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反应》是高等院校药学、化学或生物制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前七章主要介绍卤化、烃化、酰化、缩合、重排、氧化和还原等药物合成中常用有机反应的重要理论及其应用,第八章为合成设计原理。
《药物合成反应》具有以下特色:(1)每章第一节“反应机理”将该章反应机理进行分类归纳,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章的合成反应;(2)每章按不同官能团化合物的不同反应且按“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和应用特点”四个层次介绍;(3)每章最后一节“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介绍一个化学合成药物的发现、研发到上市过程及其全合成简况,并详细介绍该章反应在此药物合成中的操作实例,以了解“药物合成反应”在化学合成药物研发中的重要地位;(4)加强工具书特点,每章有100~130实例及其原始文献,便于读者查阅;(5)章末有不同类型习题,书末附各章习题的参考答案及其文献;(6)书末附《常用化学英文缩略语及其中译名》、《重要化学试剂和人名反应索引》,供读者参考和检索用。
本书除作教材外,也可作为化学制药、生物医药、有机化学或其他精细化工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或培训用书。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课件可向出版社免费索取(songlq75@126.com)。
闻韧,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1941年1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后,师从留法药物化学家宋悟生教授,于1965年该校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此后一直在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任职;1981-1984年教育部公派赴法国作博士后进修,师从天然药物合成化学家、法兰西院士Potier教授和Reims大学Levy教授;1984—2001年起相继担任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成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获国务院的特殊津贴。
第一章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Reaction)1
第一节卤化反应机理1
一、电子反应机理1
1.亲电反应1
2.亲核反应: 亲核取代3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3
1.自由基加成3
2.自由基取代4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4
一、不饱和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4
1.卤素对烯烃的加成反应4
2.卤素对炔烃的加成反应7
二、不饱和羧酸的卤内酯化反应8
三、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N-卤代酰胺的反应8
1.次卤酸及次卤酸酯对烯烃的加成反应8
2.N-卤代酰胺对烯烃的加成反应9
四、卤化氢对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11
1.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11
2.卤化氢对炔烃的加成反应12
第三节烃类的卤取代反应13
一、脂肪烃的卤取代反应13
1.饱和脂肪烃的卤取代反应13
2.不饱和烃的卤取代反应13
3.烯丙位和苄位碳原子上的卤取代反应14
二、芳烃的卤取代反应16
第四节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19
一、醛和酮的α-卤取代反应19
1.酮的α-卤取代反应19
2.醛的α-卤取代反应23
二、烯醇和烯胺衍生物的卤化反应23
1.烯醇酯的卤化反应24
2.烯醇硅烷醚的卤化反应24
3.烯胺的卤化反应25
三、羧酸衍生物的α-卤取代反应26
第五节醇、酚和醚的卤置换反应27
一、醇的卤置换反应27
1.醇和卤化氢或氢卤酸的反应27
2.醇和卤化亚砜的反应29
3.醇和卤化磷的反应30
4.醇和有机磷卤化物的反应32
二、酚的卤置换反应33
三、醚的卤置换反应34
第六节羧酸的卤置换反应35
一、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酰卤的制备35
二、羧酸的脱羧卤置换反应37
第七节其他官能团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38
一、卤化物的卤素交换反应38
二、磺酸酯的卤置换反应39
三、芳香重氮盐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39
第八节卤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40
一、化学药物佐匹克隆简介40
二、卤化反应在佐匹克隆合成中应用实例41
主要参考书42
参考文献42
习题45
第二章烃化反应(Alkylation Reaction)48
第一节烃化反应机理48
一、亲核取代反应48
1.杂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49
2.碳负离子的亲核取代反应50
二、 亲电取代反应51
第二节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51
一、醇的O-烃化51
1.卤代烃为烃化剂51
2.芳基磺酸酯为烃化剂54
3.环氧乙烷为烃化剂54
4.烯烃为烃化剂55
5.其他烃化剂55
二、酚的O-烃化56
1.卤代烃为烃化剂56
2.硫酸二甲酯为烃化剂57
3.重氮甲烷为烃化剂58
4.DCC缩合法58
5.烷氧�粞挝�烃化剂58
第三节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59
一、氨及脂肪胺的N-烃化59
二、芳香胺的N-烃化65
三、杂环胺的N-烃化67
第四节碳原子上的烃化反应69
一、芳烃的烃化:Friedel-Crafts反应69
二、炔烃的C-烃化74
三、格氏试剂的C-烃化75
四、羰基化合物α位C-烃化77
1.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C-烃化77
2.醛、酮、羧酸衍生物的α位C-烃化80
3.烯胺的C-烃化83
五、相转移烃化反应84
第五节烃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88
一、 化学药物沙美特罗简介88
二、烃化反应在沙美特罗合成中应用实例89
主要参考书89
参考文献90
习题92
第三章酰化反应(Acylation Reaction)95
第一节酰化反应机理95
一、电子反应机理96
1.亲电反应机理96
2. C-亲核反应机理97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97
第二节氧原子上的酰化反应98
一、醇的O-酰化反应98
1.羧酸为酰化剂98
2.羧酸酯为酰化剂102
3.酸酐为酰化剂105
4.酰氯为酰化剂108
5.酰胺为酰化剂110
二、酚的O-酰化反应111
第三节氮原子上的酰化反应113
一、脂肪胺的N-酰化反应113
1.羧酸为酰化剂113
2.羧酸酯为酰化剂114
3.酸酐为酰化剂115
4.酰卤为酰化剂117
5.酰胺为酰化剂118
二、芳胺的N-酰化反应118
第四节碳原子上的酰化反应120
一、芳烃C-酰化120
1. Friedel-Crafts反应120
2.Hoesch反应123
3.Gattermann反应124
4.Vilsmeier-Haack反应124
5.Reimer-Tiemann反应125
二、烯烃C-酰化126
三、羰基化合物α位的C-酰化127
1. 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C-酰化127
2.Claisen 反应和Dieckmann反应129
3. 酮、腈的α位的C-酰化130
四、C-亲核酰化132
1.直接法132
2.屏蔽法132
第五节酰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134
一、化学药物贝诺酯简介134
二、酰化反应在贝诺酯合成中的应用实例135
主要参考书135
参考文献136
习题138
第四章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141
第一节缩合反应机理141
一、电子反应机理141
1.亲核反应141
2.亲电反应144
二、环加成反应机理144
1.[4+2]环加成反应144
2.1,3-偶极环加成反应144
第二节α-羟烷基、卤烷基、氨烷基化反应145
一、α-羟烷基化反应145
1.羰基α-位碳原子的α-羟烷基化反应(Aldol缩合)145
2.不饱和烃的α-羟烷基化反应(Prins反应)149
3.芳醛的α-羟烷基化反应(安息香缩合)150
4.有机金属化合物的α-羟烷基化151
二、α-卤烷基化反应(Blanc反应)154
三、α-氨烷基化反应155
1.Mannich反应155
2.Pictet-Spengler 反应158
3.Strecker反应159
第三节β-羟烷基、β-羰烷基化反应160
一、β-羟烷基化反应160
二、β-羰烷基化反应(Michael反应)161
第四节亚甲基化反应163
一、羰基烯化反应(Wittig反应)163
二、羰基α位亚甲基化167
1.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亚甲基化反应(Knoevenagel反应)167
2.Stobbe反应169
3.Perkin反应170
第五节α,β-环氧烷基化反应(Darzens反应)172
第六节环加成反应174
一、Diels-Alder反应174
二、1,3-偶极环加成反应177
三、碳烯及氮烯对不饱和键的环加成178
第七节缩合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180
一、化学药物普瑞巴林简介180
二、缩合反应在普瑞巴林合成中应用实例181
主要参考书182
参考文献182
习题185
第五章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188
第一节重排反应机理188
一、电子反应机理188
1.亲核重排188
2.亲电重排189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190
三、周环反应机理190
第二节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191
一、Wagner-Meerwein重排191
二、Pinacol重排193
三、二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重排197
四、Favorskii重排199
五、Wolff重排和Arndt-Eistert合成202
第三节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204
一、Beckmann重排204
二、Hofmann重排208
三、Curtius重排210
四、Schmidt反应212
五、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215
第四节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217
一、Stevens重排217
二、Sommelet-Hauser重排219
三、Wittig重排220
第五节σ键迁移重排221
一、Claisen重排221
二、Cope重排224
三、Fischer 吲哚合成226
第六节重排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228
一、化学药物替格瑞洛简介228
二、Curtius重排在替格瑞洛合成中应用实例229
主要参考书230
参考文献230
习题233
第六章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236
第一节氧化反应机理236
一、电子反应机理236
1.亲电反应236
2.亲核反应238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239
1.自由基加成239
2.自由基取代239
3.自由基消除240
第二节烃类的氧化反应240
一、烷烃的氧化240
1.叔丁烷氧化成叔丁基过氧醇240
2.环烷烃的氧化241
二、苄位C—H键的氧化241
1.氧化生成醛241
2.氧化形成酮、羧酸243
三、羰基α位活性C—H键的氧化244
1.形成α-羟酮244
2.形成1,2-二羰基化合物244
四、烯丙位活性C—H键的氧化245
1.用二氧化硒氧化245
2.用CrO3-吡啶络合物(Collins试剂)和铬的其他络合物氧化246
3.用过(氧)酸酯氧化247
第三节醇类的氧化反应248
一、伯、仲醇被氧化成醛、酮248
1.用铬化合物氧化248
2.用锰化合物氧化249
3.用二甲基亚砜氧化250
4.Oppenauer氧化251
二、醇被氧化成羧酸252
三、1,2-二醇的氧化253
第四节醛、酮的氧化反应254
一、醛的氧化254
二、酮的氧化255
第五节含烯键化合物的氧化256
一、烯键环氧化256
1.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环氧化256
2.不与羰基共轭的烯键的环氧化257
二、烯键氧化成1,2-二醇259
1.顺式羟基化259
2.反式羟基化261
三、烯键的断裂氧化263
1.用高锰酸盐氧化263
2.臭氧分解263
第六节芳烃的氧化反应264
一、芳烃的氧化开环264
二、氧化成醌265
三、芳环的酚羟基化266
第七节脱氢反应267
一、羰基的α,β-脱氢反应268
1.二氧化硒为脱氢剂268
2.醌类作氢接受体268
3.有机硒为脱氢剂269
二、脱氢芳构化270
第八节胺的氧化反应271
一、伯胺的氧化271
二、仲胺的氧化272
三、叔胺的氧化273
第九节其他氧化反应274
一、卤化物的氧化274
二、磺酸酯的氧化275
第十节氧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276
一、化学药物奥美拉唑简介276
二、氧化反应在奥美拉唑合成中应用实例276
主要参考书277
参考文献277
习题280
第七章还原反应(Reduction Reaction)284
第一节还原反应机理284
一、电子反应机理284
1.亲核反应284
2.亲电反应:亲电加成286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286
1.电子转移还原286
2.自由基取代还原:硅烷还原叠氮基为氨基的反应288
三、催化氢化反应机理288
1.非均相催化氢化288
2.均相催化氢化289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反应289
一、炔、烯的还原289
1.非均相催化氢化290
2.均相催化氢化293
3.二酰亚胺还原294
4.硼氢化反应296
二、芳烃的还原297
1.催化氢化法297
2.化学还原法:Birch反应297
第三节羰基(醛、酮)的还原反应298
一、还原成烃的反应298
1.Clemmensen反应298
2. Wolff-Кижер-黄鸣龙还原反应300
3.金属复氢化物和催化氢化还原301
二、还原成醇的反应302
1.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302
2.醇铝为还原剂304
3.多相催化氢化还原305
4.均相催化氢化306
三、还原胺化反应307
1.羰基的还原胺化反应307
2.Leuckart-Wallach反应和Eschweiler-Clarke反应307
第四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反应308
一、酰卤还原为醛308
二、酯及酰胺的还原309
1.酯还原成醇309
2.酯和酰胺还原为醛311
3.酯的双分子还原偶联反应311
4.酰胺还原为胺312
三、腈的还原313
四、羧酸及酸酐的还原314
1.羧酸的化学还原314
2.酸酐的化学还原315
第五节含氮化合物的还原反应316
一、硝基化合物的还原316
1.活泼金属为还原剂316
2.含硫化合物为还原剂317
3.催化氢化还原318
4.金属复氢化物为还原剂319
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还原319
1.偶氮化合物的还原319
2.叠氮化合物的还原320
第六节氢解反应321
一、脱卤氢解321
二、脱苄氢解322
三、脱硫氢解323
第七节还原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325
一、化学药物拉米夫定简介325
二、还原反应在拉米夫定合成中应用实例326
主要参考书327
参考文献327
习题329
第八章合成设计原理(Principle of Synthesis Design)332
第一节常用术语332
一、靶分子及其变换332
1.靶分子332
2.变换333
二、合成子及其等价试剂333
1.合成子333
2.合成子的“等价试剂”333
3.合成子的分类333
三、极性反转336
1.交换杂原子 a1→d1336
2.引入杂原子336
3.添加碳原子337
四、等电性反应和半反应组合337
五、跨距339
六、逆向切断、逆向连接和逆向重排339
1.逆向切断339
2.逆向连接340
3.逆向重排340
七、逆向官能团变换341
1.逆向官能团互换341
2.逆向官能团添加341
3.逆向官能团除去341
第二节逆合成分析法341
一、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变换342
1.单官能团化合物342
2. 1,2-双官能团化合物343
3. 1,3-双官能团化合物344
4. 1,4-双官能团化合物345
5. 1,5-双官能团化合物346
6. 1,6-双官能团化合物347
二、脂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变换347
1.三元脂环347
2.四元脂环349
3.六元脂环349
4.杂环化合物350
三、简化方法351
1.官能团变换的应用351
2.寻找特殊结构成分353
3.寻找“策略性”键353
4.对称性应用354
5.重排反应的应用355
四、选择性控制355
1.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355
2.立体选择性357
3.实例:反-1,3-二取代四氢咔啉和天然降压药l-(—)-利血平357
第三节仿生合成法361
一、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361
1.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361
2.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362
二、仿生合成363
1.模拟酶催化单碳片段转移(one carbon-fragment transfer)的仿生合成363
2.模拟β-多酮代谢途径367
3.模拟氨基酸代谢途径368
4.模拟活性前体及其混合代谢途径372
第四节合成设计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375
一、化学药物加兰他敏简介375
二、仿生芳香偶联反应在加兰他敏合成中应用实例377
主要参考书378
参考文献379
习题381
习题答案383
附录403
常用化学英文缩略语及其中译名403
重要化学试剂及人名反应索引411
当我拿到《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时,我其实是带着一些忐忑的,因为药物合成听起来总是那么高深莫测。但这本书一页页翻下来,我的担忧就被一种由衷的钦佩所取代。闻韧老师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能够将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化学反应,讲得生动有趣,仿佛我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化学实验室。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绿色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那一章,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合成方法,还强调了如何发展更环保、更高效的合成工艺,例如使用更安全的溶剂、开发高原子经济性的反应等。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未来的药物研发人员,肩负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书中对于一些新型催化剂和反应方法的介绍,也非常及时,展现了药物合成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我感觉这本书的编写,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药物合成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我必须说,《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化学反应本身,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闻韧老师在书中对每一个反应的分析,都力求做到精确和透彻,他不会回避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而是会坦诚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反应条件的优化”的讨论,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常见的条件,而是深入分析了温度、溶剂、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来系统地优化反应条件。这让我认识到,药物合成并非“碰运气”的过程,而是需要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实验。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合成设计”的理念,例如如何进行逆合成分析,如何选择最经济有效的合成路线,如何评估合成的可行性等。这些内容对于我提升科研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对药物合成的各种“疑难杂症”了如指掌,并且能开出“对症下药”的方子。我曾经在进行某个药物分子的合成时,遇到了一个瓶颈,无论如何尝试,产率都很低,而且副产物很多。后来,我翻阅了《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在关于“选择性反应控制”的那一章,我找到了灵感。书中详细分析了类似反应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法,比如改变催化剂、调整溶剂、控制反应温度等。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了调整,结果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副产物也大大减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书中对反应的“微观机制”的解读,也让我对“为什么会这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
评分这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专业书籍之一!《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书中的内容组织逻辑严谨,从基础的官能团转化到复杂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层层递进,毫不突兀。最让我赞赏的是,闻韧老师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不会空泛地讲授理论,而是会结合大量具体的药物分子合成实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不对称催化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催化剂的结构、催化机理以及它们在不同反应中的应用,并且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实验数据和立体化学分析。这让我对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书中对于一些常见但棘手的副反应,如消去反应、重排反应等,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避免或控制这些副反应的策略。这对于提高合成产率和纯度至关重要。我反复研读了书中关于杂环化合物合成的部分,它为我理解和设计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杂环分子的合成路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不失亲切感,阅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药物合成领域的一本“扛鼎之作”,它的内容之详尽,逻辑之严谨,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药物研发工作的研究者,我深知一本好的参考书对于提升研究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而《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正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书中对各类经典反应的讲解,不仅清晰明了,而且深入到了反应的本质。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自由基反应”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自由基的生成、传播和终止机理,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一些特殊的反应过程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对一些“非常规”的反应方法进行了介绍,例如光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等,这让我看到了药物合成领域更加广阔的可能性。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它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指引着我在药物合成的道路上前行。
评分《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一直觉得药物合成是一个既需要扎实理论基础,又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闻韧老师在书中对各种经典反应的阐述,不仅仅是停留在反应式的层面,而是对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理解反应的本质和优化反应条件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关于官能团保护与脱保护的章节,书中列举了各种常用的保护基,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引入和脱除条件,以及与其他官能团的兼容性。这对我设计多步合成路线,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非常有指导意义。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药物分子逆合成分析的介绍,它教会我如何从目标分子出发,一步步推导合成路线,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解决合成难题。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非常精炼,有助于我对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里面蕴含着药物合成的各种“绝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初涉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生,我之前对反应机理和合成策略的理解总是有些零散,而《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清晰地勾勒出了药物合成的宏伟蓝图。首先,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有机反应类型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药物分子合成。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反应时,不仅仅是罗列反应式,而是深入剖析了反应的机理,这对于我理解为什么反应会发生,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至关重要。闻韧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即使是一些高深的理论,也能被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清楚。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这些实例都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许多重要的药物分子,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不仅掌握了合成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而且,书中对反应的立体化学控制、区域选择性以及官能团兼容性等细节都有详尽的阐述,这些都是在实际合成中常常遇到的挑战,这本书的指导作用非同一般。此外,每章后面的习题设计也非常巧妙,既能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引导我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感觉自己在这本书的指引下,对药物合成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评分《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实用性”。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药物合成案例中。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反应,而是会详细分析这些反应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例如,在讨论某些立体选择性反应时,书中会坦诚地分析可能出现的非对映选择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使用手性助剂、设计特殊反应条件等。这让我明白,在真实的合成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放大生产”的讨论,虽然篇幅不多,但对于理解如何将实验室的合成方法转化为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实战派”教练,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招式”,更是如何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这些“招式”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评分《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和“深度”。它不仅仅涵盖了药物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还深入挖掘了许多细节,这对于真正理解并掌握药物合成的精髓至关重要。例如,书中对不同类型的金属有机试剂在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系统和详尽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制备、性质、反应活性以及在立体选择性合成中的作用。这让我对C-C键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活性中间体”的讨论,它不仅介绍了各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机理,还分析了它们在反应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影响它们的稳定性。这对于理解反应的“拐点”和“关键步骤”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了许多关于合成策略的思考,例如如何高效地引入手性中心,如何进行官能团的互变,以及如何设计简洁高效的合成路线。这本书记载了太多的智慧结晶,我感觉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
评分《药物合成反应(闻韧)(第四版)》这本书,其内容之详实,体系之完整,让我由衷地感到震撼。作为一本第四版,它在保留经典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使得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前瞻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那部分内容所吸引,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催化机理以及在构建复杂手性分子中的应用。书中给出的实例涵盖了许多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手性药物,这为我理解手性药物的合成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的介绍也印象深刻,它展示了现代化学合成技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安全性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潜力。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新的亮点。
评分很好,很棒,值得购买!
评分化学知识科普还是挺好的
评分已经用了一段时间,感觉挺好的!
评分好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正版图书质量很好
评分新版的,以前的版本太老了。新的内容大部分没改。毕竟教材。有些遗憾
评分化学知识科普还是挺好的
评分已经用了一段时间,感觉挺好的!
评分好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