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濤,男,西安市書法傢協會會員,西安大學生書法傢協會副會長,《高校書藝》雜誌主編。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一生曆宋元之變,仕隱兩兼,其父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其父便去世瞭,傢境每況愈下。宋滅亡後,趙孟頫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贊賞其纔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趙孟頫後逐漸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他的政治地位達到瞭一生中的頂峰。由於元仁宗的青睞和趙孟頫本身藝術水平的齣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趙孟頫博學多纔,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彆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篆、隸、真、行、草五體兼擅,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於樞《睏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他與顔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傢”。
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書藝提齣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其實他在書法上的貢獻甚大,不僅書法作品,就是其書論都達到瞭很高的境界。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這些都是學習書法重要的理論啓示。
本書所選例字來源於趙孟頫如下幾帖:
《後赤壁賦》,紙本,冊裝,現藏颱北“故宮博物院”。其末署“大德辛醜正月八日,明遠弟以此紙求書二賦,為書於鬆雪齋,並作東坡像於捲首。子昂”。時趙孟頫四十八歲。
《韆字文》,絹本,藏於故宮博物院。趙孟頫酷愛以《韆字文》為習字素材,他曾在一捲《韆字文》中自題雲:“僕二十年來,寫《韆字文》以百數。”足見共學書之勤奮。本捲是其晚年書寫的一件《韆字文》,明代書傢詹景鳳評說:“此捲筆法高古、圓潤峻秀,為承旨得意之作。” 清人安岐評價:“此書體勢圓熟,轉摺峻峭而兼章草。雖宗智永,與往昔所見迥彆,乃公之變筆也。評者謂文敏天資既高,學力淵深,未有不神而化者,此捲良是。”
《止齋記》,紙本,上海博物館藏。此篇書於元至大元年,趙孟頫時年五十五歲(1308)。此乃趙孟頫行書代錶作之一。通篇字形俊秀飄逸,而筆筆又謹守法度,體現瞭他極深的行楷功力,乃至後學無法超越。
縱觀幾帖,我們發現這裏麵體現齣趙孟頫行書技法的共同特點:
由於天分極高,加上多年的積纍,他的藝術水平已漸臻爐火純青之境。這些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婉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特彆精彩之處就在於,雖然是多用側鋒,但是趙孟頫以他的天纔和深厚功力在運用側鋒書寫時避免瞭單薄及拋筋露骨的弊端,將其書寫得也像中鋒一樣渾厚寬博,而在綫條粗細變化及轉摺處卻又不乏精巧韻緻,因此就使得其作品充滿瞭“端莊雜流利,剛健寓婀娜”之感。同時在字形結構上,總體以端莊俊逸為主,但是在個彆字上為瞭追求彆樣韻味,他故意對其結構進行變化,或是將上下結構變成左右結構;或是誇張突齣某一筆畫;或是故意弄險卻又以某些筆畫進行補救以平衡重心,種種不一而足,使作品在端莊的基礎上增添瞭很多活潑的趣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趙孟頫確是深得王羲之真傳的一代書法大傢。他將王羲之書法的風格學得惟妙惟肖,甚至在嫵媚之處還有過之,但是這也是他飽受詬病之處。公允地說,這種批評也並非全無道理。書法講究字內含有風骨還是十分重要的,太過柔媚,在氣勢上還是會欠缺一些,這也是我們提醒廣大學習趙孟頫行書者需要特彆注意和避免之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永遠是我們在學習古人書法時的正確態度。
應該先在他的楷書上好好下一番功夫,這樣再去學行書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這是學習歐陽詢行書的一個竅門,同時也是學習歐陽詢行書的情況特殊所在。
這本關於碑帖臨習技法的書籍,簡直是書法學習者的福音!我一直對行書情有獨鍾,尤其是對那些結構嚴謹、筆法細膩的作品非常著迷。拿到這本書後,我立刻被它詳盡的講解所吸引。書裏對於不同書體的特點、筆畫的起收、結體的布局,都有非常深入的剖析。特彆是它對於“氣韻”的探討,讓我體會到書法不僅僅是技法的堆砌,更是個人學養和性情的流露。作者在講解時,總是能將復雜的技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迅速掌握要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臨習方嚮更明確瞭,不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帶著思考去下筆。它不僅是一本技法手冊,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時刻在我身邊指導。
評分我過去嘗試過很多書法教材,但總覺得它們要麼太深奧,要麼太膚淺。這本書恰好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既有理論的高度,又不失實踐的指導性。對於如何通過臨習來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這本書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的方法論。它教我如何去“破譯”古人的筆法密碼,如何將古人的精髓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書中對於“氣韻生動”的解讀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書法是“寫”齣來的,更是“感覺”齣來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自己練習中的不足,也為我指明瞭未來努力的方嚮。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的價格。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書法愛好者,我最頭疼的就是如何將臨摹的字寫得有生命力。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巨大的啓發。它不僅僅是講解技術細節,更重要的是闡述瞭書法的精神內核。書中對不同筆法的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古人的神韻。我發現,自從開始按照書中的方法臨習後,我的作品在結構上更加穩定,筆觸上也更加流暢自如。它就像一位耐心的導師,總能在我遇到瓶頸時,為我指點迷津。這本書讓我對手寫的熱情再次被點燃,它是我書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書法有很高要求的人,尤其是在臨帖過程中,我希望能夠找到那種“神似”的感覺,而不僅僅是“形似”。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停留在錶麵功夫,而是深入到書傢創作時的心境和用筆習慣。比如,它會講解在不同力度的控製下,筆鋒如何纔能更好地錶現齣綫條的蒼勁或圓潤。我通過這本書的指導,對不同階段的書法作品也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本死闆的教材,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指南,引導我不斷探索書法的奧秘。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這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強烈的共鳴。
評分我是一個狂熱的書法愛好者,平時會收集各種碑帖臨習資料,但坦白說,很多書都偏重於理論講解,對於實際操作的指導顯得有些空泛。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在講解技法時,非常注重“手感”和“力度”的傳達。書中的圖例和文字解析結閤得非常完美,每一個轉摺、每一筆的提按,都有詳細的步驟分解。我尤其欣賞它對“結構美學”的闡述,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字帖看起來那麼舒服,而我臨的卻總感覺彆扭。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觀察、如何分解字形,從而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教我“怎麼寫”,更重要的是教我“怎麼看”,這對於提升我的書法修養至關重要。
評分說的比較祥細,適閤初學者。
評分很好的,京東就是好,非常滿意,持續關注京東
評分發貨快,包裝完好。
評分東西貨真價實,物流很快,京東真的好!
評分應該還不錯。。。
評分東西貨真價實,物流很快,京東真的好!
評分發貨快,包裝完好。
評分應該還不錯。。。
評分說的比較祥細,適閤初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