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资深戏剧教育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套《幼儿园童话剧主题课程》在“艺术性”的呈现上,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但这种艺术性是根植于朴实的儿童视角之上的。它推荐的许多道具制作方法都极其巧妙,充分利用了可回收材料,既环保又充满童趣。比如,用旧纸箱制作的“魔法城堡”或者用旧衣物改造的“精灵服装”,它们粗糙但充满想象力的质感,比购买昂贵的成品道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亲近感和创造欲。课程的编排逻辑非常流畅,它巧妙地将语言发展、动作协调、音乐律动等多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融入一个统一的戏剧框架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音效设计”的部分,引导孩子们用身体或简单的自然材料模拟环境音,比如踩在干树叶上的沙沙声、风吹过树林的呼啸声。这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听觉分辨能力,也让剧场氛围更加真实可感。整套课程设计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智慧。
评分我更欣赏这套课程中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它不像传统课程只关注最终演出的效果,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展现出的合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上。书中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观察记录表,它不是用来打分的,而是用来捕捉成长的瞬间。比如,当一个平时内向的孩子,为了表达角色的悲伤而尝试用不同的声调说话时,记录表上会有一个明确的标记,提醒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使得“童话剧”不再是舞台上的表演秀,而真正成为了一个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光盘中的一些片段捕捉到了很多“幕后花絮”——孩子们为了搭一个道具争论不休,然后又互相妥协的过程,这些才是课程的精髓。它让教师明白,教育的价值常常隐藏在那些看似“混乱”的互动之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和提炼。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将理论指导与实践记录完美结合。
评分说实话,刚接触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怀疑它的“班本课程”定位,总觉得幼儿园的主题课程容易流于形式,或者被固定化的教案所束缚。然而,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其最大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提供的框架非常清晰——从主题导入、经验分享、剧本创作、角色分配到最后成果展示,每一步都有详尽的指导说明,但它留给老师的二次开发空间却非常巨大。例如,书中介绍了一个关于“分享”的主题剧本,素材来源于孩子们争抢玩具的真实事件。老师没有简单地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引导他们将这个冲突过程戏剧化,让孩子们在“扮演”冲突双方的过程中,去理解不同角色的感受和动机。这种自我修正和情感体验的过程,远比老师直接灌输“要分享”有效得多。光盘中的案例也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班级(中班)的年龄特点,调整剧本的复杂程度和表演时长,可见编写者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一个一刀切的模板。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是它对于“家园共育”的实践指导。很多幼儿园的成果展示往往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独角戏”,家长们只能被动地观看。而这套课程里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家长纳入到课程的共建体系中。它不仅仅是邀请家长来看演出,而是鼓励家长参与到故事的筛选、道具的制作,甚至是前期经验的搜集过程中来。书中提供了一些设计精巧的“亲子活动卡”,引导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前的预演,收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对角色的新理解。这种深度的参与,极大地增强了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光盘中的一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一场中班的“小小探险家”主题剧,扩展成了周末的家庭亲子户外写生和探险活动,然后将收集到的材料反哺回剧本的完善中。这种“课程化”的家园互动,将传统的被动观摩升级为了主动协作,为我们思考如何打破学校围墙提供了绝佳的范本。
评分这套《幼儿园童话剧主题课程》的出版,对于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基于儿童经验”这一核心理念的扎实贯彻。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童话故事,然后教孩子们如何表演。相反,它引导老师们如何深入挖掘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他们自己讲述的小故事,并以此为蓝本,去构建剧本。比如,书中提到如何捕捉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对小动物习性的即兴模仿,并将其转化为一个生动的角色设定,而不是生搬硬套《小红帽》里刻板的“狼”和“猎人”。这种由内而外的课程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主人翁意识。我尝试用其中关于“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了一个“森林”的场景,他们不仅自己动手剪贴、涂色,还根据自己的想象为场景命名,那种专注和投入,是传统说教式教学难以企及的。课程配套的光盘,更是提供了丰富的示范案例,从幼儿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的运用,到教师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都做得非常细致入微,为我们这些新手教师提供了极佳的参照系。它教会我的不是“怎么演”,而是“怎么引导他们去‘发现’表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