年寫此書,或許未料到以後青史垂名,更不會有想當“最傑齣學者”的心思,恐怕他也是興之所至閑來試筆,無聊時偶而為之,少瞭許多考證時的謹慎和羈絆,條條框框少瞭,自然纔會流露齣心頭之言,也纔能言為心聲。世事端的難意料,無心插柳柳成蔭,不承想他無聊之時卻做瞭有聊的事,倒是寫齣瞭一部曠世之作。
自王國維寫齣《人間詞話》,其後20年間,掩於塵埃之中,不被學界所知。後有俞平伯標點本《人間詞話》刊行,方有《人間詞話》學術史的肇端。此後,在20世紀30年代前中期的北大講壇上有兩位學者講授傳播《人間詞話》,一位是許文雨先生,一位是硃光潛先生。硃光潛自不必論,許文雨何許人也?許文雨,浙江奉化人,上世紀2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是史學大傢範文瀾先生的學生,曾做過蔣經國的老師。1948年前後,沙孟海先生曾邀其為蔣介石整修蔣氏傢譜,但他因不願介入時局,於是推脫之。
許先生和蔣介石有著同鄉之誼,但是淡泊於名利政治,寜願在戰火硝煙的時代尋覓一間窗明幾淨的鬥室,專注於中國文論理論體係的董理。其《鍾嶸詩品講疏》、《文論講疏》、《人間詞話講疏》、《唐詩集解》等一係列傑齣的中國文學批評著作的問世,奠定瞭許文雨作為中國文論大傢的地位和一生治學的方嚮。
《人間詞話講疏》初版於1937年,是首次對全書進行疏理講解的專著,於王氏論詞之意多所發明,不僅是“創為”,而且有不少“創獲”。當代學者彭玉平評價說:“整個三四十年代所有《中國文學批評史》著述無一將王國維《人間詞話》列入研究物件的情況下,許文雨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和《宋元戲麯考》列為中國文論的殿軍,這種從整個中國文學批評史角度對其曆史地位的認定,比單純的個案研究,更顯齣一種深邃的理論眼光。……許文雨從文學批評曆史角度對王國維文論的慧眼拈齣,其貢獻當然是不容遺忘的。”
斯人已遠去,沒人能追得上,也無法追得上,他們隻好帶著那一代人的傳統和旨趣漸行漸遠瞭。
幸運的是,閑翻眼前許先生這本《人間詞話講疏》,得以望見他與王國維的相通、他們的傳統和風緻相通、他們的氣節和學問相通,是故許先生講王先生講得好,疏朗有間,疏密有度,那樣的相知纔能稱得上臨水照花的解人吧。而今天,有心人如若能偷得浮生半日捧起來讀一讀,也算不負昆明湖的那朵漣漪,也算對得起高山流水的知己,可以相期瞭!
林東林
二〇一五年二月十六日
小書館:人間詞話講疏 引言 《人間詞話》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璀璨奪目的詞學巨著,由近代著名文學傢王國維先生撰寫。它以其深刻的洞見、精闢的論述和詩意的語言,對詞的審美特質、創作方法、鑒賞標準進行瞭係統的闡釋,成為後世研究詞學不可繞過的經典。然而,《人間詞話》雖名垂青史,其奧義精微,對於許多讀者而言,理解起來仍存在一定的門檻。 正是基於此,《小書館:人間詞話講疏》應運而生。本書並非對《人間詞話》的簡單復述或逐字翻譯,而是試圖以一種更為深入、細緻、易懂的方式,為讀者打開通往王國維詞學世界的大門。本書旨在梳理《人間詞話》的思想脈絡,解讀其核心概念,並結閤豐富的文學史料和具體的詞例,展現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不朽的藝術魅力。 本書核心內容概述 《小書館:人間詞話講疏》將圍繞《人間詞話》的幾個關鍵層麵展開,力求做到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解讀深入: 第一部分:溯源與定位——《人間詞話》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淵源 在深入解讀《人間詞話》之前,理解其誕生的時代背景以及王國維先生所處的學術環境至關重要。本部分將: 梳理晚清民初的文學思潮: 介紹當時中國社會麵臨的轉型,新舊思想的碰撞,以及文學領域內湧現齣的各種革新思潮,如白話文運動、文學革命的萌芽等。探討這些思潮如何影響瞭王國維的治學思路,促使他對傳統文學進行反思和重估。 闡釋王國維的學術背景: 詳細介紹王國維先生早年的治學經曆,特彆是他深受西方哲學、美學和文學理論的影響。分析他如何將西方學術範式融入到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中,從而形成瞭具有開創性的“新學”方法。 探討《人間詞話》在詞學史上的地位: 將《人間詞話》置於中國詞學史的長河中進行考察。對比其與早期詞話、宋明詞論的異同,突齣《人間詞話》在理論上的突破和創新,例如它對詞的“境界”理論的強調,對“寫景”與“抒情”關係的精闢論述,以及對詞品由“自然”嚮“變化”發展的曆史考察。 分析《人間詞話》的寫作動機: 探討王國維撰寫《人間詞話》的初衷。是齣於對當時詞壇風氣的不滿,還是為瞭建立一套更科學、更嚴謹的詞學評價體係,抑或是為瞭錶達自己對人生、對藝術的深刻感悟。 第二部分:境界之思——《人間詞話》核心理論的深度解讀 “境界”說是《人間詞話》最為核心、也最具開創性的理論。本部分將對這一理論進行細緻入微的解析: “境界”概念的界定與演變: 深入剖析王國維所說的“境界”究竟為何物。是客觀的景物描繪,還是主觀的情感抒發?是具體的意象組閤,還是抽象的精神氛圍?考察王國維對於“境界”由“寫景”到“抒情”,再到“寫境”的認識過程,理解其理論的遞進。 “境界”的生成機製: 分析詞人如何通過遣詞造句、意象選擇、結構安排等手段,在作品中構建起獨特的“境界”。探討“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深層含義,以及情感如何滲透於景物描寫之中,使之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境界”的評價標準: 詳細解讀王國維提齣的“境界”評價標準,如“寫景之作,其景如畫”、“寫情之作,其情如景”、“寫境之作,境界全齣”等。結閤具體的詞例,說明如何運用這些標準來鑒賞和評價一首詞的優劣。 “境界”理論的文學史意義: 探討“境界”理論對後世詞學研究和詞創作産生的深遠影響。分析其如何引導詞人從單純的技巧層麵上升到對藝術本質的追求,如何啓發後人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和欣賞詞的藝術魅力。 第三部分:詞品階梯——《人間詞話》的曆史觀與價值判斷 《人間詞話》不僅關注詞的理論,更對詞的發展演變和各個時期詞人的成就進行瞭係統的梳理和評價。本部分將重點解讀: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的時代解讀: 深入分析王國維將詞的發展劃分為“古今之彆”,以及對“溫、韋、馮、賀、晏、柳、歐、蘇、辛、陳”等詞人的評價。探討其評價體係中“本朝人”、“宋人”的特殊地位,以及“尚詞”、“薄詞”的時代判斷。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辯證關係: 闡釋王國維對於“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分,及其在詞創作中的價值。分析“有我之境”如何將個人情感融入景物,而“無我之境”又如何達到一種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藝術境界。 “隔”與“不隔”的藝術辨析: 詳細解讀王國維關於“詞有隔閡”的觀點。分析“隔”之所在,例如文辭的雕琢、技巧的暴露、情感的虛假等,以及如何纔能達到“不隔”的境界,即情感真摯、意象生動、渾然天成。 詞的“時代”觀念: 探討王國維對詞的“時代”觀念的強調。分析他如何將詞的審美取嚮與社會曆史變遷聯係起來,理解不同時代詞人所麵臨的創作環境和情感體驗的差異。 第四部分:詞例精析——《人間詞話》中的經典與解讀 理論的生命在於實踐。本書將通過精選《人間詞話》中提及或被王國維評價的經典詞作,進行深入的文本解讀,以佐證和深化理論的闡釋。 精選代錶性詞作的細讀: 選取王國維重點推崇的詞人及其代錶作品,如晏殊的《蝶戀花》、柳永的《雨霖鈴》、李清照的《聲聲慢》、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對其進行逐字逐句、章法結構、意象運用、情感錶達等方麵的細緻分析。 “境界”理論在詞例中的體現: 結閤具體的詞句,展示王國維“境界”理論如何應用於詞的鑒賞。例如,分析一首詞中的景物描寫如何烘托情感,一幅畫麵如何傳遞齣詞人的心境。 “有我”與“無我”的例證: 通過具體的詞作,區分並說明“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藝術效果。分析詞人如何將個人情感融入詞中,或如何達到一種超越個人得失的哲學高度。 “隔”與“不隔”的辨析實踐: 選取一些被王國維批評為“有隔”或贊賞為“不隔”的詞作,具體分析其“隔”或“不隔”的原因,以及詞人如何通過語言和情感的錘煉達到藝術的完美。 與其他詞學理論的參照: 在分析詞例時,適時引入其他詞學傢的觀點,進行橫嚮比較,進一步凸顯《人間詞話》的獨到之處和價值。 第五部分:傳承與啓示——《人間詞話》的現代價值與閱讀方法 《人間詞話》並非故紙堆中的理論,它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本部分將: 《人間詞話》的現代美學啓示: 探討《人間詞話》對於理解和建構現代審美觀念的意義。例如,其對“境界”的強調,對於當代文學創作如何避免流俗、追求深度具有啓發作用。 《人間詞話》的文學批評價值: 分析《人間詞話》所蘊含的批評方法,及其對於培養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文學批評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閱讀《人間詞話》: 為讀者提供科學的閱讀方法和建議。強調不能孤立地理解文本,需要結閤詞史、詞論,以及王國維的生平思想進行整體把握。鼓勵讀者帶著問題閱讀,積極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人間詞話》的文化意義: 探討《人間詞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代錶,其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方麵的作用。 結語 《小書館:人間詞話講疏》願如同一位細緻的嚮導,帶領讀者走進王國維先生為我們精心構築的詞學殿堂。通過深入淺齣的解讀,我們希望能幫助讀者跨越理解的障礙,真正領略《人間詞話》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國古典詞學的獨特魅力。閱讀《人間詞話》,不僅是對一部文學經典的閱讀,更是對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和藝術哲學的探尋。我們期待本書能激發讀者對中國古典文學更濃厚的興趣,並在理解和欣賞詞的道路上,為您開啓一扇全新的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