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楷书集字对联》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集字类书法碑帖。集智永楷书字体,共收楹联45副,方便读者临习、创作。《智永楷书集字对联》是“集字字帖系列”丛书之一,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书法字帖的又一力作。
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楹联、诗词作品集,适合已有临帖基础,尚缺创作经验的读者使用。本书尊重原帖原字,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读者创作时提供参考蓝本。智永,南朝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善书,尤工草书,书有家法。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并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几可视为教科书,其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本书通过集字成对联集中展现智永楷书书法艺术,按字数多少、书写难易排列,便于临习。
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师从欧阳中石先生。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研究工作,著有《颜筋柳骨》、《书法艺术赏析》、“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等专著。
这本书在实用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日常练习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它在版式设计上的周到考虑。每一页的布局都留出了足够的空白区域供练习者进行临摹,而且字帖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字迹的展示效果。此外,它似乎还考虑到了不同程度学习者的需求,在某些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许加入了一些基础笔画的结构示范,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非常及时的指导,能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起正确的用笔观念。这种将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编者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深切关怀,真正做到了“取法碑帖,用于实践”。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字帖,我立刻被其内容的编排逻辑和选材的精妙所折服。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对联,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将智永楷书的精髓,通过这些经典的对联形式展现出来。每一副对联的选择都恰到好处,不仅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吉祥祝福语,更不乏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训佳句,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值得称赞的是,字帖中对单个字形的展示和组合的示范,清晰地体现了智永楷书“秀逸内敛、圆融平正”的风格特点,结构严谨而不呆板,笔画遒劲而不失温润。这种精心的策划,使得读者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能够系统地掌握楷书的笔法规范,而非盲目地东施效颦,为想要深入学习智永一派书风的爱好者提供了极佳的入门或进阶材料。
评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深知一本好的字帖对于提升书写水平的重要性。这本书在墨色的运用上处理得非常到位。印刷的墨迹浓淡适宜,既能清晰地展现出智永楷书笔画的提按顿挫和墨色的微妙变化,又不会因为过分浓黑而显得生硬板滞。我尝试着用不同型号的笔尖在上面进行描红和对照练习,发现即便是细微的线条转折,那份古朴典雅的韵味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种高清晰度的还原,对于观察古代碑帖的细节至关重要。相比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印本,这本字帖的品质无疑提升了临习的效率和体验,让人感觉仿佛是直接面对原作进行学习,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和学习的兴趣。
评分这本《集字字帖系列·智永楷书集字对联》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雅致的米黄色纸张,纹理细腻,手感沉稳,透着一股古典韵味。设计风格简洁而不失庄重,用金色的烫印字体清晰地标注了书名和系列标识,在光线下隐约闪烁,显得格外有品位。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厚度适中,略带哑光质感,非常适合用毛笔蘸墨书写,吸墨均匀且不易洇纸,这对于练习书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装订工艺扎实可靠,书脊平整,翻阅时能轻松找到自己想要临摹的篇章,这一点深得我心。整体而言,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所付出的心力,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在心悦诚服中,愿意沉下心来与古人的笔法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购买这本字帖,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一笔一画的描摹,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智永楷书的特点,正好契合了这种寻求内心平静的需求——它不追求狂放不羁,而是以一种温和、内敛、中庸的美感示人。通过反复对照和揣摩这些集字对联,我感到自己的心性也随之沉淀下来,字里行间的平正与端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心态。这本字帖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精神食粮,它以智者的文字为载体,引领着我们在书法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找到一份难得的安宁与笃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