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黃文弼曆史考古論集》和《西北史地論叢》兩部名著為底本,從黃文弼先生的全部曆史研究和考古著作中選擇重要的論述部分,摒除圖版、說明以及一些次要繁瑣的部分,編選而成。作者在進行曆史論述時往往包含著他所親身考察的地理、考古內容,而在他的考古著作中又往往包含著他的曆史、地理研究心得。本書將史學、地理學和考古學緊密地結閤在一起,融通為一,以體現作者研究的主要特色。
黃文弼(1893~1966),中國現代考古學傢。字仲良。湖北省漢川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九年三月初八(4月23日),1966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19年到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任教,並於1927~1930年參加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內濛古、新疆考察活動。1934~1937年任西北科學考察團專任研究員,1935年又以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身份派駐西安任辦事處主任,進行整理碑林等工作。抗日戰爭期間任西北聯閤大學和四川大學教授,又任西北大學曆史、邊政兩係主任。1947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黃文弼4次去新疆考察,對西北史地和新疆考古的研究卓有貢獻。黃文弼的著作有:《高昌陶集》(1934)、《高昌磚集》(1951增訂)、《羅布淖爾考古記》(1948)、《吐魯番考古記》(1954、1958)、《塔裏木盆地考古記》(1958)、《新疆考古發掘報告》(1983)、《西北史地論叢》(1981)等。
這本《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西域史地考古論集》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西域曆史文化認知的全新一扇窗。我一直對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融非常感興趣,但總感覺現有的通俗讀物在深度上有所欠缺。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學術探險,深入挖掘瞭那些被曆史塵埃掩蓋的細節。比如,它對樓蘭古城的最新考古發現進行瞭非常詳盡的梳理,不僅僅是羅列齣土文物,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套完整的時空敘事框架,讓我仿佛能親眼看到那個曾經輝煌的綠洲文明是如何興盛、衰落,又如何與周邊的多個古老民族發生互動。作者的考據功夫令人贊嘆,引用的文獻資料橫跨中、英、法等多語種,顯示齣極高的學術素養。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並未固步自封於傳統的“中原視角”,而是大膽采用瞭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將曆史地理學、氣候學甚至人類學的一些新理論引入對西域社會形態的分析中。讀完後,我對西域不再僅僅停留在“沙漠”、“駝隊”的刻闆印象上,而是看到瞭一個復雜、多元、充滿活力的古代世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實現瞭將前沿學術研究轉化為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中亞曆史地理的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案頭必備之作。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成功地將浩如煙海的西域研究成果,提煉成瞭幾條清晰的主綫。我特彆欣賞它對“身份認同的變遷”這一主題的處理。不同於以往將西域視為一個靜止地點的論述方式,這裏的文章著重探討瞭居住在塔裏木盆地邊緣的各個族群,其文化身份是如何在佛教、祆教、摩尼教乃至後來的伊斯蘭教的衝擊與融閤中不斷重塑的。作者們非常擅長運用文本細讀的方法,比如對幾篇關鍵碑銘的細緻解讀,揭示瞭地方精英階層在維護自身文化特殊性與融入更大利益集團之間的微妙平衡。這種對動態過程的關注,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層次感。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過去是什麼”,而是告訴你“過去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的”。對於我這種對社會變遷理論有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案例研究簡直是寶庫。雖然個彆章節的語言風格偏嚮於嚴謹的學術論述,略顯晦澀,但通過細緻的梳理和對比不同學者的觀點,最終呈現齣的知識密度和思考深度是其他任何讀物無法比擬的,它迫使你停下來,反復思考那些曆史的偶然與必然。
評分閱讀體驗的流暢度上,這本書的錶現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遠超我預期的“學術叢書”的刻闆印象。通常這類匯編,不同作者的風格差異極大,讀起來像在不同人的講座間來迴切換,體驗比較割裂。然而,這套《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似乎在編纂時就注意到瞭整體的和諧統一。尤其是在“水利工程與綠洲生態”這組專題中,即便作者更換瞭好幾位,文章之間的過渡和論證的遞進感依然保持得相當好。他們似乎共享瞭一套基本的學術語言和問題意識框架。我特彆喜歡其中一篇關於古代喀什河流域水係變遷的論文,它結閤瞭遙感圖像分析和古代文獻記載,得齣的結論既有紮實的實證支撐,又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比如對當代水資源分配的啓示。這不僅僅是曆史研究,更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品位,紙張和印刷質量上乘,作為一本值得珍藏的學術讀物,它在形式上也體現瞭對內容的尊重。
評分如果要說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那一定是它在糾正傳統史觀方麵的力度。長久以來,我們對西域的理解,常常被簡化為單一的軍事或貿易走廊的敘事。但本書的幾篇重量級文章,通過對中亞汗國時期邊緣地帶的精微考察,徹底顛覆瞭這種綫性的看法。例如,其中一篇關於粟特商人跨國貿易網絡的論文,清晰地描繪瞭一個比我們想象中要早得多、也復雜得多的全球化雛形。它不再把粟特人僅僅看作是中介,而是視為一種擁有自己獨特文化資本和商業策略的“文化傳播者”。作者們細緻地分析瞭粟特語在不同地區的行政和商業文獻中的使用頻率,這種微觀的證據鏈條非常有說服力。這本書的貢獻在於,它將西域從“中國疆域的邊陲”這一固定的地理標簽中解放齣來,還原為一個充滿主動性和能動性的曆史舞颱,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西方文明的熔爐。它為理解多中心的世界曆史提供瞭極佳的個案研究。
評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需要反復閱讀和深入思考的作品集。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地在睡前翻閱的休閑讀物,它需要讀者投入相當的精力去理解其復雜的論證結構和密集的史料支撐。然而,一旦你沉下心來,迴報是巨大的。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查閱地圖和參考書來跟上作者的思路,但這恰恰說明瞭它的價值——它激發瞭進一步探索的欲望,而不是提供一個現成的、無需質疑的結論。這本書的學術水準無疑是國內研究西域曆史地理領域的頂尖水平,它代錶瞭當代中國學界對這一宏大課題最前沿、最審慎的思考。如果你是一名專業的曆史或考古研究者,這本書是必讀的;如果你是一位對曆史有強烈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建議你做好充分的準備,帶上筆記本,因為你將獲得遠超預期的智識收獲,它會重塑你對古代歐亞大陸互動的認知框架。
評分好書
評分好書 一直想買 這次乘京東搞活動拿下瞭 以後慢慢讀
評分東西很不錯,下次繼續買。
評分書真的很不錯,快遞的速度也很快。
評分大傢經典必須支持,好看,受益很多多讀好書
評分西域史地考古論集都不錯。基礎書
評分交話費長春vvvvvGG幫不幫v
評分活動時買的,慢慢看吧。其實“”無關的圖片和資料“”也應刊齣以顯全貌,編者有何資格淩駕於著者及讀者之上?中國從不缺想替彆人作主的人,無論哪個方麵。
評分這套書不太值得購買,名過於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