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麗明,徐焰 著
圖書標籤:
  • 女書
  • 書法
  • 字帖
  • 規範字
  • 漢字
  • 傳統文化
  • 字體
  • 學習
  • 藝術
  • 湘綉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6705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316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有一種字,周有光先生稱之為“深山裏的野玫瑰”。季羨林評之為“用敢竭誠推薦”。                                         這便是女書。這野玫瑰帶著南嶺的清芬和瀟水的溫情,僕僕而來,願君采擷,接受這份愛與美的饋贈。
女書是神奇的,它是目前世界僅有的一種女性文字,完全由女性創作並使用,代錶著彆樣的文化生態。
女書又是日常的。它曾是江永女人日常書寫的文字,詠唱的歌謠,母女之情、姐妹之誼在此間蔓延,如花兒一般悄然綻放。
但女書同樣是需要傳承的。那麼,何為依據?何謂標準?女書那樣清純,那樣鄉情。不是誰隨意規定的,自封的。
國際編碼是女書規範化的必經之路。女書研究專傢,清華大學教授趙麗明30年傾力寫就,力求通過以女書的逝者遺文22萬字為素材窮盡性統計女書文字,再現女書文化傳奇。
寫著寫著,你也成瞭女書書法傢!

內容簡介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要寫女書,女書的飄逸、清新、秀美、奇特,特彆受到書法愛好者的青睞,女書成為一種時尚獨特的文化工具。

那麼何為依據?何謂標準?女書那樣清純,那樣鄉情。不是誰隨意規定的,自封的。她屬於女書的主人,屬於這片土地。不是現代男人從外麵隨便找來“初學者”就可鬍亂寫齣什麼“通”來的,搖身一變就成瞭“標準”。在國際編碼中,必須堅持以撰寫女書的逝者遺文22萬字窮盡性統計為唯yi標準,即以先人的女書為標準。在當地政府主持下,全體女書傳人集體討論,逐字認可。2015年國際編碼日本鬆江會議上,排除乾擾,全體專傢全力支持,得以*後通過。

國際編碼實際上是一次國際性規範工作。這本小冊子是科學與美的結晶!

作者簡介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趙麗明博士,清華大學教授。師從張舜徽、陸宗達,1988年1月獲曆史學博士學位,任教清華大學。研究領域涉及中國語言學史、漢語史、文字學、曆史學、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包括方言學、社會語言學)、婦女學等。並課外指導學生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即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暑期社會實踐,自2002年以來連續獲清華大學挑戰杯特等奬、校院金奬、一二等奬。主持國傢重大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西南地區瀕危文字的搶救、整理與研究”、“清華大學中國西南地區瀕危文化研究中心”。兼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訓詁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女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已齣版著作20餘部(包括閤作),主要有:《中國女書閤集》(5捲本)、《女書用字比較》、《女書與女書文化》、《古代漢語研讀》(理工)、《漢字應用與傳播》、《中越文化交流與漢字傳播》、《中國西南瀕危文字圖錄》、《神奇的刺青——西雙版納文身調查》等。主要論文80餘篇,主要有:《字位理論探討—從女書國際編碼談起》、《女書基本字與字源考》、《從齣土邯鄲閤文現象談起——兼談文字體製與文字製度》、《從漢字傳播看六書層次》、《段學述要》、《清儒說文古音研究》、《〈小學考〉的編撰及其學術史價值》、《坡芽歌書是文字嗎》、《<康熙字典>對海外的影響——中外文化交通》、《馬禮遜與傳教士語言學》、《中國西南瀕危文字搶救報告》等。 
                                             徐焰女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北京學園文化産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齣生於書香門第,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尤其被中國女書的柳葉體書法所感動,並希望經過國際編碼規範化(396個基本字)的女書得以正確傳承,用女書文化核心的精神價值:“陽光、柔美、創造、智慧”感動和影響全世界的女性。

目錄

大傢是這樣評價女書
世界記憶遺産名錄專傢推薦語
001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說明
005
女書是什麼
女書中英文簡介
011
女書字怎麼查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筆畫檢索錶
021
女書字英文怎麼查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英文檢索錶
041
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
051
女書如何實現瞭國際規範化
中國女書基本字與字源考
119
女書實現瞭國際編碼
女書國際編碼提案
149
女書還有人寫嗎
女書傳人作品欣賞
153
書後的話
後記
199
請在空白頁書寫你的女書作品,你也成瞭書者……
203

前言/序言

一見鍾情——寫在前麵的話

女書是奇葩!是一朵文化奇葩,一朵文明奇葩。
她不濃鬱、不張揚、不強勢, 隻是淡雅、靜默、暗香,卻很陽光。

這本小書走瞭30 年
此時問世,正逢必需、必要和可能。
30 多年前,20 世紀80 年代中期, 我在讀博期間,跟楊潛齋老先生研讀當時剛齣版的《甲骨文閤集》。女書古樸簡拙的硬筆風格曾使我聯想,她是否能填補甲骨文之前的漢字樣品空白?一個字一個字研究許久,我認定女書是漢字楷書的變體,應與甲骨文無關。這個結論得到古文字大傢、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接郭沫若主編《甲骨文閤集》、我的博士畢業答辯委員會主席鬍厚宣先生,以及北京大學裘锡圭先生的認可。盡管業師張舜徽老認為女書課題太新不宜作為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和陸宗達老商議,依然以《清代說文學史略》為畢業論文課題;但畢業告彆時先生語重心長囑咐我繼續研究明白,“為國人爭氣”,並親自書“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贈以勵誌。
  
1987 年用雙腳完成的《女書流傳地區示意圖》,一直為後人所用。1991 年由清華大學牽頭,中國社科院、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全國婦聯、湖南省博物館、華中師範大學、江永縣政府等聯閤主辦的首屆全國女書學術考察研討會在江永成功召開。1992 年《中國女書集成》由清華大學齣版社齣版。1995 年*後一位百歲自然女書傳人陽煥宜來北京參加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並在清華大學成功召開“東方女性文字”國際研討會,季羨林、劉乃和、趙誠等齣席;《奇特女書—全國女書學術考察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齣版、《女書與女書文化》(新華齣版社)齣版。《江永縣誌》收錄瞭1995年《揚子晚報》刊登馮京山發現的太平天國女書銅幣。1998年我去瞭南京考察調研,訪問瞭馮京山本人和三個博物館,佐以文獻,認定為迄今女書*早文獻。2004年季羨林、周有光、李學勤、董琨、陶琳五位專傢力薦女書申報世界記憶遺産,《百歲老人陽煥宜女書作品集》(國際文化齣版公司)齣版,《女書基本字錶與字源考》發錶於中國社科院語言所與日本中國女文字研討會聯閤主辦的“女書的曆史、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2005年《中國女書閤集》(5捲本,中華書局)齣版。2006年支持女書成功入列首批國傢非遺名錄。《女書用字比較》(知識産權齣版社)齣版。2007年《女書國際編碼提案》提交。2015年《女書國際編碼提案》經過國際ISO/IEC JTC1/SC2/WG2#64次會議上全體專傢確認達成一緻意見。之後由各國標準化機構投票通過。

更早的一個30年
女書早在20個世紀50年代就進入學者視野,引起關注,並有學者寫瞭介紹研究論文。“1956年,湖南省博物館的李正光在一次全省文藝調演中擔任攝影工作時,看到來自江永縣的文化館乾部周碩沂的住處掛著一副對聯,上麵是一種奇怪的字。”李正光瞭解情況後,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文字,立刻告彆生産三天的妻子,跟隨周碩沂到江永新華鄉(今上江圩)調研,寫瞭*篇介紹研究文章,連同收集的原件寄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語文》雜誌。責編潘慎據此寫瞭一篇《稀有文字—婦女字》。由於時局影響,這些研究擱淺。1979年李正光、潘慎重新聯係上,1991年在江永女書研討會上*次見麵。(見《奇特的女書—全國女書學術考察研討會論文集》)
  
早在1959年,《永明(江永)解放十年誌》用專門一章介紹瞭“女書”,收錄《女書歌》《寡婦訴苦歌》等多篇女書作品,明確用瞭“女書”這個詞。

近些年來又一次“女書熱”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屋”講述的中國故事中,女書展颱前總是擠滿瞭人。特彆是近年譚盾先生微電影交響詩《女書》創作完成並在世界各地多次巡演,又引發瞭更廣泛的女書熱。
  
女書有什麼用?還有人寫女書嗎?女書失傳瞭嗎?似乎已經不是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對女書一見鍾情。有的迷戀她的清新秀美,有的看到商機做文創産品,有的找到弘揚文化的機會。各種女書作坊、培訓班、書法協會等團體,紛紛興起。幾十個各種女書大使在到處演繹。江永上江圩的女書博物館迎來瞭越來越多的遊客。真真兒“後女書時代”來瞭!
  
此時,女書規範成瞭迫切問題。
接連幾年陪同來江永調查的日本學者遠藤先生本是研究日本女性語言的。1993年她*次見到我時問道,中國有女性語言嗎?看到女書她很興奮,甚至情不自禁地問我說,能不能推廣成全民文字?我笑瞭,女書的曆史使命已經完成瞭,不可能像日本平假名那樣由“女手”成為全民族文字。但是感謝她對女書的熱愛!對美麗的期待!

過去女人處於社會*底層,不能上學讀書。但是,她們用智慧和勇氣創造瞭自己的文字,寫著寫著,苦難就淡瞭;唱著唱著,心裏就亮瞭。原來女書可以療傷,可尋知音,可見天光。
  
現在追求生活品味的人,把女書作為一種品質文化來熏陶;女書的清秀柔美,特彆吸引瞭女性朋友,也引起瞭一些男人的喜愛。浮躁的社會,緊張的節奏,人們需要放慢腳步,小憩一下。放下手機電腦,拿起筆來,迴歸到紙上描寫那優美的綫條。寫著寫著,心就靜瞭。寫著寫著,生活更有瞭詩情畫意。
 
百歲老人陽煥宜用女書寫的《四時詩》,你無法不喜歡!
春遊芳草地,
夏賞綠荷池。
鞦飲黃花酒,
鼕吟白雪詩。
  
她本是南嶺大山深處,從沒有機會走進學堂的目不識丁的普通農婦,有瞭女書,她卻有瞭詩和遠方!

女書急需規範化
女書國際編碼是女書規範化的必經之路。經過科學整理,女書基本字隻有390多個。一個漢字不識的百歲女書老人陽煥宜隻用瞭304個基本字,不僅寫瞭清新小詩,還寫瞭洪水傳說。常見有人寫瞭十幾米的長捲,如聯閤國《世界人權宣言》等。學理上講,作為錶音文字,用假藉的方法,女書字無所不能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要寫女書,女書的飄逸、清新、秀美、奇特,特彆受到書法愛好者的青睞,女書成為一種時尚獨特的文化工具。
  
那麼何為依據?何謂標準?女書那樣清純,那樣鄉情。不是誰隨意規定的,自封的。她屬於女書的主人,屬於這片土地。不是現代男人從外麵隨便找來“初學者”就可鬍亂寫齣什麼“通”來的,搖身一變就成瞭“標準”。在國際編碼中,必須堅持以撰寫女書的逝者遺文22萬字窮盡性統計為唯一標準,即以先人的女書為標準。在當地政府主持下,全體女書傳人集體討論,逐字認可。2015年國際編碼日本鬆江會議上,排除乾擾,全體專傢全力支持,得以*後通過。
  
國際編碼實際上是一次國際性規範工作。這本小冊子是科學與美的結晶!

女書在涅槃
女書是非遺轉化為今天正能量的樣闆。女書沒有消亡,而是在人們的喜愛中重生!她是一種柔美的符號,更是人們追求靜雅生活的方式。
  
付梓之際正值新年,收到一份驚喜。徐焰的掛曆,是她寫的大大的女書“福”字。兩年前去江永遊學,一見鍾情,一下子愛上瞭女書,癡迷瞭女書!這位女建築設計師,到處講,天天習,現在居然可以拿齣作品送人瞭!
  
在微信上也看到一份喜悅,譚盾先生創作瞭微電影交響詩《女書》,在世界各地多次巡演。“2017年2月11日悉尼歌劇院指揮“春節序麯與女書?春節音樂會”;2017年鞦季,譚盾將指揮匈牙利國傢交響樂團東歐巡演《女書?世界非遺之音》。”
  
女書可以寫,可以歌,可以“交響”世界!可以人類共享!
  
寫著寫著,你也成瞭女書書法傢;寫進書中空白頁,你也成瞭作者。
  
一見鍾情,融為一體。沉浸在美妙中,靜淨中。
  
霧霾中有瞭女書,似乎天地清新瞭!
                                                                            趙麗明
2016年1月8日於北京海澱藍旗營

墨韻韆載:漢字書寫藝術探索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漢字書寫藝術發展脈絡、技法精要與文化內涵的綜閤性著作。它以宏大的曆史視野和嚴謹的學術態度,係統梳理瞭從甲骨文、金文到篆、隸、楷、行、草等各個曆史階段的字體演變,並著重剖析瞭不同書體在結構、筆法、章法上的核心特徵與美學價值。 第一章 漢字起源與早期形態:刻在石頭與青銅上的文明印記 本章追溯瞭漢字的源頭,詳細考察瞭甲骨文的契刻特徵、貞蔔文化背景及其樸素而生動的象形意味。隨後,深入分析瞭金文(鍾鼎文)的鑄刻工藝與周代禮製對書風的影響,重點辨析瞭不同時期金文在綫條粗細、結體方圓上的細微差異。我們不僅關注字形的記錄功能,更側重於早期書寫材料(刀、筆、範)對書寫形態的決定性作用,揭示瞭早期書寫者在有限媒介中對秩序與美感的初步追求。 第二章 秦漢變革:統一文字與隸變之魂 秦始皇推行的“書同文”政策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次裏程碑。本章詳述瞭小篆的規範化過程,解析瞭李斯等人對六國異體字的整理工作,以及小篆規範背後蘊含的政治哲學。隨後,焦點轉嚮對後世影響至深的隸變。我們詳細闡述瞭隸書如何從篆書的圓轉走嚮方摺,確立瞭“蠶頭燕尾”的波磔筆法。通過對漢代隸書碑刻(如《乙瑛碑》《曹全碑》)的細緻摹寫與分析,探討瞭隸書在結構上如何確立瞭橫嚮取勢的基調,以及它如何成為篆書嚮今文字過渡的關鍵橋梁。本章還收錄瞭大量齣土簡牘墨跡的拓片,對比展示瞭官方碑刻與民間手寫體在風格上的張弛有度。 第三章 楷書定型與魏晉風骨:中正平和中的個性錶達 楷書的成熟標誌著漢字書寫的規範化達到頂峰。本章深入剖析瞭楷書的結構原則、點畫提按的精微控製,以及如何平衡“中宮收緊,四麵開張”的內在張力。重點研究瞭鍾繇在楷書初創時期的影響,隨後重點聚焦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書風的融閤與分野。 北碑的雄強與質樸: 詳細分析瞭以《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為代錶的北魏墓誌的方峻、古拙之美,探討瞭民間石刻的率真如何孕育齣雄渾的書寫精神。 南帖的秀雅與內斂: 對王羲之、王獻之的楷書風格進行細緻的筆法拆解,闡明瞭南派楷書如何注重筆勢的連綿與結構的秀美,為後世帖學奠定瞭基礎。 第四章 行草流變:速度、情感與書寫者的心性 行書和草書是展現書寫者個性和情感最自由的載體。本章首先界定瞭行書作為“可行可止”的藝術形式,如何在楷書的規矩中融入流動性。通過對神仙體、瘦金體等特殊行書的分析,展示瞭行書形式的多樣性。 隨後,我們將筆觸深入草書的殿堂: 章草的古樸: 作為隸書的草寫形式,章草(如《急就篇》)的連筆與分行特點。 今草的狂放: 重點研究張旭、懷素的“顛張醉素”對筆法力度的極緻運用,如何通過綫條的粗細、疾徐變化來錶達磅礴的氣勢與內心的波瀾。本章尤其注重分析草書的“意連”而非“形連”,以及如何通過筆斷意連來維持章法的整體性。 第五章 筆墨技法精要:從用筆到章法 本章從技術層麵迴歸書寫本體,為學習者提供詳盡的實踐指導。 1. 執筆與運筆: 詳細講解瞭“五指執筆法”的不同變體,並著重解析瞭中鋒、側鋒、偏鋒在不同筆畫中的實際應用,區分瞭“提、按、頓、挫”對綫條質量的影響。 2. 點畫的“生命”: 探討瞭橫、竪、撇、捺、鈎、挑等基本點畫的起筆(藏鋒、露鋒)與收筆(迴鋒、齣鋒)的技法要點,強調每一下筆都應是蓄勢與釋放的過程。 3. 結構與間架: 闡述瞭漢字結構的基本原則,如“中宮之主”、“偏旁之輔”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控製字內空間的疏密來達到視覺上的平衡。 4. 章法布局: 探討瞭整篇作品的氣韻貫通,包括行款的安排、字距與行距的協調,以及墨色的濃淡乾濕在篇幅整體效果中的作用。 第六章 碑帖融閤與當代視野 在總結瞭傳統書體的曆史演變後,本章展望瞭近現代書法的變革。探討瞭清代碑學的興起如何對帖學産生瞭衝擊與補充,以及如何通過碑帖融閤,在繼承古人精粹的基礎上,形成個人獨特的書寫麵貌。最後,本書提齣瞭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如何珍視和傳承漢字書寫的文化價值,鼓勵學習者在掌握規範的同時,發掘自身獨特的“墨跡”與“性靈”,使傳統藝術在當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本書力求成為一部集曆史研究、技法分析與藝術鑒賞於一體的權威性參考書,旨在幫助讀者係統、深入地理解漢字書寫這門古老而常新的藝術。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尤其是對那些流傳下來的獨特技藝情有獨鍾。這本書在處理文字和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上,展現瞭非凡的智慧。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人寫字的工具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漢字書寫美學的導覽手冊。我喜歡它在每個版塊前加入的簡短而精闢的文字說明,那些話語雖然寥寥數語,卻道齣瞭書法藝術的精髓,讓人在動手之前,心裏就已經有瞭一個大緻的框架和方嚮。這本書的裝幀風格非常沉穩,沒有那種浮躁的、追求時尚的影子,這正是我所期待的——一種對傳統的敬畏和堅守。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步驟,用稍微乾燥一些的墨去練習,體會那種“枯筆”的韻味,書中的範例對這種微妙的變化錶現得淋灕盡緻。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書寫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潛移默化地提升瞭我的審美情趣,讓我對“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已經將它視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之一。

評分

這本關於書法字帖的書籍,光是翻開首頁,那份古樸典雅的氣息就撲麵而來,裝幀設計得非常用心,看得齣是下瞭不少功夫的。我一直對手寫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沒有係統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字跡。我常年練習的楷書總感覺少瞭那麼一股“精氣神”,描摹齣來的字形雖然規整,但總覺得少瞭些許生命力,顯得有些僵硬和匠氣。我希望找到一本真正能指導我從“形”入手,進而深入到“神”的書籍。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講究,每一頁的留白恰到好處,讓人在欣賞字體的同時,心情也能沉靜下來。我特彆喜歡它對筆畫細節的處理講解,那些看似微小的提、按、頓、挫,在書中的圖例解析下,變得清晰明瞭,仿佛有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就在身邊手把手地教導。書中的字體選擇也非常經典,既有法度森嚴的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審美,這對我這種既想學習傳統又想寫齣時代感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逐步糾正我以往的一些書寫習慣,讓我的字能夠脫胎換骨。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的書法字帖實在太多瞭,很多都是粗製濫造,要麼是影印質量太差,根本看不清細節;要麼就是選取的範本缺乏權威性。這本《女書規範字書法字帖》給我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層級。首先,紙張的質感就非常棒,厚實且吸墨性適中,非常適閤用毛筆進行反復練習而不會洇墨。其次,它的選字標準非常嚴謹,每一個字都經過瞭精心的推敲和打磨,力求在展現書法藝術美的同時,兼顧到日常書寫的實用性。我最欣賞的是它對“規範”的堅持,這對於初學者或者想要糾正自己書寫姿勢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沒有被那些過於花哨、脫離實用基礎的書法流派所乾擾,而是迴歸到漢字書寫最核心的審美和結構上來。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嚴謹的老師,它不會放任你野蠻生長,而是會引導你走上一個紮實、科學的書寫道路。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用它來重塑我的日常書寫習慣瞭。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首先被它的內容深度所震撼。我以為它隻是一本簡單的字帖,供人臨摹而已,但深入閱讀後發現,它簡直就是一本微型的書法理論教科書。書中對於“規範”二字的理解非常到位,它並非簡單地要求你一筆不差地復製範字,而是深入剖析瞭每個字結構背後的力學原理和美學考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結構平衡時所使用的類比手法,比如將字體比作建築的承重結構,將筆畫比作建築的梁柱,這種生動的描述方式,讓我這個非科班齣身的人也能迅速抓住要點。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拿起筆在廢紙上比對著書中的圖示反復揣摩。那些關於墨色濃淡、行筆速度的提示,雖然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璣,極具啓發性。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字帖,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思考體係,讓我明白如何去“看”和“寫”漢字,而不僅僅是機械地描摹。我感覺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在短短的時間內得到瞭質的飛躍,那種學習的樂趣油然而生。

評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是簡單地把字堆砌在一起,而是有一個清晰的層進關係。從最基礎的筆畫練習開始,逐步過渡到偏旁部首的組閤,再到完整字形的構建,最後纔是篇章的練習。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心理門檻。我過去在練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於求成,看到好看的字就想馬上寫齣來,結果總是不得要領。這本書就像是一個耐心十足的嚮導,它把我拉迴到基礎,耐心地指導我把每一個“點”和“橫”都寫到位。書中的字帖設計得非常大氣磅礴,即使是最小的字,也蘊含著豐富的力量感和節奏感。我發現,當我按照書中的指導,放慢速度,去體會每一個筆畫起筆時的力度變化時,寫齣來的字立刻就有瞭“骨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融入實踐,讓我感覺手中的毛筆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而是一個可以錶達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評分

不錯!文化經典!

評分

對於學習女書有很大幫助,

評分

對於學習女書有很大幫助,

評分

嗯,好東西

評分

評分

評分

對於學習女書有很大幫助,

評分

嗯,好東西

評分

對於學習女書有很大幫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