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二辑(6本)坚持深入浅出的思想分析,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小品文的写作风格,清新悦目的装帧设计,幽默风趣的手绘漫画,打造出领导干部和普通大众爱读、能读、好读的经典小书,让读者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经典的魅力,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智慧。正如李玉妹部长在序言中所说,……《经典悦读系列丛书》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和尝试,希望可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新的路径,使读书成为快乐之事。
丛书立足于领导干部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困惑,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六篇经典文献,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人的解放、共产主义、女性理论、改革逻辑”等问题,从现实出发重新诠释经典著作,以经典著作的思想解释现实问题,让经典哲学、艰深晦涩的哲理面向大众的睿智,真正成为人、为官、为学的处事箴言。丛书以小品文的写作风格、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广大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精髓,感受经典的无穷魅力。
《共产主义的原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如是读》是丛书的一种。如今,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有热情去理性地思考共产主义,更需要翻开经典,看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较早的系统论述,弄清楚共产主义最初的轮廓。
陈培永,哲学博士,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青年岭南学者”,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课题2项、省部课题3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建构学》以及《资本的秘密》《改革的逻辑》等经典悦读系列丛书10本。
导言 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
一、异化劳动的形式否定
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三、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
结语 共产主义还能实现吗?
附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妙语选粹
后记
有些美好的词语,可能会在某段时间里,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歌声里。但随着时光流逝,时过境迁,它们可能又会被遗忘,会被质疑,甚至会被某些人的无知所侮辱。
非常可惜的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遭遇!
曾几何时,它如此富有吸引力,我们激情昂扬地为之奋斗,不吝惜用最美好的语言形容它,我们甚至相信离它只有一步之遥!好像经历了一场反转剧,在今天一些人的心目中,它不再享有崇高的地位,不再值得奋斗,它似乎只是海市蜃楼,如今渐渐变得模糊,已在千里之外。
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它还能实现吗?还值得我们去奋斗吗?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问题,无疑令人沮丧。但问题总得要面对,总得要回答,不然,美好的事物就会被流言蜚语一点点吞噬。
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土豆烧牛肉”,曾经我们的理解如此单纯。如果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它已经实现了。共产主义当然不仅限于此,不能怪它本身有问题,应该怪我们以前想得太简单了。但不能否定的是,这样简单的美好想象曾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精神力量,那些认为如此界说是得了幼稚病的人,无视了它的历史影响。
今天的我们已经回不去了,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重新走进它,重新拥抱它!只有傲慢无知的人才停留在过去,傻傻地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它,埋怨共产主义欺骗了自己,甚至还以幽了共产主义一默而沾沾自喜。
我们会发现,我们经常讲到的共产主义,其实并不真的懂!到头来,我们嘲笑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自己的无知!我们总是在道听途说,总是在凭空想象,怎么可能把握共产主义的真谛?一个对共产主义不甚了解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它呢?
日常生活中讲到的“共产主义”四个字,其实有不同的指谓,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会突出它的某个方面:
一种学说,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美好社会的理论学说;
一种社会,彻底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抗的理想社会形态;
一种制度,消灭分工、阶级、国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全新制度;
一种信仰,值得奋斗、值得追求的政治信仰、社会信仰;
一种运动,不断变革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一道药方,解决资本逻辑和资本运作的问题的药方;……
共产主义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如果我们不想肤浅地在那儿谈论它,如果我们想拨开内心深处积攒很久的思想迷雾,我们就应该原原本本地读读关于共产主义的文献。
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生形态”就在这里。摆在我们面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早阐述共产主义思想的文献,是我们看清共产主义原貌的最佳文本。我们会在其中发现,共产主义是治病的,是治社会之病的。而社会的疾病有很多,最根本的则有两种,一种是“异化劳动”,一种是“私有财产”,这两种病交叉感染,让人不能成为“健康”的人,不能成为完全占有人的本质的人。
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这是共产主义运动要达到的效果。让我们跟随马克思,去弄清楚异化劳动的秘密,去搞明白私有财产的秘密,去思考如何才叫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
如此,我们定然会了解一个不同的共产主义,我们会有全新的理解,会由熟知走向真知,会由贫乏走向丰富,会由怀疑走向坚信!
每次合上这本书,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意犹未尽之感,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对话,与一个极其睿智的灵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具匠心,每一部分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逻辑链条清晰可见,引导着读者的思绪层层深入,不断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和借鉴其他思想家的观点时,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论证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见解。这种兼容并蓄又独立成家的学术态度,非常值得推崇。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填补,更多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的文字力量强大到足以撼动你内心深处那些既定的认知。我发现自己时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观点,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看法,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作者在全书贯穿始终的批判性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促使我去质疑、去探究、去追问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并引导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过程。这使得阅读体验成为了一场主动的探索之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所应具备的特质。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好,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困境与物质挣扎;时而又如同疾风骤雨般,将一些关键性的转折点和理论突破以一种磅礴的气势推向高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细节时的那种严谨态度,每一个引用的片段、每一个事件的描述,都像是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考证,让人对其内容的可靠性深信不疑。在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因为某个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屏住了呼吸,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衡量一本优秀书籍的重要标准,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极致。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多样化,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描述一些哲学思辨时,它的语言是精准而富有逻辑性的,每一个概念的界定都清晰有力,如同外科手术刀般锋利;而在讲述一些社会现实的残酷面时,它的笔触又变得富有情感和张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这种风格的无缝切换,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理性的深度,又不失情感的共鸣。我个人认为,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思想,变得触手可及,并且充满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冲击力,那种深沉的红色和厚重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严肃而又引人深思的氛围。我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被它引人入胜的开篇所吸引,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复杂晦涩的理论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展现出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跟随他一起在历史的迷雾中摸索。这本书的选材非常精妙,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读起来丝毫不觉得乏味。特别是一些对于社会现象的剖析,那种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让人拍案叫绝。我常常读完一章,需要停下来,反复回味其中的某些句子,那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很多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质量不错。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的飞来,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评分小书拿着很方便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书就是那梯子,,赶上活动,一下买了很多,,正版,多学习多进步
评分挺好的
评分这本书可以很好地解释共产主义,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本书珍藏本,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评分马列主义普及读本,每次一个专题,轻巧方便。
评分活动囤的 很划算 接下来就等618了 希望给力点 能多参加几次抢券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