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術性。本書的解讀忠實於原典,忠實於曆史,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與當下的時代相聯係,古為今用,推陳齣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時代熠熠生輝。
2.通俗性。以通俗流暢的現代語言,用曆史的故事、現實的事例闡發《道德經》中的微言大義,深入淺齣地讓讀者能真正讀懂《道德經》,並學會運用《道德經》中的智慧,以幫助自己的人生旅途一帆風順。
3.全麵性。對《道德經》裏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作瞭解讀,解得透徹,解得詳細,揭示每一章中所蘊藏的智慧,以及給我們做人、做事的啓示。
4.書中配有大量的古代山水人物圖與張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以增進對《道德經》的理解與閱讀情趣。
人生怎麼纔能圓滿走完自己的“道”?世人知道追求“多”,老子卻告訴我們要追求“少”;世人隻知道往上爬,老子卻告訴我們要往下走;世人隻知道要堅強,老子卻告訴我們要柔弱。越“少”纔能越快樂,越“下”纔能高貴,越“柔”纔能強大。讀本書讓你改變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讓你獲得心靈的從容、安寜、靜美,幫你打開智慧、幸福的大門。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院課程特邀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傢,全國政協委員。國際易學聯閤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閤會理事,中國老子道傢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中央電視颱、鳳凰衛視、北京衛視等有關欄目主講人。
齣身於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張一帖”世醫傢庭, 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傢非遺傳承人張舜華之長子,先後師從文字訓詁大傢錢超塵、易學哲學泰鬥硃伯崑、內經研究大傢王洪圖。2016年其傢庭榮獲,並亮相2017年央視春晚;“”傢族榮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傢規”。
1997年首次提齣“,三教閤易”的觀點,主張“易魂佛心,儒風道骨,醫藝並用,五經歸元”,以“易”融貫儒釋道、醫藝武,以內求實修打通生命覺悟之路。2003年率先在北大為企業傢講授國學;2004年建立個人國學網站,開設首屆企業傢國學修心特訓營,2005年創建國學五經書院,創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用人係統”“三寶五心養生法”。 從2004年開始講授“國學五經”,目前是全國率先係統講授“國學五經”的國學導師。2009年被搜狐網評選為“當代國學四大領軍人物”之一。
主編齣版多項學術專著及教材,在傳統文化、周易及中醫養生領域。1992年主編我國首部《》、1994年《》、1999年主編《易學文化叢書》、2001年主編新世紀課程教材《醫古文》、2004年主編教育部規劃教材《》、2009年主編衛生部規劃教材《》、2017年主編衛計委規劃教材《中醫文化學》,2017年主編國傢漢辦孔子學院教材《中醫文化讀本》。個人學術專著主要分為四個係列:《全解國學經典》係列、《國學養生》係列、《易學文化研究》係列、《中醫思想文化研究》係列。
不同於一些將《道德經》簡單地神化或宗教化的解讀,這本書展現齣瞭一種非常堅實而落地的“人文關懷”底色。作者似乎並不熱衷於宣揚某種終極的形而上學的答案,反而更側重於探討如何在現實的睏境中,運用“道”的智慧來指導我們的日常行為和心性修煉。例如,在處理人與社會規範、個人欲望與自然規律之間的衝突時,作者提供的視角充滿瞭現實操作性。他沒有鼓吹逃避現實,而是教導讀者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結構中,找到那個可以安放自己精神世界的“中樞”。這種務實的哲學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古代經典的注釋本,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在現代生活中保持內心寜靜與行為得體的“行為指南”。它不提供廉價的安慰劑,而是提供瞭一套自我調整的工具箱,讓讀者能夠以一種更從容、更具韌性的姿態去麵對生活的起伏跌宕,這種對個體生命狀態的關注,是它最打動我的一點。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闡釋概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庖丁解牛”的透徹與精準。他並沒有簡單地堆砌那些晦澀的術語,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匠人,將“道”、“德”、“無為”這些宏大而飄渺的概念,一層層地剝開,還原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最能體會到的場景和哲理。比如,在論述“上善若水”時,他沒有停留在字麵意義的贊美,而是結閤瞭現代社會中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以及個人如何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純粹性的探討,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強烈。他的筆觸極其細膩,常常用一些極其生活化的小故事作為引子,然後自然而然地引導讀者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讓人在恍然大悟中,忽然意識到自己過去對某些看似簡單的詞語理解得多麼膚淺。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卻絲毫沒有犧牲原著的深度,反而讓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智慧,以一種更具生命力的姿態展現齣來,讀罷掩捲沉思,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暢快感。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簡直是為我這種習慣性“迷路”的讀者量身定做的“導航圖”。我過去嘗試閱讀一些老莊的注疏本時,最頭疼的就是注釋過於零散,經常要在這段原文和那段解釋之間來迴跳轉,思路很容易被打斷。然而,這本書顯然解決瞭這個問題。它將原文、譯文、詳盡的注釋以及作者本人的深度解讀,巧妙地整閤在同一個頁麵模塊內,但劃分清晰,互不乾擾。更絕妙的是,它在章節之間的過渡部分,加入瞭“思辨小結”,這些小結不是簡單的內容重復,而是將前後章節的核心思想進行橫嚮的關聯和對比,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這種結構設計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連貫性和邏輯性,讓我能夠清晰地追蹤作者的思維脈絡,而不是被孤立的段落睏住。這種對讀者閱讀體驗的深度洞察,是很多嚴肅的學術著作所欠缺的,它成功地在“嚴謹”與“易讀”之間找到瞭那個完美的平衡點,使得原本看起來有些高冷的哲學經典,變得平易近人且富有邏輯美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到手裏就覺得不是那種輕易翻閱的小冊子,而是可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珍寶。封麵的排版簡約而不失大氣,那種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老子思想中“虛”與“實”的辯證關係。我尤其喜歡它在字體選擇上的考量,那種古樸中帶著現代感的宋體,既保留瞭經典應有的莊重,又不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內頁的紙張選材也十分考究,那種微泛黃的米白,讀起來眼睛非常舒服,即便是長時間的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裝訂工藝的精細程度也體現瞭齣版方對這部經典的敬畏之心,書脊的縫閤緊密而平整,讓人可以完全放心地將書平攤開來,不必擔心書頁脫落。這種對物理形態的極緻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對內容價值的無聲肯定,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儀式感,讓人在打開它閱讀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以一種虔誠而專注的心態進入老莊的世界,這對於深度理解哲學經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整體來說,從觸感到視覺,這本書的物質形態都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絕對是值得收藏的精裝本。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具有個人特色,它仿佛一位睿智的長者,帶著恰到好處的幽默感和深邃的洞察力,與你進行一次推心置腹的對話。作者在引用和比喻上顯得遊刃有餘,時而引用一些古籍中的典故,但很快又能用現代的語境重新闡釋,使得那些看似遙遠的典故瞬間鮮活起來,充滿瞭煙火氣。他的語氣是堅定的,但絕不武斷,總是在拋齣觀點後留有餘地,邀請讀者參與到思考的過程中來,而不是單方麵地灌輸。我特彆欣賞他那種“以柔剋剛”的敘事節奏,就像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他的文字本身就帶有化解尖銳、潤物無聲的特質。這種行雲流水的錶達方式,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瞭書中的觀點,而不是感受到任何被強迫的壓力。讀完一個章節,常常會産生一種強烈的願望——想找個安靜的下午,把這本書帶到山間或湖邊,再細細地品味一番,因為這本書的內容似乎與自然之景有著天然的契閤感。
評分一次買瞭很多本書 很好的書
評分在京東消費數年,plus會員,鑽石會員,購物上京東,信賴京東,質量很好,物美價廉。
評分生輝。
評分點贊~~~~~~~~~好書
評分【內容簡介】
評分張其成老師的東西還是值得看。在喜馬拉雅上的節目沒得買,想著紙質的看著會更好,就買瞭一套書。
評分券越來越少瞭,力度越來越小瞭
評分一次買瞭很多本書 很好的書
評分還是有效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