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

《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线电》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无线电
  • 科普
  • 科技
  • 电子
  • 通信
  • 杂志
  • 合订本
  • 61周年
  • 上册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7272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4669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页数:4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炫酷夺目的众筹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创客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响亮的倡议横贯全年。
问世多年的LED 加上无线模块,连接手机App,辅以现代工艺,成就了网上大卖的智能灯具;各色PM2.5 传感器与HEPA 过滤网的组合为深受雾霾之害的大众带去了空气净化的智能“神器”;3D 打印、激光雕刻与切割,工具门槛的降低让电子DIY 作品有了
类工业产品的外观,原型设计更进一步。爱好者们变兴趣之作为立身之本,完成从炫技术到做产品的华丽转型,走上创业之路。创业是梦想,更是初心。
无论现代通信如何便利,依旧有爱好者对用莫尔斯码通信乐此不疲,以参加各类业余电台通联竞赛为荣;数码音响产品再丰富,依然有人酷爱电子管设计,醉心于各色电容的搭配;小数点后两位以上的测量数值对于业余应用而言几无影响,可就是有人对更高位
的基准精度痴迷不已,不断尝试突破。爱好者们视DIY 为生活之乐,无关职业,无关年龄,基于兴趣,从于初心。
Arduino 从电子产品原型设计的得力工具拓展为创客学习的有效平台,改变了从元器件、集成电路开始入门电子学的格局。从零起步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构筑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永远是初学者们不可回避的,识别元器件、了解单片机、掌握设计思路,能让你在进阶的路上走得更远。电子技术与互联网、机械甚至艺术的结合,造就出物联网、机器人和交互体验等科技前沿应用,这些也是当下创客教育涵盖的内容,爱好者们学无止境,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是手段,学习是目的,亦是初心。
我们每期都会甄选、展示国内外众筹平台上的科技项目,说不定下一个众筹项目就是你的;我们的“机器人”栏目新鲜出炉,全方位地告诉大家,人人都可以做出机器人;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硬件开发工具、新器件资讯,让大家使用“创客利器”时有更
多的选择。继续为读者朋友们分享创意案例、交流制作心得提供平台,这是本刊的兴趣,也是我们的初心。
祝大家新年新气象!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无线电》杂志2016年合订本的上册,囊括了《无线电》杂志2016年第1~6期所有栏目的全部内容,包含专题以及创客、机器人、制作、装备、史话、入门、信息等栏目的所有文章,其中有热门的开源硬件、智能控制、3D打印、机器人制作等内容,也有经典的电路设计、电学基础知识等内容,还有丰富的创客活动与创客空间的相关资讯。这些文章经过整理,按期号、栏目等重新分类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
与部分文章相关的源程序、印制电路板图等资料请到《无线电》杂志网站www.radio.com.cn下载。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电子技术广泛,文章精炼,实用性强,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人员、创客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无线电》于1955年创刊,是国内第1本电子及无线电通信类报刊、发行量第1的知名科普杂志,累计发行量超过3亿册,现为国内发行量第1的创客实体杂志,曾获“国家期刊奖”、“公众喜爱的科普期刊”称号。 《无线电》杂志坚持“科普 创新 实践 分享”的理念,为读者提供涵盖创客空间介绍、创意制作项目、电子科普知识、工具仪表信息、创科教育动态、电子技术前沿信息及行业活动资讯等丰富的内容。

目录

特别策划
经典矿石机鉴赏与现代矿石机制作 ◇ 徐蜀 主编 001
经典矿石机鉴赏与现代矿石机制作 002
早期的线圈调感式矿石机 004
民国时期的矿石收音机 006
新中国成立后的矿石机 008
调频矿石机 ◇ 韩 红 010
来自电影的制作
大白环境助手☆ ◇ 杨润靖 樊亚鹏 012
《星球大战7》Cosplay 道具
——十字光剑简易制作方案☆ ◇ 姚毓夏 014
一起做个“方舟反应堆”变色灯!☆ ◇ 许敏 016
创客|MAKER
精彩“十”刻——小记香港Maker Faire 2015 ◇ 李衡延 019
自由自造的“黑科技”专业户 ——蘑菇云创客空间 ◇ 琚伟平 022
创客利器 桌面加工设备 ◇ 韩春雷 024
盒仔的故事——DIY 项目从原型到量产的成长历程(2013—2015)
◇ 朱广俊 026
一道洗袜机 ◇ Leon 032
360°自动拍摄云台 ◇ KE 学怪人 038
从一个想法开始的 “DIT 子母汽车”之旅 ◇ 王金峰 041
CLOUD点滴计时器☆ ◇ 阮煜钊 044
元宵定义:什么是创客教育
◇梁森山 谢作如 管雪 吴俊杰 048
智能控制铁道沙盘模型☆ ◇胡戬 杨立斌 049
造一把酷炫的金刚狼手爪吧!☆ ◇赵志安 052
机器人|ROBOT
300 元打造属于自己的水下机器人☆ ◇ 曲治国 056
重力感应遥控器☆ ◇ 黄亚丹 060
快速原型机、LittleBits 和机器蠕虫 ◇ 臧海波 064
机器人拆拆看
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类) ◇ 朱新龙 067
Hello Jerry 宠物互动机器人☆ ◇ Cain、May、Geemi、Boris 072
机器人拆拆看
机器人的五官(模拟信号传感器类) ◇ 董越 075
用PVC 材料自制多功能小车——陆巡者(1) ◇ PVCBOT 079
低成本打造Booby 家庭服务机器人☆ ◇ 轩辕文成 087
机器人拆拆看
机器人的五官(数字信号传感器类) ◇ 冯东瀛 094
用PVC 材料自制多功能小车——陆巡者(2) ◇ PVCBOT 099
用Arduino 自制《鹰击长空》游戏操纵杆☆ ◇ Ttable 茶几 107
机器人拆拆看
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扩展板类) ◇李泽 110
用PVC 材料自制多功能小车——陆巡者(3) ◇ PVCBOT 114
ChoirBot,桌子上的迷你机械乐队☆ ◇ 杜尚明 119
智造万物
瓦力机器人☆ ◇ 齿轮哥 124
用Arduino 制作一辆小车有多难?☆ ◇ 刘鹏涛 127
用PVC 材料自制多功能小车——陆巡者(4) ◇ PVCBOT 129
制作|PROJECT
高达般的空气净化器 ◇ KE 学怪人 134
Arduino 开源键盘☆ ◇ 魏宇科 137
3D 建模+ 打印个性化钥匙扣 ◇ 陈杰 139
门多西诺电机:给我阳光我就转 ◇ 陈旭 141
最小数据采集器 ◇ 王利攀 145
用Arduino 制作智能空气数据监测分析盒☆ ◇ 连龙 147
用ESP8266 的Dash Button ◇ 孙德庆 152
树莓派移动显示方案大比拼 ◇ 张文挺 155
SX1212 超低功耗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 ◇ 焦杰 163
用WM8741制作音频解码器 ◇ 姜兰举 167
用最常见的材料制作闪电云☆ ◇ 王建伟 171
一把指南伞☆ ◇ 刘柏锋 174
宠物可穿戴外套☆ ◇ Boris_Liu 177
DIY 一套便宜好用的电子爵士鼓☆ ◇ 杜尚明 180
低成本桌面级开源盲文刻印机☆ ◇ 赤壁赋牛肉干 183
零成本在AVR 单片机上运行Linux ◇ 连龙 185
电脑音频大改造—— HTPC加装超迷你DAC ◇ 高宙 191
Arduino M0 Pro 使用Ardino IDE 与Atmel Studio 实现在线调试
◇ 冯东瀛 194
基于Arduino 的手势解锁门禁☆ ◇ 陈盛 杨洁 李守良 197
捣蛋贪吃蛇☆ ◇ Ada 200
DIY 空气净化器☆ ◇ 陈杰 李晓坤 202
家庭光伏(太阳能)发电应用初体验 ◇ 林浩 刘福胜 205
激光传声器制作图解STEP BY STEP ◇ 陈国东 209
LED 圆柱型灯塔制作详解☆ ◇ 张弛 213
激光弦蓝牙古筝☆ ◇ 张鹏 217
三世同堂的OCL功放:原理、历史与制作(上) ◇ 陈旭 220
只要10 步!组装3D 打印机如此简单
——Panowin F1 3D 打印机套件组装体验 ◇ 胡肇炜 225
3D 打印自制小音箱 ◇ 黄云 230
高精度大屏幕万年历的制作☆ ◇ 谢志平 233
智能体重管家☆ ◇ 杨润靖 路园 235
智造万物
DIY 网球发球机 ◇ 造物科长 238
设计一个基于STM32 的可编程图形计算器☆ ◇ 张文挺 241
2015 年“瑞萨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录
80 ~ 100MHz 频谱分析仪 ◇ 王子钰 249
三世同堂的OCL功放:原理、历史与制作(下) ◇ 陈旭 252
用桌面级3D打印机和Arduino设计制作洗鞋机☆ ◇ 刘丰 256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与智能控制大赛项目辅导
Arduino+Tick Tock扩展板编程入门☆ ◇ 臧海波 261
智能蘑菇灯——送给心仪女孩的最好礼物!☆ ◇ 赵志安 269
3D打印膝关节辅助装置☆ ◇ 李晓坤 陈杰 273
智造万物
空气动力车 ◇ 造物科长 277
大话STC单片机自动下载☆ ◇ 曹延焕 281
会说话的空气检测器☆ ◇ 杨帆 285
FM数调收音机☆ ◇ 辛国民 290
姿态控制智能交互灯LightBox ☆ ◇ 谢林宏 294
Kindle 大作战——救砖+ 容量升级(上)☆ ◇ 张文挺 298
ArduBlock 图形化编程进阶实战(1)
自我控制LED 夜灯☆ ◇ 吴汉清 303
会动的纸片鱼☆ ◇ 凌刚 307
3D 打印智能自浇花系统☆ ◇ 陈杰 311
玩转特斯拉线圈
特斯拉线圈设计与制作指南(上) ◇ 陈旭 314
“拔”苗助长: 自制植物生长灯☆ ◇ 杨润靖 317
iPhone 充电器(A1443)的电路真相 ◇ 葛中海 320
七彩LED 电子时钟“四部曲” ◇ 姚宗栋 常广英 324
用TEA2025 做个桌面小功放 ◇ 管斌诚 330
长波自动授时LED 数码钟的制作 ◇ Bluegrass 332
试玩DSP 车载收音模块Si4745 ◇ 辛国民 336
功放附加器“猫眼”(6E2电子管电平指示器)的制作 ◇ 钟沁轩 339
装备|EQUIPMENT
仪表达人系列
玩转数字万用表的N 个技巧 ◇ 杨法(BD4AAF) 342
无人机相关信号大揭秘(3)
接收机S.BUS 信号解析 ◇ 冀卫东 345
二手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选购指南 ◇ 聆听 348
仪表达人系列
示波器应该这样用——示波器使用技巧集锦 ◇ 杨法(BD4AAF) 352
仪表达人系列
频谱分析仪使用技巧集锦 ◇杨法(BD4AAF) 355
无人机相关信号大揭秘(4)
飞控板信号测试 ◇ 冀卫东 358
测量身边的Wi-Fi 信号 ◇ 杨法(BD4AAF) 361
无人机相关信号大揭秘(5)
电子调速板信号测试 ◇ 冀卫东 366
生活中的无线电天线 ◇ 杨法(BD4AAF) 371
天线选购指南 ◇ 杨法(BD4AAF) 374
测量你的天线 ◇ 杨法(BD4AAF) 377
通用仪器的实测乐趣
智能手机的充电实测(1) ◇ 冀卫东 379
射频功率测量技巧集锦 ◇ 杨法(BD4AAF) 382
问与答 386
入门|START WITH
简单有趣的射频电路设计
放大器:稳定压倒一切 ◇ 杜旭峰 392
创客三级跳
会躲避的电子枪靶 ◇ 张敬云 杨洁 395
创客教育工作坊
佛山市教育创客培养计划创客教育体验周活动成功举行
◇ 本刊记者 397
人人爱创新,想法当实现
——记首届“北京东城区中小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
◇ 王飞燕 399
创客三级跳
给自己置办一个年货——节日抽奖盒子 ◇ 吴俊杰 400
创客教育工作坊
木质LED 电子入门之——会验钞的小老鼠 ◇ 杨琳 402
探索 创新 展望——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学科技教学
实践活动经验分 ◇ 雷延明 404
简单有趣的射频电路设计
接收机——了不起的挑战 ◇ 杜旭峰 406
创客教育工作坊
用酸奶盒制作管道迷宫 ◇ 赵宇 409
简单有趣的射频电路设计
不稳定的妙用之环形振荡器 ◇ 杜旭峰 412
创客三级跳
能自动瞄准的炮台模型 ◇ 蔡慧敏 谢作如 416
未来实验室——北京二中创客空间 ◇ 高凯 419
简单有趣的射频电路设计
不稳定的妙用之环形振荡器 ( 续) ◇ 杜旭峰 420
2016 年还要不要学习单片机? ◇ 杜洋 423
创客教育工作坊
电子连连看之——七彩金牛座 ◇ 天蝎杨 426
小学创客空间孵化小创客的两大“法宝” ◇ 杨琳 428
简单有趣的射频电路设计
不稳定的妙用之交叉耦合振荡器 ◇ 杜旭峰 431
创客教育工作坊
创意感应式小夜灯 ◇ 张晓东 434
创客三级跳
能自动瞄准的炮台升级版 ◇ 蔡慧敏 谢作如 440
2016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秀——孩子们的Maker Faire
◇ 赵宇 442
创客三级跳
使用舵机和摄像头制作全景图 ◇ 吴俊杰 444
校园业余电台活动在科技教育中显身手 ◇ 杨凤乔 李晓伶 446
史话|HISTORY
封底上的收音机(10)
南京无线电厂“胶木情结”的延续——熊猫B701 ◇ 余川 447
早期无线电发送和接收设备鉴赏(1) ◇ 徐蜀 陈汉燕 450
早期无线电发送和接收设备鉴赏(2) ◇ 徐蜀 陈汉燕 454
时代变迁的纪念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主流产品概览(4) ◇ 田浩 456
封底上的收音机(11)
红星401-A ◇ 余川 458
《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 一部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通信技术史诗 这是一本承载着时代印记的珍贵文献,收录了《无线电》杂志创刊以来,尤其是其辉煌的61周年上半部分的精华内容。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合订本,更是一部浓缩的通信技术发展史,是无线电技术爱好者、电子工程师、历史研究者乃至对科技发展充满好奇的读者的宝贵财富。本书以详实的篇幅,生动地勾勒出无线电技术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深刻影响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壮丽画卷。 穿越时空的脉络,洞悉技术演进的每一个细节 翻开这本合订本,您将仿佛穿越回那个充满探索与创新的年代。每一页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技术热情与严谨学风。本书精选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基础的无线电原理、电路设计,更深入探讨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点对点通信,到广播电视的普及,再到移动通信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如今物联网、5G、Wi-Fi等前沿技术的涌现,《无线电》合订本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为您呈现了最真实的技术演变过程。 深度解析,专业视角下的技术盛宴 本书的内容并非简单罗列技术名词,而是邀请了众多无线电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工程师,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技术文章、设计方案、实验报告以及前沿技术解读。您可以从中了解到: 基础理论的巩固与深化: 无论是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天线理论、接收与发射电路的设计,还是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技术,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人士,它也可能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经典通信技术的演变: AM、FM、SSB等模拟通信技术是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巨大作用的?短波、中波、超短波通信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景是什么?本书将带您回顾这些经典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数字通信的崛起与革新: 从PCM编码到QAM调制,从OFDM技术到LDPC码,数字通信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些关键技术的设计原理、实现方式及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移动通信的革命: 2G、3G、4G、5G……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都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一次飞跃。本书将深入剖析蜂窝网络架构、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等核心问题,展现移动通信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无线网络与物联网: 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它们如何支撑起日益庞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都将在本书中得到详尽的介绍。本书将探讨不同无线网络技术的优势、劣势以及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特种通信与前沿探索: 除了主流通信技术,本书还可能涉及雷达技术、卫星通信、射频识别(RFID)、无线充电等特种通信领域,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等新兴技术。 实践指导,激发无限创造力 《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不仅仅是理论的殿堂,更是实践的沃土。书中包含大量实用的电路设计图、制作教程、元器件选型指南以及故障排除技巧。如果您是一位电子爱好者,热衷于动手实践,那么本书将是您最得力的助手。您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无线电接收机、发射机、信号发生器,乃至更复杂的通信设备。书中的案例研究和项目实践,将帮助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激发您的创造力。 历史人文的视角,感受技术背后的故事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时代背景。《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也试图从更广阔的视角,呈现无线电技术发展背后的人文故事。您可以了解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他们的灵感来源,以及他们的发明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有时也会穿插对当时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技术进步是如何与时代洪流相互作用的。 珍贵的文献价值,保存一段技术记忆 对于任何一位热爱无线电和电子技术的人来说,《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是一本技术资料,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保存了特定时期无线电技术发展的真实记录。它能够帮助您: 回顾历史: 了解无线电技术从过去的辉煌走向今天的繁荣,感受技术发展的脉络。 学习经典: 深入学习那些奠定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的经典原理和设计。 激发灵感: 从过去的智慧中汲取养分,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寻找方向。 传承知识: 将宝贵的技术经验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系统性与全面性,通常会按照技术领域、时间顺序或者主题进行划分,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方便地查阅和学习。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精心筛选和编辑,力求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取得平衡。 致广大读者 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还是刚刚踏入电子技术领域的学生,亦或是对无线电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无线电世界的大门。它将带您领略技术的魅力,感受创新的力量,并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这是一次穿越技术时空的旅程,一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对话。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一同翻阅这本厚重的合订本,共同探索无线电世界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拿到这本《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真是太惊喜了!我是一名资深的无线电爱好者,从年轻时就接触无线电,一路走来,几乎见证了它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无线电》杂志陪伴了我好多年,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启发和收获。这次的合订本,更是将61周年版的精华汇聚,感觉就像把多年的心血和智慧浓缩在一起,沉甸甸的,充满了分量。 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厚实,翻开来看,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虽然只是“上”册,但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了。那些经典的电路设计,深入浅出的原理讲解,以及一些我一直想要尝试的项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详尽的资料。更让我欣喜的是,其中一些关于老式设备维修和改造的文章,勾起了我很多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当时条件简陋,但无线电的乐趣却丝毫不减。看到这些内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年代。 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天线技术的部分。一直以来,天线都是无线电通信的“咽喉”,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传输效率。这次合订本中,有几篇文章对不同类型天线的原理、设计和优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还配有大量的图示和计算公式,这对我正在进行的一个DIY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在为如何提升接收效果而烦恼,读完这些内容,我豁然开朗,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而且,我发现这本合订本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堆砌,它还融入了很多历史和人文的视角。一些关于无线电发展史的片段,讲述了那些伟大的发明家和他们的故事,让我对无线电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你知道吗,有些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无数的艰辛和智慧。读着这些故事,你会更加敬佩那些先行者,也更能体会到坚持和创新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读物。对于像我这样的老一辈无线电爱好者来说,它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也是一份关于过去的回忆。对于新入门的年轻人来说,它则是一本极佳的启蒙教材,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无线电的基础知识,并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广,深度也足够,绝对是无线电领域不可多得的精品。

评分

拿到这本《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一股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年轻的时候,无线电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家里的收音机就是我认识世界的窗口。那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摆弄那些五颜六色的零件,试图搭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无线电》杂志,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知识,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这次的合订本,就像是把这些年的精华重新串联起来,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份纯粹的快乐。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关于经典老式收音机和无线电设备的修复与升级的文章。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高科技数码产品,但那些拥有独特韵味的老物件,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看到合订本里详细介绍了如何处理老旧元件的失效,如何优化电路以适应现代的需求,我感到非常兴奋。这不仅是对过往技术的致敬,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传承。我甚至打算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修复我收藏的一台老式短波收音机,重温当年的“搜台”乐趣。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我认为在于它对一些复杂无线电原理的简化和可视化处理。有些理论知识,初读起来可能让人望而却步,但合订本中的作者们却用了很多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插图,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这对于像我这样,虽然对无线电充满热情,但可能已经离开了“书本”一段时间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能帮助我快速地重新拾起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并理解它们在现代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 此外,我对其中关于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的梳理也印象深刻。从最初的摩尔斯电码到如今的高速数字通信,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合订本中穿插的这些历史片段,让我了解到不同时代背景下,无线电技术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又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这种宏观的视角,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无线电的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这本《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度的读物。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更有触动人心的历史情怀。对于每一个热爱无线电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珍品。

评分

这次获得的《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简直就是一本“无线电百科全书”的精简版,让我眼前一亮。我平时工作之余,喜欢钻研各种电子技术,而无线电一直是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这本书的出现,仿佛解决了我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一些瓶颈。它以一种系统性的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入的认知框架。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高级无线电技术的讲解,比如软件无线电(SDR)和认知无线电等前沿领域。虽然这些技术听起来很高深,但合订本中的作者们却能用相对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例子,来阐述其核心原理和发展前景。这对我拓展研究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甚至从中看到了未来无线电技术发展的一些可能性。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测试和测量技巧。对于无线电设备的开发和调试,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中,对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解读测量数据,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大有裨益。 而且,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虽然是合订本,但它汇集了不同专家和爱好者的智慧。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能感受到不同人对无线电的理解和实践,这为我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有时,一个不经意的观点,可能就会激发我新的灵感。 总而言之,《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无线电的各项技术,更能启发我思考无线电的未来发展。对于每一个在无线电领域耕耘或者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次能拿到《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次阅读体验,不如说是一次与“老朋友”的重逢。我记得很多年前,为了研究某个电路,我曾翻阅过大量的《无线电》杂志,里面的文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这次的合订本,就像把那些珍贵的记忆重新串联了起来,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源管理和低功耗设计的部分。在很多无线通信设备的设计中,续航能力和能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考量因素。这本书中,有几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优化电源电路,以及如何设计低功耗的射频前端。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一个便携式无线设备项目,提供了非常直接的解决方案。我看到了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显著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 另外,我对书中对无线电安全法规和标准的介绍也感到十分赞赏。在实际的产品开发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无线电安全认证标准进行了概述,并解释了其背后的原理。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产品设计的规范要求,并避免潜在的合规性问题。 而且,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除了理论知识,还包含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指导和案例分析。我甚至从中找到了一些我一直想尝试但不知如何下手的DIY项目。书中的步骤清晰,配图详细,让我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总而言之,《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是一本集技术、实践和安全规范于一体的优秀参考书。它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掌握无线电技术的各个方面,并指导我进行实际的项目开发。对于任何一个对无线电技术有深入了解需求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评分

收到这本《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我的心情就像一个寻宝者找到了失落的宝藏。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无线电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在学习无线电的道路上,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像是无法完整地把握其脉络。而这本合订本,以其宏大的体量和精选的内容,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缺憾。它不像是零散的文章集合,更像是一条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引导我一步步深入理解无线电的奥秘。 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数字信号处理和现代通信协议的内容。尽管我对模拟电路已经有所了解,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已经成为主流。这次合订本中,有几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并结合了实际的应用案例。这对于我正在学习的嵌入式通信系统项目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理论与我的项目结合起来,进行验证和优化。 另外,我对书中一些关于电磁兼容性(EMC)的讨论非常感兴趣。在实际的无线电系统设计中,EMC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本书中,它花了不少篇幅来讲解如何分析和解决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以及如何设计出符合标准的无线电设备。这对于我避免在项目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相当出色。虽然内容充实,但一点也不显得杂乱。清晰的字体,合理的章节划分,以及大量的图表和公式,都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顺畅。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力求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阅读感受。 总而言之,《无线电》合订本(61周年版 上)是一本集技术深度、实践指导和阅读体验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无论是资深爱好者还是新手入门,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京东的价格一天一变,很难买到便宜货。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不错的期刊,值得阅读,开阔思路

评分

good!!!!!!

评分

京东自营就是不错!!

评分

这次搞活动买了很多书,总体都还是不错的

评分

合订本就是方便便宜

评分

好评最多

评分

书很好,京东物流很快,京东的价格一天一变,很难买到便宜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