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缘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神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这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方略。2017 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作出部署。我国古代留下浩如烟海的典籍,其中的精华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激活经典,熔古铸今,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学术界潜心研究,钩沉发覆、辨伪存真、提炼精华,做了许多有益工作。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就是在汲取已有成果基础上,力求编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读本,使之成为广泛认同、传之久远的范本。《百部经典》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华,加以解读,旨在搭建传统典籍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这套书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编纂体例,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以当代眼光审视和解读古代典籍,启发读者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经验,借以育人、资政,更好地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力求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地介绍古代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人们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百部经典》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在中宣部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专家组成的编纂委员会,职责是作出总体规划,选定书目,制订体例,掌握进度;并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聘请对各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承担注释和解读,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负责审订。先后约有 500 多位专家参与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书中疏漏不当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7 年9月21日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解读《孟子》。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梁涛教授对孟子其人、其书介绍、注释正确、清楚,能够反映当前《孟子》研究新成果。善于提炼孟子思想中zui重要、zui有价值的部分。引经据典,旁搜博采,又通俗易懂。把握精华,提炼得当,解说精到。
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我最近入了好几本,光是看这装帧就让人爱不释手。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瞬间就把人拉回了那个慢节奏的时代。我最近在读的是其中的《论语译注》,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做得真是没得挑。每一篇的原文都是竖排,旁边是详细的白话文解释,对于我们这种不是专门研究古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在解读时,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学术的晦涩,而是非常注重将孔子的思想与当代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关于“仁”的阐述,书中就引用了很多现代社会中为人处世的例子,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保持原意的准确性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拗口的词汇,通过旁注和脚注都能迎刃而解。我特别喜欢它在篇末附带的“核心思想提炼”部分,每次读完一章,对照着总结看一遍,就能快速巩固记忆,对于日常的自我反省和修养,确实有潜移默化的帮助。相比市面上很多简化的版本,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经得起老读者反复品味。
评分这套系列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庄子内篇精读》。我对《庄子》的喜爱源于它那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对既有观念的颠覆性挑战。市面上的《庄子》解读往往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是过于注重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忽略了其背后深刻的本体论探讨;要么就是过于追求“逍遥”的玄妙,让人感觉遥不可及。但这本《内篇精读》的作者显然是真正“活”在庄子的世界里的人。他用现代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概念来对照阐释“齐物论”和“逍遥游”,使得那些关于“蝴蝶梦”和“方与圆”的思辨,不再是空洞的术语,而是直指人心、触动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书中对“坐忘”的描述尤其精彩,它描绘了一种主动放弃自我中心,融入万物流动的状态,令人向往。精装本的厚重感,也仿佛在提醒读者,阅读这些思想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它不是快餐式的知识获取,而是一场需要耐心的精神漫游。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体会,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变得更加开阔和自由。
评分我一直都在寻找一套能真正沉下心来读的国学经典,最近入了这套精装的“百部经典”中的《道德经阐微》。说实话,我之前对老子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无为而治”这种非常表层的概念上。但是这本书的解读视角非常新颖,它不是简单地逐句翻译,而是将《道德经》置于春秋战国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书中的讲解者似乎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深刻的洞察,使得那些看似玄奥的章节,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变得清晰可辨,不再是雾里看花。特别是关于“柔弱胜刚强”的论述,作者结合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展示了“柔”在长期竞争中的巨大韧性,这让我对“力量”的理解都有了新的认识。装帧上,虽然是精装,但拿在手里并不觉得笨重,那墨香和纸张的微酸气息,让人有一种仪式感,仿佛真的在与古代的圣贤对话。这种阅读体验,是那些平装本或者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它鼓励你放慢速度,细细揣摩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确实是一套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佳作。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抱有浓厚兴趣,因此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套精装经典中的《孙子兵法悟道》。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孙子兵法》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将重点放在了战争策略上,读完后总感觉实用性有余而思想深度不足。然而,这本的解读视角非常宏大,它并没有将《孙子兵法》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将其视为一套完整的“动态平衡”哲学。书中对“知彼知己”、“势”的把握、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阐述,被提升到了组织管理、人际关系乃至个人心性修炼的高度。作者在解释“诡道”时,引用了大量的现代商业案例和博弈论的原理,使得老祖宗的智慧具备了跨越时空的解释力。装帧上的用心也值得称道,那种典雅的字体和留白的处理,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沉静的冥想,能够让人在喧嚣中寻找到一丝清明,非常适合在工作遇到瓶颈时翻阅,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思维角度。
评分最近把精力放在了这套系列中的《诗经选注》上,这本书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过去接触的《诗经》版本,要么是过于注重音韵考据,使得诗意全无;要么就是过于浪漫化解读,偏离了《风》、《雅》、《颂》本身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而这本选注版,它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首先,它对每一篇诗的注释,都会先说明其所属的“风”或“雅”,然后深入分析其创作背景,是劳动歌谣、是贵族宴饮之辞,还是民间爱情的哀叹。这种“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让原本陌生的古代生活场景活了起来。比如读到“伐木篇”,作者通过对采伐劳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周代宗法制度下邻里互助的场景,那种质朴的集体情感跃然纸上。它的选篇也很有考量,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但能反映特定时代风貌的篇章,非常有助于全面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情感表达。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本诗经选注无疑是一次深入古代心灵的旅行。
评分老子,值得学习,学习古人的智慧
评分还不错,就是书面大了挺多,还有内容比较少
评分京东图书种类丰富,价格实惠,值得信赖。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国学经典,值得一读和拥有!……
评分精装16开,有导读、注释、点评,用纸好(纯质纸)印刷好,简体横排,易阅读。
评分精装本,字号大,字间距也大,适合阅读和收藏。内容讲解到位。
评分作为教科书系统全面已经不错了,别指望生动有趣。和对应文选对比读,才终于知道里面每个章节背后都是丰富生动的人和事,差一点被教科书磨掉了兴致。
评分冲着国图的名号来的,应该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