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小山河》是兩屆"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得主葛亮的首部散文集。
葛亮生於南京,後遠赴香港求學並定居。書中頗有情趣地描繪瞭香港生活的點滴,太平港、港大、紅磡、荷裏活道、椒鹽瀨尿蝦、避風港炒蟹、雪凍豆腐花、張愛玲、太平清醮……於細節處彰顯一座獨特風味的海港城市。間雜作者對原鄉南京的懷念,雖離故土心不離,追思先人,冷暖入心,情懷不解。或談閱讀與寫作,娓娓道來,人文掌故中盡顯風雅。
葛亮,一九七八年齣生,原籍南京,現居香港。香港大學中文係博士。任教於高校。
作品齣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北鳶》《硃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電影隨筆《繪色》等。著作被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
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奬、首屆香港書奬、颱灣聯閤文學小說奬首奬、颱灣梁實鞦文學奬等奬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傢書係""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係""2008、2009、2015中國小說排行榜""誠品書店2015年度暢銷書榜"。
長篇小說《硃雀》獲選2009年度"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2016年初以新作《北鳶》再次獲此榮譽。
精緻又宏大,細膩又灑脫,如同他的原鄉南京一般。
溫潤的從容,舒服的得體,渾然是日常的一言一行,亦是行文的一字一句。
--蔡崇達
葛亮是具有超人稟賦和良好訓練的青年纔俊,《硃雀》是兼有人文地理和靈魂拷問的新型小說。他像寫自傢的傢園一樣寫齣瞭一個他的南京,他像寫自己的親朋一樣寫齣瞭眾多的人物。
--莫言
作者的少年成熟令人驚嘆。
--韓少功
葛亮是非常敏銳而細膩的作傢,有宏大的敘事企圖,文字乾淨冷雋,運用白描推動內在的敘事情節,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技術。
--張大春
葛亮一直都是在用善良的目光看世界,因此他筆下的角色,很容易牽動讀者的心。那是一種隱沒的深情。
--張悅然
葛亮目前纔三十齣頭,卻展示非凡的創作力,使人聯想到五十年代生人莫言。
--《亞洲周刊》
葛亮的語言不屬於一針見血,力透紙背、擲地有聲的那種。往往是剝繭抽絲、紆徐迴環,有時甚至是"顧左右而言他",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太極推手中,讀者已經被渾然不覺地"套牢"、"俘獲"瞭。
--《大傢》雜誌
自序 一封信
第一章 人世
拾歲
城池
腔調
氣味
春色
巫問
聲音
第二章 人間
江南
舌尖
霓裳
暫藉
書衣
先生
無珠
第三章 行間
諸神
追譯
故事
生活
小說
文學
第四章 光景
齣神
經年
滄海
鏡像
世界
伶人
後記 筆記本
拾歲
說起這十年,一時間不知從哪裏開首。
姑祖母傢的平安夜,我站在天颱上,遠處是西貢夜色裏的一灣海。明暗間是散落水中的島嶼。淺淺的海浪激蕩,島嶼便是浮動的船。
院落裏燈影闌珊,聖誕樹兀自精神。夜已微涼,姑祖父身上蓋著厚厚的毯子,坐在藤椅上打瞌睡。傢人早就叫他迴房,但他不願,不願意錯過熱鬧。寜願做這熱鬧裏的布景,也甘心。客人早都散瞭,熱鬧卻還是濃厚地在餐桌上﹑草地間堆積。小狗不知倦,將李醫生傢雙胞胎留下的玩具叼著,在院落裏巡遊。姑祖母還在絮絮地和母親說話。講的依然是往事。這夜裏,將陳年的事情都釋放齣來,稀釋在這城市的空氣裏。
我的傢族,與這城市無所謂淵源。齣現人生的交迭,隻在曆史的關隘。抗戰伊始,祖父輾轉到此,是因瞭舊派知識分子的良心。終於還是匆匆離開,這地方不是久居之地。姑祖父母,留下來瞭。他們都是浪漫的人,革命的浪漫主義,經曆瞭現實的考驗。姑祖父是香港人,追求姑祖母用的是藝術傢的愛國心。建國初期,背棄瞭傢庭來到北京,成就瞭中央歌劇院一段韆裏姻緣的佳話。然而,終究是單純真實,一九六〇年的時候,被雙雙發落到瞭東北。這其間的艱難,用音樂與樂觀傾軋過去,居然也就水靜風停。終於迴到故裏,站在羅湖橋上,姑祖父淚眼婆娑,嚮左望去,招展的旗幟仍紅得悅目。這是十多年後瞭。
時光荏苒,四十年也總是留下痕跡。變不瞭的是姑祖母的鄉音。將近半世紀的香港生活,老人傢還是地道的老北京的女兒,說起話仍是利落爽脆,講到興起處,仍是朗聲大笑。
舊年我博士畢業,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瞭典禮。一傢人拍瞭照片,衝印齣來。姑祖母看著笑著,終於有些動容。她指著那巨大的建築說:看,顔色都舊瞭。我來那會兒,還沒它呢。它現在都這麼老瞭。
一封信
祖父的遺作《據幾曾看》原稿中,夾著一幀相片,是一個端坐的中年女子。相片的一角上,有自來水筆寫的"敏先"二字。這是祖母的字。祖母形容肅穆,目光沉鬱,無一點閨秀氣。華服之下,卻有丈夫的氣概。她懷裏攬著年幼懵懂的孩子,那是我的父親。拍照的時候,未預見傢中變故。隻是數年之後,祖父在中央大學教授任上染恙,是積勞成疾,終於不治而撒手人寰。從此祖母一人擔起教養子女的重任。時事艱難,卻未有過放棄,直至父親兄弟三人大學畢業。次年,祖母身染沉屙,一病不起。臨去世時,隻是說:不要走,我走瞭,傢不成傢瞭。因為祖母的信念,在以後的很多年,父親兄弟雖分居各地,卻始終團結如一人。這也令祖父的老友們感懷。
多年來,《據幾曾看》擺在案頭。寫作前後,我時不時會翻一翻。不為彆的,隻是視之為習慣,作沉澱心智之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祖父在四川江津,完成瞭這部作品。其中經手著錄藏品,一九四九年後,多轉移颱北故宮博物院。舊年赴颱,見之甚覺親切。祖父工楷自書,輔以繪事,闡發畫理。見之文字,如見其人。民國是個好時代,好在作文與做人的尺度。及至當世,仍可以之為鑒,躬身自省,反求諸己。世故人情,皆有溫度。內有淵源,舉重若輕。
整理信劄,得見祖父老友王世襄先生十年前為祖父著作,與颱北故宮博物院臨生副院長商討插圖並閤作齣版一函。王爺爺性情之真之摯,嚮為友人與晚輩感懷。六十年前,他與祖父一見如故。談文論藝,若伯牙子期。祖父見背十數載,又承年邁老友為其遺作付梓奔波。舊年拙作《七聲》於颱灣齣版。王爺爺欣聞之下,不顧耄耋高齡,特又為之撰寫書名與扉頁題字。如今憶來,仍覺暖意,因祖父書中品評藝作,現多藏於海峽對岸,王爺爺為玉成此事,極盡心力。唯錄信中數語,以作感念:"茲為老友葛康俞先生遺著《據幾曾看》齣版事,嚮您求教。康俞先生為清華大學名教授、哲學傢兼美術史傢鄧以蟄先生之甥。一九四三年鼕在重慶圖書館參觀故宮書畫展覽,初與訂交。此後談藝,時有書信往來,直至一九四八年襄赴美。先生工書畫,行楷醇厚有古風,山水蕭散澹遠,可與賓虹先生抗衡,文華尤典雅雋永,耐人尋味。惜英年早逝,使人感傷。遺著《據幾曾看》一種,著錄曆代書畫名跡一百九十六件,計一百九十四頁。捲末有宗白華、啓元白兩先生跋,皆推崇備至。此稿已嚮北京三聯書店推薦,建議影印齣版,濛錶示樂於接受。當前主要問題在插圖……由於所收多為尊院藏品,且手稿為繁體字,襄今年兩地故宮聯閤齣版已有先例,當屬可行。如濛予以考慮,至感欣幸。總之亟望老友遺著學術佳製得以傳世,純齣個人願望。為此而上書奉擾,有瀆清聽。諸祈鑒原,至感。"信劄往來、序跋,皆是友誼見證,經得起時間研磨。故人已去大半,還有些重疊的掌印,惺惺相惜。宗白華的辭采,啓功的溫婉,手邊的字裏行間都還在。無奈人都走遠,時代亦隨之凋零。
祖父的時代,人大都純粹,對人對己皆有責任感。這是時世大幸。投射至傢庭的觀念,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是深沉的君子之道。所謂傢國,心脈相連。祖父為孩子取名,我大伯小名"雙七",因生於抗戰初期,"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昵稱"拾子",他誕在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的詞意,有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意思。取名是傢庭內細微事,卻得見時世胸襟。
寫這本書,多半是有所牽掛,但亦不全是。或許眼前的時代是更好的,所以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已經過的一些,便寫下來。從舊的東西裏,看齣新的來;從新的東西裏,看齣舊的來,都是自以為有趣的事情。是為序。
小山河(2016中國好書獲奬者葛亮新作)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小山河(2016中國好書獲奬者葛亮新作)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葛亮的新作,值得一讀。可惜不是人民文學齣版社的。
評分好好好好很好很好
評分書不錯。奏單買的,重買瞭。。。。。。
評分沒看過作者的其他書,初次見麵印象很好
評分商品很給力 挺好看的 用用再看
評分包裝很好,正品!
評分物有所值哦,感覺非常的不錯
評分購物一直京東,性價比很高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推薦。價格公道,需要認真體會學習。
小山河(2016中國好書獲奬者葛亮新作)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