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将我们俘虏,更美将我们释放(人生自有诗意:唐诗宋词套装系列)

美将我们俘虏,更美将我们释放(人生自有诗意:唐诗宋词套装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非熊 著,蒙中 绘
图书标签:
  • 唐诗宋词
  • 诗词鉴赏
  • 人生哲理
  • 古典文学
  • 文化经典
  • 情感共鸣
  • 治愈系
  • 文学套装
  • 赠礼佳品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39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89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联合读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摒弃大全集的概念,以美为标准为读者甄选更美,更适合当下阅读吟诵的唐诗作品。每首作品都配以注释,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更能体味这首诗的深意以及词作者的生平韵事。装帧精美,内文全四色印刷,封面采用专色进口纸特种纸印刷,开本适合放在包里,方便随时阅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美为标准的唐诗精选集。

  全书收录了更具意境,更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唐诗作品,并配以注释,让读者省去甄选的时间,直接阅读到优美有深意的唐诗作品。一本书读完中国zui美唐诗。


作者简介

  顾非熊,中国诗词文化研究学者,致力于为大众读者甄选更好的唐诗宋词选本。

目录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4 相和歌辞·白头吟?刘希夷

7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9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3 望月怀远?张九龄

15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16 登鹳雀楼?王之涣

19 凉州词?王之涣

20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4 送魏万之京?李?颀

26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王昌龄

28 山居秋暝?王?维

30 夷门歌?王?维

32 终南别业?王?维

34 汉江临泛?王?维

36 使至塞上?王?维

38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42 辛夷坞?王?维

43 相?思?王?维

4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45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46 将进酒?李?白

50 行路难(三首之一)?李?白

51 行路难(三首之二)?李?白

53 行路难(三首之三)?李?白

55 关山月?李?白

56 长干行(二首之一)?李?白

58 玉阶怨?李?白

59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

60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64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68 送友人?李?白

69 送友人入蜀?李?白

71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73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75 把酒问月?李?白

76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77 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李?白

78 月下独酌(四首之二)?李?白

82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83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84 黄鹤楼?崔?颢

86 次北固山下?王?湾

88 别董大(二首之一)?高?适

9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92 听弹琴?刘长卿

93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95 望?岳?杜?甫

98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102 春日忆李白?杜?甫

104 春?望?杜?甫

106 佳?人?杜?甫

108 蜀?相?杜?甫

109 江?亭?杜?甫

111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杜?甫

113 不?见?杜?甫

115 登?楼?杜?甫

117 旅夜书怀?杜?甫

119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杜?甫

121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杜?甫

123 阁?夜?杜?甫

125 登?高?杜?甫

127 春?梦?岑?参

129 枫桥夜泊?张?继

132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135 寒?食?韩?翃

139 滁州西涧?韦应物

141 写?情?李?益

144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46 节妇吟?张?籍

149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151 牡?丹?薛?涛

15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57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160 竹枝词(二首之一)?刘禹锡

161 乌衣巷?刘禹锡

162 长恨歌?白居易

171 琵琶行?白居易

178 问刘十九?白居易

179 江?雪?柳宗元

181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

183 赠去婢?崔?郊

186 白牡丹?裴?潾

188 遣悲怀(三首之二)?元?稹

191 遣悲怀(三首之三)?元?稹

193 离思(五首之四)?元?稹

194 菊?花?元?稹

195 题李凝幽居?贾?岛

198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200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203 苏小小墓?李?贺

208 天上谣?李?贺

211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215 官街鼓?李?贺

217 忆扬州?徐?凝

219 咸阳城东楼?许?浑

222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225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之一)?杜?牧

227 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

228 题齐安城楼?杜?牧

230 泊秦淮?杜?牧

232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234 题乌江亭?杜?牧

235 赠别(二首之二)?杜?牧

238 遣?怀?杜?牧

239 秋?夕?杜?牧

241 商山早行?温庭筠

245 锦?瑟?李商隐

251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256 夜雨寄北?李商隐

257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259 无题(二首之一)?李商隐

261 无题(四首之一)?李商隐

263 无题(四首之二)?李商隐

265 无?题?李商隐

268 碧城(三首之一)?李商隐

271 碧城(三首之二)?李商隐

274 碧城(三首之三)?李商隐

277 代赠(二首之一)?李商隐

278 春?雨?李商隐

280 晚?晴?李商隐

282 安定城楼?李商隐

284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李商隐

286 无题(二首之一)?李商隐

288 和友人鸳鸯之什(三首之一)?崔?珏

290 长安晚秋?赵?嘏

293 小?松?杜荀鹤

295 孤雁(二首之二)?崔?涂

297 春?夕?崔?涂

299 贫?女?秦韬玉

301 寄人(二首之一)?张?泌


精彩书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


  诗人小传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如果不看文学成就,那么王勃给人的印象只不过是一个轻狂放浪、任侠使气、喜欢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王勃少年得志,不到20岁就担任了朝廷官职,还被沛王委任为王府修撰。当时各王府流行斗鸡,王勃以玩笑的口吻写了一篇檄文,代沛王的鸡声讨英王的鸡。这种不加检点的做派让唐高宗大为光火,他将王勃逐出了沛王府。但王勃并没有因为这个挫折而变得沉稳一些,不久又惹下了一桩麻烦。他先是藏匿了一名犯有死罪的官奴,后来害怕走漏消息,竟然杀了那名官奴灭口。事情败露之后,王勃论罪当斩,幸好遇到朝廷大赦;但王勃的父亲受此牵累,被贬为交趾县令,行近流放般地到大唐最南端的瘴疠之地赴任去了。王勃在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水受惊而死,年仅27岁。

  王勃的诗歌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负盛名,内容虽然只是纨绔子弟未经世事的豪言壮语,但这样的内容一经王勃天才过人的文学才华点染出来,让读者觉得那洒脱的侠情背后竟有一种波澜壮阔的宏伟气象。


  注讲

  [1]王勃当时在首都长安供职,一位杜姓友人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四川),王勃作此诗为好友送别。少府:官名,当时通称县尉为少府。之任:赴任,“之”是“去”的意思。

  [2]阙:宫门两旁的望楼。辅:护持,夹辅。三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将秦国故地分为三个诸侯国,后人称之为“三秦”,泛指长安(西安)及其周边地带。

  五津:当时流经蜀州的岷江当中有五个渡口,名为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杜少府此次从长安赴蜀,当会沿岷江依次行经这五个渡口。

  [3]宦游:为做官而奔走。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自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前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大丈夫彼此期许,这里以豁达姿态承接上文,说不要在送别分手之处像小儿女一般伤心哭泣。沾巾:即泪水沾巾。

  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前言/序言

在有限的岁月里,读一些好诗。

这本书收集的诗是完全以美为标准的。

中国古诗浩淼繁多,我们不想取其全而舍其美——美是一种珍贵的存在,最终,通过熊老师的精心挑选,集结成了这一本诗集。

美是有不同层次的,细小的、琐碎的、庸俗的美,是禁锢我们的绳索,沉醉于此,难以自拔,就很难再有更深的体悟。

而大美无言,是天地之广阔,我们身处其中,可感受自身之渺小与生命之自由。

我们读诗,常以它们能抒发自己的感情而畅快,浪漫旷达如李白,沉郁悲怆如杜甫,他们仿佛早已经历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看过我们正在看的风景,明月千百年未曾改变,而人与世界早已沧海桑田。读诗就成了我们接近他们最直接的途径。一轮明月,一盏淡茶,一汪清泉,一阵秋风,我们感受自己的生活,也借由古诗,与他们心灵交汇。

诗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它短小,易读,也易于流传。这也是至今我们还在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热爱古诗的原因之一。

在逐渐浮躁的阅读环境里,大家忙于浏览各种有效信息,很难再找到纯粹的、诗意的阅读感受了。但古诗的美好,是更加适合在时间严重碎片化的当下来阅读体验的。一首诗,短短几行,占用极少的时间,却能给我们带来极长久的思考和美感体验。

从编辑的角度,我希望这是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随时拿出来读的书。城市里繁忙急促的步伐催促着我们前进,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个灵魂的栖身之所。不论是在人潮拥挤的地铁里,还是在偶有闲暇的午后咖啡馆里,翻开它就可以获得一些安静的、从容的滋养和力量。

小说里藏有一个民族的灵魂,诗里则有这个民族各人的喜怒哀乐。


诗意人生:穿越千年,品味唐宋风华 《诗意人生:穿越千年,品味唐宋风华》是一套精心编纂的唐诗宋词套装系列,旨在带领读者漫步于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感受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涌现出的璀璨诗章与婉约词赋。这套系列并非简单地罗列名篇,而是致力于深入挖掘唐宋诗词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学鉴赏体验。 卷一:盛唐气象,万古流芳——唐诗卷 本卷聚焦于唐代诗歌,时间跨度从初唐的孕育勃发,到盛唐的意气风发,再到中晚唐的转折与沉淀。我们不只呈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国忧民,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空灵写意,更深入探究这些诗歌诞生的社会土壤。 初唐的奠基与革新: 追溯陈子昂的“汉唐风骨”,如何为唐诗注入新的生命力;欣赏“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锡、骆宾王的青春激扬,他们的诗歌既有南朝的绮丽,又有北朝的苍劲,是盛唐诗歌的先声。我们会分析初唐诗人如何吸取前代诗歌的精华,并尝试突破旧有格律,为唐诗的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盛唐的辉煌与高峰: 详细解读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分析其豪放不羁的想象力、汪洋恣肆的笔调,以及他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我们不仅会欣赏《静夜思》的乡愁,《望庐山瀑布》的壮丽,还将深入探讨《将进酒》的豁达,《行路难》的感慨,揭示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杜甫的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本卷将细致剖析《春望》中的国破家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民生疾苦,《兵车行》的征战徭役,以及《登高》的苍凉。通过对杜甫诗歌的深入解读,让读者理解他如何以悲悯之心,书写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与挣扎,以及他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 王维的山水田园与禅意: 王维以其独特的“诗画合一”的艺术风格著称。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进他笔下的“辋川别业”,品味《山居秋暝》的清幽,《送别》的恬淡,《鹿柴》的寂静。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探讨王维的佛教信仰如何融入其诗歌创作,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境界。 边塞诗的雄浑与壮阔: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以其豪迈雄浑的诗风,描绘了边疆的风光与将士的风采。《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名篇,将引领读者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景象,感受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壮志。 中晚唐的转折与余韵: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代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本卷将探讨白居易诗歌的通俗易懂与现实关怀,如《长恨歌》的凄美、《琵琶行》的哀婉。同时,也会涉及李商隐的朦胧婉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以及晚唐诗歌中流露出的伤感与颓废,展现唐诗在走向衰落过程中依然闪耀的艺术光芒。 卷二:词海拾贝,情韵绵长——宋词卷 宋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以其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由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卷将带领读者领略宋词的万千气象,从婉约到豪放,从抒情到咏史,品味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北宋的词坛巨擘: 深入分析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普及度,及其对城市生活和市民情感的细腻描摹。我们将重点解析其“慢词”的艺术特点,如《雨霖铃》的离愁,《蝶恋花》的相思,以及《望海潮》的繁华。 苏轼的豪放与旷达: 苏轼是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豪放派词人。本卷将详细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浑壮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哲思与浪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豁达。我们会分析苏轼如何将人生的失意化为创作的灵感,以开阔的胸襟和深刻的洞察力,写出传世名篇。 李清照的婉约与深情: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本卷将深入挖掘她诗歌中细腻的情感世界,如《声声慢》的凄凉,《一剪梅》的相思,《如梦令》的少女情怀。我们会探讨她如何在战乱年代,用清丽的语言,书写亡国之痛与个人遭遇,展现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哀伤。 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与悲壮: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本卷将重点解读其充满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的词作,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激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怀古忧今,《青玉案·元夕》的借景抒情。我们会分析辛弃疾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 其他词坛名家风采: 除了上述大家,本卷还将涵盖晏殊的温润典雅,欧阳修的清雅闲适,周邦彦的工整典丽,陆游的壮怀激烈等,力求展现宋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套装特色: 1. 精选名篇,兼顾广博: 涵盖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之作,既有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有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精彩的篇章,力求做到广而不杂,深而不偏。 2. 深度解读,透彻分析: 每首诗词都配有详细的赏析,从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精髓。 3. 历史脉络,文化溯源: 梳理唐宋诗词的发展脉络,探讨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等,让读者在欣赏文学的同时,也能了解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 4. 诗词格律,韵律之美: 针对诗词的格律、平仄、对仗等创作技巧,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解,帮助读者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 5. 精美装帧,收藏价值: 采用高品质纸张,精美印制,装帧典雅,兼具阅读与收藏价值,是送礼自用的绝佳选择。 《诗意人生:穿越千年,品味唐宋风华》套装,不仅是一套图书,更是一扇通往盛唐宋词世界的大门。它将带领您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品味他们的人生况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沉浸在唐宋诗词的海洋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诗意与从容,让人生在墨香中绽放别样的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得说,这本诗词选辑的编排思路简直是高明。它没有采取那种平铺直叙的朝代顺序,而是似乎在试图构建一种情感的脉络。有些篇章的过渡非常自然,从初春的明媚到盛夏的浓郁,再到深秋的萧瑟,再到冬日的沉静,那种季节的更迭感,被诗词的意境巧妙地串联起来了。我喜欢它偶尔会插入一些看似不相干,但意境却高度契合的小令或散曲,这种“跳脱”反而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避免了纯粹的学院派枯燥感。尤其是那些关于羁旅和思乡的篇章,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不像以往读到的那样直白,而是多了一层含蓄的韵味,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远方的游子,在风中默默伫立。

评分

坦白讲,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套“老生常谈”的诗词鉴赏读物,但上手之后才发现,它的气质非常“现代”。这里的“现代”并非指内容的新颖,而是指它在解读和呈现古代文本时所采用的视角。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晦涩的典故考据,而是侧重于挖掘诗歌在当代语境下的情感共鸣。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再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古人的才情,而是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境,体会到那种跨越千年的孤独、喜悦与无奈。这种代入感非常强烈,让我对那些经典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仿佛重温了一遍记忆深处的美好片段,那种感觉,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只能说是“对味”。

评分

这套诗词集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那精美的装帧设计就俘获了我的心。纸张的质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的印刷清晰细腻,即便是那些最微小的细节也处理得一丝不苟。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版式设计上所下的功夫,每一页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让那些经典的诗句仿佛有了呼吸的空间。阅读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气息,那份对文字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都通过这实体书的呈现得以完美再现。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驻足,静心品味这份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体现了一种对“慢阅读”的尊重。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追求效率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用手指摩挲着略带粗粝感的纸面,感受着墨香的沉淀,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我常常在睡前,只翻阅其中的寥寥数页,然后就合上了书本,但那几句诗的意境会久久地盘桓在脑海中,像背景音乐一样萦绕不去。这套书成功地将知识的严肃性与审美的愉悦性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它没有用花哨的修饰来迎合大众,而是以一种沉稳、内敛的姿态,邀请每一个有心人走近中国古典诗词的深邃世界。对于任何热爱文字、追求生活美感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拥有的伙伴。

评分

作为一个对古代文学有持续热情的人,我深知一套好的选本,其“选”比“注”更重要。这本选集在选材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它囊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家名篇,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其中穿插的一些“遗珠”。这些诗句或许在主流教材中出现频率不高,但一旦映入眼帘,便能立刻抓住人心,那种“原来还有这样的妙句”的发现感,是阅读最大的乐趣之一。那些关于隐逸、关于哲思的小诗,被放置在恰当的位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不追求气势磅礴,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让人在品味字句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内心的一次温柔审视。

评分

书本包装很好,没有损坏,内容也不错,值得收藏。

评分

超级无敌好很喜欢的啊

评分

还可以吧,慢慢看

评分

书略小。不过还是值得收藏,品读

评分

东西不错

评分

书的内容可以,但是字太小太小了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纸张很好,内容待看,618降低了阅读的成本。

评分

一定要点个赞,这两本书,很经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