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珀鉴定与选购从新手到行家

蓝珀鉴定与选购从新手到行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商文斌 著
图书标签:
  • 蓝珀
  • 琥珀
  • 鉴定
  • 选购
  • 宝石
  • 矿物
  • 收藏
  • 新手
  • 行家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42132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353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60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零基础轻松学会蓝珀真伪鉴定

☆疑难问题专家一站式解答

☆实战经验分享让您快速晋级为行家


内容简介

来自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蓝珀,以其惊艳的蓝色变色效应,一跃成为收藏界的新宠,被称为“琥珀之王”。

由于蓝珀进入我国时间不长,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于蓝珀认识的匮乏,以次充好,用其他产地的琥珀假冒多米尼加蓝珀高价出售,尤其近年来,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造假的蓝珀产品。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对蓝珀的理解,将自己多年来的收藏经验融入本书。从“基础入门”“鉴定技巧”“淘宝实战”“专家答疑”四个方面为您全面客观地介绍蓝珀基础知识和鉴定选购经验,切实为您答疑解惑,提高实战能力。

翻开本书,您将在专家的指引下,一步步从一个新手练成行家!


作者简介

商文斌,北京至臻堂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酷爱蓝珀收藏与鉴赏,对蓝珀产地与真假鉴别深入研究,从蓝珀原料的选料、雕刻到投资有着丰富的经验,曾在《insider社交商圈》等知名杂志发表专业文章。目前主要从事蓝珀的普及与推广等工作。由于蓝珀进入我国时间不长,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于蓝珀认识的匮乏,以次充好,用其他产地的琥珀假冒多米尼加蓝珀高价出售,尤其近年来,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造假的蓝珀产品。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对蓝珀的理解,将自己多年来的收藏经验融入本书。从“基础入门”“鉴定技巧”“淘宝实战”“专家答疑”四个方面为您全面客观地介绍蓝珀基础知识和鉴定选购经验,切实为您答疑解惑,提高实战能力。




目录

基础入门……………………………… 10


琥珀文化……………12


何为蓝珀……………18

?蓝珀的成因………… 22

?蓝珀的矿皮………… 27

?蓝珀的颜色………… 29


蓝珀的产地……………32

?多米尼加……………33

?墨西哥………………36

?缅甸…………………40


蓝珀的成品种类………44

?蓝珀原石…………… 44

?蓝珀雕件……………50

?蓝珀随形…………… 54

?蓝珀镶嵌首饰…………58

?蓝珀珠串………………64


蓝珀的雕刻………………68

?蓝珀的雕刻技法………69

?蓝珀的雕刻工序………77

?蓝珀雕刻步骤实例欣赏……80


蓝珀的雕刻题材……………83



鉴定技巧……………………………102


蓝珀的基础鉴定方法………………104


蓝珀的产地鉴别……………………108

?多米尼加蓝珀与墨西哥蓝珀的区别………109

?多米尼加蓝珀与缅甸蓝珀的区别…………113


蓝珀的等级评价…………………115

一张表看懂蓝珀的等级价格评估……………117



淘宝实战……………………………118

蓝珀的市场行情…………………… 120

蓝珀的投资与收藏…………………122

?蓝珀的投资前景…………………… 122

?蓝珀的收藏有讲究…………………126

?蓝珀的购买渠道……………………134

选购蓝珀需要注意什么……136


前言/序言

早在2007 年,来自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蓝珀进入中国,以其惊艳的蓝色变色效应,一跃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尤其是近年来,其价格上涨几十倍,被称为“琥珀之王”。

蓝珀价格之所以能连续几年上涨,一是因为蓝珀的稀缺性。蓝珀形成于几千万年前,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采,其产量势必越来越少。目前蓝珀的产量每年只有几十千克,产量非常稀少。二是因为蓝珀深邃美丽的蓝色荧光反应,使其在琥珀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其“琥珀之王”的地位。三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到多米尼加蓝珀的魅力,蓝珀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得其价格也不断上涨。

最初由于蓝珀进入国内不久,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于蓝珀认识的匮乏,以次充好,用其他产地的琥珀冒充多米尼加蓝珀高价出售,特别是以墨西哥蓝珀冒充者居多,随后造假的蓝珀也出现在大众眼中,还出现了覆膜蓝珀等。基于市场的混乱,也为方便藏友们正确认识蓝珀,所以笔者在写作本书时,参考了许多前辈行家的理论知识,结合笔者对蓝珀的理解以及多年的收藏经验,力求做到客观全面地为藏友们介绍蓝珀知识。

本书第一部分,从基础知识入门着手,介绍蓝珀的历史文化、成因、矿皮、颜色、种类和雕刻等。第二部分,深入介绍蓝珀的基础鉴定方法、不同产地蓝珀的鉴别,以及蓝珀的等级评价。第三部分,从实战的角度,为藏友介绍蓝珀的市场行情、投资与收藏等,便于藏友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再去淘宝实战,将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第四部分,收集了广大藏友在学习、收藏过程中最常见、最困惑的问题,并给予详细解答,切实为藏友答疑解惑。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非常感谢单峰、牛世勇两位老师的指导,同时也要感谢邹峰、施文南、卢星、孙明轩、张超、邹保清,张密、张连福等朋友的支持。另外,本书中的部分资料和图片来自网友,在此也一并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有所遗漏或不足,欢迎读者朋友指正。

商文斌

2016 年4 月29 日



琥珀鉴赏与收藏实战指南 一、导论:跨越入门的琥珀世界 本书旨在为琥珀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鉴赏与收藏指南。我们深知,琥珀作为一种有机宝石,其魅力不仅在于其温润的光泽与斑斓的色彩,更在于其蕴含的地质历史与文化内涵。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而是侧重于“实战”经验的传授,帮助读者快速从一名对琥珀充满好奇的新手,成长为一名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资深行家。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矿物学特性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确保每一步学习都有迹可循,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依。 二、琥珀的科学基础与地质溯源 要真正懂得琥珀,必须先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本章节将详细剖析琥珀的成因机制,重点介绍松脂的演化过程、地质年代的划分(如白垩纪、第三纪)及其对琥珀物理性质的影响。 分子结构与化学成分解析: 探讨琥珀的主要有机化合物,如琥珀酸、松油醇等,它们如何决定了琥珀的硬度、密度和光谱特性。 全球主要产地对比分析: 系统梳理波罗的海、多米尼加、缅甸、墨西哥、中国抚顺等地琥珀的典型特征、颜色倾向及稀有内含物的地域性分布。 “真”与“仿”的物理界限: 详细讲解琥珀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荧光反应、盐水测试的浮沉原理,以及这些基础物理性质如何成为鉴别的第一道防线。 三、深度解析:琥珀的分类与品种精粹 琥珀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本部分是本书的精髓之一,专注于对各类琥珀进行细致入微的分类与解读,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品种认知框架。 1. 按颜色与光学效应分类: 金珀与血珀的鉴别标准: 重点区分优化处理的血珀与天然老矿虫珀;探讨金珀中“鸡油黄”的形成条件与市场价值的关联。 蓝珀的特殊光学现象: 深入解析蓝珀的“蓝光效应”的科学原理(如散射、吸收光谱),以及如何在外光源(日光、LED)下准确观测和记录这种现象,避免将人工镀膜的仿制品混淆。 花珀与彩虹效应: 讲解“彩虹”的成因是内部微结构应力而非染色,并提供辨别自然花珀与酸洗花珀的技巧。 2. 特殊净度与形态的探讨: 蜜蜡的界定与标准: 探讨“蜜蜡”在不同地域和行业标准下的定义差异,区分高品质的“菠罗蜜蜡”、“象牙白蜜蜡”与普通烤色蜜蜡的区别。 翳蜡(Waxy Inclusions)的分析: 讲解翳状包裹体是天然形成过程的证据,并分析其分布形态与价值关系。 四、内含物的世界:微观生态学的宝藏 琥珀中封存的生物遗迹是其价值的集中体现。本章将引导读者从地质学家的视角,解读琥珀中的生命印记。 昆虫琥珀的鉴赏规范: 详细介绍如何评估昆虫包裹体的完整度(Body Integrity)、清晰度(Clarity)和稀有度(Rarity)。重点区分蚊子、蜘蛛、白蚁等常见种类与极其罕见的物种(如蝎子、小型爬行动物)。 植物学与地质学证据: 识别松针、树皮、苔藓等植物包裹体,并探讨它们对于确定琥珀产地和年代的辅助作用。 “气泡”与“气囊”的鉴别: 区分天然气泡(形成于松脂固化过程中)与后期注胶、仿制过程中形成的气泡,这是判断优化强度的关键指标。 五、市场实战:从采购到鉴定的全流程操作手册 本章节是为收藏者和采购者量身定制的“避坑指南”,提供从源头把控品质的实用方法。 1. 市场环境分析与价格波动预测: 探讨地缘政治、监管政策、主流审美变迁对琥珀价格的影响,建立对市场风险的认知。 2. 优化处理技术的识别与防范(重中之重): 热处理(烤色): 识别其造成的内部结构变化(如颜色加深、油脂感减弱)。 压力处理(加固): 如何通过微裂纹或内部应力痕迹判断。 注油与染色: 特别针对仿制血珀和高仿蓝珀的注胶痕迹分析。 3. 鉴别工具箱的构建与使用: 推荐入门级与专业级的必备工具,如高倍数显微镜、专业UV灯、电子密度计等,并教授基础操作流程。 4. 保养与长期存储: 提供一套科学的保养方案,避免因日常佩戴或存储不当导致的脆化、失水和表面氧化问题。 六、收藏与投资策略:构建你的琥珀资产组合 对于追求价值提升的收藏者,本章提供更高阶的战略指导。 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综合考虑稀有度、工艺(雕工)、来源可靠性(Provenance)和市场热度,建立一套多维度评估体系。 精品与投资级琥珀的选取标准: 明确“什么样的琥珀才具备长期升值潜力”,例如,具有独特地质意义的标本级琥珀、或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 国际拍卖与国内交易平台的选择: 分析不同交易渠道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准备必要的鉴定证书以确保交易的可靠性。 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行家在您身边的专业伙伴,助您在琳琅满目的琥珀世界中,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合着琥珀的质感,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我一直对宝石玉石类的东西很感兴趣,但以前接触的都是比较常见的翡翠和田玉,对琥珀这种有机宝石了解得不多。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直觉告诉我它可能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拆开塑封膜的时候,那种淡淡的树脂清香扑鼻而来,虽然不是实物,但也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领域的专注。书的装帧质量很高,纸张摸起来很厚实,印刷色彩还原度极佳,尤其是那些细节图,纹理和包裹体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我甚至有些舍不得翻动它,生怕弄旧了,这种仪式感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在捧读之前就已经心生敬意。

评分

论及选购环节,这本书简直可以被奉为“江湖宝典”。市场上鱼龙混杂,价格体系更是混乱不堪,价格能从几块钱到几万块钱不等,让人无所适从。这本书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得非常科学和严谨,它不仅仅看克价,更把净度、色泽、有无爆纹、切工甚至是历史文化价值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我特别喜欢作者分享的“市场心理学”那一小段,揭示了商家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定价格,这比单纯的鉴定知识更接地气、更实用。看完之后,我再去看网上的拍卖记录和实体店的标价,突然间就能理解价格背后的逻辑了。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价值发现者,是那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科学鉴定与市场脉络完美结合的人。

评分

这本书的实操性强到让人惊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避坑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鉴定工具和方法时的那种不厌其烦。他详细列举了从基础的放大镜到更专业的紫外光谱仪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甚至连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能看到哪些关键特征都划分得一清二楚。对于新手最容易掉进去的“优化处理”的陷阱,作者更是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重点剖析。什么柯巴、抛光粉残留、甚至是一些高科技的优化手段,都被揭示得底裤都不剩。我立刻对照着我以前在市集上买的几块“小玩意儿”,拿着家里的十倍放大镜比对,瞬间就发现了自己以前的盲点。这书不是让你盲目相信专家,而是教会你如何武装自己,成为能为自己鉴定的“半个专家”,这种赋权感真的非常棒。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第一章,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在被无形地重塑。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更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讲解。他把复杂的矿物学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掰开揉碎了讲,比如如何通过光泽度的细微差异来区分天然琥珀和仿制品,这对我这种纯小白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书里提到一个观察包裹体的技巧,要结合光照角度,这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零散信息里从来没有这么系统地被提炼出来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告诉你“是什么”,而是深入到“为什么”——为什么某些产地的琥珀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这些都与地质历史息息相关。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看琥珀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探究的目光去审视每一块料子背后的故事。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止步于基础科普,而是带着读者深入到了琥珀收藏的更高维度。我指的是那种对“美学”和“传承”的探讨。作者在介绍名贵品种时,不仅仅描述了它们的物理特性,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比如提到海珀时,那种沧海桑田的宿命感,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对于资深玩家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比如如何建立个人化的收藏体系,如何进行藏品的科学养护以保持其长久价值。它让我意识到,玩琥珀,玩到最后玩的其实是对时间、对自然、对人类审美变迁的致敬。这本书为我从一个单纯的爱好者,指明了一条通往深度鉴赏家和有文化底蕴的收藏家的道路,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次投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