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

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佩尔 编
图书标签:
  • 混合动力汽车
  • 汽车结构
  • 汽车原理
  • 汽车维修
  • 图解
  • 汽车技术
  • 新能源汽车
  • 汽车工程
  • 汽车电子
  • 汽车保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52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82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9
字数: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本书技术资料新而全面,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涉及混动车型多,包括丰田凯美瑞HEV、卡罗拉-雷凌双擎、雷克萨斯CT200H、ES300H,本田思域HEV,日产楼兰HEV,奔驰S400L HEV,宝马7系HEV。书后还附有混合动力汽车常见英文及缩略语释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市面主流油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丰田凯美瑞HEV、卡罗拉-雷凌双擎、雷克萨斯CT200H、ES300H,本田思域HEV、日产楼兰HEV、奔驰S400L HEV,宝马7系HEV)为例,依次讲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电源系统、电机系统、变电系统、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电动空调的构造与原理、检测及故障诊断等内容,并在书后附录里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常见英文及缩略语释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混合动力汽车概述001
1.1混合动力汽车概念与分类 / 002
1.1.1混合动力汽车概念 / 002
1.1.2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 002
1.2混合动力汽车基本结构 / 004
1.2.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 004
1.2.2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 004
1.2.3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 005
1.3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原理 / 005

第2章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系统008
2.1系统结构与功能 / 009
2.1.1丰田-雷克萨斯混合动力用蓄电池模块 / 009
2.1.2本田混合动力用蓄电池模块 / 014
2.1.3日产混合动力用锂离子电池模块 / 014
2.1.4奔驰混合动力蓄电池模块 / 018
2.1.5宝马混合动力用锂离子蓄电池 / 019
2.2系统控制原理 / 027
2.2.1丰田-雷克萨斯HV蓄电池控制 / 027
2.2.2日产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 029
2.2.3宝马蓄能器管理电子装置(SME) / 032
2.3系统维修数据 / 039
2.3.1丰田凯美瑞HV蓄电池智能单元检测 / 039
2.3.2丰田卡罗拉-雷凌HEV蓄电池管理端子数据 / 040
2.3.3雷克萨斯ES300H蓄电池控制器端子数据 / 041
2.3.4雷克萨斯CT200H蓄电池与控制器数据 / 043
2.4蓄电池拆装与维修注意事项 / 044
2.4.1混合动力车辆蓄电池维修注意事项 / 044
2.4.2HV蓄电池的拆装 / 046

第3章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系统050
3.1系统结构与功能 / 051
3.1.1丰田-雷克萨斯HV电动机发电机 / 051
3.1.2本田IMA电动机 / 053
3.1.3日产HV牵引电动机 / 053
3.1.4奔驰HV电动机 / 057
3.1.5宝马HV电动机 / 058
3.2系统控制原理 / 063
3.2.1丰田-雷克萨斯HV电动机原理 / 063
3.2.2本田HV电动机控制 / 067
3.2.3日产HV电动机电源控制 / 067
3.2.4奔驰HV电动机控制 / 068
3.2.5宝马HV电动机控制 / 069
3.3系统维修数据 / 073
3.3.1电动机技术数据 / 073
3.3.2电动机控制系统电脑端子 / 073
3.4系统维修与故障诊断 / 074
3.4.1系统数据流分析 / 074
3.4.2系统故障代码 / 083

第4章混合动力汽车变电系统088
4.1系统结构与功能 / 089
4.1.1丰田-雷克萨斯HV逆变器总成 / 089
4.1.2本田DC/DC转换器 / 091
4.1.3日产牵引电动机逆变器 / 092
4.1.4宝马DC/DC与AC/DC转换器 / 093
4.2系统控制原理 / 101
4.2.1丰田-雷克萨斯逆变器 / 101
4.2.2奔驰直流变压器 / 105
4.2.3日产逆变器冷却控制 / 107
4.3系统维修数据 / 108
4.3.1丰田凯美瑞HV逆变器总成 / 108
4.3.2雷克萨斯CT200H逆变器总成 / 110
4.3.3雷克萨斯ES300H逆变器总成端子 / 112
4.3.4日产楼兰牵引电动机逆变器端子检测 / 114

第5章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115
5.1系统结构与功能 / 116
5.1.1丰田-雷克萨斯HV车辆 / 116
5.1.2本田IMA系统 / 120
5.1.3日产混合动力传动控制 / 122
5.1.4奔驰平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123
5.1.5宝马混合动力驱动控制 / 126
5.2系统控制原理 / 127
5.2.1丰田-雷克萨斯HV混合动力控制 / 127
5.2.2本田IMA系统运行原理 / 137
5.2.3日产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 139
5.2.4奔驰HV混合动力控制 / 149
5.2.5宝马混合动力车辆控制 / 163
5.3系统维修数据 / 166
5.3.1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混合动力系统 / 166
5.3.2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 172
5.3.3雷克萨斯CT200H混合动力系统 / 178
5.3.4雷克萨斯ES300H混合动力系统 / 186
5.3.5本田思域HV混合动力系统 / 194
5.4系统故障维修与诊断 / 202
5.4.1检查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注意事项 / 202
5.4.2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 204

第6章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214
6.1系统结构与功能 / 215
6.1.1丰田P410混合动力车辆传动桥结构 / 215
6.1.2丰田P410复合齿轮装置结构 / 215
6.1.3丰田P410传动桥减振器 / 217
6.1.4丰田P410传动桥润滑机构 / 217
6.1.5电子换挡杆系统 / 218
6.2系统工作原理 / 221
6.2.1丰田P410混合动力传动桥工作原理 / 221
6.2.2丰田-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辆传动原理 / 224
6.2.3丰田-雷克萨斯P410混合动力桥电子换挡杆控制 / 230
6.2.4日产自动速度控制装置ASCD基本系统 / 234
6.3系统维修数据 / 235
6.3.1丰田P410混合动力传动桥规格 / 235
6.3.2丰田电子换挡杆系统ECU端子 / 236
6.4系统检修与故障诊断 / 238
6.4.1丰田电子换挡杆维修 / 238
6.4.2电子换挡杆系统故障代码 / 239

第7章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240
7.1系统结构与功能 / 241
7.1.1宝马再生制动系统组成 / 241
7.1.2液压制动力和能量回收式制动力分配 / 243
7.1.3奔驰HV制动系统部件 / 244
7.2系统控制原理 / 246
7.2.1丰田-雷克萨斯HV再生制动协同控制 / 246
7.2.2日产HV车辆电动机再生控制 / 247

第8章混合动力汽车电动空调251
8.1系统结构与功能 / 252
8.1.1电动空调压缩机 / 252
8.1.2EKK控制单元和DC/AC转换器 / 255
8.1.3制冷剂循环回路 / 257
8.1.4驻车空气调节和保持冷却效果 / 258
8.2系统工作原理 / 259
8.2.1系统主要部件功能 / 259
8.2.2系统控制 / 260
8.2.3神经网络控制 / 260
8.2.4制冷剂量检测控制 / 261
8.2.5PTC加热器控制 / 261
8.2.6环保模式控制 / 262
8.3系统维修数据 / 263
8.3.1丰田卡罗拉-雷凌HV电动空调部件位置 / 263
8.3.2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ECU / 264
8.4系统检修与故障诊断 / 268
8.4.1丰田-雷克萨斯HV空调伺服电动机初始化 / 268
8.4.2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数据流 / 268
8.4.3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故障代码 / 271

附录混合动力车辆专业英文及缩略语释义272

前言/序言

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燃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电动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
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例如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目前混合动力汽车颇具实用价值并已有商业化运转模式。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动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动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混合动力总成依动力传输路线分类,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是由电动机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与汽油和柴油动力车型相比较,这种油电混合动力多一套用于储存、转换、应用电能的高压系统。另外,在制动、空调、启动等方面也有一些区别。本书即以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为例,主要讲述与传统汽车不同的系统的构造、功能、原理及相关维修。
本书以市面主流油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丰田凯美瑞HEV,卡罗拉-雷凌双擎,雷克萨斯CT200H、ES300H,本田思域HEV,日产楼兰HEV,奔驰S400L HEV,宝马7系HEV)为例,依次讲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电源系统、电动机系统、变电系统、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电动空调的构造与原理、检测及故障诊断等内容,并在书后附录了混合动力汽车常见英文及缩略语释义。
本书由瑞佩尔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朱其谦、杨刚伟、吴龙、张祖良、汤耀宗、赵炎、陈金国、刘艳春、徐红玮、张志华、冯宇、赵太贵、宋兆杰、陈学清、邱晓龙、朱如盛、周金洪、刘滨、陈棋、孙丽佳、周方、彭斌、王坤、章军旗、满亚林、彭启凤、李丽娟、徐银泉。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在此,谨向这些资料信息的原创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混合动力汽车知识体系。我们精心设计了大量图解,力求将复杂的技术原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构成、工作机制以及日常维护要点。 第一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概念与发展历程 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为读者构建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整体认知。我们将详细阐述“混合动力”这一术语的含义,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系统,例如串联式、并联式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我们会深入剖析每种系统的结构特点、能量流动方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便读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或理解不同车型的工作模式。 同时,本部分还将梳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脉络,追溯其从早期概念的萌芽到如今技术日趋成熟的演变过程。我们将介绍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混合动力车型,分析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发展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混合动力汽车。通过了解其发展历史,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混合动力技术所处的地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解析 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我们将逐一解构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 内燃机(ICE)与电动机(EM)的协同工作: 我们将详细介绍传统内燃机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角色,包括其燃油经济性优化、动力输出调节等。同时,我们将深入讲解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另一大动力来源,分析其类型(如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工作原理、功率特性以及与内燃机匹配的方式。我们将通过详尽的图解,展示两者如何根据不同的驾驶工况(加速、匀速、制动、怠速等)实现无缝切换和协同输出,从而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能量储存系统(电池组): 电池组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心脏”,本书将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将详细介绍目前主流的电池技术,如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Li-ion),分析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构特点、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能。通过精美的示意图,读者将直观了解电池组的内部构造,包括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我们将重点讲解BMS在电池组充放电管理、温度控制、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电池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能量管理系统(EMS): 能量管理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脑”,负责协调内燃机、电动机、电池组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运行。本部分将详尽解析EMS的工作原理,包括它如何根据驾驶者的意图(油门、刹车踏板)、车辆状态(速度、加速度)以及环境信息(坡度、交通状况)来动态分配动力源,优化能量回收,实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我们将通过流程图和状态图,生动展示EMS在不同工况下的决策过程。 电力电子控制单元(PECU): PECU是连接电池组、电动机和车载电网的关键部件,负责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转换、电压电流的调节等。本部分将介绍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逆变器)以及DC-AC转换器(变频器)等核心电力电子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用电路图的方式展示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和转换。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Regenerative Braking): 制动能量回收是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本部分将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即在车辆减速或制动时,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而不是像传统汽车那样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我们将通过动画示意图,展示能量回收的过程,并分析其对提高续航里程和降低油耗的贡献。 第三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与辅助系统 除了核心的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还拥有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和一系列辅助系统。 车载网络与通信: 现代混合动力汽车依赖于精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高速的车载网络进行信息交换。本部分将介绍CAN总线、LIN总线等通信协议,解析ECU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对车辆各项功能的精确控制。 传感器与执行器: 车辆配备了种类繁多的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发动机转速、油门位置、车轮速度、电池温度等关键参数。同时,执行器(如节气门、制动器)则根据ECU的指令进行动作。本部分将列举并介绍主要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展示它们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高压系统安全: 混合动力汽车涉及高压直流电,因此安全是重中之重。本部分将详细介绍高压系统的安全设计,包括高压绝缘、漏电保护、碰撞断电等措施,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维修人员和用户的安全。 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等: 本部分还将简要介绍混合动力汽车中为适应电动化而进行的特殊设计,例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空调压缩机等,以及它们与传统汽车的差异。 第四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的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维护保养知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性能稳定的关键。 定期保养项目: 本部分将根据汽车制造商的建议,列举混合动力汽车的定期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制动液等,并强调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特殊保养要求。 电池组的维护与诊断: 我们将介绍如何对电池组进行日常检查,以及一些简单的诊断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电池组的健康状况。 常见故障的识别与初步判断: 本部分将汇总混合动力汽车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如动力系统异常、电池充电问题、仪表盘警告灯亮起等。通过详尽的图解和文字描述,帮助读者初步识别故障原因,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 维修工具与设备: 对于需要更专业维修的场景,本部分将介绍一些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和设备,以及操作注意事项,为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特色: 大量精美图解: 全书配备了数百张高清、精美的原理图、剖视图、示意图和流程图,将抽象的技术概念具象化,使读者一目了然。 通俗易懂的语言: 我们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汽车技术转化为读者易于理解的知识。 实用性强: 本书不仅讲解原理,更注重实际应用,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建议。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本书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深入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深入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心脏”是如何跳动的,掌握其“大脑”是如何思考的,并且学会如何为您的混合动力爱车提供细致入微的呵护,让您的绿色出行之路更加顺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汽车维修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想了解那些新能源汽车的独特之处。《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的求知欲。书中关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诊断和维修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专业的诊断工具来读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数据,例如电池组的总电压、单体电池的电压差、温度以及充放电电流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地判断电池组是否存在健康问题,例如电压不均、容量衰减或内部短路。书中还提供了关于如何 safely 地拆卸和更换电池模块的步骤,并强调了高压安全的重要性,这让我对维修高压电池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将抽象的维修步骤通过分解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电池包的外部连接器、固定螺栓的位置,以及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清晰可见。这让我即使没有实际操作,也能对维修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虽然有其独特性,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原理和方法,也是可以逐步掌握的。

评分

作为一个对机械运作原理有着天生好奇心的人,我一直对汽车的内部结构充满了探索欲,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这种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动力系统融合在一起的“新物种”。《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混合动力汽车心脏的大门。我最喜欢的是它对整车电气架构和高压系统的详细剖析。书中用精美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高压电池组、电机、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是如何连接的,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我能清晰地看到电流的流向,理解能量是如何在这些部件之间传递和转换的。例如,它对逆变器工作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直流电能被转换成交流电来驱动电机,以及这个转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书中的安全提示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高压系统的操作,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安全注意事项,让我意识到在进行维修时,安全是多么重要。除了原理部分,我对它关于发动机与电机结合方式的讲解也印象深刻,特别是对行星齿轮组在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中如何实现动力耦合和分配的解释,让我直呼“巧妙”。通过细致的图文结合,我终于明白了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是如何实现平稳高效的动力输出的。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含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对汽车原理一窍不通但又对混合动力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混合动力汽车那种在燃油和电力之间无缝切换的智能感到惊叹,但又苦于找不到一本能深入浅出讲解其背后奥秘的书籍。终于,《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出现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插图,它们不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将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子系统分解得一清二楚,每一个零部件的形态、连接方式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喜欢它对电池组、电机、发动机以及能量回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详细描绘,通过直观的图形,我能一下子明白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不再是那种枯燥的文字描述。举个例子,书里对能量回收过程的图解,我看了好几遍,从刹车时动能如何转化为电能,再到这些电能如何被储存起来,整个过程在我脑海里形成了完整的画面,感觉自己像个工程师一样,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告诉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比如,为什么混合动力汽车在城市拥堵路段更省油?书里的图解和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电力驱动的频繁介入,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怠速和低效运转时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友好,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汽车技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作者仿佛就在我身边,耐心地为我讲解每一个细节,让我觉得学习汽车知识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反而成了一种乐趣。

评分

我是一位喜欢动手实践的车主,虽然我的车不是混合动力,但我一直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技术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因为我觉得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深入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维修细节的需求。书中对不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要点都有涉及,并且都附带了详细的图解,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维修工序。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混合动力电池组的维修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电池组的拆卸、检测和更换步骤,包括如何 safely 地断开高压电路,如何使用专业的诊断设备来检查电池单元的健康状况。这些信息对于我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潜在维修成本和技术门槛非常有帮助。书中还对电机和逆变器的常见故障以及维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如何判断电机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如何检测逆变器输出信号是否正常。这些具体的维修案例和操作指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讲解,更是一本实用的维修手册。我喜欢书中将复杂的维修步骤分解为易于理解的图文并茂的流程,这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维护和保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未来自己动手维修的可能性。

评分

对于一个对汽车领域充满热情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图解混合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简直是救星!我一直对那些在广告里号称“省油”、“环保”的混合动力车感到好奇,但它们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第一次有机会真正“看懂”混合动力汽车。我尤其喜欢它对整个动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细致分解,从发动机、电机、变速箱,到电池组、充电接口,每一个部分都有清晰的图示和简明的解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能量流动的图解,它用箭头清晰地标出了电能和燃油在不同工况下是如何被利用、储存和转化的,比如在制动时,动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里的,这个过程通过图示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还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混合动力汽车比传统燃油车更省油,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发动机本身效率高,看完书才知道,原来是电力驱动在低速和起步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负担。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对混合动力汽车有了初步了解的“门外汉”。

评分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汽车行业的新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我专业知识的书籍。《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图解方式,极大地弥补了我在此领域的知识空白。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混合动力系统中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介绍,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M)、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单元(MCU)等。书中通过清晰的电路图和流程图,展示了这些ECU之间如何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的主要功能。这让我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来优化动力输出、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书中关于能量管理策略的章节,它解释了在不同驾驶场景下,ECU是如何根据车辆速度、油门踏板深度、电池电量等信息,来决定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模式的。例如,在缓行和低速行驶时,系统倾向于使用纯电模式,而在需要强劲加速时,发动机和电动机则会协同工作。这种对细节的深入剖析,对于我理解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方向非常有启发。

评分

我是一名对汽车工程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直观理解汽车复杂构造的教材。《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参考资料。它的“图解”二字名副其实,每一页都充满了高质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勾勒,而是带有详细的标注和精细的剖面,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个零部件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方式。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动力分配单元和电控单元的讲解,这些看似抽象的电子系统,通过图示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变得非常具象化。比如,关于不同驾驶模式下(如经济模式、运动模式、纯电模式)动力系统如何分配能量的流程图,我反复研究了好几遍,它让我深刻理解了计算机是如何根据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来智能决策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的。书中的维修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尚未实际操作,但书中对常见故障的诊断思路和维修步骤的讲解,让我对未来的实践操作有了清晰的规划。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故障代码,而是结合具体的结构图,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检查和维修方法。例如,关于混合动力电池组常见的过热或电压不均等问题,书中就详细解释了可能的原因和如何进行初步的检测,这对于我理解故障的根本原因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我一直对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跟不上趟。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在我看来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知道它省油、环保,但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却知之甚少。《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混合动力技术模糊的认知。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各种混合动力类型的区分和介绍,比如串联式、并联式以及混联式,并且分别给出了它们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的区别。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经常在路上看到不同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了解到这些基本原理,以后再看到它们,就不会觉得它们都是同一个模式了。书中对每个系统的拆解和分析都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关于发动机和电动机协同工作的讲解,那些图示把两种动力源如何分配任务,如何互相补充,甚至如何在必要时互相“接替”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例如,它解释了在加速时,电动机如何提供额外的扭矩来辅助发动机,从而获得更好的动力响应,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试驾过几款混合动力车,确实感觉加速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更轻快。此外,这本书对电池管理系统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它详细说明了电池的充电、放电、均衡以及温度控制等关键环节,让我明白电池组的寿命和性能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单纯的“使用者”升级为了一个对混合动力汽车有了基本“懂行人”的转变,这种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我是一名对汽车科技发展趋势非常关注的爱好者,混合动力技术无疑是当前汽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的比较分析,书中详细介绍了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例如,它解释了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只负责发电,由电机驱动车轮,这使得发动机可以运行在最高效率的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则可以将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直接传递到车轮,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书中用精美的图示,将这些不同结构进行了清晰的展示,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此外,我对书中关于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也感到非常兴奋,它展望了新一代电池技术、更高效的电机和控制算法等方面的进步,让我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是什么”,更让我思考了“将要如何”。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件事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它的“骨架”和“脉络”入手。《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理念。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书。我非常欣赏书中对动力总成结构的细致讲解,特别是对行星齿轮组在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应用。书中用清晰的剖面图展示了行星齿轮组的组成结构,以及它如何通过改变齿轮的转速和方向,来实现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动力的耦合与分配。我之前对这个复杂的机械结构一直感到困惑,但通过这本书的图解,我终于明白了它是如何实现如此精妙的动力调度的。此外,书中对能量回收系统的讲解也让我茅塞顿开。它详细描绘了在制动和减速过程中,如何利用制动能量驱动发电机,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到电池中。这个过程的图示非常直观,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路径。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技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将复杂的原理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密的结构得以实现,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这些“神来之笔”。

评分

给孩子买的,主要想让他了解汽车部件的工作原理,这是一本图解书,每一页都有图,但是说实话,书里面的图片质量太差了,明显从网上下载的,解析度严重不足,好多图片太虚了,各种偏色锯齿,想买的想清楚你的目的。

评分

书赶上活动时候买的,非常实惠,印刷很清晰,开始学习!

评分

图解汽车原理与构造(彩色版)收到

评分

简单易懂,适合新人看,能大概了解一下汽车构造

评分

书的印刷质量很不错,就是内容不细,用来认识零部件是个好工具

评分

工作需要,昨天买的加了1块钱当天晚上就收到了。

评分

简单看了一下 感觉还是很满足要求的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喜欢喜欢,还没时间仔细看!

评分

还行吧,彩页的书也就这样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