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一书是一部集地方志、方物志、草木志、禽兽志和民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书中记载了约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山海经》的内容涉及神话、宗教、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药等学科。《彩色图解山海经》一书是对《山海经》进行系统全面解读的一部国学通俗读物,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四位一体的内容模式,让读者轻松了解全书的内容。书中插配了清代彩绘山海经图,将读者轻松带进《山海经》的奇幻世界,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国学通俗读物。
南山经
南山经
南次二经
南次三经
西山经
西山经
西次二经
西次三经
西次四经
北山经
北山经
北次二经
北次三经
东山经
东山经
东次二经
东次三经
东次四经
中山经
中山经
中次二经
中次四经
中次六经
中次八经
中次十经
中次十二经
海外经
海外南经
海外西经
海外北经
海外东经
海内经
海内南经
海内西经
海内北经
海内东经
大荒经
大荒东经
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
大荒北经
海内经
《南山经》介绍的是南方的三大山系,也可以看作三条连绵起伏的山脉,介绍的次序是自西向东,所以“南山经”的第一座山是临着西海的招摇山。至于西海是什么海,招摇山又在哪里,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江绍原以为招摇山是广西境内的苗儿山,丽麂水即漓江,而西海则是桂林附近的某个湖泊。古人往往称湖为海,例如贝加尔湖就被叫作北海,青海湖其实也是湖而不是海,所以西海是个大湖并不奇怪。而《山海经》毕竟是古人所作,其中很多地名和地理位置都很怪异模糊,更有不少晦涩难明,读者们也不必深究。以下书中出现的山名、水名、地名,如果不是很明确或有交代的必要,则不再做讨论。
当然,《山海经》最有趣味的还是书中提到的那些神异的事物。这南山之首的第一山上就有四种宝物:有吃下去仿佛能让人达到“辟谷食气”境界的祝余,有随身携带着如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迷榖,有听起来防治蛊胀病有奇效的育沛,自然还有“食之”可增加“神行太保”技能的狌狌。
说起狌狌,实在是一种有趣的动物。“狌”字古同“猩”,又同“鼪”,本来既指猩猩又指黄鼠狼,也就是鼬。所以古书中狌狌至少已有两种形象,其实还不止——属于“鼪”的就有人脸、狗身、长尾的,有样子像黄狗,长着人脸,脑袋像雄鸡的,还有长得像黄狗,人脸会说话的,加上属于“猩”的,至少有四种。《山海经》也不止一种狌狌,除了招摇山狌狌,《海内南经》和《海内经》还有两种,一种是人面猪身,一种是人面青兽。
狌狌有如许之多,实在也不容易搞明白。不过它们的主要能力不过两种:一是能走善跑,像招摇山的“神行太保”狌狌族;二是会人言又知人名,像《海内南经》的人脸猪。“神行太保”狌狌族自己走得快,还能把这种技能通过它们的肉转移给人类,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人那“以形补形”的传统食疗观念,通俗地说就是“吃啥补啥”。“会人言”这种技能人类自己就
有,当然不用补了。至于说“知人名”,古人大概以为那并非是靠食补可以获取的技能,所以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何况狌狌知人名也不见得是好事,更没有由此显出它们的聪明。
刘元卿《贤奕编·警喻》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狌狌爱酒,又喜欢鞋。山民们就把美酒和连在一起的草鞋放在山脚下。狌狌们来了,它们看到酒和草鞋就知道是谁放的,而且知道是诱饵,于是把那些人和他们的祖宗十八代一顿大骂。但它们毕竟禁不住诱惑,忍不住稍稍尝一点,又再多尝一点,渐渐不可收拾,变成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到了山民们冲出来要抓它们的时候,它们脚步不灵,又被连着的草鞋缠拌在一起,就只好束手就擒了,而且无一漏网。一批批的狌狌就这样落网,后来者却总是没有吸取教训。正像刘元卿说的:“夫狌狌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狌狌够聪明了,也憎恨美酒草鞋的诱惑,却终于免不了一死,这都是贪念造成的啊!
狌狌们被抓住,“卒不免于死”,看来是被杀掉了,不过是不是被吃掉可不知道,因为刘元卿并没有说。刘元卿同样没有说这些狌狌到底长什么样子,后人多认为它们就是猩猩。不过更早时候的古人恐怕并不这么看。例如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就说“狌狌若黄狗,人面,能言。”比他晚一些的郭璞做过《山海经注》,还写了部《山海经图赞》(下文简称《图赞》),其中赞颂《海内南经》中的人脸猪狌狌说:狌狌之状,形乍如犬。厥性识往,为物警辨。以酒招灾,自贻缨罥(juàn)。缨罥是罗网。郭璞说狌狌能知过去,又很机警而且明辨,但还是因为好酒引来了灾祸,终于自投罗网。这和刘元卿讲的故事很一致,说不定就是同一个故事不同时期的版本。不过看来这位郭先生并不认同《海内南经》的描述,倒觉得这种狌狌样子像狗。对于招摇山狌狌,郭璞赞道:狌狌似猴,走立行伏。櫰(guī)木挺力,少辛明目。飞廉迅足,岂食斯肉?飞廉亦作“蜚廉”,是商纣王的臣子,以善走著称,传说死后成了风神。郭璞大胆想象飞廉是因为吃了招摇山狌狌的肉,所以才善走。而狌狌呢,它们吃了能壮力的櫰木的果实还有能明目的少辛。当然,狌狌肉有没有这样的神效郭璞也不确定。
……
闻名世界的《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一部集地理、方物、民俗、神话、历史、宗教、天文、物产、医药、民族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流传几千年来,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传承着远古文明的气息,神人异物、灵禽怪兽、域内圣地、海外仙山、大荒风情、奇珍瑰宝……以简洁的语言,凝练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远古生活画卷。
《山海经》全书共计十八卷,共约三万一千字。这里面记述了一百多个传说中的国家和地区,五百五十座山脉,三百多条河流,以及这些山川古国的风土地理、动植物产。《山海经》中保留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于环境的踏勘记录,保留了上古神巫的精神理念,蕴含着部族时代的精神世界,演绎着中国神话的原始谱系。在流传的过程中,《山海经》的编纂夹杂着不同时代的气息,或许很荒诞,或许很离奇。但是,它的流传足以证明其作为“古今语怪之祖”、先秦四大奇书之首的历史地位。
《彩色图解山海经》一书,是在历代梳理《山海经》文本的基础上,遴选其精华,化解其佶屈聱牙的字句,解读其字里行间的精髓,剖析其深刻的文明印记,而编纂成的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国学通俗读物。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直观阅读《山海经》,书中特地插配了清代彩绘本《山海经图》中插图,古朴典雅的绘画风格,纯粹展现书中的芸芸众物。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读者轻松步入《山海经》所营造的无比美妙而神奇的世界。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没有那么高,总觉得《山海经》这种内容,即使有图,也很难摆脱枯燥的宿命。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的想法有多么片面。首先,它的排版设计就非常用心,字体大小适中,间距舒适,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更重要的是,那些插画,简直是神来之笔!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简单勾勒,而是充满了细节和故事性。每一只怪兽,每一个场景,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设计。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说部分的处理方式,他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信息都堆砌上去,而是有条理地将神话传说、历史背景、文化寓意等元素娓娓道来。有时候,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考据和猜想,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互动感和思考的空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烛龙”那一章,画面上烛龙的神态威严又带着一丝神秘,文字描述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它“昼隐夜见,视为昼,冥视为夜”的神奇能力。读完之后,我对这个上古的黑暗神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开始想象它在天地之间巡游的景象。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山海经》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评分对于《山海经》这样一部经典的文献,用“图解”的方式呈现,我一直觉得是个不错的尝试,但真正拿到这本《彩色图解山海经》后,我才明白“图解”的上限可以有多高。它不仅仅是插画的堆砌,更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能够引领读者进入《山海经》世界的方式。书中的插画艺术水准极高,色彩丰富而不艳俗,细节之处描绘得十分到位,将那些在文字中描绘得模糊不清的神灵、异兽,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部分的处理,他没有简单地翻译古文,而是融入了大量的文化背景、历史考据以及现代视角,使得每一篇神话都变得有血有肉,充满解读的空间。比如,关于“西王母”的描述,插画将她描绘得端庄而神秘,而作者的文字则详细梳理了她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形象演变,从早期的人格神到后来的道教女神,这种纵深感的解读让我对这位上古女神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神话、哲学、甚至宇宙观产生浓厚兴趣的引导者。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叹。
评分我是一个平时不太接触古典文学的普通读者,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拿到书后,我发现这绝对是一次惊喜。它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仅仅是把古书的内容加上几张图,而是用一种非常新颖和现代的方式,把《山海经》这个庞大而古老的文本变得触手可及。那些插画真的太棒了!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线条流畅,每一只异兽都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那些我从未想象过的生物,比如“穷奇”和“饕餮”,在画家的笔下,它们都有了具体的形象,而且各有特点,让人过目不忘。作者的文字也很容易理解,他没有使用太多艰涩的古文,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的语言来讲述那些故事,就像在听一个精彩的古代冒险故事一样。我特别喜欢他关于“鸀龢”的介绍,画面上鸀龢的形象既有鸟的特征,又有鱼的鳞片,作者的解释也很清楚地说明了它“常出入于西次三经”、“出则鸣,其形如狸”的特点,让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个奇特的生物。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山海经》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无穷的想象力,非常值得去探索。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山海经》精髓的书籍,而这本《彩色图解山海经》无疑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它的精美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每一页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那些精心绘制的彩色插画,不仅是对文字描述的忠实还原,更赋予了古老神话以鲜活的生命力。作者的解读也非常到位,他以一种非常现代和易懂的方式,将《山海经》中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古文,转化为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的生动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神怪名字和特征的考证,将它们与现实中的某些动物、植物甚至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使得这些虚构的存在也多了一份真实感。读到关于“九尾狐”的那一页,插画精美绝伦,色彩斑斓,而作者的解读则不仅仅停留在其“媚惑”的形象,还深入探讨了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的多样性,从祥瑞到妖邪,这种 nuanced 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山海经》并非仅仅是神怪志怪的集合,更是承载了古代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生命形态的想象,是一部充满哲学和智慧的宝库。
评分这是一本我最近淘到的宝藏!当初被书名吸引,觉得“彩色图解”四个字就足够有分量,毕竟《山海经》这种古老而充满奇幻色彩的文本,如果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拿到手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精美的插画惊艳到了,那些传说中的异兽,在画家的笔下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从远古的迷雾中走出来。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而富有想象力,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冲击力。每一个章节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解说,对于我这种对古籍不太了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文学的趣味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特别是关于某些神怪的形态描述,在图画的辅助下,那些模糊的想象立刻清晰了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对照,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甚至花了好几个晚上,专门去研究那些异兽的来历和传说,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古代的探险家,正在一点点揭开这个神秘世界的面纱。
评分非常好的书,值得购买,价格实惠,收藏慢慢看!
评分买了一大推书里,就这一本外面没膜,导致的后果就是书脏了,幸好没折损,问题不大
评分感觉不错,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体验啊!
评分包装精美,图文并茂,注解明了
评分相信京东自营,结果的有个长沙银行
评分印刷字迹清晰,装订非常结实,纸张干净。
评分很好的一次购书经历,买了太多的书还这么便宜,真的太实惠了
评分挺好的,一直买这款,每次搞活动跟实惠,京东物流很准时,快递态度很好,现在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全部通过京东买的,会一直支持。
评分收货包装完整,书籍完好。本书配图比较古典,排版合理,看起来不费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