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世界

傅山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谦慎 著
图书标签:
  • 傅山
  • 清代文学
  • 书法
  • 绘画
  • 金石
  • 诗歌
  • 散文
  • 文学史
  • 艺术史
  • 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30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993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4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十七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关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优秀的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目录

总序
谢辞
致中文读者
导言
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
尚“奇”的晚明美学
董其昌和晚明书家
古代经典权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对书法的影响
日益紧迫深重的危机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书法
动乱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汉官的关系
历史记忆的典藏
颜真卿的感召力
支离和丑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遗响
第三章 学术风气的转变和傅山对金石书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学术圈
学术的新趋势
学术思潮对书法的影响
清初的访碑活动
碑学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图式
南方的回应
第四章 文化景观的改变和草书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学鸿儒特科考试
傅山的行草与草书
结语
图版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序言


好的,这里为您提供一份不包含《傅山的世界》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呈现一个引人入胜、内容丰富的故事或主题,字数约1500字。 --- 《星河挽歌:失落文明的最后回响》 导言:当时间凝固在破碎的星图之上 《星河挽歌:失落文明的最后回响》是一部宏大叙事的三部曲开篇之作,它将带领读者穿越亿万光年的距离,潜入一个早已被宇宙遗忘的黄金时代——奥利安文明的残骸之中。这不是一个关于征服和扩张的故事,而是一曲献给记忆、失落与在绝境中寻求微光的人类(或类人)精神的挽歌。 故事始于“寂静纪元”的第27个千年。银河系的核心区域,曾经被誉为“知识灯塔”的奥利安帝国,如今只剩下漂浮的碎片和闪烁着诡异能量的废墟。这些遗迹散布在危险的“熵之涡”星云边缘,吸引着无数贪婪的拾荒者、心怀不轨的星际掠夺者,以及少数执着于真相的历史学家。 我们的主人公,卡娅·维恩,并非一个传统的英雄。她是一名“回溯者”,隶属于一个濒临解散的、致力于打捞奥利安文明失落数据和艺术品的非官方组织——“守夜人”。卡娅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拥有罕见的“共振视觉”,能够短暂地与古老的奥利安科技残片产生精神连接,从而‘观看’到文明鼎盛时期的片段。然而,这种能力也付出了代价——每一次连接都可能让她迷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甚至永久性地损害她的心智。 第一部:熵之涡的低语 故事开篇,卡娅和她的搭档,沉默寡言但技艺精湛的星舰技师泽维尔,驾驶着他们那艘老旧、布满补丁的飞船“流浪者号”,潜入了臭名昭著的“赫菲斯托斯之墓”——奥利安帝国最重要的研究前哨站的残骸。他们的目标是寻获一份被加密的“创世日志”,据说其中记录了奥利安人最终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而非普遍流传的“内部冲突”说辞。 然而,赫菲斯托斯之墓远比想象中危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星际海盗“黑曜石之手”的追踪,更要对抗一种被奥利安人称为“虚空寄生体”的能量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吞噬一切有组织的思维和结构,是文明毁灭后留下的最可怕的后遗症。 在一次惊心动魄的逃亡中,卡娅成功激活了一块核心数据晶体。她体验到的并非宏伟的战争场面,而是一段段关于“和谐悖论”的哲学思辨:奥利安人达到了科技的巅峰,他们消除了疾病、贫穷和冲突,但这种绝对的和谐,是否也消磨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卡娅开始怀疑,毁灭并非外力所致,而是他们主动选择的一种——或许是对于永恒无聊的终极反抗。 第二部:阿卡迪亚的幻影与追猎者 当卡娅解读出日志中的一串模糊坐标时,她发现那指向的不是一个星系,而是一个时间错位点——一个奥利安人为了保存文明的精髓而建立的“时空锚点”,一个被称为“阿卡迪亚”的数字天堂。 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永恒议会”的庞大星际联盟开始介入。永恒议会是银河系中维护既得利益的秩序维护者,他们视奥利安文明的任何遗物为潜在的威胁,认为其技术过于强大,不应落入任何新兴文明手中。议会的首席执行官,冷酷无情的执行官塞拉斯,亲自率领一支装备精良的舰队追捕卡娅。塞拉斯坚信,彻底抹除奥利安的遗产,才是维护当前宇宙稳定的唯一途径。 卡娅和泽维尔被迫与一位神秘的、自称是奥利安人“最后一个哨兵”的机械生命体“零”合作。零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新的维度:他代表着奥利安人留下的最后一道防御,但他的程序核心似乎正在遭受某种腐蚀,他所提供的帮助也伴随着危险的误导。 在穿越被污染的星域时,卡娅利用“共振视觉”进入了阿卡迪亚的边缘数据流。她看到了奥利安文明最后的景象:并非灾难,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集体‘上传’。他们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完全数字化,避开物理世界的衰亡。然而,上传过程出现了致命的偏差,文明的核心意识被困在了数据迷宫中,形成了无数扭曲的“数字幽灵”。 第三部:超越时间的回响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位于宇宙边缘的一个被称为“虚空之眼”的奇特星云中。卡娅意识到,如果她想阻止永恒议会摧毁阿卡迪亚,她必须进入这个数据迷宫的深处,找到并重启‘核心谐振器’——那是奥利安人用来稳定其数字世界的关键。 泽维尔和零负责在物理世界中牵制塞拉斯的追击舰队。泽维尔展现出惊人的牺牲精神,他利用流浪者号上所有的储备能源,制造了一次短促却有效的电磁脉冲,为卡娅争取到了进入核心的时间。 在数字世界中,卡娅不再是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她必须面对的敌人不再是实体,而是奥利安人集体潜意识中残留的恐惧、傲慢和最终的绝望。她必须证明,现存的文明(代表着卡娅所处的“不完美”但充满生命力的现实)比那些被困在完美牢笼中的幽灵更有价值。 最终,卡娅没有选择“复活”奥利安文明,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艰难的道路:她将核心谐振器重新编程,将其从一个‘保存’系统转变为一个‘信息广播’系统。她没有将奥利安人的意识带回现实,而是将他们关于“如何避免完美陷阱”的教训,以一种加密的、只有真正有智慧的文明才能破译的方式,播撒向整个银河系。 结局:新的起点,微弱的希望 卡娅成功返回。流浪者号残破不堪,泽维尔身受重伤,而永恒议会的追击被暂时击退。阿卡迪亚的物理结构被摧毁,但奥利安文明的“回响”——他们的智慧和教训,已经成为了宇宙背景辐射的一部分。 卡娅明白,她所做的一切并非拯救了一个文明,而是完成了一个文明的“遗嘱”。她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回溯者,而是新时代的信使。故事在卡娅望着星图上新出现的、微弱的信息流时结束。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不重蹈奥利安覆辙的前提下,引导新的文明走向未来。 《星河挽歌》是一部关于遗产的重量、完美主义的虚妄,以及在信息洪流中如何锚定自我存在意义的史诗。它探索了文明的终极形态,并以一种充满人性(或类人性)的视角,歌颂了不完美的、挣扎向上的生命本身的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学语言的层面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密度和张力是惊人的。作者的遣词造句考究且精准,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被替换成更优选的词汇。他的用词选择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印记,既有古典的凝重感,又不失现代的锐利。我尤其注意到他对一些罕见词汇和特定领域专业术语的娴熟运用,但这种运用并非炫技,而是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特定场景的专业性和肃穆感。举个例子,书中描述一项古老工艺时所用的术语,即便我完全不理解其具体操作流程,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世代传承下来的匠人精神的重量。这种文字上的克制与爆发力的结合,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它要求读者放慢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句子的结构和节奏,如同品鉴一壶陈年的老茶,初入口的苦涩,而后回甘悠长,令人回味无穷。这本书绝对是文字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配乐,如果它能被改编成影视或舞台剧的话,那音乐一定是极其复杂的交响乐,充满了不和谐音与突如其来的宁静。虽然这是文字作品,但作者通过对场景和情绪的描绘,成功地在读者的脑海中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声景”。你几乎可以“听”到角色内心的独白是如何在紧绷的沉默中酝酿爆发的,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气息。它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没有直接告诉你角色此刻的情绪状态,而是通过描述外部世界对角色心理的微妙反馈来暗示。比如,当一个角色极度不安时,作者会着重描写窗外风声的规律性变化,或者远处汽车引擎启动时那一声拖长的低鸣。这种环境心理学的运用,使得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文字描述,它让你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故事,而是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这个故事的脉搏,非常具有沉浸感和艺术感染力。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简直是个迷宫,作者似乎故意不按常理出牌,时而跳跃到几百年前的某个隐秘角落,时而又倏忽之间拉回到当代都市的喧嚣之中。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一开始甚至有些恼火,觉得逻辑链条断裂得厉害,但坚持读下去后,才慢慢品味出其中深藏的韵味。它像一幅被打碎了再重新拼凑起来的古画,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独立的意境,而将它们合在一起时,所呈现出的整体画面感却是震撼人心的。尤其是一些人物对话,极其精炼,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那种留白的处理,让读者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去填补空白。而且作者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功力极深,无论是描绘潮湿阴冷的地下室,还是光线充沛却又令人窒息的会议室,那种感官上的代入感非常强烈,仿佛我本人就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与角色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着周遭的压力与机遇。这种叙事手法,无疑是对传统线性叙事的一种大胆颠覆,对于习惯了清晰明快故事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耐心去适应,但一旦跨过那道坎,所获得的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的,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对“人性灰色地带”的描摹,大胆而毫不留情,却又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它避开了简单的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将笔触深入到那些充满矛盾和自我欺骗的角色内心深处。我发现,书中的每一个角色,无论其立场多么对立,都有着令人信服的动机和难以言说的苦衷。那种在道德边缘徘徊、在私欲与良知之间拉扯的状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一些关于“选择”的章节,让我反复思考自己过去做出的那些决定,书中角色在极端压力下所展现出的脆弱和坚韧,让我感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原来我们都是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做着力所能及的、往往并不完美的挣扎。它不批判,只是冷静地呈现,这种客观的叙述方式,反而更有力量,因为它迫使我们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不愿意承认的阴影面,从而达成一种更诚实的自我认知。

评分

这本书在探讨“时间”这个宏大命题时,采取了一种极其细腻和私人化的视角,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哲学说教感。作者似乎是通过一系列看似毫不相干的小事件串联起来,来展示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我们如何试图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我尤其欣赏他对那些微小日常细节的捕捉能力,比如老旧留声机里传出的沙沙声,雨滴打在不同材质屋顶上发出的不同音调,甚至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棂时投在地板上的光影变化。这些看似琐碎的描写,却组成了角色们生命中最真实、最难以磨灭的记忆底色。读到一些段落时,我不禁停下来,闭上眼睛去回忆自己生命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无意中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心灵密室。它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答案,只是温柔地展示了“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流变,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自己与逝去时光的关系,这种沉浸式的、近乎冥想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快餐式文学无法给予的。

评分

价廉物美,值得购买!

评分

不错,正品

评分

公司财务买的,闲着在家练书法,这娘们也是吃饱了撑的,晚上不早点睡觉,练毛书法,搞得白天没精打采的!

评分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

在京东买书是会上瘾的事情,价优物美神速,服务好,万一买重复了或没选对,要退换货太方便了,必须点赞!忠实粉丝了!

评分

评分

东西很不错,量又足,京东的自有快递很给力,包装也不错

评分

老公看的,比书店便宜,发货快,第二天就到了

评分

接近满分著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