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通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国学大家、《儒藏》编纂和研究首席专家汤一介先生在全球文化多元、经济一体形势下的新思维
内容简介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汇集汤老于新旧世纪之交所撰论文、书序、演讲以及访谈三十余篇,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儒学第三期发展等问题;尤其标举反本开新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紧紧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中西古今,从而使国人在华夏文明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构核心价值理念。
汤老的另一重要命题是世界各国家、地域的文明共存,中国哲学所独有的天人合一、普遍和谐、内圣外王等学说正可为当今人类解决矛盾冲突提供十分有益的思想资源;而以两希文明为基于的西方现代文明、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相互交流、相互融通的基础上,定当迎来人类的又一崭新的轴心时代。
作者简介
汤一介(1927-),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藏》编撰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精研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有《佛教与中国文化》、《儒学十论及外五篇》、《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英文版)等。汤先生出身国学世家,早年究心释道研究,晚年致力于儒学第三期的发展,提出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新轴心时代等问题,推动文化界对传统哲学的讨论;尤其于新世纪伊始联合中、日、韩、越300多人纂辑卷帙浩繁的《儒藏》,厥功至伟。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近三十年来,汤一介先生从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三个基调,针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如何“接着讲”发表了一系列观点,提出了“非常可怪之论”他真诚地祈望华夏悠久的文明传统能超过“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过去,落实到“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今天,并走向“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未来。他体知张东荪、张申府、熊十力、金岳霖、贺麟、冯友兰和冯契的思维路径,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全球化谱写了发人深省的乐章。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汤一介先生早期致力于道释研究,后期归本于儒家。编撰《儒藏》,作出本世纪的巨大学术贡献。汤先生在此书更显示思想家的深邃思想与博大胸怀,总结了儒道佛的核心价值,要为当今人类开显一个伟大的太平盛世,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的创发与期待,令人振奋,令人敬佩。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会会长)
汤先生是我尊奉的一位学长。“文革”劫难后,汤先生创建文化书院,请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学界诸贤来书院讲学,将当时破碎的知识界重新整合起来,显示出一位恂恂儒者的风范和道家有容乃大的精神,这是在港澳台及在美学人中所仅见的。尤其是在9.11之后,汤先生所倡导和践行的普遍和谐与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可以说是新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汤先生一生治学打通儒释道三家,奖掖后进诸生不遗余力,他所播撒的华夏古文明知识与思想的种子必将有光昌、盛大之一日。
——陈鼓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
目录
一 精神/信仰
在世纪之交谈精神与信仰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五四运动与中西古今之争
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会通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古今之学
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在西方哲学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哲学
寻求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论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论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
释“道始于情”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附录: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
二 书序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文明对话》序
《画说经典》序
《第二次启蒙》序
《中国儒学史》总序
《马一浮全集》序
三 对话/访谈
不断提出问题推动思想进步——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汤一介教授访谈录
世事沧桑成云烟,六经责我开生面
在传统与现代化间踏出哲学道路
汤一介先生谈治学门径
否定普世价值无法建设现代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儒学和马克思主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访著名学者、《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汤一介
自由是一种创造力
思骋寰宇界,岁砺金玉心
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访北大著名教授汤一介先生
自我学术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汤一介先生访谈录
精彩书摘
为什么我们要简要地阐述印度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人我国的历史?这是因为希望能从历史中得到某些借鉴和启示,以便我们在阐述西方文化传人中国有一个参照系。西方文化(景教)早在唐朝已传人中国,后因唐武宗灭佛而波及景教。此后,景教在中国逐渐消失,而元朝的也里温可教也随着元朝的覆亡而灰飞烟灭了。西方文化真正对中国文化发生影响是在16世纪末,当时传人的主要是西方基督教耶稣会的一些学说。这时的传教士采取的策略是使基督教附会于原始儒家思想(例如利玛窦),而中国之士大夫除个别人(如徐光启、李之藻)皈依了基督教外,绝大多数士人或对基督教持反对态度,或以中国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来了解基督教或欣赏西方的奇巧技艺。这点从某个方面看,有点像佛教传人之初。至清初,因礼仪之争,西方文化的传人有所中断,而至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如潮水一般地涌人中国。自此,在中国存在着长达百多年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清末,“中体西用”开始曾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尔后某些学者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多,而逐渐有所改变,其中介绍西学最有力者为严复。民国以后,“中西古今”之争仍然不断,袁世凯称帝之前有孔教会之建立,以儒家思想排斥、批判西方文化。其后于1915年始,有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青年》杂志的争论。大约与此同时而稍后,有胡适与李大钊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五四运动前后可以说是中西文化论战之高峰。以属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派和属于实用主义阵营的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联合举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提倡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由五四运动引进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力,自然也会引起中学的反击。当时最著名的维护中国传统的学者一是梁启超,一是梁漱溟。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对西方科学的批判虽有广泛的影响,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相当深刻的回应。
……
前言/序言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包装精美,印刷清晰,一看就是正版行货。内容十分详细,对我很有帮助。平时就是喜欢看书。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我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评分
☆☆☆☆☆
为什么我们要简要地阐述印度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人我国的历史?这是因为希望能从历史中得到某些借鉴和启示,以便我们在阐述西方文化传人中国有一个参照系。西方文化(景教)早在唐朝已传人中国,后因唐武宗灭佛而波及景教。此后,景教在中国逐渐消失,而元朝的也里温可教也随着元朝的覆亡而灰飞烟灭了。西方文化真正对中国文化发生影响是在16世纪末,当时传人的主要是西方基督教耶稣会的一些学说。这时的传教士采取的策略是使基督教附会于原始儒家思想(例如利玛窦),而中国之士大夫除个别人(如徐光启、李之藻)皈依了基督教外,绝大多数士人或对基督教持反对态度,或以中国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来了解基督教或欣赏西方的奇巧技艺。这点从某个方面看,有点像佛教传人之初。至清初,因礼仪之争,西方文化的传人有所中断,而至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如潮水一般地涌人中国。自此,在中国存在着长达百多年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清末,“中体西用”开始曾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尔后某些学者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多,而逐渐有所改变,其中介绍西学最有力者为严复。民国以后,“中西古今”之争仍然不断,袁世凯称帝之前有孔教会之建立,以儒家思想排斥、批判西方文化。其后于1915年始,有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青年》杂志的争论。大约与此同时而稍后,有胡适与李大钊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五四运动前后可以说是中西文化论战之高峰。以属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派和属于实用主义阵营的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联合举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提倡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由五四运动引进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力,自然也会引起中学的反击。当时最著名的维护中国传统的学者一是梁启超,一是梁漱溟。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对西方科学的批判虽有广泛的影响,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相当深刻的回应。
评分
☆☆☆☆☆
评分
☆☆☆☆☆
得懂点历史文化才能kandongw
评分
☆☆☆☆☆
趁着优惠,这次囤的书不少,慢慢读!
评分
☆☆☆☆☆
帮同事买的,应该不错
评分
☆☆☆☆☆
看着很好,质量应该不错!
评分
☆☆☆☆☆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会会长)
评分
☆☆☆☆☆
一位老教师的思想沉淀,以短篇居多,可惜最黄金的时间被文革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