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第2版)

玻利維亞(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曾昭耀,宋霞,曹龍興 著
圖書標籤:
  • 玻利維亞
  • 南美洲
  • 旅遊指南
  • 文化
  • 曆史
  • 地理
  • 風俗人情
  • 旅行
  • 探險
  • 自然風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02520
版次:2
商品編碼:1211105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新版)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頁數:456
字數:43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簡稱玻利維亞,是南美洲中部一個內陸國傢,一個美麗的高原國傢,也是世界上生態係統很多樣化的國傢之一。2006年莫拉萊斯執政後,玻利維亞緻力於走 “社群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經濟生態和政治生態都發生瞭巨大變化,晉級中等收入國傢。本書全麵介紹瞭玻利維亞的自然地理、曆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外交各方麵的情況。

作者簡介

曾昭耀,196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後在北京大學曆史係進修拉丁美洲史。1963年後,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世界現代史助教,北京師範大學外國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拉丁美洲係主任,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曆史學會理事。
宋霞,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拉美科學史、拉美科學發展道路與模式、中拉科技關係。
曹龍興,曆史學博士,天津外國語大學涉外法政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嚮為拉丁美洲曆史文化和國際關係,在《世界曆史》《史學集刊》《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版著者的話/1
第二版導言/1
第一章概覽/1
  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1
    一 地理位置/1
    二 國土麵積/1
    三 行政區劃/2
    四 地形氣候/3
    五 人口、民族和語言/9
    六 國旗、國徽、國歌與國花/20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25
    一 宗教/25
    二 節日/33
    三 民俗/37
  第三節 特色資源/44
    一 名勝古跡/45
    二 著名城市/54
    三 建築藝術與傳統工藝/61
    四 特色動植物/64
第二章 曆史/69
  第一節 古安第斯文明時期(公元前1.5萬年左右至公元16世紀初)/69
    一 玻利維亞地域最早的居民/69
    二 蒂亞瓦納科文化/70
    三 科利亞文化/71
    四 印加文化/72
    五 印加帝國時期的東部文化/75
  第二節 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1516~1825)/75
    一 西班牙的殖民徵服/75
    二 殖民社會的建立/76
    三 殖民統治後期的經濟衰退和波旁改革/81
    四 殖民統治後期的印第安人起義/82
  第三節 獨立之路(1809~1825)/82
    一 早期解放運動/82
    二 1809年7月16日革命/83
    三 實現獨立/85
  第四節 近代民族危機(1825~1935)/86
    一 獨立派與閤並派之爭/86
    二 單一礦産品齣口經濟/88
    三 考迪羅政治和寡頭政治/90
    四 領土爭端與民族危機/94
    五 種族矛盾與印第安人起義/100
  第五節 現代變革曆程(1935~)/102
    一 曆史的轉摺與1952年民族民主革命(1935~1964)/102
    二 軍政府時期(1964~1982)/113
    三 民主化與新自由主義時期(1982~2006)/118
    四 莫拉萊斯執政後的新探索(2006~)/125
  第六節 著名曆史人物/126
第三章 政治/131
  第一節 政治製度的演變/131
    一 獨立初期的考迪羅主義政治/131
    二 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的民眾主義政治/132
    三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軍人獨裁政治/134
    四 20世紀末葉的新自由主義政治/135
    五 跨入21世紀以來多民族人民民主政治的探索/139
  第二節 憲法/141
    一 曆史上的憲法/141
    二 2009年憲法/144
  第三節 立法機構/147
  第四節 行政機構/150
  第五節 多民族司法機構/158
  第六節 選舉製度與選舉機構/161
    一 選舉製度/161
    二 選舉機構/162
  第七節 主要政黨與重要社團組織/163
    一 主要政黨/163
    二 重要社團組織/170
第四章 經濟/175
  第一節 概述/175
  第二節 農業/179
    一 種植業/180
    二 林業/184
    三 畜牧業/185
    四 漁業/186
  第三節 工業/187
    一 采礦業/187
    二 能源工業/193
    三 製造業/202
  第四節 服務業/204
    一 概述/204
    二 商業與旅遊業/205
  第五節 交通運輸與郵電通信/208
    一 交通運輸/208
    二 郵電通信/214
  第六節 財政與金融/215
    一 曆史迴顧/215
    二 財政與稅收/217
    三 金融體製與金融政策/219
    四 貨幣政策與貨幣製度/221
  第七節 對外經濟關係/222
    一 基本方針政策/222
    二 對外貿易/224
    三 外國援助/227
    四 外國投資/228
第五章 軍事/231
  第一節 概述/231
    一 建軍簡史/231
    二 國防體製與國防預算/235
  第二節 軍種與兵種/236
    一 陸軍/236
    二 海軍/238
    三 空軍/241
    四 準軍事部隊/243
  第三節 軍事培訓/245
  第四節 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247
    一 道路建設方麵的技術進步/247
    二 數據處理中心的建立/248
    三 軍用地圖繪製技術的現代化/248
  第五節 對外軍事關係/249
第六章 社會/253
  第一節 國民生活/253
    一 就業與收入/253
    二 消費與物價/257
    三 住房狀況/258
    四 社會保障與福利/259
    五 移民/263
  第二節 社會管理/264
    一 社會製度與社會結構/264
    二 社會矛盾與社會治理/268
    三 社會熱點/271
  第三節 醫療衛生/273
    一 醫療衛生概況/273
    二 醫療衛生製度/275
    三 醫療服務與保障/276
    四 醫療衛生係統麵臨的挑戰/277
  第四節 環境保護/278
    一 環境問題/279
    二 環境保護政策/280
第七章 文化/285
  第一節 教育/285
    一 教育簡史/285
    二 莫拉萊斯執政以來的教育改革/294
    三 當前的教育體製/296
    四 教育麵臨的問題/303
  第二節 科學技術/305
    一 自然科學/305
    二 人文社會科學/315
  第三節 文學藝術/319
    一 文學/319
    二 電影/327
    三 音樂/334
    四 舞蹈/337
    五 美術/342
  第四節 體育/350
    一 球類/350
    二 高爾夫球/352
    三 滑雪與登山/353
  第五節 新聞齣版/353
    一 報紙與通訊社/353
    二 廣播電視/354
    三 圖書館/355
    四 期刊齣版/356
第八章 外交/357
  第一節 概述/357
    一 外交機構/357
    二 外交政策/359
  第二節 齣海口問題/364
  第三節 同拉美國傢的關係/372
    一 加強同周邊國傢的關係/372
    二 積極推進拉美一體化/381
  第四節 同美國的關係/386
  第五節 同世界其他國傢的關係/395
    一 同歐盟國傢的關係/395
    二 同亞太地區國傢的關係/396
    三 同其他國傢的關係/399
  第六節 同中國的關係/400
大事紀年/407
參考文獻/413
索 引/421
後 記/425

前言/序言

第一版著者的話

在南美洲大陸的腹地,有一個以拉丁美洲獨立戰爭著名領袖西濛·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的國傢,這就是玻利維亞共和國。
玻利維亞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傢,粗略歸納起來,至少有四個方麵。
一是“高”。玻利維亞的西部是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區(最高的山峰海拔6000米以上),東科迪勒拉山、西科迪勒拉山之間是一個遼闊的大高原,隻有那些擁有充足紅細胞,有本事將稀薄空氣中的少量氧氣“據為己有”的人,纔能常年居住在這個地區,然而玻利維亞居民的絕大多數卻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玻利維亞被國際社會稱為“高原之國”。對此,玻利維亞人民感到無比的驕傲,他們把居住在這種隻有“神鷹”纔能翱翔於其上的地方視為英雄的壯舉,他們會自豪地告訴世人:玻利維亞有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有地球上最高的湖泊,有地球上最高的滑雪場,有“與天比高”的宇宙物理實驗室。他們甚至會幽默地說,對於他們來說,沿海地帶的空氣實在是太稠密瞭,他們會感到窒息。
二是“全”。玻利維亞雖然是一個著名的“高原之國”,但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處於亞馬孫河流域和拉普拉塔河流域的熱帶平原,平均海拔不過300米。從西部的高原到東部的平原,隨著高度的降低,玻利維亞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也隨之發生變化,形成瞭十幾個動植物生態層和多種生態係統,具備瞭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態條件,以至於地球上的任何一種動植物都可以在這裏適當的地區生長。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人們的生活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他們的音樂、衣著、風俗習慣等也都隨之發生變化,呈現齣一幅五彩繽紛的絢麗圖畫,再加上2000年土著文化與300年西班牙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閤所産生的獨特文化,玻利維亞被人們稱為一個“萬花筒國傢”。一個名叫阿爾西德斯?多爾比格尼的法國學者甚至驚嘆地說:“玻利維亞簡直就是地球的縮影!”
三是“美”。玻利維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傢。這裏有高聳入雲的安第斯雪峰,有分布在西部安第斯山山脊上的眾多冒氣的火山,有遼闊的高原和高原上景色秀麗的淡水湖,有一望無際的鹽沼,有土地肥沃、色彩斑斕的河榖,有氣候炎熱、生態奇特的東部平原,還有地域遼闊、無數滔滔河流穿越其間的亞馬孫雨林,等等。不僅如此,玻利維亞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産。在這裏生活的30多個民族的數百萬勤勞的人民,都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衣著、手工織品、舞蹈、音樂……有祖先流傳下來的各種節日活動和宗教儀式,人們有獨特的時空觀念和宇宙觀念,所有這些都是人類極珍貴的文化瑰寶。因為有美麗無比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印第安文化,玻利維亞又被贊嘆為“安第斯山區的一顆明珠”。
四是“窮”。直到20世紀中葉,這裏都流傳著一個神話:玻利維亞位於一個得天獨厚的地區,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足可以給它一個美妙的未來,至少可以保證玻利維亞人在一個經濟健康的國際環境中安居樂業。但是,這個國傢的曆史統計資料告訴我們,玻利維亞盡管有無與倫比的美麗風景,有富饒的自然財富,它卻是拉美最貧窮的國傢之一。這個地區在獨立之後的一個多世紀裏,充滿瞭革命與改革,也充滿瞭混亂與倒退,這裏的人民所能得到的福利是非常少的,這個國傢的政治和社會是很不安定的。在這裏,權力和財富都集中在少數特權階層手中,而特權階層又得到20世紀下半葉實際統治玻利維亞的軍人集團的支持。20世紀80年代初,在軍政府統治十幾年之後,玻利維亞爆發瞭空前嚴重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迫於這次危機,玻利維亞改變瞭1952年以來實行瞭近30年的發展模式,采用瞭名曰“新經濟政策”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與此同時,玻利維亞在政治上開始瞭一個至今仍在繼續的分權化進程,人們希望通過這個分權化進程在國傢生活中開闢新的舞颱,激發新的活力,促進國傢機器的現代化,從而使玻利維亞能夠繁榮富強起來。但是到目前為止,局麵仍然未可樂觀。
有此四端,我想中國的讀者一定是很想瞭解這個國傢的,原因有兩個方麵。第一,玻利維亞雖然在幅員上是南美洲第五大國,雖然有很多的美妙之處,但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玻利維亞還是相當陌生的,開放後放眼世界的中國讀者自然很想瞭解這個神秘的國傢。第二,玻利維亞人民有過長期受壓迫的曆史,現在亦麵臨保持政治穩定和發展經濟的嚴重挑戰,這同中國的情況有類似之處。緻力於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人民為瞭更深入地瞭解自己,也需要瞭解世界,特彆是需要瞭解像玻利維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傢;因為,中國有句古話,“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自己認識不到的問題往往可以從彆人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基於這種認識,筆者欣然承擔瞭撰寫本書的任務,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個國傢的曆史和現狀、經濟和政治、文化和風俗、魅力和睏難,以及這個國傢在謀求進步與發展進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盡可能詳細地介紹給中國讀者。但是,筆者自知纔疏學淺,對玻利維亞瞭解不深,所以從承擔這一任務的時候開始就不勝惶恐,知道要完成這樣一項任務實在是太睏難瞭。《神奇的玻利維亞》一書的作者烏戈·博埃羅·羅霍曾經說過,“玻利維亞是造物主用他神奇的畫筆隨心所欲地描繪齣來的一幅五彩繽紛創作的一角,是一個‘萬花筒式’的國傢,要想把這個‘萬花筒’的數不盡的各個麵都解釋清楚,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做不到的”。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對於筆者來說,情況就更是這樣。所以,自始至終,筆者都不敢懈怠,脫稿時間也一拖再拖;初稿完成之後,又按編委會的意見,在這次旅美的幾個月中利用剋裏夫蘭公共圖書館的資料做瞭一次校勘和修改。盡管如此,筆者的心裏仍忐忑不安,深知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希讀者和專傢不吝賜教。

曾昭耀
2004年10月於考普雷


第二版導言本書

第一版問世(2005)至今已經十一年,玻利維亞的社會經濟生態和政治生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在本書第二版即將問世的時候不能不寫一個簡短的導言,以饗讀者。
玻利維亞到底發生瞭什麼樣的巨大變化呢?概括地說,就是通過民主的方式在玻利維亞建立瞭“一個新的國傢”,一個建築在多元社群經濟(una economía plural-comunitaria)基礎之上的、走非殖民化和非資本主義道路的、根據社會需要進行經濟剩餘再分配的新的國傢(《2009年憲法》序言)。這個國傢在玻利維亞曆史上第一次選舉産生瞭一位土著總統;第一次全民公投通過瞭貫徹聯閤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的“多民族玻利維亞國”憲法;第一次建立瞭一個土著人當傢作主的國傢;第一次自主地決定走以消滅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為目標的“社群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第一次摘掉瞭最貧窮國傢的帽子,晉級為中等收入國傢;第一次實行參與製民主、代議製民主和公社製民主等多種民主製度並行互補的、具有玻利維亞特色的新民主主義製度;第一次恢復和發展瞭190年前由玻利瓦爾起草的玻利維亞第一部憲法規定的立法、行政、司法、選舉四權分立的政治製度;第一次為過渡到社會主義新經濟模式而實行一種“社會公共的和生産的新經濟模式”(el Nuevo Modelo Económico, Social, Comunitario y Productivo)。總之,第一版問世後的10餘年是玻利維亞曆史上一個創造奇跡、發生劃時代變化的時期。
玻利維亞既然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第二版《玻利維亞》自然要對第一版進行許多重要的修訂,以便嚮讀者展示一個全麵而準確的新玻利維亞國傢的全景圖像。為此,本書特彆突齣瞭以下幾個方麵的修訂。
在曆史部分,對第一版的曆史分期做瞭較大調整,劃分瞭近代與現代這兩個大的時期,突齣瞭近代玻利維亞民族危機的曆史和現代玻利維亞民族民主革命和政治經濟改革的曆史,並在“現代變革曆程”一節中著重增加瞭“莫拉萊斯執政後的新探索(2006~)”的內容。
在政治部分,主要突齣瞭莫拉萊斯政府的政治改革,增加瞭“跨入21世紀以來多民族人民民主政治的探索”的內容;重點介紹瞭2009年憲法,並按新憲法的邏輯分彆介紹瞭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多民族司法機構和選舉機構,以及這四種機構所行使的四大權力既分立又閤作的政治製度。
在經濟部分,第二版著重介紹瞭玻利維亞的“公社經濟”、“國有經濟”、“私有經濟”和“閤作經濟”四種經濟並行共榮、互補互惠的“多元經濟”體製,介紹瞭這種體製強調國傢作用、消除貧睏和保護本國利益三個主要的特徵以及經濟政策上的“社群社會主義”特色。
特彆值得讀者注意的是,第二版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增設瞭“社會”一章。近十幾年來玻利維亞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歸根結底是玻利維亞社會矛盾發生、發展和解決的結果。玻利維亞社會製度,是一種建立在不發達資本主義經濟、不發達傳統公社經濟與不發達非正規經濟並存的混閤經濟基礎之上的、緻力於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條件的過渡性的社會製度。第二版著重介紹瞭玻利維亞社會結構(包括民族結構、文明結構和社會階層結構)的復雜性特點及由此産生的社會矛盾的復雜性。玻利維亞雖然是拉美地區社會衝突最多的國傢,卻是拉美地區犯罪率最低的國傢,第二版《玻利維亞》重點介紹瞭玻利維亞執政黨在社會治理方麵的、行之有效的經驗。
此外,第二版還重點介紹瞭玻利維亞的新教育法和教育改革的情況,介紹瞭進入21世紀以來玻利維亞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
玻利維亞的所有這些新事物都是擺在我們麵前的大學問,要想在短期內把它們完全弄懂,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工作隻是盡可能地如實嚮讀者做一些簡單的介紹,不妥之處,敬希批評指正。

曾昭耀
2016年12月10日於北京農光裏
玻利維亞(第2版) 內容概要 《玻利維亞(第2版)》是一部深入探討南美洲腹地國傢玻利維亞的綜閤性著作。本書在前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更新與拓展,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更具深度、更貼近當下現實的玻利維亞。本書並非一次簡單的信息羅列,而是通過嚴謹的研究與生動的筆觸,勾勒齣這個國傢豐富而復雜的圖景,從其崎嶇的地形地貌,到多元的民族文化,再到跌宕起伏的政治經濟曆程,無不涵蓋其中。 地理與自然環境 玻利維亞,一個被安第斯山脈割裂,又被亞馬遜雨林擁抱的國度,其地理特徵是理解其一切的關鍵。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安第斯高原的嚴酷與壯麗,領略其貧瘠卻孕育齣頑強生命的土地。海拔四韆多米的高原,稀薄的空氣,終年積雪的山峰,以及被稱為“天空之鏡”的烏尤尼鹽沼,都將被細緻描繪。讀者將瞭解到高原氣候對當地居民生活方式、農業耕作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深刻影響。 與此同時,本書也將目光投嚮東方,深入亞馬遜盆地。這片地球上最廣闊的雨林之一,孕育著無與倫比的生物多樣性。本書將介紹亞馬遜地區獨特的氣候、植被和野生動物,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社區。讀者將瞭解到雨林生態係統的重要性,以及其麵臨的環境挑戰,如森林砍伐和氣候變化。 此外,本書還會探討玻利維亞其他重要的地理區域,如鬍卡拉(Chaco)乾旱平原。這片區域以其獨特的生態係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聞名,也承載著不同的曆史和文化。通過對這些地理區域的細緻描繪,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玻利維亞國土的廣袤與地貌的多樣性,以及這些自然條件如何塑造瞭國傢的曆史、經濟和社會發展。 曆史與政治 玻利維亞的曆史是一部充滿鬥爭與變革的史詩。本書將從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文明講起,描繪古代文明的輝煌與衰落。隨後,將重點闡述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帶來的深遠影響,包括經濟掠奪、文化衝擊以及社會結構的改變。獨立戰爭的艱辛與民族英雄的誕生,也將成為重要的篇章。 進入近代,玻利維亞的政治舞颱上充斥著頻繁的政變、軍事獨裁以及短暫的民主嘗試。本書將梳理這些復雜的政治演變,分析導緻國傢不穩定因素的根源,例如經濟危機、社會不公以及外部勢力的乾預。特彆是20世紀以來的政治發展,包括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左翼運動的崛起以及近年來左翼政府的執政,都將被深入剖析。 本書還將重點關注自2006年埃沃·莫拉萊斯(Evo Morales)上颱以來玻利維亞發生的重大政治和社會轉型。新憲法的製定、原住民權益的保障、國有化政策的推行,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改革與爭議,都將被客觀地呈現。讀者將瞭解到這些政策對國傢社會經濟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以及不同社會群體對此的反應。此外,本書也會探討近年來玻利維亞政治格局的演變,以及國傢在民主鞏固和國傢發展道路上所麵臨的新挑戰。 經濟與資源 玻利維亞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傢,但其經濟發展卻充滿瞭挑戰。本書將深入分析玻利維亞的經濟結構,重點關注其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礦業,特彆是鋰、锡、鋅、銀等礦産資源的開采,一直是玻利維亞經濟的重要支柱。本書將詳細介紹這些礦産資源的分布、開采曆史、經濟價值以及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同時,也會探討礦業發展對環境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以及國傢如何平衡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此外,本書還將審視玻利維亞的農業和能源産業。作為高原和亞馬遜地區國傢,農業在玻利維亞的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盡管其生産力受到地理和氣候條件的限製。本書將介紹主要的農作物、耕作方式以及當地農民麵臨的挑戰。在能源領域,玻利維亞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這在其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書將分析天然氣産業的發展曆程、齣口情況以及其對國傢財政收入的貢獻。 本書還將探討玻利維亞的貧睏問題、收入不平等以及發展中國傢普遍麵臨的結構性經濟難題。讀者將瞭解到國傢在吸引外資、發展工業、改善基礎設施以及推動經濟多元化方麵的努力與睏境。同時,本書也會關注近年來國傢經濟政策的調整,以及這些政策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 社會與文化 玻利維亞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傢,其社會結構復雜而獨特。本書將深入探討構成玻利維亞社會的核心元素:豐富多彩的原住民文化。玻利維亞是南美洲原住民比例最高的國傢之一,印第安民族的傳統、語言、信仰和生活方式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本書將介紹主要的印第安民族,如艾馬拉人(Aymara)、蓋丘亞人(Quechua)等,以及他們獨特的文化習俗、藝術錶現和宗教信仰。讀者將瞭解到這些原住民社群在國傢社會文化景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們在爭取權益和保留文化傳統方麵的努力。 隨著曆史的發展, mestizo(混血)群體也在玻利維亞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本書將分析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融閤與張力,以及這種多元性如何塑造瞭玻利維亞獨特的社會認同。 此外,本書還將關注玻利維亞的社會問題,如貧睏、教育、醫療以及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影響。讀者將瞭解到國傢在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以及促進社會公正方麵所做的努力。 宗教信仰在玻利維亞社會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書將探討天主教的影響,以及當地傳統信仰與基督教融閤的獨特現象,例如安第斯宗教習俗的延續。 最後,本書也將關注玻利維亞的藝術、音樂、文學和電影等文化領域,展示這個國傢在文化創造方麵的活力與獨特魅力。 國際關係與外交 玻利維亞在國際舞颱上的地位和角色,也構成瞭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將分析玻利維亞與鄰國,如巴西、阿根廷、秘魯、智利和巴拉圭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在南美洲區域閤作組織中的作用。 特彆地,本書將迴顧玻利維亞與鄰國在邊界問題、資源共享以及曆史遺留問題上的互動。對於其與智利之間關於齣海口的長期爭端,本書將進行詳細梳理,分析其曆史淵源、外交博弈以及對兩國關係的影響。 本書也將探討玻利維亞作為聯閤國成員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和參與。這包括其在國際發展、氣候變化、人權等議題上的態度。同時,也會審視玻利維亞與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大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其國傢利益和地緣政治格局。 在經濟外交方麵,本書將關注玻利維亞在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角色,以及其尋求國際援助和投資的努力。 結論與展望 《玻利維亞(第2版)》的最後一章將對本書內容進行總結,並對玻利維亞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作者將綜閤分析玻利維亞當前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包括其經濟發展的潛力、政治穩定的前景、社會凝聚力的加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的能力。 本書將強調玻利維亞在保持其獨特的文化多樣性、促進社會公平與包容、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麵的長期努力。讀者將通過這本書,對玻利維亞這個充滿活力與復雜性的南美國傢,獲得一個全麵、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認知。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具挑戰性的,但絕對是物超所值的。它不是那種讀起來輕鬆愉快的遊記或導覽手冊,而是一部需要讀者投入心力去消化的嚴肅著作。作者在探討社會階層固化和族群衝突時,展現齣瞭罕見的勇氣和客觀性。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精英階層的構成、他們如何利用法律和意識形態來維護自身特權,有著入骨的剖析。我特彆欣賞它沒有采取“非黑即白”的簡單化處理,而是展示瞭玻利維亞社會內部復雜的人性掙紮和道德睏境。每一次重大的社會運動背後,都交織著階級矛盾、種族隔閡以及對更公平分配資源的渴望。閤上書本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瞭一種近乎曆史的沉重感,它迫使我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小國命運的必然與偶然。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南美洲的曆史和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信息零散,不成體係。直到我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玻利維亞的復雜性遠超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段波瀾壯闊、充滿矛盾和生命力的曆史進程的縮影。作者的敘事功力非常瞭得,文字中充滿瞭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和批判性的反思。從殖民時期的殘酷剝削,到爭取獨立的艱辛曆程,再到建國後不斷在政治動蕩中摸索前行的艱難步履,每一個章節都像電影鏡頭一樣在我腦海中快速閃迴。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原住民文化在現代玻利維亞社會中扮演角色的論述,那種古老智慧與現代社會結構之間的張力,被描繪得入木三分,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靜,開始重新審視“國傢”和“身份認同”的真正含義。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絕對值得所有對世界政治地理和人類社會變遷感興趣的讀者收藏。

評分

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達到瞭一個非常平衡的境界,這在研究型著作中是相當難得的。它的論述橫跨瞭人類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多個領域,但作者的整閤能力非常齣色,沒有給人一種拼湊感。我尤其欣賞它對“民族國傢構建”這一主題的深入探討。玻利維亞作為一個在建國過程中經曆瞭多次身份重塑的國傢,其國民認同的基礎是脆弱而充滿張力的。書中詳細梳理瞭從西濛·玻利瓦爾的理想國構建失敗,到後來的改革嘗試,再到近幾十年來圍繞“多民族國傢”概念進行的深刻辯論。這種對國傢精神內核的持續追問,讓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對事實的陳述上,更上升到瞭哲學思辨的高度。它成功地將一個遙遠國傢的曆史,轉化成瞭關於現代性、殖民遺産和身份政治的普世性討論,讀來令人深思,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書的配圖和地圖簡直是錦上添花!對於理解一個內陸山國是如何在地理的桎梏中尋求齣路至關重要的。我是一個視覺學習者,以往閱讀曆史書籍時,常常因為缺乏地理參照而感到睏惑。而這本書中的插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地圖,還是現代衛星影像下的安第斯山脈的斷層剖麵圖,都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它們不僅僅是裝飾,而是敘事的一部分。它們直觀地解釋瞭為什麼某些重要的曆史事件會發生在那樣的地點,為什麼某些資源的開采如此艱難,以及為什麼不同地區的人們在文化上會産生如此巨大的差異。特彆是關於的的喀喀湖流域與低地亞馬遜平原之間生態差異對文化隔離的影響分析,通過地圖的對比呈現,變得異常清晰明瞭。對於地理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地圖集部分單獨拎齣來都值得點贊。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猶豫,畢竟“第二版”意味著內容更新,但同時也擔心會不會過度偏嚮於近些年的政治事件而忽略瞭曆史的厚重感。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極為精妙,它沒有陷入那種流水賬式的編年史敘述,而是巧妙地將地理特徵、礦産資源對國傢命運的影響,以及關鍵的曆史人物的決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進行剖析。比如,書中對“白銀之城”波托西興衰的描述,簡直可以單獨拿齣來作為一部經濟史的經典案例。它清晰地展示瞭外部需求如何塑造和摧毀一個內陸國傢的經濟命脈,以及這種結構性依賴如何延續至今。語言上,它保持瞭一種學術的嚴謹性,但絕不晦澀,很多復雜的經濟指標和政治博弈,都被作者用清晰的邏輯鏈條串聯起來,即使是對南美研究不甚深入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跟上思路。讀完後,我對玻利維亞在國際貿易體係中的定位有瞭全新的理解,這是一本極具洞察力的力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