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

金属表面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林森 编
图书标签:
  • 金属材料
  • 表面工程
  • 腐蚀防护
  • 表面处理技术
  • 金属加工
  • 涂层技术
  • 电化学处理
  • 化学处理
  • 钝化处理
  • 抛光磨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254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75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3
字数: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金属表面处理》涵盖了电镀、化学镀、化学转化膜、热浸镀等传统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及气相沉积、化学热处理、高能束表面处理等新兴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另外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表面预处理、处理层分析和性能测试、表面处理车间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金属表面处理》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表面处理生产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张林森,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电化学测量(研究生课程);电镀工艺学(本科生课程);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本科生课程);金属腐蚀与防护(本科课程)。
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三大收录30余篇,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鉴定成果7项,出版教材1部,专利1项。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表面处理技术的含义1
1.2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内容2
1.2.1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2
1.2.2表面处理技术的内容3
1.3表面处理技术的作用6
1.4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8
第2章金属表面预处理/ 10
2.1表面整平10
2.1.1机械磨光10
2.1.2抛光12
2.1.3滚光15
2.1.4刷光16
2.1.5喷砂处理16
2.2浸蚀17
2.2.1钢铁制品的酸洗18
2.2.2电化学浸蚀20
2.3表面除油21
2.3.1有机溶剂除油21
2.3.2碱性溶液化学除油21
2.3.3电化学除油23
2.4表面预处理新技术25
2.4.1超声波强化25
2.4.2低温高效清洗剂除油26
第3章金属电镀/ 27
3.1电镀基本原理27
3.1.1电镀概念与电镀过程27
3.1.2对电镀层理化指标的要求27
3.1.3电镀设备与技术的发展28
3.1.4金属离子还原的可能性28
3.1.5电结晶过程的动力学29
3.1.6电沉积过程中金属离子还原时的极化32
3.1.7合金电沉积时的极化35
3.1.8添加剂对极化特性的影响39
3.1.9金属在阴极上的分布42
3.1.10电镀液的覆盖能力问题45
3.2电镀锌及锌合金47
3.2.1概述47
3.2.2氰化物镀锌49
3.2.3氯化钾型镀锌51
3.2.4碱性锌酸盐镀锌54
3.2.5硫酸盐镀锌56
3.2.6锌镀层的镀后处理57
3.2.7不合格锌镀层的退除60
3.2.8电镀锌合金60
3.2.9锌和锌合金基复合电镀64
3.2.10高速电镀锌65
3.3电镀铜及铜合金67
3.3.1概述67
3.3.2氰化物镀铜68
3.3.3硫酸盐镀铜70
3.3.4焦磷酸盐镀铜73
3.3.5其他类型的无氰镀铜工艺75
3.3.6铜镀层的后处理76
3.3.7不合格镀铜层的退除方法77
3.3.8电镀铜合金78
3.4电镀镍及镍合金81
3.4.1概述81
3.4.2普通镀镍(暗镍)82
3.4.3光亮镀镍84
3.4.4镀多层镍87
3.4.5特殊用途镀镍91
3.4.6不合格镍层的退除92
3.4.7电镀镍合金93
3.4.8粉末电镀镍96
3.5电镀铬98
3.5.1概述98
3.5.2镀铬的电极过程100
3.5.3镀铬层的结构与性能102
3.5.4镀铬电解液的成分及工艺条件103
3.5.5电镀铬工艺技术106
3.5.6稀土镀铬添加剂的应用111
3.5.7有机添加剂在镀铬中的应用112
3.6电镀锡112
3.6.1概述112
3.6.2硫酸盐镀锡114
3.6.3磺酸盐镀锡及钢板镀锡118
3.6.4碱性镀锡121
3.6.5镀层检验、缺陷分析及不合格镀层退除125
第4章非金属材料电镀及化学镀 / 127
4.1概述127
4.1.1非金属材料电镀的历史及应用127
4.1.2非金属材料电镀的方法128
4.1.3ABS塑料电镀简介128
4.2非金属材料电镀前的表面准备129
4.2.1消除应力129
4.2.2除油131
4.2.3表面粗化132
4.2.4敏化136
4.2.5活化137
4.2.6还原或解胶139
4.2.7常见非金属材料的镀前处理方法140
4.3化学镀141
4.3.1化学镀铜142
4.3.2化学镀镍145
4.3.3化学镀锡149
4.3.4化学镀金150
4.3.5化学镀银150
第5章金属表面转化膜/ 153
5.1阳极氧化膜153
5.1.1概述153
5.1.2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155
5.1.3阳极氧化工艺158
5.1.4阳极氧化膜的着色166
5.1.5阳极氧化膜的封闭172
5.1.6微弧阳极氧化176
5.2金属的磷化180
5.2.1概述180
5.2.2磷化成膜机理181
5.2.3磷化的工艺流程182
5.3钢铁氧化187
5.3.1钢铁高温氧化法188
5.3.2钢铁常温氧化法189
5.4电泳涂装191
5.4.1电泳涂装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91
5.4.2电泳涂装的机理及特点192
5.4.3电泳涂装工艺194
第6章热浸镀/ 197
6.1概述197
6.2热浸锌198
6.2.1热浸锌的用途198
6.2.2热浸镀锌层的形成过程199
6.2.3常用的热浸锌工艺200
6.2.4干法热浸锌工艺流程201
6.2.5热浸镀锌层形成过程中的“铁损”203
6.2.6热浸镀锌层的厚度控制204
6.2.7钢铁合金成分对热浸镀锌的影响204
6.2.8熔融锌液中的其他元素对热浸镀的影响205
6.2.9锌灰、锌渣与表面质量205
6.3热浸镀锡206
6.4热浸镀铝207
第7章气相沉积技术/ 208
7.1概述208
7.2物理气相沉积210
7.2.1真空蒸镀211
7.2.2溅射镀膜215
7.2.3离子镀膜219
7.2.4物理气相沉积三种基本方法的比较222
7.3化学气相沉积223
7.3.1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和装置223
7.3.2化学气相沉积的分类224
7.3.3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工艺及影响镀层的因素225
7.3.4化学气相沉积镀膜的特点和应用225
7.3.5化学气相沉积与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对比227
7.4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228
7.4.1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种类228
7.4.2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过程和装置229
7.4.3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特点和应用229
第8章化学热处理技术/ 232
8.1概述232
8.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原理233
8.1.2化学热处理的分类235
8.1.3化学热处理的主要特点236
8.1.4化学热处理的意义237
8.2渗碳237
8.2.1渗碳过程原理238
8.2.2碳势及其控制240
8.2.3主要工艺参数对渗碳速度的影响241
8.2.4气体渗碳工艺242
8.2.5渗碳后的热处理244
8.2.6渗碳后组织和性能的关系246
8.2.7渗碳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247
8.3渗氮248
8.3.1Fe-N相图及渗氮层相组成248
8.3.2渗氮用钢及其预备热处理250
8.3.3气体渗氮工艺251
8.3.4渗氮件的检验和常见缺陷254
8.4碳氮共渗与氮碳共渗256
8.4.1碳氮共渗256
8.4.2氮碳共渗259
8.5其他化学热处理261
8.5.1渗硼262
8.5.2渗硫263
8.5.3渗金属264
8.5.4离子化学热处理265
8.5.5复合热处理265
第9章高能束表面处理技术/ 266
9.1概论266
9.1.1高能束表面处理的定义和特点266
9.1.2高能束表面处理的类型266
9.2激光束表面处理技术267
9.2.1激光束与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267
9.2.2激光束表面处理269
9.2.3激光硬化270
9.2.4激光表面合金化与熔覆271
9.2.5激光非晶化273
9.3电子束表面处理技术275
9.3.1电子束表面处理的原理275
9.3.2电子束加热和冷却276
9.3.3电子束表面处理276
9.4离子束表面处理技术277
9.4.1离子束表面处理原理277
9.4.2离子束表面处理设备279
9.4.3离子束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280
第10章处理层表面分析和性能测试/ 282
10.1表面分析282
10.1.1概述282
10.1.2表面分析的分类283
10.1.3常用的表面分析仪器287
10.2覆盖层质量测试技术293
10.2.1覆盖层厚度的测定293
10.2.2镀层结合强度测试方法299
10.2.3镀层耐蚀性的测试方法302
10.2.4镀层孔隙率的测试方法307
10.2.5镀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08
第11章表面处理车间/ 311
11.1概述311
11.1.1表面处理车间的特点311
11.1.2表面处理车间设计内容311
11.1.3表面处理车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12
11.2工艺设计312
11.2.1生产纲领的制订312
11.2.2表面处理方法设计313
11.2.3工艺过程拟定314
11.2.4工艺过程表315
11.3设备的选择315
11.3.1主要设备的选用原则315
11.3.2电源设备316
11.3.3镀槽设计319
11.3.4自动生产线322
11.3.5其他设备325
11.4车间平面设计及土建328
11.4.1车间组成及面积328
11.4.2车间平面布局328
11.4.3对厂房建筑的要求330
11.4.4地面防腐蚀330
11.4.5车间通风及采暖331
11.5车间日常消耗计算332
11.5.1给水及排水332
11.5.2蒸汽消耗量计算335
11.5.3压缩空气消耗计算336
11.6车间日常管理337
11.6.1表面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实施337
11.6.2表面处理现场生产的组织形式337
11.6.3严格生产中的质量管理338
11.6.4表面处理现场应用技术338
参考文献/ 343

前言/序言


《材质的温度:探索金属之外的魅力》 内容简介 在这本《材质的温度:探索金属之外的魅力》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超越日常感知的旅程,深入探寻那些构成我们生活、塑造我们体验的非金属材质的深邃奥秘。这本书并非对金属光泽与硬度的赞颂,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同样承载着历史、艺术与科技的材料,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赋予世界色彩、质感与生命。 我们将从天然材料的古老智慧开始。首先,我们会走进木材的森林,探究不同树种的纹理如何诉说着它们生长的年轮,以及木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古老的建筑梁柱,到精美的家具雕刻,再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媒介,木材的温润触感与生命力总是能触动人心。我们将解析木材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硬度、纤维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美学价值。我们会追溯传统木工技艺的演变,欣赏其精湛的榫卯结构,以及在现代设计中如何通过创新工艺赋予木材新的生命。 接着,我们将潜入石材的深沉世界。从巍峨的山峦到精雕细琢的雕塑,石头以其永恒的质感和多样的色彩,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变迁。我们会探索不同石材的形成过程,如大理石的细腻与温润,花岗岩的坚毅与壮丽,砂岩的朴实与变化。书中将详细介绍不同石材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建筑、装饰、雕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会品味古典建筑中石材的庄重典雅,感悟现代设计中石材的简约大气,并深入了解石材的开采、加工与保养工艺,以及它们如何被赋予艺术的灵魂。 在探索天然材质的同时,我们也将目光聚焦于陶瓷与玻璃的奇妙变幻。陶瓷,这一历经高温洗礼的泥土精灵,以其坚固的胎体和绚丽的釉彩,承载了人类数千年的审美情趣。从古埃及的陶罐,到中国宋代的汝窑,再到现代的卫浴洁具和艺术摆件,陶瓷以其千姿百态的形态展现着无限可能。本书将剖析陶瓷的组成成分、成型工艺,以及釉彩的科学原理,带领读者领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玻璃,这一看似脆弱却又通透晶莹的物质,以其独特的折射与反射特性,改变了我们感知空间的方式。从古罗马的玻璃器皿,到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再到现代的建筑幕墙和精密光学仪器,玻璃以其无尽的透明与色彩,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我们将深入了解玻璃的制造过程,探究其成分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玻璃在艺术、科学、工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此外,本书还将带领读者进入纺织材料的五彩斑斓世界。纤维,无论天然还是合成,都是构建我们衣物、居所乃至生活中无数物品的基础。我们将从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的独特触感和透气性出发,追溯它们从植物或动物身上提取的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用途。我们会探讨天然纤维的吸湿性、保暖性、强度等关键特性,以及它们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应用。接着,我们将目光转向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氨纶等,了解它们如何通过化学合成,实现更强的耐用性、弹性或防水性,以及它们在功能性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领域的革命性作用。我们将深入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编织、染色、后整理等工艺,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这些工艺实现不同的质感、外观和功能。 我们还将关注高分子材料的现代奇迹。塑料,这一在20世纪飞速发展的神奇物质,以其轻便、耐用、可塑性强的特点,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日常的包装袋到精密的电子元件,塑料无处不在。本书将解析不同类型塑料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并探讨它们的加工成型工艺,如注塑、吹塑、挤出等。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塑料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进展。 最后,本书将视角拓展至复合材料的无限可能。通过将不同材料的优势结合,复合材料在追求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性能。我们将探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我们将理解不同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的组合如何产生出色的力学性能,以及这些材料在挑战极限的工程设计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材质的温度:探索金属之外的魅力》是一本献给所有对构成我们物质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的读物。它旨在开启您对非金属材质的全新认识,让您在触摸、感知和理解它们的过程中,体验到材质本身蕴含的温度、历史与无限的创造力。它鼓励您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身边的万物,发现材质背后隐藏的深刻哲学与动人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生活品质有着极致追求的读者,尤其关注家居和装饰品的细节。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和选择家居用品。书中对不同金属表面处理所带来的质感和美学的阐述,让我对那些看似普通的金属摆件、灯具、甚至是餐具有了新的认识。我了解到,那些闪耀着迷人光泽的不锈钢餐具,是经过了精密的镜面抛光处理;而那些带有独特纹理的黄铜灯具,则可能运用了拉丝或化学蚀刻等工艺。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家居风格,选择合适的金属表面处理方式,例如,现代简约风格可能更偏爱哑光或拉丝效果,而古典风格则可能更适合抛光或做旧效果。这让我意识到,金属表面处理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是为了营造特定的家居氛围和审美情趣。这本书让我的家居品味得到了提升,让我能够更懂得欣赏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美。

评分

作为一名对设计和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认为“美”不仅仅在于形状和色彩,更在于材质本身的质感和光泽。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恰恰满足了我对金属“美学”的探索欲。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如何赋予金属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触感。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阳极氧化”的阐述,那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耐磨且色彩丰富的氧化膜的技术,让我看到了金属表面无限的可能性。我开始想象,那些充满未来感的电子产品外壳,那些工业设计的精品,它们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精湛的表面处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质感和视觉冲击。书中还探讨了不同金属在经过不同处理后,所呈现出的独特光泽和纹理,比如拉丝、镜面、哑光等效果,它们各自都能传达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情感表达。这让我意识到,金属表面处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表达”。它是一种将冰冷的金属转化为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手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也为我未来的设计灵感提供了宝贵的养分。

评分

我是一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高度关注的读者。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虽然聚焦于技术,但其内容却意外地引发了我对环保问题的思考。书中在介绍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同时,也提及了这些技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污染。我了解到,传统的电镀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而一些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如水性涂料、无铬钝化等,则能够显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如何对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这让我看到了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我对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科技进步,不仅在于创造,更在于对地球负责。

评分

我是一名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偶然翻阅到这本《金属表面处理》,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专业书籍,没想到它竟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书中虽然不直接讲述历史事件,但它却通过对金属制品表面处理工艺的细致描述,间接勾勒出了不同时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例如,书中关于古代青铜器表面处理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铸造、打磨、甚至一些原始的化学处理来获得青铜器特有的包浆和光泽。我联想到那些在博物馆里陈列的古老青铜器,它们身上那温润的色泽,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书中对金属防锈、防腐蚀技术的讨论,也让我对古代兵器、建筑构件的保存有了新的认识。那些历经千年的刀剑、铠甲,能够留存至今,除了材质本身的优良,也离不开当时人们对金属保护的探索。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是如何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摸索,才掌握了这些宝贵的技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硬核”的技术,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它记录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脚步。它让我对那些看似普通的金属物件,有了更丰富的联想,仿佛每一个物件都承载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评分

作为一名热爱户外运动和极限挑战的爱好者,我常常需要依赖那些坚固耐用、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装备。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这些装备背后“秘密”的解答。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表面处理技术,让金属部件在潮湿、腐蚀、高温等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硬质阳极氧化”的描述着迷,这种处理能够赋予铝合金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得那些户外工具、自行车零件等能够经受住严苛的考验。我也了解到,很多运动器材上的防腐蚀涂层,例如不锈钢表面的钝化处理,都是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其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性。这本书让我对那些陪伴我征服自然的装备有了更深的敬意,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金属制品,更是经过了科学技术精心打造的可靠伙伴。我开始意识到,在享受户外乐趣的同时,我也在享受着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带来的安全保障。

评分

我是一个对新材料和前沿科技充满好奇的科技爱好者。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虽然标题看起来有些“老派”,但其内容却展现了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令人惊叹的创新和发展。书中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电镀、喷涂等技术,更着重探讨了许多新兴的、高度精密的表面处理方法,例如纳米涂层、PVD(物理气相沉积)和CVD(化学气相沉积)等。我被书中关于“超疏水表面”的介绍深深吸引,想象着那些即使被水滴沾染,也能瞬间滑落的金属部件,它们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多么重要的应用前景。书中还提到了智能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表面性能,这让我对未来的金属材料充满了无限遐想。我了解到,金属表面处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成为了赋予金属材料“超能力”的关键。它能够极大地提升金属的性能,使其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或者实现一些在过去看来不可能的功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的强大力量,以及金属表面处理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个门外汉打开了金属表面处理那扇神秘而又实用的大门。在此之前,我对金属的认识仅限于它们坚硬、冰冷的外壳,以及在生活中各种形态的应用。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金属背后更深层次的“生命力”,它们并非天生就拥有我们所见的那些光泽、色彩和防护能力,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精妙的处理,才变得更加耐用、美观,甚至拥有了特殊的性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镀”的部分印象深刻,那些五彩斑斓的金属物件,原来都是通过一层微薄的金属覆盖,来实现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防腐蚀功能。书中详细地讲解了不同金属的电镀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我甚至可以想象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汽车轮毂,那些精密复杂的电子元件外壳,背后都有着这样一套严谨而复杂的技术支撑。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金属表面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提到了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何开发更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这让我意识到,科技的进步不仅在于功能的实现,更在于对生态的负责。虽然我可能不会亲自去操作这些复杂的工艺,但了解这些知识,让我对身边的金属制品有了更深的敬畏和欣赏。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物件的背后,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和工匠的汗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关于材料科学和工业美学的启蒙之旅。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精湛的技术而变得更加美好。

评分

我是一名喜欢DIY和模型制作的爱好者,总想着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致和逼真。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为我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书中介绍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虽然有些需要专业的设备,但也有不少可以在家中尝试的。例如,书中关于“化学着色”的章节,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让金属表面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和纹理,这对于制作复古风格的模型或者添加细节装饰非常有帮助。我也学到了如何对金属模型进行打磨、抛光,使其拥有如同真品般的金属光泽。书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表面效果,比如仿古做旧,这让我能够为我的模型作品增添更多的历史感和沧桑感。虽然我的规模有限,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能够让我的作品在细节上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令人眼前一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规模的金属处理,也能带来巨大的视觉提升。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机械制造领域充满热情的学生,一直渴望深入了解构成我们这个工业化世界的基础技术。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专业的方式,为我揭示了金属表面处理在机械制造中的核心地位。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是如何提高金属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以及导电性等关键性能的。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相结合的章节,理解了如何通过精确的工艺控制,来优化金属部件的整体性能。例如,我了解到,很多精密机械的传动部件,都需要经过特定的表面处理,才能在高速运转和高负荷的工况下保持稳定和可靠。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术的应用价值。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实践经验的传授。我甚至能够想象到,在工厂的生产线上,那些工程师们是如何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些工艺流程,以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这本书为我树立了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这个领域深入钻研的决心。

评分

我是一名对材料科学充满好奇的终身学习者。这本书《金属表面处理》为我提供了一个关于金属材料“变形记”的精彩叙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各种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这些处理方法是如何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赋予其新的宏观性能的。我被书中关于“热处理”对金属晶粒结构影响的描述所吸引,理解了如何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来改变金属的硬度、韧性和强度。书中对“相变”的解释,也让我对金属材料的内在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金属材料“成长史”的科普读物。它让我看到了冰冷的金属背后,是如何经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展现出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形态和性能。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让我对金属材料的奥秘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

京东这次年中活动很优惠,非常好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覆盖比较全!

评分

学习中,内容很全面,满意

评分

咿呀咿呀哟咿呀咿呀哟有呀有呀有呀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专业书籍,内容不错,有价值。

评分

买来当工具书用。

评分

好书!学无止境!知识改变命运

评分

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