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志之士为了国际和民族的命运奔走呼号,抛头颅撒热血。期间虽有反复,虽有牺牲,但每一次改革的失败都是在为成功积蓄力量,不屈的先贤值得我们尊敬。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周年的《八年今日》一文中感慨道,“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变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1954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中指出,“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还有过改良派。对改良派也应该估计有进步的一面。戊成变法在当时受压迫,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进步性,它受到顽固派的仇恨。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张程,浙江临海人,现居北京。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张程为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历史作者。其写作先是集中在古代专题史和断代史,出版有《三国大外交》、《脆弱的繁华》等书,之后转向微观案例的写作,出版有文章合集《大案人心》《帝国的坏脾气》等。近来,其写作偏重于中国近代史,从政治运作角度观察中国社会,从社会变迁角度考察宏观历史,出版有《泛权力》。此外,张程还出版有《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并翻译出版了《中国人本色》《多面中国人》等西方观察近代中国的作品。在《光明日报》《园际先驱导报》《经济参考报》《科学时报》《百家讲坛》《中华遗产》等报刊发表评论,散文多篇。
宣统王朝:旧帝制的末日和新变革的背景
摄政王一语成谶:快完了
“隆裕-载沣体制”
不愿面对的现实
袁世凯“病退”
新政是清朝最后的机会
走向共和:中国变革的新力量、新选择
洋人不是好东西
没有根的反叛者们
体制内外的变革路径
要革命,还是要改良
宪政的诱惑
现在不革命,就没有命了!
铁血年华:革命志士的努力与牺牲
热血青年汪精卫
革命者的铁骨柔情
黄花岗
盼来的竟然是皇族内阁
枪声在四川响起
十月围城:1911年10月10日前后发生了什么?
仓促的首义
第一枪
光复武汉
泥菩萨黎元洪
地动山摇:各省独立与清廷政治剧变
第一波独立浪潮
东南易帜
南国烽烟
金陵王气黯然收
袁世凯复出
民国肇建:革命党站稳脚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武汉三镇保卫战
孙先生来了!
临时政府的困境
山雨欲来:一个崭新时代的踉跄起步
南北议和
最后的刺客
小皇帝退位,大总统易人
拿什么约束袁世凯?
附录一辛亥革命前后大事年表
附录二参考文献
后记
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和逻辑推进展现了一种高超的组织能力。作者并没有采用简单的年代线性叙事,而是根据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性,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框架。前后的章节衔接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每一个小主题的展开都像是为最终的大结论添砖加瓦,层层递进,逻辑链条清晰可见。尤其是作者在引入和总结某些复杂阶段时所使用的过渡段落,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们有效地帮助读者消化了之前吸收的大量信息,并将其整合到更宏大的历史脉络中去。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体系清晰的知识框架,这对于深度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吸引人,封面采用了那种复古的墨绿色调,配上手绘的旧式报纸排版风格的标题,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特有的油墨香,就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的严肃历史作品。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内页的字体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书脊的烫金工艺虽然低调,却在光线下隐约闪烁,仿佛在暗示着其中蕴含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份量。翻开扉页,那种清晰的层次感和排版的留白,让人在阅读复杂史料时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有历史厚重感的书籍。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史料的运用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引用现有文献,而是似乎挖掘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使得很多历史事件的细节呈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作者在论证某个观点时,往往会列举出多方不同侧面的证据进行交叉验证,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比如,在解析某个地方性起义的爆发原因时,书中不仅提及了中央政策的影响,还深入探讨了当地的宗族关系、经济结构乃至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复杂互动,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远远超出了我以往阅读的同类书籍所能提供的深度。这让人感觉到,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梳理和辨析,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历史图景。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它不像有些历史书那样堆砌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鲜活的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作者在描述那些关键转折点时,笔力遒劲,充满了张力,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和民众的迷茫与希望。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关键人物的心理挣扎时,那种细腻入微的刻画,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我发现自己常常在读到某个高潮部分时,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深吸一口气,去思考当时在场者的不易。这种叙事的高低起伏处理,使得阅读过程非常引人入胜,完全没有那种“赶时间”或者“草草收场”的感觉,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老练,它既保有学术著作应有的严谨和准确性,又在关键时刻流露出一种文学性的光辉。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考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语境下的特定情绪和氛围,避免了现代白话文的随意性。有些段落的描述,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品读一篇精妙的散文,充满了哲思和洞察力,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细细咀嚼其中的深意。它既不会过度煽情,也不会显得过于冷漠疏离,而是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又不会妨碍对历史逻辑的清晰把握。这种平衡感,对于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也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享受,如同聆听一位博学智者娓娓道来。
评分喜欢历史,活动时购买,价格便宜,不错。
评分各朝开国皇帝的专书,以史为镜。
评分与他人不一样的作品,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评分被标题吸引,书字体有些小,省纸。
评分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不是那种纯历史文言的。
评分京东活动购入很划算的哦
评分七个强人家族的兴衷,虎父无犬子,龙兄虎弟。
评分本着系列收藏来的
评分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藏书,没事看看书,宝贝很正,包装精美,物流小哥也很给力,推荐给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