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199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承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和叶文心教授。读博期间曾到北京大学访学一年,由萧超然教授指导。
魏定熙对北大的历史定位准确,并成功地将其作为北京城市史的一部分来书写。此外,他在“五四运动在北京”这个主题中颇有创获。作为中国一所现代的帝国大学,北大是帝国的改革者们一手设计的。他们力图建立一套空前的全国学校系统,并将京师大学堂这样一个新式机构置于该系统的顶端。此后,民国初年的教育家们利用帝国时代留给北大的尊荣,将之转变为一所独立自主的大学,而其毕业生也成为现代知识分子,不再抱有过去“学而优则仕”的帝国理想。
——本杰明·艾而曼(Benjamin Elman)
本书极具价值。它填补了一块巨大的空白,对于我们理解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史和思想史均极有帮助。
——史谦德(David Strand)
导论 北京大学之历史定位
第一章 19世纪的学校、政治与改革
第二章 京师大学堂与清末北京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后的局势不稳与重新界定
第四章 新旧文化之间
第五章 政治的不断介入
第六章 五四运动的内在张力
第七章 被围困的北大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很好的一本书,比较容易读,思路清晰。
评分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
评分老师布置的书,让看完写读书报告,相信老师的水准,一定值得看,老师说这是社会学必读书目,接下来好好拜读
评分冲着作者买的,有待细读,看了篇目都觉得不错。
评分北大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北大、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北京大学的发展史,就可谓是整个中国百年变革史的一个缩影。
评分北大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是交融在一起的,近代政治运动多与北京大学有关,即是古代太学与士人精神的延续,也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形成的因素
评分很好啊!首先是物流上很准时很快的。其次是京东的包装上每次包装都是很爱护书籍的。再者快递员配送态度给力和气。最后,书籍内容由于很多是朋友或者其他推荐买的,有待进一步阅读然后给书友一些参考!
评分北大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北大、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北京大学的发展史,就可谓是整个中国百年变革史的一个缩影。
评分好书,快递给力,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