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股市风险等重要功能,是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管理者实现市场化风险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工具。本书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期权知识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系统介绍了上交所期权业务团队在设计股票期权产品时对一系列关键问题所进行思考与研究的总结,包括股票期权标的证券选择、合约条款设计、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价格稳定与大宗交易机制、风险控制、风险处置、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波动率指数等,有助于提高广大投资者对股票期权的认识和理解,针对性强,能够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规避股市风险,丰富投资组合,实现投资套利。
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本书是上交所期权业务团队在设计股票期权产品时对一系列关键问题所进行思考与研究的总结。本着设计中国特色股票期权市场的基本原则,本书充分借鉴了境外期权市场与境内期货市场,结合我国市场现状,对股票期权标的证券选择、合约条款设计、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价格稳定与大宗交易机制、风险控制、风险处置、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波动率指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
黄红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历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委员、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上海证监局副局长、证监会上海专员办主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委员会专家顾问、证监会担任机构部主任等职。
第一章 引言:中国特色股票期权市场探索
1.1 产品开发背景
1.2 总体设计思路与特点
1.3 产品开发实践与前瞻
第二章 合约标的选择
2.1 国际市场股票期权品种概况
2.2 ETF期权与个股期权比较
2.3 标的选择标准
第三章 合约条款设计
3.1 概述
3.2 期权类型
3.3 合约单位
3.4 合约到期期限
3.5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间距
3.6 行权价格数量
3.7 履约方式
3.8 交割方式
3.9 合约调整
3.10 代码与简称
第四章 交易机制
4.1 概述
4.2 交易机制选择:混合模式还是纯做市商模式
4.3 订单类型与订单优先规则
4.4 最小报价单位
4.5 行权指派与交收
4.6 账户体系与结算制度
4.7 收费机制
第五章 做市商制度
5.1 概述
5.2 做市商模式
5.3 做市商的义务
5.4 做市商的权利
5.5 做市商评价机制
5.6 做市商激励机制
第六章 价格稳定与大宗交易机制
6.1 概述
6.2 价格涨跌幅制度
6.3 断路器机制
6.4 大宗交易机制
第七章 风险控制
7.1 期权市场主要风险及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
7.2 保证金制度(一):保证金收取模式
7.3 保证金制度(二): 组合策略保证金
7.4 保证金制度(三):证券保证金
7.5 结算价
7.6 限仓制度
7.7 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制
7.8 其他
第八章 风险处置
8.1 强行平仓
8.2 取消交易制度
第九章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9.1 境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及做法
9.2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9.3 我国期权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十章 波动率指数
10.1 波动率指数在境外市场的发展状况
10.2 境外波动率指数编制方法
10.3 上海证券交易所波动率指数编制方案
参考文献
后记
目前,股票期权作为与现货证券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衍生品,已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从交易量上看,股票期权(含ETF期权和个股期权)占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已接近30%。
股票期权在境外市场虽然是十分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但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仍然是一项无先例、无实践的重大创新。事实上,期权作为非线性的衍生品,比现货和期货都要复杂很多,以致有人说,如果说衍生品是金融产品中的皇冠,那么期权以其复杂性和策略多变性当之无愧为这顶皇冠上的明珠。
考虑到期权产品的复杂性和中国市场现阶段特点,我们确立了偏谨慎的产品开发思路,提出了“高标准、稳起步、严监管、控风险”十二字总的指导思想和“规则、系统、账户、资金、风控、运行”六个独立的产品设计原则,目标是在合理借鉴国际期权市场和国内期货市场经验基础上,建设符合中国市场实践和投资者需要的股票期权市场。
长久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都颇为强调“中国特色”,只要是与国际惯例或国外经验不同的地方,都毫无例外地归咎为“中国特色”,甚至在不少情况下,“中国特色”成了改革、创新遇到阻力或者出现问题时的挡箭牌,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阻碍力量。在期权产品设计上,如何避免将“中国特色”作为挡箭牌,避免其成为不改革、不创新的借口,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对期权产品设计的“实战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关注如何在现实的市场中创造出有价值的金融产品。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期权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这一点我之前从未接触过。一个期权产品的设计,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地被监控、评估和调整。书中可能探讨了如何跟踪期权产品的表现,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期权头寸,以及如何处理期权到期时的结算问题。这让我认识到,成功的期权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前期的一番创造,更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精细的管理。此外,书中还可能讨论了期权产品的税务处理和法律合规性问题,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可忽视的细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理解期权产品设计的全过程。
评分《期权知识系列丛书 股票期权产品设计:关键主题》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拨云见日”的顿悟感。它清晰地阐述了股票期权产品设计的关键要素,并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期权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的章节,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期权并非仅仅是投机工具,它在风险对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可能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期权来对冲股票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比如通过购买看跌期权来设定一个“止损线”,或者通过构建复杂的期权策略来对冲特定的市场风险。我理解到,期权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它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灵活且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管理方案。此外,书中还可能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设计出不同风险水平的期权产品,从而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为那些想要深入理解股票期权市场运作机制的读者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市场流动性和期权产品设计”的章节,这一点我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期权产品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到它的交易成本和执行效率,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书中有可能探讨了如何设计出能够吸引更多交易者参与的期权产品,从而提高其市场流动性。这可能涉及到期权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到期日和行权价的设置,以及如何通过做市商机制来保障市场的活跃度。我理解到,一个设计精良的期权产品,不仅要能在理论上满足某种需求,更要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交易表现。此外,书中还可能探讨了监管环境对期权产品设计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期权交易的监管政策各不相同,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规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全面地审视期权产品设计的各个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股票期权产品设计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仿佛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能够参与到规则制定中的“内行”。书中关于“产品设计”的侧重点,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它不像很多泛泛而谈的期权书籍,只是罗列各种期权策略,而是深入到“如何创造出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或投资者需求的期权产品”这个层面。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虽然记不清具体名称了)详细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期权,比如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以及它们在产品设计中的适用性。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行权,这使得它的定价和风险管理相对更简单,而美式期权则允许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行权,这赋予了它更大的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复杂性。书中还可能提及了奇异期权(Exotic Options),比如障碍期权、亚式期权等,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趣,它们通过加入一些特殊的条件,能够实现更精细化的风险对冲或收益捕获。例如,障碍期权的设计,可能就是为了在标的资产价格触及某个预设水平时,期权就“激活”或“失效”,这对于那些希望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进行操作的投资者非常有吸引力。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期权的分析,我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市场参与者的痛点和期望,并运用期权工具去精准地满足他们。
评分《期权知识系列丛书 股票期权产品设计:关键主题》这本书,真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学习之旅。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期权产品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期权在金融创新中的巨大潜力。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波动率交易”的章节,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波动率,作为期权定价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交易的标的。书中可能深入探讨了如何设计期权产品来交易波动率,比如利用跨式期权(Straddle)或勒式期权(Strangle)来对冲波动率风险,或者通过设计具有特定波动率敏感性的期权来捕捉市场波动率的变化。我理解到,期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方向性交易工具,它更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易市场“不确定性”的渠道。此外,书中还可能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设计出能够适应牛市、熊市或震荡市的期权产品。这让我明白了,好的期权产品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原本以为只是讲解期权的基本原理,没想到它触及到了股票期权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期权产品的风险管理。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期权交易的杠杆效应很容易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风险是成功的关键。书中可能详细阐述了各种风险指标,比如Delta(标的资产价格变动对期权价格的影响)、Gamma(Delta对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敏感度)、Vega(隐含波动率变动对期权价格的影响)和Theta(时间价值衰减),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和控制期权头寸的风险。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可能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风险对冲策略,比如利用Delta对冲来构建无风险的头寸,或者利用Gamma对冲来应对标的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这种实操性的建议,让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指导。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个专业的实验室里,学习如何精确地操控和管理那些高精密的“金融仪器”。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觉一下子打开了通往期权世界的新大门。之前我对期权,尤其是股票期权,一直停留在“听过”的层面,觉得它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但当我真正翻开《期权知识系列丛书 股票期权产品设计:关键主题》时,才发现事情远非我想象的那么复杂,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值得探索的乐趣。书的开头部分,虽然我不太能精确地回想起具体是哪一章哪一页,但它非常系统地为我梳理了期权的基础概念,比如什么是期权,它的基本要素(标的资产、行权价、到期日、权利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最核心的“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举个例子,它可能是将期权比作一种“未来购买或出售某件商品的合同”,然后详细解释了这个合同的附加价值在哪里,以及为什么有人愿意支付溢价来获得这份权利,而又为什么有人愿意收取溢价来承担这份义务。更重要的是,书中关于期权定价的一些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的介绍,虽然我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但也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它让我明白,期权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时间流逝、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尤其对时间价值衰减(Theta)的讲解印象深刻,它形象地说明了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权的时间价值是如何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样逐渐消失的,这对于理解期权策略至关重要。整本书给我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从最简单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议题,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感到信心十足,愿意继续往下读。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种“抽丝剥茧”式的深度解析。它没有急于给出一堆复杂的公式和模型,而是非常有耐心地带领读者一步步理解股票期权产品设计的核心逻辑。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期权组合的构建与优化”的章节,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很多时候,单一的期权合约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的期权合约,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更优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书中可能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不同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以及不同的行权价和到期日,来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组合,比如蝶式价差(Butterfly Spread)、秃鹫价差(Condor Spread)等。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可能探讨了如何通过量化方法来优化这些期权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学习一个精密的“金融乐高”,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搭建出满足各种需求的金融产品。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可以说是一场“智慧的盛宴”。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思考。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期权产品创新的前沿趋势”的章节,这一点让我对期权市场的未来充满期待。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期权产品设计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进。书中可能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优化期权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以及如何设计出更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期权产品。我深刻地意识到,期权产品设计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领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现在”,更是关于“未来”。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期权市场无限可能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金融创新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相信,这本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将对我未来的投资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期权,更是关于“如何利用期权来构建金融产品”。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之前我只关注期权本身的功能,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期权作为一种“积木”,可以搭建出各种各样具有特定功能的金融工具。我依稀记得,书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期权产品的构建。比如,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产品,或者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对冲特定市场风险的产品。这其中肯定涉及到大量的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即使我不是数学专家,也能通过作者的引导,逐步理解产品设计的逻辑。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可能讨论了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期权合约,来实现类似于股票多头或空头的收益曲线,但同时又具有更低的风险敞口,或者更优的风险回报比。这对于那些希望在保持一定市场敏感度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此外,书中还可能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量身定制期权产品。这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裁缝,能够根据客户的身材和喜好,缝制出最合身的衣裳。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评分期权考试必备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