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师傅中国菜”丛书,主要以“详尽图解做菜步骤”为主要卖点的烹饪类图文书。
“贺师傅中国菜系列”,真正为读者指导,将每一道菜的操作步骤、烹饪诀窍,都详尽地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表现出来,目的就是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让读者不仅能欣赏精美的美食图片,重要的是还能亲手实际做出好吃的菜。
本书主要特点: ◇详尽图解步骤,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傻瓜式”做法,新手也能做好菜! ◇不用换算克数,直接用1大勺、1小勺调味,就能做出好菜! ◇拍摄图片精致、唯美,让您一看就食欲大增。 作者还提出了“傻瓜式”烹饪法则,仅用大勺、小勺就调出好味,让厨房新手也能做出好菜。
“贺师傅中国菜”系列策划独具匠心,文字、图片、版式质量上乘,非常贴近百姓生活,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是不可多得的详尽图解菜谱书。
本书是一本介绍家常浙菜的菜谱书,书中介绍了各种经典浙菜,让每一个浙菜爱好者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美味佳肴。书中详细的食材、调料用量,准确的制作分解步骤,让厨盲们也能轻松做出家常浙菜。
PART1 醇香肉食
PART2 山珍海味
PART3 精巧面点
PART4 四季鲜蔬
加贝 本名贺鹏飞,国家特三级厨师,1972年生于内蒙古,15岁时从师学习厨艺,擅长川、湘、鲁、粤等多种菜系。年轻时背着两把菜刀走南闯北,用心寻觅中华饮食原本的味道,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烹饪技艺。 贺师傅怀着草原人广阔的胸怀和淳朴的性格,体味平常百姓家原始、简单、美味的家常菜式,秉持“少油、少盐、无味精”的原生态原则,希望将健康与美味带给每一个有缘人。
01口味清爽的浙菜
02烹调技法各有千秋
03浙菜常用调味料和配料
PART1 醇香肉食
6杭椒牛柳
8东坡肉
10荷叶粉蒸肉
12干菜焖肉
14虎皮肉
16茶香牛肉
18鸡腿芋艿
20芙蓉肉
22牛肉炒三丝
24梅干菜鸡翅
26酱烧狮子头
28蒜泥凤爪
30锅酥牛肉
32浙式糖醋里脊
34糖醋小排
36贵妃鸡翅
38钱江肉丝
40香菇里脊
42海带排骨汤
PART2山珍海味
46龙井虾仁
48蛤蜊黄鱼羹
50三丝拌蛏
52虾爆鳝背
54雪菜大汤黄鱼
56腐皮包黄鱼
58宋嫂鱼羹
60砂锅鱼头豆腐
62爆墨鱼花
64番茄鱼片
66花雕熏鱼
68滑熘虾
70拌海蜇皮
72三片敲虾
74虾仁烘蛋
PART3精巧面点
78嘉兴粽子
80宁波汤团
82拔丝蜜橘
84吴山酥油饼
86葱包烩儿
88细沙羊尾
90生煎虾饼
92鲜肉小笼
PART4 四季鲜蔬
96荷塘小炒
98红烧冬瓜
100西湖牛肉羹
102芥菜炒年糕
104东坡茄子
106雪菜豆皮
108桂花糖藕
110蛋黄炒南瓜
112熘黄蛋
114大头菜小炒
116油焖茭白
118腌菜花毛豆米
120栗子冬菇
122肉末炖海带
拿到《贺师傅中国菜:家常浙菜》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沉静而富有质感的封面吸引了。翻开扉页,贺师傅温文尔雅的序言瞬间拉近了距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浙菜深厚的情感和推广家常菜的初心。作为一名常年在外求学工作的人,我对家乡的浙菜有着特殊的情感,那些熟悉的味道,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这本书让我仿佛看到了家中的厨房,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书中的菜谱分类清晰,从凉菜到热菜,从主食到汤羹,应有尽有,而且每一道菜都附有详实的操作步骤图,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尤其钟爱书中对一些传统名菜的改良和创新,它既保留了浙菜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理念。比如书里提到的“东坡肉”,传统做法可能油腻感较重,但贺师傅的书里则给出了更易于家庭操作且口感更清爽的版本。还有那道“龙井虾仁”,详细讲解了虾仁的处理技巧,如何才能做到虾仁Q弹,龙井茶香四溢,这对于我这种追求极致口感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每当看到书中那些诱人的图片,我都会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那种温情和慰藉,是任何外卖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扇连接我与家乡、与亲情的桥梁。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贺师傅的脚步,在厨房里重现那些久违的美味,让这份家的味道,在异乡也能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贺师傅中国菜:家常浙菜》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个标准的“美食小白”,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美食节目,对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垂涎欲滴,但一到自己动手,就完全成了“厨房灾难现场”。特别是中餐,总觉得火候、调味这些东西太难掌握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贺师傅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风趣,而且他没有用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他会告诉你,比如做“宋嫂鱼羹”时,到底要加多少醋才能达到那种酸甜适中的感觉,以及如何才能让鱼羹的口感顺滑而不粘稠。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家常”的定义,它强调的是食材易得,步骤简单,更重要的是,能让家人吃得开心。我试着做了书里的“白切鸡”,本来以为会很麻烦,但按照贺师傅的步骤,非常轻松地就做出了皮黄肉嫩,鲜美多汁的白切鸡。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很多菜都不仅仅是食谱,贺师傅还会穿插一些他对食物的感悟,以及和家人朋友一起做菜的美好回忆,这让我在烹饪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这本书就像一个无声的朋友,在厨房里陪伴着我,让我从一个“手残党”,慢慢变成了一个能做出几道拿手好菜的“小厨神”。我真的非常享受跟着这本书学习的过程,感觉每一次下厨,都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探索。
评分这本《贺师傅中国菜:家常浙菜》简直就是我家的厨房救星!作为一个对美食充满热情但厨艺还在“新手村”徘徊的上班族,我一直想在家做出地道的家常菜,尤其是那一口鲜美温润的浙菜,总是让我魂牵梦萦。之前也尝试过一些菜谱,但要么步骤太繁琐,要么配料难以寻觅,最后成品总是不尽如人意。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一切都改变了!贺师傅的文字就像一位亲切的老朋友,一点点地引导着我。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每一个步骤都讲得清清楚楚,甚至连火候的细微变化都给出了生动的比喻。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浙菜的讲解,比如西湖醋鱼,我一直以为它做起来非常高难度,但贺师傅的分解步骤让我豁然开朗,从鱼的选择、处理,到糖醋汁的比例调配,再到最后的勾芡技巧,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很多菜肴都强调了“家常”二字,这意味着我不用特地去高级市场才能买到食材,家里常备的几样就能做出美味。这对于我这样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买菜上的“懒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中的每一道菜了,从红烧肉到梅菜扣肉,从清蒸鲈鱼到油焖笋,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口水就要流下来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份关于家庭温暖和味蕾记忆的传承,我真的非常期待它能为我的餐桌带来更多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贺师傅中国菜:家常浙菜》这本书的时候,是带着一丝忐忑的。作为一个在厨房里“摸爬滚打”多年,但总也达不到“炉火纯青”境界的业余爱好者,我总是觉得自己差那么一点点火候,或者少那么一味关键的调料。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贺师傅的讲解风格非常独特,他不是那种枯燥的“照本宣科”,而是更像是与你在厨房里一起切磋技艺的老友。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加入A,翻炒B”。比如,在讲到如何让排骨酥烂入味时,他会详细解释不同火候对肉质的影响,还会分享一些他自己独创的小窍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食材的选取和处理的建议,非常接地气,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获得的东西。他还会根据不同的菜肴,给出最适合的调味品搭配,让你不用再为“到底放多少盐才合适”而烦恼。我尝试了书里的“油焖笋”,以前我做的油焖笋总是偏甜或者偏咸,但按照贺师傅的方法,笋的鲜味被完美地激发出来,咸甜适中,口感脆嫩,家人都赞不绝口。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教你“做什么”,更是教你“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烹饪启蒙。我觉得这本书对于想要提升厨艺,但又不想被复杂步骤和高深理论吓倒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贺师傅中国菜:家常浙菜》这本书,以其详实、生动、极富感染力的内容,彻底点燃了我对家常浙菜的热情。我一直对浙菜情有独钟,那细腻的口感,清雅的滋味,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深处。但碍于经验不足,我总是停留在“看”的阶段,真正下厨尝试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味世界的大门。贺师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仅是列出食材和步骤,更是在字里行间传递着他对烹饪的热爱和对家常滋味的理解。他的叙述方式非常亲切,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耐心地将每一个细节娓娓道来。书中对每道菜品的起源、文化背景的介绍,也让我在烹饪过程中增添了更多乐趣和对食物的尊重。我最喜欢的是他对“火候”和“调味”的讲解,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讲解如何让酱鸭皮脆肉嫩时,他会详细描述不同阶段的火候控制,以及如何通过一些小技巧来达到最佳效果。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做了“梅菜扣肉”,不仅肉质酥烂,肥而不腻,梅菜的香甜也得到了完美的释放,连平时不太爱吃肉的家人都赞不绝口。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烹饪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普通的家常菜,只要用心去做,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亮点。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书中更多的美味,让我的家常菜肴,也能散发出属于浙菜的独特魅力。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呵呵呵呵呵呵呵
评分实用新型!!!!!
评分物美价廉
评分很好,很棒的东西!下次还来买!
评分一直在这里买东西,实在实惠,十分满意~
评分很不错,值得购买,多学习没坏处!
评分好
评分有两本没有塑封,书皮坏了
评分还不错吧,就是里面的菜式不是很喜欢。过几天挑喜欢的做给老婆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