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成果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汉魏六朝及隋唐五代时期散佚的古小说的整理。在古代和现当代一些学者辑佚的基础上,本项目做了进一步的佚文搜集。在十四余万字的佚文资料中,其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从六朝、隋唐及宋元时期的典籍辑佚而出,很具有学术价值。 本成果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与辑佚相关问题的考证,有五万余字的篇幅。如驳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古今刀剑录》“真伪参半”的结论,认为汉魏本《古今刀剑录》绝大部分内容应该是原作内容。 本成果第三方面的重要内容则是对佚文的真伪辨析。
作者简介
赵章超,文学博士。四川省泸县人,1969年10月生,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及相关民俗研究,出版专著《宋代文言小说研究》,在《文献》《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全国博士后基金及重庆社科基金等项目。
目录
汉魏六朝与唐五代文言小说辑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佚名《师旷》六篇
汉佚名《神仙传》
南越行纪
括地图
方士传
封禅方说
黄帝说
伊尹说
刘向与《列仙传》
古异传
曹毗志怪
祖台之志怪
志怪
幽明录
异苑
异记
续异记
燕丹子
玄中记
宋拾遗录
述异记
拾遗记
神仙传
刀剑录
禽经
冥祥记
稽神异苑
集异记
郭子
古今艺术图
鬼神志怪集
博物志
东方朔传
东方朔别传
妒记
魏晋世语
近异录
汉武内传
汉武故事
洞冥记
孑L氏志怪
括地图
西京杂记
神异经
列异传
甄异传
齐谐记
续齐谐记
说林
独异志
稽神录
博异志
传奇
本事诗
大唐奇事
定命论
定命录
灵异记
耳目志
甘泽谣
洽闻记
杜阳杂编
感定录
干月巽子
广古今五行记
会昌解颐
教坊记
开天传信记
开元天宝遗事
卢氏杂说
明皇杂录
穷神秘苑
戎幕闲谈
剧谈录
谈绮
续幽冥录
玄怪录
续玄怪录
宣室志
因话录
原化记
异录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唐五代部分小说及作者生平辩证
后记
精彩书摘
《西南大学文学院中青年学术文库:汉魏至唐五代小说佚文辑证》:
作者无考,袁行霈《(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认为“从书名看来,内容是关于封禅的方术,无疑是方士之言。最早记封禅之事的是《管子·封禅篇》。《管子》是战国及其后齐国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齐国又是出方士的地方,武帝时方士多燕齐之士,小说《封禅方说》很可能是武帝时齐地方士献上的书。据《史记·封禅书》所载,武帝时方士之中说封禅最力的有公孙卿和丁公,都是齐人,《封禅方说》也许同他们有关。”(《文史》第七辑)
对于《封禅方说》的内容,不同人也有不同说法。杨树达《汉书管窥》谓:“方说者,《史记·封禅书》记李少君以祀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亳人谬忌奏祠太乙方,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胶东宫人栾大求见言方之类是也。”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第三章《两汉志怪小说》谓:“《封禅方说》从书名推测,当是方士言方术的,武帝曾在泰山行封禅典礼,《史记》中有《封禅书》言此事,并多载方术祭祀之事。虽可能有神仙方术之谈,但不会有志怪小说。”王齐洲《(汉志)著录之小说家(封禅方说)等四家考辨》认为“《封禅方说》是汉武帝时方士所言封禅之说,其内容包括封禅之故事、传说、意旨、仪礼、器物、方法等,可通过《史记·封禅书》知其大概。”(《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而陈自力则认为“其书名题日‘方说’,显然含有‘说’的成分,亦即讲故事的成分,而不是单纯记载方术之作”,而径称《封禅方说》为“一部仙话式的早期志怪作品”。(《一部仙话式的早期志怪作品——(封禅方说)考辨》)
对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青年学术文库:汉魏至唐五代小说佚文辑证》与佚文相关之问题,罗宁《〈黄帝说)及其他〈汉志〉小说》(罗宁撰《汉唐小说观念论稿》,巴蜀书社2009年版,之《附录-》)曾作如下论证:“《封禅方说》十八篇,则是武帝时方士议论封禅之书。据《汉书,郊祀志上》记载,武帝自得宝鼎之后欲封禅,(此前李少君虽已有言,但实际上武帝是听了公孙卿的‘小说’之后才有强烈的封禅想法)先是让公卿诸生商议,但诸儒不能明辩其礼,‘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接神人蓬莱,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封禅方说》应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作者不可考,但可以肯定,作者也是公孙卿一流的方士,甚至其中就有公孙卿本人。余嘉锡云:疑此十八篇皆方士之言,所谓封禅致怪物与神通,故其书名日“方说”。(《小说家出于稗官说》)《风俗通义·正失》引《封禅书说》,提及黄帝乘龙升天堕弓之事,其后又云:“孝武皇帝时,齐人公孙卿言:’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今历正值黄帝之日,圣主亦当上封,则能神仙矣。”,这些本都是公孙卿所造‘小说’(见前)。公孙卿既是引发武帝封禅的重要人物,又是参加讨论封禅礼仪的重要方士,他的说法自然会采人当时方士们所编的《封禅方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封禅书说》也就是《封禅方说》。
对这一论断,陈自力《一部仙话式的早期志怪作品——(封禅方说)考辨》进行了评述辨析:“这是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不过要证明其可靠性,也相当困难。王利器、吴树平二先生校注《风俗通义》时,均将‘封禅书说’,标点为‘《封禅书》说’,从《风俗通义》引书常有在书名后加一‘说’字之例来看,王、吴二先生的标点应属无误。但《风俗通义》这段文字似乎并非引自《史记·封禅书》,而是另有出处。试说如下:(一)二者所记故事的基本内容虽然大体相同,但关于黄帝骑龙升天时地点的交代却颇为不同。《史记·封禅书》谓‘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风俗通义》引日‘黄帝升封泰山,于是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一为荆山,一为泰山。这种差异,恐怕并非应劭的笔误,而可能是《风俗通义》所引原书作者针对武帝封禅之举的有意改动。
……
汉魏至唐五代小说佚文辑证(西南大学文学院中青年学术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