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 马丁·安东尼,[加] 理查德·斯文森 著,邓蕊 译
图书标签:
  • 爱情
  • 甜宠
  • 治愈
  • 成长
  • 现代言情
  • 轻松
  • 校园
  • 沙雕
  • 欢喜冤家
  • 高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124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2171
品牌:斯坦威(STANDWAY)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回声心理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20
字数:19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为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已经出版《不焦虑的生活》《行为疗法》《羞涩与社交焦虑》等书,深受读者欢迎,内容既保证专业、实践性强,又保证有趣、好读。

★你是否觉得如果做不到完美,就是个失败者?你是否想知道你的完美主义是怎样形成的?你是否因为完美主义而产生了让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并且想获得个性化帮助?本书以清晰的思路和框架为你答疑解惑。

★希望避免错误是人的天性,但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尽管完美主义者经常因为能力而受到赞扬,但是针对细节的持续焦虑会拖他们的后腿,并让他们无法发挥全部潜力。本书旨在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完美主义,并改善完美主义造成的小困扰。书中方法都经过验证,保证科学有效。


更多精彩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献给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士,焦虑及认知行为疗法研究专家马丁.安东尼和理查德.斯文森会带你发掘完美主义的根源,探索完美主义对于生活的影响,并发现新的、被证明有效的应对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克服犯错的焦虑。本书也讨论了完美主义与担忧、抑郁、愤怒、社交焦虑以及身体意象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当你完成了本书中的练习,你会越来越容易远离烦恼、享受生活。

作者简介

马丁.安东尼

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瑞尔森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及教授,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已出版25本图书、100多篇学术论文及专著,主要涉及认知行为疗法、焦虑障碍领域。获得临床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学会)、加拿大心理学会、美国焦虑障碍协会颁发的早期职业生涯奖,同时为美国和加拿大心理学会会员。马丁.安东尼还曾担任认知行为疗法协会焦虑障碍特殊研究小组的前任主席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协会年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

理查德.斯文森

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神经科学系荣誉教授及前任主任,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医学顾问及精神科前首席医生。曾在2006年获得加拿大精神病学会颁发的就职奖学金。同时为加拿大皇家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学院、美国精神病学会、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会员。他的研究兴趣在于焦虑障碍的理论、评估和治疗,尤其是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已发表180多篇同行评议论文和30篇专著,出版8本图书。2006年,曾作为加拿大焦虑治疗指导计划的指导委员会主席,指导出版加拿大焦虑障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精彩书评

本书对于完美主义及其自我破坏的危害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展示了许多处理和缓解这些危害的有效的认知行为方法,相当实用和全面——但又很灵活,且不极端!

——阿尔伯特.艾利斯博士

纽约阿尔伯特.艾利斯学院院长,《理性生活新指南》作者


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两个完美主义者,而且偶尔会取笑他们。对于某些人来说,完美主义是一种有用的品质,可以让人在混乱的世界里保持一些秩序。但对于某些过度追求完美主义的人来说,完美主义就像一个诅咒,剥夺了所有的生活乐趣,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焦虑障碍。现在,两位知名心理学家和临床科学家提供全新的、经过科学验证的技巧,帮助大家克服完美主义,让生活回归正轨。这本令人期待已久的书,应该能够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过度完美主义者减轻痛苦,提高应对能力。

——大卫.巴罗博士

波士顿大学焦虑及相关疾病中心主任及心理学教授


本书在内容、质量和覆盖范围上都超过了同类书籍。安东尼和斯文森将我们对完美主义的各种了解综合在一起,并首创能够减轻完美主义痛苦的完整方法。书中对完美主义做出了清晰的定义,并提供了具体的步骤来控制这个魔鬼。最后的几章则聚焦于完美主义如何在其他病症中显现出来——并阐述了这一现象的危害——以及为什么这样的书是如此重要。对于那些深受完美主义折磨的人以及希望获得帮助的治疗师来说,这本书将是无价之宝。

——兰迪0O.弗罗斯特博士

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


对于试图调整标准和期望的人来说,本书是一个很棒的资源,通过实践书中的建议,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这本书读起来很容易,而且充满了各种基于科学研究的有效建议。不像大多数自助类图书,本书作者对于读者提出的许多练习建议都能够付诸实践。安东尼和斯文森制作出了一份完整的、系统性的手册,指导完美主义者摆脱抑郁、愤怒、担忧、社交焦虑的痛苦,来到现实自我评价、自尊、积极人际关系的希望之地。太棒了!

——理查德.亨贝格博士

就职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天普大学心理系成人焦虑诊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定义003

适当的高标准VS完美主义信条005

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完美主义007

完美主义倾向009

完美主义的起源011

你的完美主义该责怪谁017

如果你还是找不到自己成为完美主义者的原因017

第二章 完美主义的影响

完美主义如何影响你的生活020

完美主义与心理问题025

第三章 完美主义与思维

信念如何影响情绪036

自动、无意识的完美主义信念039

尝试证实完美主义信念043

完美主义思维模式044

向前看057

第四章 完美主义与行为

完美主义悖论060

行为如何保持完美主义信念061

适当的标准 VS 完美主义行为062

完美主义风格行为064

第五章 评估完美主义

进行评估的目的080

识别关键问题的范围080

检查问题的严重性086

完美主义与机能范围088

完美主义对他人的影响090

完美主义与情绪功能091

灵活VS僵化的完美主义信念092

评估改进和变化095

第六章 制定改变计划

降低标准的成本和收益 098

确定目标100

首先改变什么:确定优先级102

在众多对策中应该如何选择103

定期实践的重要性104

让他人参与你的实践104

如何寻求专业帮助105

降低完美主义的障碍107

第七章 改变完美主义思维

通过思想记录来改变完美主义思维113

改变完美主义思维的步骤113

相信替代思维的困难之处130

第八章 改变完美主义行为

为什么要改变完美主义行为134

改变完美主义行为的对策135

第九章 接受不完美

控制的代价154

以接纳为基础的新型疗法156

接纳和完美主义167

第十章 完美主义与抑郁

抑郁的本质170

抑郁症的起因174

完美主义与抑郁症176

研究支持的抑郁症疗法178

如何在抑郁症中改变完美主义思维和行为183

第十一章 完美主义与愤怒

常见的愤怒导火索191

愤怒何时会成为一个问题193

愤怒的形成194

完美主义与愤怒197

改变导致愤怒的完美主义思维和行为198

第十二章 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本质210

社交焦虑障碍213

社交焦虑及社交焦虑障碍的成因214

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217

针对社交焦虑的有效治疗方案217

改变社交焦虑中的完美主义思维和行为220

第十三章 完美主义与担忧

什么是担忧228

广泛性焦虑障碍229

人们在担忧什么230

担忧的本质230

完美主义与担忧232

担忧、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完美主义的治疗方案235

第十四章 完美主义与强迫性行为

强迫症246

强迫性人格障碍253

克服与完美主义有关的强迫性行为254

运用认知对策来改变强迫信念260

第十五章 完美主义、节食及身体意象

西方文化中的节食和身体意象问题264

完美主义与瘦身热潮265

与饮食和体重有关的完美主义思维268

完美主义以及关于外表的其他关注点269

导致身体意象问题的完美主义行为270

与扭曲的身体意象有关的心理问题271

克服身体意象问题中的完美主义思维和行为276

第十六章 防止完美主义回归

评估你的进步282

下一步计划283

保持收获285

结语288

延伸阅读289


精彩书摘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几乎每个人都会被不断地要求:表现得更好一些!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必须忍受形形色色的评判。牙牙学语时,爸妈会纠正我们的发音;蹒跚学步时,大人会教我们如何走路、如何穿衣、如何正确地拿叉子、不能把胳膊肘放在桌子上、洗澡要清洗耳朵后面、要学会铺床单、学会叠被子等。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行为不断受到评估、批评、纠正,当然还有奖励。我们慢慢学习到,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有达到特定的标准,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我们犯了错,往往会出现很糟糕的结果。例如,小时候,如果我们的成绩低于平均水平,老师、父母和朋友都会批评我们。有时候我们还会被剥夺诸如打电话、出去玩、拥有零用钱等“特权”,直到我们的表现恢复到了大人们的期望值,才能继续享受这些“特权”。
  不断地被要求达到或超越某些标准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成年。许多公司都期望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表现,花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他们期望销售人员突破前一年的销售记录。同时,许多公司为了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成功而拼搏奋斗。
  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自身对成功和表现出色的渴望也使许多人感到压力重重。为朋友们做饭时,如果朋友们喜欢你的厨艺,你会自我感觉良好;追求健康时,如果达到一些新目标,例如在更短的时间内跑完一公里,你会有很强的自我成就感。
  渴望改善自己的表现、渴望达到更高的标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完美主义者。往往正是这种达到目标的渴望会帮助你成就高效表现。举个例子,不关心自己表现的学生,很有可能不努力学习,表现得也不如那些自我要求高的学生。如果这种表现模式变成一种习惯,常常会导致消极的结果,他们的成绩会更差,可能不会被心仪的学院或大学录取。就算是运动冠军这样的行业精英,也必须制定高标准,才能保持或打破他们原有的成绩。没有高标准,成就往往也大打折扣。
  完美主义的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完美主义,它与健康的、对达到高标准的渴望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考虑一下字典中的定义来作为出发点。网络版的“韦氏字典”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将任何不完美视为不可接受的倾向。”相对于此,研究完美主义的专业学者倾向于用更详细的方式来定义这一术语。例如,精神病学家大卫·伯恩斯(DavidBurns1980)在其经常被引用的、发表在《今日心理学》的文章中,将完美主义者定义为这样的人:“其标准远远高于可达到的或合理的范畴”或“为达到不可能的目标而强制自己不懈努力,完全根据能力和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伯恩斯指出,对于这些人来说,越努力想做好反而表现越糟糕。
  ……

前言/序言

引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撰写本书第一版的时候,我们关于这本书到底应该写哪些内容争论了很久。因为“完美主义者”这个术语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人,以至于很难选择到底应该将焦点放在完美主义的哪个部分。不妨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在接受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的采访时,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将自己描述为“疯狂的完美主义者”(Winfrey 2000)。事实上,《福布斯》杂志2004年的一篇文章称,斯图尔特曾经仅仅因为不喜欢公司电话的等待音乐,而威胁要解雇她的股票经纪人(Ackman 2004)。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当年曾引起轰动,而在这部电影中与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导演合作过的许多人都将他描述为完美主义者。他们讲了很多关于卡梅隆的故事,当事情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进行的时候,他常常会发飙。实际上,卡梅隆的暴脾气源于他对高标准的坚持,他要求整个团队都达到这种高标准,而这正是电影发行时宣传的主题。

2003年,法国厨师贝尔纳.卢索瓦(Bernard Loiseau)因为其餐厅由米其林三星降至二星而开枪自杀。鲁道夫.切尔明斯基(Rudolph Chelminski)在《完美主义者:高级料理中的生与死》(The Perfectionist:Life and Death in Haute Cuisine)(2005)这本书中记载了这个故事。

加拿大芭蕾艺术家卡伦.凯恩(Karen Kain)在1995年出版的自传《舞动永真》(Movement Never Lies:An Autobiography)一书中,也将自己描述为完美主义者。虽然她已成为全世界最受尊敬的舞者之一,但由于很少达到自我强加的标准,她的抑郁症仍不时发作。

美国喜剧《欢乐一家亲》(Frasier )中的角色奈尔斯.克雷恩(Niles Crane)也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觉得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有问题,而且他会竭尽所能来确保每件事情都是正确的——甚至包括咖啡馆厕所间的涂鸦(他用红笔做了校正)。其他像是《老友记》中的莫妮卡.盖勒(Monica Gellar)、《绝望主妇》中的布莉.范.迪坎(Bree Van De Kamp)、《天生冤家》中的菲利克斯.安格(Felix Unger)也都是类似的角色。

虽然上述所有这些人都可以称为完美主义者,但是他们的表现却完全不同。有些完美主义与愤怒联系在一起,有些与抑郁相关联,而有些则与焦虑、固执或者自发性缺乏有关。尽管有这些区别,但是所有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对自己或他人有严苛标准或者期望,而这些标准或期望几乎不可能达到,或者需要花费巨额代价才能达到。

完美主义常常与某些心理问题相关,包括过度愤怒、抑郁、焦虑、身体意象问题以及强迫性行为等。很难想象一本关于完美主义的综合性图书不涉及这些内容。因此,我们决定将本书的焦点集中在应对完美主义信念和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上,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完美主义以及与特定心理问题相关的完美主义。

我们在本书首先讨论了完美主义的一般特征,包括完美主义的性质和影响,以及信念和行为在保持完美主义时扮演的角色。然后对如何进行自我评估,以及如何运用特定的策略克服完美主义进行了具体说明。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一个新的章节,介绍以接受为基础的策略。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完美主义与特定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比如抑郁、焦虑等)。如果你正面临这些问题,那么这些章节会比较有帮助。同时,我们加入了“延伸阅读”清单,希望对本书涉及的主题有更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参考阅读。


书中的应对策略有效吗

1998年,我们撰写本书第一版时,市面上还几乎没有关于完美主义治疗的研究。当时虽然已有一些被认可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与完美主义有关的一些典型问题,例如焦虑、抑郁、身体意象问题、强迫性行为等,但是并没有明确针对完美主义的治疗方法。这一现象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变,在200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本书中描述的几种应对策略治疗社交焦虑,不仅能够降低社交焦虑,而且可以弱化完美主义。(Ashbaugh et al. 2007)在这个研究中,采用治疗措施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可以减少对犯错的关注,也更少去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但是,这一研究并没有包含明确针对完美主义的治疗,而主要关注针对社交焦虑的治疗。

另一项研究中,莱利(Riley et al. 2007)使用类似于本书的策略设计了十步治疗法来帮助高度完美主义者。在这一研究中,75%的参与者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接受治疗的参与者中,完美主义的评分下降了46%,而没有接受治疗的人同比评分仅下降7��6%。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也做了一项研究(Pleva and Wade 2007),他们对比了完全自助治疗以及治疗师协助自助治疗的效果。两者都使用本书提供的应对策略,前者完全自助使用本书第一版中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后者在此之上会与治疗师进行简要的沟通(8次50分钟的对谈)。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完美主义都减弱了,当书中策略与治疗师的指导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效果最好。有40%的完全自助治疗者,以及46%的治疗师协助自助治疗者认为过度担心犯错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

综上所述,已有证据表明,不管是自助使用,还是在有经验的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使用,本书所提出的策略确实是有效的。

如何使用这本书

本书的许多章节都有练习,这些练习是为了改变完美主义的信念和行为。就其本身而言,只是读一读这本书并不会魔法般地弱化完美主义信念和行为,为了看到真正的改变,将书中推荐的策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这本书并不能代替合格的精神科医师,而且你也许会希望找专业人士来帮助自己。

本书中的许多练习都需要你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记录一些相关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准备一本笔记本或者日记是很重要的。请在开始阅读第一章之前,准备好你的笔记本。当然,你也可以在电脑上完成这些练习。

千万不要这样使用本书

警告:不要力求完美地要求自己做到书中的所有要求!我们提供了许多技术、策略、理念,远远超过你可以有效利用的范围。最好是选择一些与你自己相关的方法,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直到你可以很好地使用它们。过犹不及,如果你完完全全按照书中的每一个建议去做,你可能无法从任何一个建议中获益。所以,只选择跟你密切相关的建议来尝试吧。

本书中所提到的策略需要反复地练习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你发现某种方法对你来说没什么用,你可以选择继续练习这种方法,或者也可以试试另外一种方法,一切都由你自己决定。如果某个建议对你来说没有用,试着不要像完美主义者那样挑剔。请注意,改变往往需要时间。在尝试克服完美主义的过程中,请允许自己不去达到自己的高期望,而是学习将自己的期望变得更灵活、更现实,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月落星辰》 简介 故事始于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古老王国,名为“艾莉亚”。艾莉亚王国并非繁华的帝都,亦非战火纷飞的边疆,它只是群山环抱中一处宁静祥和的土地,然而,这片土地却孕育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魔法,一种与自然、与星辰、与情感息息相关的力量——“灵韵”。 王国里,有一个名叫“莉莉丝”的年轻女子。她并非出身显赫,也非身负绝技,她只是一个生活在王国边陲小镇的普通织女,以精湛的手艺闻名,用她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宛如星辰流转、月华倾泻的华美布匹。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能够感知并偶尔引导那些微弱的“灵韵”。这种能力,在如今的艾莉亚王国,已是极为罕见。 莉莉丝的生活平静而规律,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王国。这种瘟疫并非寻常的疾病,它侵蚀的不仅是身体,更是灵魂,让人们的情感逐渐淡漠,思维变得迟钝,甚至遗忘彼此。王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混乱。国王派遣了最精锐的骑士,寻求古老的药方,却都无济于事。 在绝望之中,一位年迈的智者,也是王国最后一位灵韵大师,偶然发现了莉莉丝身上微弱的灵韵波动。他意识到,这也许是拯救王国的唯一希望。他找到了莉莉丝,告诉她关于“灵韵”的真相。灵韵并非简单的魔法,它是万物生长的力量,是情感的共鸣,更是生命意志的体现。而瘟疫,正是因为人们过度压抑情感,疏远自然,导致灵韵枯竭,生命之火摇摇欲坠。 莉莉丝被迫卷入了一场她从未想象过的冒险。她必须穿越危险重重的迷雾森林,攀登被冰雪覆盖的“天之脊”,甚至潜入被遗忘的古老遗迹,寻找能够唤醒王国灵韵的关键——“月之泪”。传说,“月之泪”是一种由纯净月光凝结而成的宝石,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情感共鸣的力量。 在这段旅途中,莉莉丝并非孤身一人。她遇到了一位名叫“凯伦”的年轻骑士。凯伦是一位忠诚而勇敢的战士,他曾经也拥有强大的灵韵,却在一次守护边疆的战斗中,因承受了巨大的悲痛而封锁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一个依靠纯粹武力战斗的战士。他起初对莉莉丝的“灵韵”之力持怀疑态度,认为那只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但随着旅途的深入,他亲眼见证了莉莉丝的善良、坚韧以及她那股能触动人心的力量,渐渐对她产生了敬佩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 他们的旅途充满了挑战。迷雾森林里潜伏着失去理智的野兽,它们被瘟疫扭曲了本性。天之脊上,严寒的天气和险峻的地形是对他们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在古老遗迹中,他们遭遇了被遗忘的守护者,它们守护着古老的秘密,也考验着探险者的勇气和智慧。 莉莉丝在旅途中,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灵韵。她发现,她的灵韵并非只是简单的能量,它与她的情感息息相关。当她感到希望和爱意时,她的灵韵就越发强大;当她感到恐惧和绝望时,灵韵就会变得不稳定。她学会了用灵韵安抚狂躁的野兽,用灵韵指引迷失的道路,甚至用灵韵感知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 凯伦也在莉莉丝的影响下,逐渐解开了内心的封锁。他开始回忆起那些曾经让他痛苦的往事,并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面对它们。他发现,压抑的情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力量,而是让内心变得脆弱。他重新感受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灵韵,那是一种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能够治愈伤痛,也能激发斗志。 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月之泪”时,却发现它被一个被瘟疫腐蚀得面目全非的强大生物守护着。这个生物曾经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却因为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被瘟疫吞噬,成为了一个没有情感、只有毁灭欲望的怪物。 莉莉丝和凯伦不得不联手与之对抗。凯伦用他重拾的力量,与怪物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而莉莉丝则运用她全部的灵韵,试图用“月之泪”的力量去唤醒怪物心中残存的良知。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刻,莉莉丝将她对王国、对凯伦、对生命的爱意全部注入了“月之泪”。“月之泪”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不仅击退了怪物,更将那股温暖的灵韵扩散开来,如同春风拂过,融化了冰雪。 当他们带着“月之泪”回到艾莉亚王国时,发现王国的情况已经更加危急。人们如同行尸走肉,毫无生气。莉莉丝将“月之泪”放置在王国的中心广场,然后,她和凯伦带领着少数还保留着微弱意识的居民,开始用歌声、舞蹈、故事,将他们重新感受到的情感传递出去。 起初,回应是微弱的,但随着莉莉丝和凯伦的坚持,以及“月之泪”散发出的温暖力量,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开始一点点苏醒。人们开始想起家人的笑容,想起曾经的欢声笑语,想起那些被遗忘的爱。瘟疫的力量开始消退,人们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身体也恢复了活力。 艾莉亚王国,终于从这场可怕的瘟疫中走了出来。莉莉丝并未成为受人敬仰的女王,她依然选择回到她的织布机旁,继续用她的双手编织美丽的事物,只是她的织布机旁,多了一份来自星辰的灵韵,和一份来自内心的平和。凯伦也不再只是一个战士,他成为了王国的守护者,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情感。 《月落星辰》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魔法和冒险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情感、关于联结、关于唤醒内心力量的故事。它讲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与爱也从未真正熄灭,只要我们敢于感受,敢于表达,敢于联结,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之泪”,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整个世界。故事在艾莉亚王国恢复生机,人们重拾笑容的温馨画面中缓缓落幕,留下一片宁静而充满希望的余韵。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文笔是骨架,那么这本书的情感深度就是血肉。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且贴近人心,涉及了现代人在快速发展社会中的疏离感与自我身份的迷失。我读到某些章节时,会有种“天哪,这简直就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的强烈共鸣感。作者没有采取说教式的口吻,而是通过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成长的阵痛与救赎的微光。特别是关于“遗憾与选择”那一章节的处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抛出了无数个开放式的疑问,让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注脚。这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才是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评分

初读几页,我立刻被作者那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文字功力所折服。他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老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时而磅礴激昂,时而低回婉转,牢牢牵引着读者的心弦。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人物对话,实则暗藏玄机,每一句台词背后都可能蕴含着多层含义,需要读者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我尤其佩服作者构建复杂世界观的能力,尽管篇幅有限,但他笔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配角都栩栩如生,仿佛真实存在过,而不是生硬的符号堆砌。这种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你会忍不住停下来,对着某一段落反思半天,思考作者到底想通过这种独特的句式结构传递什么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评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各个维度上都展现出极高水准的作品。无论是从其极具品味的物理呈现,到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再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考,都让它远远超出了普通畅销书的范畴。它成功地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既能让大众读者沉浸其中享受故事,也能让文学评论者从中挖掘出值得深思的学术价值。我向所有追求高质量阅读体验的朋友郑重推荐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段阅读时光,更像是一次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拓展。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世界似乎都染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种持久的影响力,才是衡量一部好书的真正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低调的奢华感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时,是被那种独特的排版吸引的,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雕琢,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气息。装帧的材质摸起来非常舒服,带着微微的纹理感,让人爱不释手,绝对是那种值得收藏在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把玩的类型。而且,书脊的处理也十分巧妙,即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书名和作者信息依然清晰可见,显示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可以说,光是这本书的外观,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对待阅读体验极其认真的作品。我特别欣赏这种注重“仪式感”的出版物,它让阅读不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与精美物件的深度对话。

评分

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的布局简直是匠心独运,充满了出人意料的反转和巧妙的伏笔回收。初看时,故事线索看似松散,不同时间线和视角之间的切换颇为跳跃,我甚至一度担心自己会跟不上作者的思路。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最终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精确地串联起来,汇集成一个宏大而又令人震撼的整体。这种精密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故事掌控力的强大自信。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缺乏惊喜的流水账,而是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迷宫探险,每走错一步,反而可能导向更意想不到的风景。这种结构上的复杂性,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耐读性,完全值得多刷几遍,去探寻那些第一次阅读时可能错过的精密构造。

评分

非常好,多参与京东的活动,多买多赠。支持

评分

这本书用经过科学证明的心理学方法来帮助完美主义者克服自身的困扰,很实用,案例也很丰富。封面也很有意思,很有启发。

评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完美,完美也是大家一直追求的最理想的状态,追求完美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但是如果一个人要求自己方方面面都完美,那是不可能的。反而,强压之下,必然会给心理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对人的心理,还会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由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和精神病学大咖理查德·斯文森合作, 书中 讨论了完美主义与担忧、抑郁、愤怒、社交焦虑以及身体意象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希望通过阅读能够 越来越容易远离烦恼、享受生活。

评分

没办法,完美主义者

评分

挺好的!!一直在京东买,很实惠!

评分

很好的心理学书籍,适合完美主义者“治病”

评分

当你看到这句话时,说明没有问题。

评分

如何应对完美这一“缺点”?

评分

没办法,完美主义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