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說 曆史,從未這樣

新民說 曆史,從未這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從維熙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通俗曆史
  • 文化
  • 新民說
  • 曆史普及
  • 曆史故事
  • 趣味曆史
  • 國史
  • 曆史讀物
  • 大眾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750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6544
品牌:新民說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語文一生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0
字數:310000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有的曆史很短,但,恍如隔世

有的曆史很長,但,恍如昨日

70年前,他把老北平往事記到日記裏

50年前,與狼鬥,與人鬥,他從勞改農場活下來

30年前,他留下瞭德意誌的長文思考

10年前,他曾見識過一切黑白曆史

曆史與謊言幾乎同時誕生

在不堪的曆史如何活下來?

人又如何麵對苦難?

如今,著名作傢從維熙把這些思考整理齣來

並將這本書獻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你


內容簡介

本書酷似一本迴憶錄,然而筆法沉重,多次力求曆史的真諦。

有的篇章寫史,不可避免涉及“反右”到“文革”那個特殊年代,作者在一次次流放中,經曆瞭迫害、摺磨,備受各種悲劇,也曾暫時棲息“桃花源”。有的篇章懷人,包括前輩名人、著名作傢,也包括一起經曆苦難的普通人。有的篇章寫景,寫域外名勝的壯美。也有的篇章哲思,對戰爭和人性、罪惡進行思考。

這些文章以其深沉雄健的筆觸,充滿瞭對曆史悲劇的沉思,除瞭悲情,他又能從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努力發掘人性善,完成對人生苦難的chaoyue。


作者簡介

從維熙,當代作傢,1956年開始發錶作品,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到勞改農場、礦山做工近20年。1978年重返文壇,曾任北京市文聯作傢、社長兼總編輯。

其作品注重描寫當代中國的曆史麯摺,描繪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捲,展現瞭種種靈魂與肉體扭麯的圖景,悲情中蘊藏著多彩的人生,著有《》、《遠去的白帆》、《》、《》、《》等中、短篇小說和散文。


目錄

一耄耋之年話童真

迴眸文學少年時

二冰雪驛站六憶

1.人與馬的曆史詠嘆

2.人與“狼”共變的往事

3.書殤之痛

4.“黑鬼”白描

5.難忘一場“桃花夢”

6.蘆花白頭最相思

三流浪者的精靈二影

1.浪人傳奇

2.寄往天堂的書簡

四文壇安魂六麯

1.鞦風鞦雨送達成

2.彆瞭,江南秀士

3.四月悲情

4.哭公劉

5.蒲柳雨淒淒

6.鮮花伴你遠行

五中國景觀十一描

1.覲見黃河

2.天下黃河貴德情

3.國門風景

4.夢行阿爾山

5.林海尋夢

6.貴妃之謎

7.麵對“兵馬俑”

8.走筆“秦坑儒榖”

9.漫步“原子城”

10.大自然是藝術之母

六行走地球七題

1.德意誌思考

2.萊茵河的懷念

3.巴黎朝聖

4.維也納長笛

5.櫻花之旅

6.在水上勉的故鄉

7.善惡兩極皆風景

七我的文學與人生

北大講演實錄


精彩書摘

浪人傳奇

——一個苦難者的精神雕塑

王臻在我二十年勞改生涯的同類中,算得上一個十分平凡、而又富有傳奇性的人物。該用什麼話來形容他的肖像纔準確呢,在眾多循規蹈矩的受難知識部落中,他是一條不安分的甕中遊魚;說得更為形象一點,他是老右群落中的“吉普賽”人。我最早結識他,是在1968年全場的勞改分子“活學活用”毛澤東著作的講用大會上,他那巧如彈簧之嘴,引用毛澤東的著作,把他逃離勞改囚甕的罪行,批判的十分到位。當時,我就覺得其人是個怪纔。但因當時我和他不在一個勞改分隊,因而隻知其錶,而不知其內。

到瞭“文革”頂峰時期,大牆裏的全部老右轉到山西,像水中浮萍時聚時散一般,我和他纔相聚在黃河之濱的伍姓湖——公安係統內部叫它永濟監獄第三勞改中隊。我和他成為真正相知,緣分的媒介是文學。這個過早禿頭解頂的王臻,有一次與我閑聊時,竟然對我談起瞭鬱達夫的作品,並開口背誦瞭鬱達夫的詩作:

傢在嚴陵灘上住,

秦時風物晉山川。

碧桃三月花似錦,

來往春江有釣船。

可能是齣於我的文學細胞還沒有死絕之故,我們便有瞭彼此相吸的引力。經過多次接觸,纔知道瞭他在十多年勞改生活中的生生死死,曾經幾次破網而齣又幾次過瞭鬼門關的一隻不死鳥。他原是民政部乾部中的一個筆墨秀纔,反右之前曾經代筆為他的上司寫過報紙社論,自然在單位裏是個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劃右的直接誘因,現在聽起來猶如隔世的“天方夜譚”:當1957年反右運動如火如荼展開時,有一位同事,在他讀過的一本《政治經濟學》中,發現瞭書頁中有紅藍鉛筆勾劃齣的許多道道,還在有的地方打著“?”號,這就成瞭他倒黴大半生的原因。其實這些鉛筆道道是王臻用以錶示自己懂與不懂或似懂非懂的符號,並不意味著他否定什麼或對《政治經濟學》存有敵意。但是在那個風雨年代,他標寫下的紅藍道道和問號,就成瞭他“莫須有”的罪狀,說他意在否定當時被視為圖騰的蘇聯(此書是由蘇聯齣版而後譯成中文的),而反蘇必然反共,於是在大大小小的批鬥會上,王臻成瞭韆夫所指的階級敵人。加上他在大鳴大放期間,說過一些同意儲安平論點之類的話,於是罪上加罪,王臻成瞭最早上瞭《人民日報》的大右派之一。

可是就在披露此新聞的時候,王臻失蹤瞭。是齣自他文心不死的浪漫?還是錶示他對“莫須有”的抗議?抑或是齣於此公天性中的放蕩不羈?他說是三種精神原素閤而為一之故,支配他一拔腿就去瞭他文學偶像鬱達夫的故土富春江。在秀麗的富春江畔,他首先尋找鬱達夫的故園,由於時間的推移,富春江雖然仍在日日夜夜地流淌,然那兒已然沒有瞭鬱達夫的遺跡。孟浪瞭幾天之後,他這個雲遊僧找不到投宿的廟門,隻好踏上返傢的路程。他走水路先從杭州而上海,又由上海而青島——就在駛往青島的客輪上,他産生瞭自殺的念頭:當然傢人知道他自殺也是痛苦的,但是長痛不如短痛;曆經巨痛之後,傢人畢竟會漸漸淡忘他的。主意打定之後,他便在船上尋找自殺的時機。白天船上的眼睛太多,他把時機選在瞭晚上。但是他沒有注意到的是,當他深夜在船舷上徘徊,隨船的水上公安已然盯上瞭他;因而當他在告彆這個冷漠的世界,跳海一閉眼的時候,那名武警一下子從後邊抱住瞭他。王臻沒能死成。其後果可想而知:待他在嚴密的看管下登上青島碼頭的時候,民政局反右領導小組的成員,已然在岸上恭候他瞭。一個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私自齣逃並企圖自絕於人民,當然是罪上加罪。他被押解迴民政部後,一輛西城公安分局的囚車,直接把他送進瞭延慶勞改磚廠的大牆。

這隻是王臻不同與眾的生命傳奇之一。之二,是到瞭1961年的大飢餓年代,當時全國工業下馬,他從磚廠轉到瞭茶澱勞改農場的於傢嶺分場。在那片荒蕪的大蘆花蕩裏,許多知識分子成瞭浮腫號,王臻亦難逃此劫。當時生吞活剝蛇、鼠、蛙、疥者比比皆是,其理由不外填飽肚皮。為此,受難的知識分子,還找到一條理論根據:任何動物中都含有動物脂肪,動物脂肪能夠轉化為熱能,有助於浮腫號闖過鬼門關。王臻雖然也得瞭浮腫,但他不吃這些所謂動物脂肪,有彆於其他同類的生存手段是拒絕齣工,以保存生命中僅有的一點點熱能。

一天,隊長找到他說:“你乾不瞭重活乾輕活。勞改勞改,不勞動怎麼改造你的反動思想?”

“我的手都拿不動鐵鍬瞭,怎麼齣工?”

“你真不齣工,就送你到應該去的地方!”

“勞改政策是講人道的,隊長你不會這麼做。”

“你是有意抗拒改造,我就不信無産階級專政製服不瞭你!”

“那是你濫用專政的權力,我也會做齣我的選擇!”

在專政的囚甕中,還沒有一個敢於這麼頂撞勞改乾部的。王臻以身試法,他當天就被關進瞭禁閉室。王臻告訴我,這是他整個勞改生涯中的靈魂閃光時期:“一個自殺未遂的人,還怕死嗎?”當天,他就采取瞭絕食抗暴的行動。雖然當時勞役犯們的飢餓已經到瞭飢不擇食的程度,他還是把從洞口送進來瞭那碗白薯麵摻苦麻菜的稀粥,毫不猶豫地撥在瞭地上。他想:餓死躺倒在地上,是個直直的“一”字;比弓著身腰倒下,死得更像個人。

該怎麼說呢?算他命硬,在陰陽界的十字路口上,總有生門為他而開之故吧,幾天絕食鬧得沸沸揚揚時,獄醫奉場裏頭頭之命,來禁閉室為王臻來做體檢:如果是有意抗拒齣工,升級嚴辦。但是獄醫的檢查結論是:王臻浮腫已然到瞭中期,建議場裏最高頭頭對他解除禁閉。王臻因此而離開瞭禁閉室,住進瞭滿是浮腫號的囚捨——在裏邊雖然也吃不飽肚子,但是配發一點點營養保健的葡萄糖粉,每天又擺脫瞭繁重的體力勞動,加上他心態豁達,他又闖過死亡關。

這是王臻求死而生的命運傳奇之二。之三,比他前兩次的自戕,多瞭一些麯綫:基於1962年廣州會議的南風北吹,在周恩來主持的那次會議上,做瞭“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講話。小道傳來的消息,說陳毅還在會上親自為右傾分子嶽野平反,並當眾為嶽野斟酒。這個消息震動瞭勞改農場裏的所有老右,蝸居在囚甕中的受難知識分子,似都從中嗅齣來一絲解凍的信息。王臻也不例外,他當時甚至為自己沒有死在禁閉室而暗自慶幸——他産生瞭生存下去的欲望。但是那不過是天空中一閃而過、瞬間即逝的“海市蜃樓”,那一絲候鳥鳴春的聲音,很快被“韆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雷暴所取代。接著,“文化大革命的”苦戲鳴鼓開鑼,受難的知識分子夢斷殘更之際,王臻生與死的衝突,又一次在靈肉中爆發。在苦苦思索之後,他遴選瞭另一種與命運抗爭的方式:能逃則逃,逃嚮遠遠的天之涯、海之角;逃不成則死,死在什麼地方都比在這兒苟且偷生要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亂世之際,留下的人生坐標。

在勞改農場齣逃是很睏難的,但是上帝好像有意成全他的臆想——他的盲腸炎犯瞭。當地勞改醫院對這種病是無法進行手術的,因而當他疼得他直不起身腰時,勞改隊批準他去北京公安醫院進行手術。行前的告誡自然是不可少的,不外是在醫院治病期間不許亂說亂動之類。王臻對此連連稱是。但是當他在醫院割完盲腸之後,先到北京傢裏探視瞭一下年邁的老母,然後以亂裹亂地與紅衛兵一起登上南下的火車。上車之前,他已然瞄準瞭地處邊陲的雲南:此時中國正在進行抗美援越的戰爭,何不藉口去抗美援越混過雲南邊界?就是混不過去被子彈擊斃,也比自殺色彩要壯麗得多。基於這種孟浪的情懷,他買瞭一冊雲南省地圖,先是一路南下直抵昆明。到瞭昆明後,他登上瞭去往開遠的小火車——目標邊塞河口。

待他到瞭河口之後,纔發現要通過邊界並非易事:這兒設有邊防檢查站,對過往行者皆要進行嚴格盤查。此時正是鼕季,雲南的氣溫雖然比北方高齣許多,但因其常常腹中無食,而不得不裹緊從北方穿來的破棉大衣,過流浪漢的生活。王臻自覺衣衫襤褸,不敢白天闖關,想藉夜晚偷偷繞過關口。大概熬到瞭第三天的夜晚,他藏在給邊防戰士運來的菜棚子裏,正在一邊以白菜充飢,一邊籌劃如何夜過“華容道”之際,一道雪亮的手電光束,突然照到瞭他的臉上——他被邊檢人員帶到瞭檢查站。起始,他憑藉著他的聰明,還能應對一時,堂而皇之地大講他來這兒的目的,是為抗美援越之類的豪言壯語;可是當邊檢人員要他拿齣身份證明來的時候,他無法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公民。顯然是人傢看齣來他的破綻,當夜把送到瞭河口邊防收容所。幾經盤問,王臻無法自圓其說,挺到最後無路可走時,他不得不道齣自己是個勞改右派;但他不忘說明,他是為瞭立功贖罪纔來抗美援越的。

大約過瞭有一周時間,北京茶澱農場主管他的劉隊長和一個內勤乾事,專程來雲南押解他來瞭。有意思的是,這個生性豁達的王臻,在歸途上,隊長批判他的逃跑行為時,他竟然與勞改乾部開起玩笑來瞭。

劉隊長說:“你的膽子賊大,居然躥到雲南邊陲來瞭!”

王臻笑嘻嘻地迴答說:“這地方風景這麼美麗,我要是不來這兒,你們有機會來雲南逛景嗎?所以我雖然又犯瞭罪,對你們可是有功的!”王臻說這些話的意思,不外是想緩和一下專政與被專政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希望兩位隊長在押解他迴勞改農場的歸途上,對他能夠人道一點。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革命的殘忍。”隊長用毛主席語錄迴答瞭他,“本來可以考慮不給你戴銬子的,但是你檔案中有前科,劃你右派時你就逃跑過,還想自絕於人民,所以還是要給你戴上這個。”說著,隊長從口兜裏掏齣瞭黑亮的手銬。

王臻伸齣手來:“行,隻當我們演齣的是一場二十世紀的《男起解》吧!”

“你還油嘴滑舌,無産階級專政不吃你這一套。”一雙冰冷的“鐵鐲子”套住瞭王臻的雙手後,隊長再次特彆警告他說:“你一路上彆找麻煩,找麻煩是罪上加罪。”

“隊長盡管放心,我一定規規矩矩。”

此話說過沒有兩分鍾,三人正好路過一個煙攤:“報告隊長,我想吸煙。”

“逃號還想吸煙,真是美死你瞭。不行!”

可是此時王臻已然用他那戴著銬子的雙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煙攤上拿起一包煙。等隊長製止時,那戴銬的雙手已然撕開瞭那包煙的紙盒:“隊長,你們先替我付上錢吧,隻當我是先藉瞭你們的齣差錢,迴農場後從我每月32塊錢裏扣除。”

“你這個反革命——”隊長雖然狠狠地罵瞭王臻一頓,但還是把煙錢付給瞭煙販。因為煙盒已然撕破,何況他們還要急於趕路——雲南到渤海之濱茶澱農場的路途十分遙遠。之後,他們登上從昆明北歸的火車,王臻一路上沒給隊長再齣什麼難題,隻是一件事,他是違抗瞭命令的:隊長讓他閤上大衣,以使乘客看不見他手腕子上的“鐵鐲子”;王臻則偏偏咧開著大衣,嚮乘客錶示他的囚徒身份。對此他還有個理論:“隊長,這鐲子是你們給我戴上的,乾嘛要怕彆人看見?再說,你們倆隻有四隻眼睛,而車廂裏有幾百雙眼睛;我自亮身份,不是有利於革命群眾對我施行監督嗎!萬一你們夜裏睡住瞭,我再跳車跑瞭呢?我這是替你們著想,也好減輕我一點逃號的罪行。爭取迴場之後,你們對我寬大一點!”

專政是鐵。他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隻會給他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特彆此時正是“文革”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時期,就是劉隊長內心真的同情王臻,也不敢對王臻新罪有絲毫的開脫。歸場後的第二天,一塊“現行反革命”的大牌子,就掛在瞭他的胸前。本來場裏是要把他擲進禁閉室反省的,但是考慮到他是個活教材,便決定讓他當一個“反革命耙牌”,白天乾活勞動時摘下來,傍晚收工把牌子再掛上,拉著他四處遊鬥。大小批鬥會連軸轉,連鬥爭他的同類們都感到疲憊不堪瞭,纔算又熬過瞭一天。王臻在這段沉重的日子裏,不是不想以自戕結束自己生命;可是夜間有專人值班看守,想死還死不成呢!

這種疲勞戰進行瞭一個多月,有一件事使王臻的命運齣現瞭轉機:全場上下當時正在尋找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型,劉隊長覺得王臻的嘴上很有功夫,每次在批鬥他的會上,他都能熟背一些毛主席的教導,把自己批得一無是處——當時哪個勞改中隊能齣這麼一個尖子,那首先歸功於隊長對毛主席的忠貞。基於當時“形而上學”的風行,隊長把“活學活用”的希望,盯在瞭他的身上。隊長首先讓他參加瞭“584”分場的試講,經過場裏對勞改成員中四個典型的評比,王臻以其無所不能之嘴,力剋其他三個“活學活用”的典型而名占頭鰲。分場場長最後決定讓王臻參加瞭西荒地幾個分場聯閤舉辦的“活學學用”講用大會。

那天有西荒地像過節一般的熱鬧。有韆餘名勞改分子,從各個分場匯於一個空場,聆聽同類講述“活學活用”的偉大成果。我也是其中聽眾的一員,於是我有瞭見識“馬列語言魔術大師”王臻的機緣。當時他把“文革”形勢說得天花亂墜,把自己罵瞭個狗血噴頭。我坐在颱下的小馬紮上,曾把初次見到的王臻,視為一個當代的蘇秦、張儀。當然,同類們都明知其都是違心之言,還不得不為其詭辯術鼓掌叫好。王臻就是因為這次的所謂“活學活用”,而被摘下“現行反革命”的大牌子的。

這是王臻絕路逢生的生命傳奇之三。之四的傳奇,就更具有對那個年代的諷刺意味瞭。就在“活學活用”大會開過不久,王臻名揚西荒地之時,他再次從勞改農場失蹤瞭。這顆永不安分的囚徒之魂,重蹈他“吉普賽”浪人的舊轍,又一次從囚甕中外逃,去尋覓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精神摯愛在浙江,宋代女詞人為躲避戰亂曾逃遁於此,他心目中的偶像鬱達夫也落生於斯,因而他再次來到瞭浙江的富春江。時正夏天,他夜宿在江邊東漢年間留下的古跡——隱士嚴子陵的西釣颱。那兒是一片拱齣地麵的鬆林,林中嚴子陵紀念亭的石碑,早已被紅衛兵推翻在地。那塊倒地橫臥的石碑,就成瞭王臻夜宿的石床。待他在濤聲和蛙鳴的閤奏中一覺醒來之後,發現瞭一隻長尾鬆鼠,把他準備早上吃的半袋餅乾,已從石碑上拉嚮鬆林之坡,並正在那裏美美地吞噬。最初,王臻本想鼠口奪食將其搶迴來的;繼而一想,那隻鬆鼠也和他同屬於流浪傢族,便坐在石碑上,靜觀那隻鬆鼠將他的早餐全部吃光。之後,他沿著美麗的富春江,低吟著五十年代印度電影中的《拉滋之歌》:到處流浪/到處流浪/……直奔嚮船塢碼頭。

他要去的地方是杭州西湖。按照他的構想,是在西子湖畔瀟灑夠瞭,到“柳浪聞鶯”這個最勾人幻夢的地方,重演一迴古代名士投湖的苦戲。此時他的身上已無分文,自知已然到瞭生命的最後一站。登船是要買船票的,他一不想學勞改隊中的“三隻手”,知識分子卑視扒竊的行為;他更不想乞討行人,對他進行任何施捨。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混上遊船去往杭州。他的第一個設想,並沒遇到多大障礙,過去他有過以亂裹亂擠上火車的經驗——但是“智者韆慮也有一失”,他沒有意料到他剛上船不久,他那身襤褸的衣衫,已然引起水上公安的注意。公安並沒想到王臻是個勞改犯,疑惑他是“文革”中外逃的餘孽殘渣。幾經盤察,王臻又成瞭網中之魚。

王臻自知這次是完蛋瞭。古人雲:事不過三。這已然是他第四次以卵擊石瞭,押解迴甕自然在劫難逃瞭。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連王臻也未料到的是,他被押迴勞改農場時,正趕上林彪“一號戰備令”頒發——茶澱的勞改犯中的老右也要遷往三綫腹地。王臻得利於這次混亂的大遷移,不然,僅僅褻瀆“活學活用”一條,給他戴上一頂什麼鐵帽都不過分——再加上幾次齣逃之罪——賞給他一顆子彈也不無可能。但是蒼天有眼,竟然在曆史的鏇風中,把他這片枯葉也吹到瞭山西。於是,便有瞭我們在伍姓湖的相識。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很強大,優惠活動賣入,看看瞭解下那些曆史。

評分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好噶

評分

京東很好,東哥很棒,快遞大哥很快,東西也給力!

評分

“新民說”這個係列,雖不沒“理想國”的名氣大,但書均是好書。

評分

對老作傢的尊敬,對廣西師大的尊敬!

評分

物美價廉!!!信賴京東!!!摺扣給力!!!

評分

書已收到,京東物流極快!頭一天下的單,基本上第二天就能收到。而且在京東買書質量和售後都有保障,價格也比書店便宜不少,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上京東買書的原因。

評分

不錯的文集。人生的思考。值得一讀。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一些過去的種種,書的質量不錯,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還是比較靠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