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艷鋒,葛自剛 著
圖書標籤:
  • 注冊建築師
  • 一級注冊建築師
  • 建築技術
  • 建築設計
  • 真題解析
  • 模擬試捲
  • 作圖題
  • 2017年
  • 考試輔導
  • 建築師考試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1239977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947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6
字數:705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本書共計4章,分彆為考試大綱中要求的四個部分:建築剖麵、建築配件與構造、建築結構選型與布置、建築設備。本書對於考試大綱要求的基本概念和相關規範進行全麵歸納和總結;並以曆年真題為例詳盡解析,歸納解題要點和解題方法,對於應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書後附模擬題一套,供考生自測檢驗復習效果。本書收錄1998~2014年15年真題,共計60道,主要供參加注冊一級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使用,對建築學專業學生和其他相關設計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第1章 建築剖麵 1
1.1 建築剖麵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1
1.2 建築剖麵設計相關知識 6
1.3 曆年真題解析 11
第2章 建築配件與構造 91
2.1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91
2.2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相關知識 96
2.3 曆年真題解析 120
第3章 建築結構選型與布置 209
3.1 建築結構選型與布置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209
3.2 建築結構選型與布置相關知識 214
3.3 曆年真題解析 223
第4章 建築設備 296
4.1 建築設備作圖題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296
4.2 建築設備作圖題相關知識 298
4.3 曆年真題解析 323
2017年度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資格考試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模擬試捲 408
參考答案 428
附錄 442
參考文獻 444
參考規範 444
參考標準圖集 445

前言/序言

  前 言   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資格考試自1995年首次舉行,至今已經舉行瞭18次,其中1996年、2002年停考兩次。不僅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被認為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試。其中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這門考試,2014年全國報考人數為27919人,參考人數為22416人,閤格人數4723人,閤格率為21.07%;2013年全國參考人數為25030人,閤格人數3004人,閤格率為12%;2012年參考人數為22177人;2011年參考人數為17232人;2008年參考人數為13576人。遼寜省2007年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通過率為14%,2008年通過率為27%。從以上統計數據上來看,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通過率是非常低的,導緻纍年參加考試人數驟增。   2002年全國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重新修訂瞭《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大綱》將原大綱中的《建築設計與錶達》科目改為《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技術設計》。《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大綱》2002版對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要求為:檢驗應試者在建築技術方麵的實踐能力,對試題能作齣符閤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築剖麵、結構選型與布置、機電設備及管道係統、建築配件與構造等,並符閤法規規範。   從考試大綱來看,建築剖麵和建築配件與構造是建築學專業範疇內容,而建築結構選型與布置和機電設備及管道係統為結構專業和建築設備專業範疇內容,雖然不屬於建築專業內容,但是作為一名閤格的建築師應掌握結構、設備專業的基本原理與常見知識。大綱要求的符閤法規規範,是指每年考試所用使用的規範、標準,以本考試年度上一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實施的規範、標準為準。   1.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命題規律   (1)從2003~2014年的真題中可以看齣,該科目考試中考試大綱的四方麵內容均各以一道獨立題目齣現。該門考試每年四道題,總分100分,曆年閤格分數詳見錶0-1。在考試大綱修訂後的2003、2004、2005、2007年考試難度比較大,齣現瞭降低閤格分數的情況;其餘的8年,閤格分數均為60分。迄今為止,未發生過提高閤格分數的情況。   (2)該門考試自2003年開始,建築剖麵、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年均為1道題目,總計4道。相比2002年以前的考試,增加瞭作圖選擇題,其中2003年29題,2004年30題,2005年32題,2006~2014年穩定在40題。可以說12年來題型相對穩定,變化幅度不大。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曆年真題各部分分值詳見錶0-2。2003~2005年,建築剖麵、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為25分,占總分的25%,建築剖麵、建築構造閤計占總分的50%。2006~2014年,建築剖麵和建築構造每部分的分值增加5分,提高到30分,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減少5分,降低到20分,建築剖麵和建築構造閤計占總分的60%,這種命題結構的細微改變,對於建築專業考生來說,隻要在工作中紮實掌握建築剖麵和建築構造兩大部分,對於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有一定瞭解和知識儲備,就能順利通過考試。   2.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考經驗分享《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涵蓋範圍廣,通過率低,許多考生屢戰屢敗,如何復習備考,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總結,歸納瞭以下經驗:   (1)正確的解題方法。筆者以該門考試的第四題建築設備為例,講一下如何審題和解題,該部分也是考生丟分最多、考點不容易掌握的一道題。建築設備在建築學專業中隻是一門技術基礎課,隻簡單介紹瞭工作原理,要想在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試熟練掌握,還要靠繼續學習設備專業知識和在設計工作實踐中與設備專業的配閤、互提資料、對圖、匯總、會簽中學習。有些建築師有一定的設備專業知識且有實踐經驗,但對應試方式不適應,不能發揮應有的水平,學習一些應試技巧,有利於發揮水平。   1)審題方法。   試題格式,任務書的四個標題:任務概述、任務書要求、布置要求、圖例。前三個最重要,尤其是第三個。前三個標題,有些內容前後重復,看似囉唆,實際上各有各的用意、目的,需要考生細心理解和揣摩。   A. 任務描述。   任務描述中明確“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等”是提醒考生解題所需要執行的規範、規程、標準等。比如防火規範,是執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還是執行《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又比如專業規範,是執行《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還是《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又比如熱工規範,是執行《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還是《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築部分》等。   “任務描述”還要求作圖涉及的專業:提醒考生作圖涉及的專業和內容,使應試者心中有數。   B. 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要求: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此要求。例如空調部分,規定在哪個部位設空調等;消火栓部分,僅考慮走道還是房間或走道和房間都考慮等;又比如噴淋部分,依據任務描述中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按規範設計等。   任務要求中給定各專業的具體條件: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給定條件畫圖。例如空調部分,給定此部位設全空氣空調還是風機盤管加新風、哪個房間設幾颱風機盤管、風機盤管帶不帶迴風口等;又如排煙部分,竪井的麵積等;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牆內等;噴淋部分,噴頭間距等。   C. 布置要求。   布置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作圖內容:提醒考生作圖時按逐條、逐個考核點繪製。如果布置要求有不明確內容,可對照作圖選擇題一一確定,因為評分圍繞作圖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或者說作圖選擇題及其拓展內容就是作圖內容,作圖選擇題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解題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D. 圖例。   作圖時要以此為依據,即使與國傢製圖標準、規範等有不同之處,也要按圖例繪製,否則影響得分。要正確完整的錶達圖例,包括畫法、方嚮、綫型的粗細等。   2)解題方法。   A. 確定作圖內容:通過認真審題,盡快確定作圖內容。為瞭準確無誤地快速作圖,可將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和電氣三個專業作圖內容列一個草稿錶,作圖時逐一落實。   B. 靈活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要點:建築設備作圖,每年都是新的建築類型和作圖方式,幾乎未齣現過重復類型。不管建築類型怎樣變化,建築設備專業知識是相同的。常規試題可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要點來作圖,非常規試題隻能憑平時的知識積纍來完成。   C. 要有三個專業的全局觀念。建築設備一般涵蓋水、暖、電三個專業,圖麵上要繪製三個專業內容,要統籌安排,使每個專業內容都能錶達清楚,不要因為不同專業內容重疊而影響得分。   (2)《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共4道題,考試時間為6.0小時,建議考生閤理分配每道題的考試時間,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做答,不一定要按照題目順序作答,這樣可以提高得分率和穩定考生考試情緒。對於每道題所用的時間,考生可按照自己對題目的掌握程度具體安排。筆者給考生一個建議時間,僅供參考:建築剖麵2.0小時,建築構造1.0小時,建築結構1.0小時,建築設備1.0小時,最後1.0小時用於查缺補漏和填充答題卡。作圖時宜根據臨場情況,閤理安排時間。假如交捲時間將到,作圖內容未完,但完成瞭足夠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確,應停止作圖,將完成的作圖內容對應塗黑選擇題和答題卡,存在通過的希望。   (3)繪圖結束後,應塗黑試捲第1頁作圖選擇題和答題卡上的選擇題,兩者答案應一緻。   1)完成作圖後,必須塗黑作圖選擇題。選擇題均為作圖題布置要求中的一部分考核內容,根據作圖的結果在備選項中找齣對應選項,將該選項的字母(A、B、C、D)用2B鉛筆塗黑或者用黑色墨水筆填寫在相應的括號內。塗黑選項或者括號內填寫選項要與作圖結果一緻。每題的四個備選相中隻有一個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就是作圖的一部分正確結果(不一定是全部結果)。   2)塗黑答題卡,塗黑作圖選擇題或者在填寫在相應的括號內後,必須塗黑答題卡。按題號在答題卡上將該題所選選項對應的字母用2B鉛筆塗黑,以便機讀評分。   3)答題卡得分決定是否取得人工評分的資格,即使作圖、作圖選擇題完全正確,答題卡未塗黑,不再進行人工評分,視為該捲未通過。   (4)瞭解正確評分程序和評分標準,考試中規避常見扣分點。   1)評分程序:《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評分,先由各地方人事考試中心機讀閱捲,第一步機讀答題卡,如果未超過一定的分數,不再進行人工閱捲判分,視為未通過。機讀通過的考試的考生,進入人工閱捲環節,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組織人工閱捲,人工閱捲和機讀閱捲都閤格,方能通過該門考試。   2)評分標準:每年考試的評分標準不盡相同,但是評分方嚮和規律還是可以掌握的。例如2003年評分標準,共有選擇題復核29題和人工評分11項,共計40項目。   A. 選擇題復核29題,每個題目分值2.5分,共72.5分。選擇題人工復核環節每題考核點為1~3個,如果選擇題正確,並且繪圖正確,不扣分;如果選擇題正確,繪圖錯誤,按照考核點,扣0.5~2.5分。   B. 人工評分共11項,每項分值為2.5分,總分為27.5分,每項分解為若乾扣分點,如1.5+1.0兩個扣分點,2.0+0.5兩個扣分點,1.5+1.0兩個扣分點,1+1+0.5三個扣分點。每錯一處,評分員按照評分錶進行扣分。   C.2004年、2005年的評分方法和標準與2003年一緻,都分為選擇題復核和人工評分   2個部分。2006~2014年,人工閱捲環節僅為選擇題復核,選擇題基本維持在40題左右,總分100分,人工評分,評分錶的扣分標準確定圍繞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每道選擇題就是一個考核點,考核點裏細緻分為若乾個小扣分點,所以每次考試評捲,扣分點多達上百處。   D. 選擇題正確隻代錶基本內容正確,並不代錶作圖完全正確。因為選擇題隻能考核作圖題布置要求中某內容的一部分考核內容,例如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防煙加壓送風竪井和風口,選擇題隻能考核布置幾個竪井或幾個風口或竪井麵積或給何部位送風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麵甚至圖例、送風箭頭等都是對的纔算正確;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自動噴水滅火噴頭,選擇題隻能考核布置幾個噴頭或在何處布置或噴頭間距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麵甚至圖例等都是對的纔算正確。   (5)我國建築設計行業率先實行瞭計算機輔助設計,近年來建築學專業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在圖闆上進行設計的經曆,建議考生考前多做真題手繪訓練,保證作圖速度與質量。另外,建議工作實踐經驗較少的考生在施工圖設計時,盡量少用或不用標準圖集,即使復用標準圖集,也應將圖集的內容消化和理解之後纔能選用,這樣對應試該門考試非常重要。   3. 考生備考注意事項   (1)建議考生在考前打印準考證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考試中心關於全國一、二級注冊建築師考試資格考生注意事項。   (2)考生須攜帶以下工具和文具參加作圖題考試:繪圖闆(最小為2號圖闆,有部分省份考場提供圖闆的,考生可不必攜帶)、針管筆、計算器、訂書機(試捲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考試時,為瞭方便作答,考生可自行拆開,考試完畢應按照原來順序用訂書機重新裝訂)、三角闆一套、丁字尺、比例尺(大小各一個,建築剖麵題中,平麵圖比例為1∶150,1-1剖麵比例為1∶50,兩個比例尺便於快速切換比例)、建築模闆、2B鉛筆、橡皮、雙麵刀片(颳圖用)、膠帶(用於將試題固定在圖闆上)、坐標紙(最好事先固定在圖闆上,主要用第一題建築剖麵,可以加大作圖效率)。注意:工具和文具無數量與規格要求。如模闆,各類建築模闆、麯綫闆、橢圓模闆、圓模闆等建議攜帶。針管筆用黑色墨水,建議帶常用規格不同粗細的不少於三隻,例如0.1mm、0.2mm、0.5mm。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捲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其中封麵和封底為牛皮紙,封麵為考試名稱,考生信息填寫欄,封2為考生注意事項。第1頁為作圖選擇題,第2~5頁為試題,均以紅色字印刷在加厚硫酸紙上,考生需要在第2~5頁的試題紙上作答。考生在作圖時需要修改,可用雙麵刀片在硫酸紙上颳圖,考生不得攜帶草圖紙、塗改液、塗改帶。考場上一般為考生發放4張2號透明草圖紙。用塗改液或者塗改帶修改的試捲按照違規處理,不予評分。   (4)《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時,都配有跟知識題一樣的答題卡。在答題前,考生必須將工作單位、姓名、準考證號、科目代碼如實填寫在試捲規定的欄目內。參加《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生,還須將姓名、科目代碼和準考證號填寫或填塗在答題卡相應的欄目內。在其他位置書寫單位、姓名、考號等信息的作為違紀捲,不予評分。作圖選擇題考試結束後,先由計算機對考生的答題卡進行讀卡評分,根據考生的讀卡成績決定其考捲能否進入下一步人工評分。   (5)作圖題必須按規定的比例用黑色繪圖筆繪製在試捲上。所有綫條應光潔、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細部綫條外,主要綫條不得徒手繪製。或者說某些細部綫條可以徒手繪製。但有兩點要注意:一、畫長綫條時再好的徒手功夫也沒有用尺畫得快;二、畫建築單元模塊(如坐便器平麵)時用模闆也比徒手畫圖快。藉助工具還是徒手繪圖,關鍵是看哪個畫得快。考生不得用彩色筆、鉛筆或圓珠筆製圖,不得將考場為考生配發的草圖紙夾帶或粘貼在試捲上,以免有利用特殊色彩、特殊紙張暗做標記之嫌。正式答題一定要在下發的正式圖紙上完成,不允許考生在試捲上做與考題作答無關的標記,否則按無效捲處理,不予評分。   (6)考生可將試捲拆開以便作答,試捲答完後應重新按照試捲頁碼編號順序用訂書機裝訂成冊,釘書釘應均勻地釘在圖紙左側距邊緣15mm 處。作圖題考試結束後,監考人員和考生應當麵確認裝訂試捲。試捲裝訂漏頁而有可能會被帶離考場從而造成漏題,屬違反考試規定行為。提醒拆開試捲作答的考生,考試完畢裝訂試捲時切記要仔細核對試捲的頁碼編號順序,以防有漏頁情況發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7)《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捲共5頁,第1頁為第一、二、三、四題的作圖選擇題,一般為40題。第2~5頁每頁一題。2002年修改考試大綱後,為使作圖題穩妥地完成人工評分到機讀評分的過渡,一級建築師考試對作圖題做瞭修改,考題由單純的作圖題改為作圖選擇題,考生在完成每道題的作圖任務後,根據作圖的結果或推論選擇答案並作答填塗。實踐證明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嘗試。參加此部分作圖題考試時,考生除完成第2~5頁作圖任務外,還必須在試捲第1頁上完成選擇題的作答,並同時完成填塗答題卡的任務,若漏答其中任何一項均視為無效捲,不予評分。   (8)考生在完成作圖題任務後切記:第一,在試捲第1頁上作圖選擇題中答案選項中選擇所選答案;第二,在答題卡上填塗所選選項對應的字母。如漏做瞭第二項,在地方機讀時有可能因分數不夠綫而無法調捲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人工評分工作;如漏做第一項,即使已調捲參加人工評分,也會因試捲上無答案無法進行人工復核而視為無效試捲。因為該科采用計算機與人工相結閤的評分方法,所以強調以上兩項都要作答的重要性,不管忽略哪一項,都將失去考試通過的機會。每一個選擇題隻能選擇一個正確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試捲上作圖選擇題所選的答案與答題卡上所填塗答案必須一緻。   (9)在填塗答題卡時,須用2B鉛筆塗黑,如有改動,必須用橡皮擦淨痕跡,以防電腦閱捲時誤讀。試捲第1頁作圖選擇題的作答應按照題乾要求選用相應的筆型。如2011年試題要求“根據作圖結果,在下列單選題中選擇一個相對應答案並用鉛筆將所選選項的字母塗黑”。而2014年試題要求“……用黑色墨水筆將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寫在括號……”。   4. 本書的編寫特點   (1)本書收錄瞭1998~2014年的曆年真題,共計15年真題,每年4道,共計60道。可以說是市麵上涵蓋範圍最廣,收錄最全麵的一本書。   (2)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均由作者重新繪製插圖,綫型分明,更加接近工程圖紙的效果;編寫中參考瞭國標圖集的繪圖標準,將工程圖紙和齣版文字完美結閤在一起。   (3)本書所有真題均按比例繪製,方便考生復印放大至真題比例進行仿真試題訓練。本書的真題來源於各種輔導材料和參考書籍,也有一部分源自網絡和輔導班,在編寫過程中去粗取精,盡量將試題還原接近真實考題。本書的第1章、第2章、第3章、模擬題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由張艷鋒編寫,第4章、模擬題第四題由葛自剛編寫,第1章由張明皓審閱,第2章由硃曼銘審閱,第3章由張明皓和王欣審閱,第4章和模擬題由張艷鋒審閱,全書由張艷鋒統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得到中國電力齣版社梁瑤老師的支持和鼓勵,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本書中的部分插圖和文字引自國傢標準圖集和參考文獻中所列書目,對原著者錶示感謝。由於水平所限,書稿中插圖均為重新繪製,錯漏之處請批評指教。   張艷鋒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書籍內容概覽 本書是為2017年度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中“建築技術設計”科目(作圖題部分)精心編撰的備考指南。本書旨在幫助廣大考生係統梳理曆年考試真題,深入理解考試命題規律,並通過精選模擬試捲,提升應試能力,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第一部分:曆年真題解析 精選真題迴顧: 本部分匯集瞭近年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核心真題。我們精挑細選,力求覆蓋考試的重點、難點以及常考題型,讓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最真實的考試內容。 深度解析: 每一道真題都配有詳盡的解析。解析並非簡單給齣答案,而是從考試要求、設計思路、技術要點、規範依據、作圖方法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 命題意圖分析: 深入解讀齣題老師的齣題思路,理解每道題目背後考察的核心知識點和設計能力。 解題步驟與技巧: 清晰地闡述解決問題的邏輯步驟,傳授高效、準確的作圖技巧,包括但不限於製圖標準、綫條運用、圖層管理、錶達清晰度等。 核心技術要點梳理: 針對題目涉及的建築技術設計內容,如結構選型、構造做法、防火設計、無障礙設計、節能設計、防水防潮、隔聲保溫、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等,進行係統性的知識點梳理與講解。 規範條文解讀: 強調與題目相關的國傢及行業設計規範、標準的重要性,並對關鍵條文進行解讀,使考生理解規範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 作圖示範與錯誤規避: 提供高質量的參考作圖示例,清晰展示不同模塊的錶達方式。同時,重點指齣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常齣現的錯誤,並給齣避免方法,幫助考生少走彎路。 知識拓展: 在解析過程中,適當拓展與題目相關的延伸知識,幫助考生構建更全麵的知識體係。 曆年趨勢分析: 通過對曆年真題的橫嚮與縱嚮對比,分析考試內容的變化趨勢、熱點題目的類型、考察深度的變化等,為考生製定更具針對性的復習計劃提供依據。 第二部分:模擬試捲 高仿真模擬: 本部分精心設計瞭多套模擬試捲,嚴格按照2017年考試大綱及最新考試形式編寫。試捲在題型設置、題目難度、考察範圍、作圖要求等方麵,力求與真實考試高度一緻。 全方位檢測: 模擬試捲涵蓋瞭建築技術設計的各個重要方麵,包括但不限於: 場地設計與初步方案深化: 建築日照、通風、交通組織、場地排水、竪嚮設計等。 主體建築結構與構造: 基礎、主體結構形式選擇與構造、樓闆、屋頂、牆體、門窗等細部構造。 防火、防災設計: 防火分區、疏散距離、防火牆、防火間距、抗震構造措施等。 無障礙設計: 坡道、扶手、衛生間、通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尺寸與布局。 節能與綠色建築設計: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自然采光與通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防水、防潮與保溫隔熱: 不同部位的防水構造、防潮措施、保溫隔熱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建築設備係統初步設計錶達: 給排水係統(給水、排水、雨水)、暖通空調係統(送排風、空調)、電氣係統(配電、照明)的初步布置與錶達。 材料與施工工藝: 常見建築材料的性能特點、選用原則及施工工藝的初步理解與錶達。 答案解析與評分參考: 每套模擬試捲均附有詳細的答案解析,同樣遵循“深度解析”的原則,幫助考生對照自身錶現,找齣不足。此外,我們還提供瞭一份參考的評分細則,讓考生提前瞭解考試的評分標準,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和改進。 實操訓練: 模擬試捲旨在提供充分的實操訓練機會。考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圖,鍛煉時間管理能力,熟悉不同圖紙的繪製要求,並熟練運用繪圖工具(包括但不限於CAD軟件或手繪)。 本書的獨特優勢 權威性與專業性: 本書由經驗豐富的注冊建築師、高校教師及資深輔導專傢聯閤編寫,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考試指導經驗,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前瞻性和實用性。 實戰導嚮: 全書緊扣考試大綱,以解決實際考試問題為導嚮,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幫助考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作圖能力。 係統性與條理性: 內容編排邏輯清晰,從真題解析到模擬訓練,層層遞進,幫助考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 易讀性與啓發性: 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解析深入淺齣,注重啓發考生的思維,鼓勵考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適用人群 本書最適閤參加2017年度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考生。無論您是初次備考,還是希望鞏固和提升應試能力,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備考建議 1. 認真研讀真題解析: 深入理解每一道真題的解題思路和技術要點,特彆是那些自己薄弱的環節。 2. 勤練模擬試捲: 嚴格按照考試時間要求,獨立完成模擬試捲。完成後認真對照答案解析,找齣問題所在,並進行針對性復習。 3. 關注規範細節: 將解析中提到的相關規範條文作為重點學習內容,理解其在實際作圖中的應用。 4. 反復練習作圖: 熟練掌握各種圖紙的錶達方式和製圖標準,提高作圖的準確性和效率。 5. 總結歸納: 在復習過程中,養成及時總結歸納的習慣,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和解題方法。 通過係統性地學習本書內容,並結閤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刻苦訓練,相信您一定能夠全麵掌握一級注冊建築師“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考試要求,在2017年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用戶評價

評分

模擬試捲部分的設置,我覺得處理得相當到位,可以說是對實戰能力的一次精準預演。我特意找瞭一個完全不受打擾的環境,嚴格按照考試規定的時間來完成其中一套模擬試捲。測試下來,我最大的感受是,這些模擬題的難度梯度和知識點分布,與我印象中曆年真題的風格高度吻閤,幾乎做完一套下來,就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在時間分配上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哪些知識模塊的掌握還不夠熟練。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配套的評分細則和參考答案的詳盡程度。它不像一些參考書那樣隻有一個潦草的草圖,而是給齣瞭多個可能被接受的解法,並針對不同解法可能齣現的扣分項做瞭明確的警示,這對於我們訓練答題的規範性和嚴謹性有極大的幫助。這種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極大地增強瞭我的應試信心。

評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點的梳理,更像是一次係統化的專業能力提升。它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能束之高閣的資料,更像是一本需要帶著圖闆、尺規反復研磨的“武功秘籍”。我發現自己在使用過程中,已經習慣性地將書中的解析思路應用到自己日常的練習中,遇到拿不準的地方,立馬翻開書本對照,看看曆年是怎麼處理類似問題的。這種邊學邊用的良性循環,極大地加速瞭我的學習進程。對於那些正在備考,尤其是在作圖題上感到吃力、找不到方嚮的考生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係統性和權威性是非常難得的。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教會的不是具體的答案,而是如何獨立思考和規範錶達一套完整的建築技術設計方案,這種收獲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

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這類真題解析時,最大的睏擾就是解析的深度和角度。很多市麵上的書要麼隻是簡單地給齣正確答案,要麼就是牽強附會地解釋一通,完全抓不住命題人的真正意圖。然而,這本關於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解析部分,卻展現齣瞭驚人的專業性和洞察力。它不僅僅是羅列瞭曆年考題,更重要的是,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深入剖析瞭每道題背後的設計邏輯、規範要求以及評分標準可能會側重的關鍵點。比如在處理復雜功能流綫和構造節點時,書裏給齣的圖文並茂的分析,讓我茅塞頓開,明白瞭為什麼某些處理方式是“最佳”的,而另一些雖然看似閤理卻會失分。這種深度解析對於我們這種需要靠作圖得分的考生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幫我建立起瞭一套清晰的解題框架和思維模型,遠比死記硬背有效得多。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真的讓我眼前一亮,不像有些考試用書那樣枯燥乏味,拿到手裏就有種沉甸甸的踏實感。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印刷字跡清晰,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特彆是對於建築作圖這種需要精細觀察和反復對比的科目來說,高質量的印刷簡直是福音,那些復雜的結構圖和節點詳圖看起來非常清晰,即便是最細微的標注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裝幀上那種專業又不失穩重的氣質,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參考資料,更像是一件工具,能切實幫助我應對考試中的挑戰。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劃分上的細緻處理,能夠很明確地知道哪個部分對應哪個知識點,方便我在復習時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整體來看,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它的外觀設計和製作水準就給我留下瞭非常正麵的第一印象,感覺這套書在細節上確實下足瞭功夫,能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良苦。

評分

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在對規範的引用和闡述上處理得非常到位,這對於作圖題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作圖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涉及到具體的建築規範條文。很多時候,我們畫齣來的東西在感官上可能過得去,但如果深究起來,可能會因為某一根綫的粗細、某一處詳圖的錶達方式不符閤標準而失分。這本書在解析中總是能精準地鏈接到相關的設計規範,而不是空泛地談論“閤理性”,這種嚴謹性給瞭我極大的安全感。我尤其欣賞它對於“錶達”這一環節的強調,建築作圖不僅是設計,更是一種技術語言的錶達。如何用最規範的圖例、最清晰的層次來呈現設計意圖,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原則,讓我明白瞭技術圖紙的專業性和嚴肅性所在,避免瞭許多在考試中常見的因錶達不清而導緻的失分陷阱。

評分

考試真題,幫助復習,打包購買很便宜。

評分

書很好,包裝一般,3摺買的很滿意。作為精神食糧賣那麼便宜閤適嗎?

評分

寶貝收到瞭,挺快的,還會再來的。

評分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 建築結構

評分

速度挺快的 挺好的

評分

好評,隻要沒問題,我都是統一迴復評價。除非産品真的有問題,我會另寫。在京東買瞭兩韆多的書,細節處理的不錯,東西是正品,紙張印刷包裝看著都不錯,産品相對來說還是好的,經常搞活動價格比實體店便宜,而且發票俱全。我一直在京東購物,是京東的鐵杆~ 京東的購物體驗是很好的。自營的送貨速度快,售後很好,商品質量是生産廠傢的事,京東隻是賣東西的,東西保真應該沒問題。

評分

很好,好在很便宜,這個版本基本是題,講解少,跟其他齣版社的配閤看。

評分

老買京東的産品,還得多好多湊一起,享受打摺優惠!

評分

今年考試用的,沒時間,看不完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